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道德的背景与概述

2022-04-01 来源:步旅网


目录

引言 .................................................... 2 第一章 网络道德的背景与概述 ........................... 3

1.1网络道德产生的背景 ....................................................... 3 1.2网络道德释义 ................................................................. 3 第二章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 4

2.1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 4

2.2.1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 4 2.1.2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 6 2.2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 8

2.2.1道德认知的冲突和价值紊乱 ..................................... 8 2.2.2到的情感的冷漠和人际疏离 ..................................... 8 2.2.3道德意志的弱化和行为失范 ..................................... 9 2.2.4道德人格的偏常和人性异化 ..................................... 9 2.2大学生网络道德成因 ..................................................... 10

2.2.1传统道德约束的真空及道德冲击 ............................ 10 2.3.2网络自身特点 ....................................................... 10 2.3.3大学生主观因素 .................................................... 11

第三章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 ........................... 12

3.1 从政策重视,统一规划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 ................. 12 3.2积极开展“网上”“网下”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上网自律” ......................................................................................... 13 3.3转变观念 ...................................................................... 13

3.3.1建立网上辅导园地 ................................................ 13 3.3.2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主题意识 ............................... 13 3.3.3丰富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 14 3.3.4推进德法兼治,实施技术监控 ............................... 14 3.3.5注重心理疏导,完善道德人格 ............................... 15 3.3.6饮食引导两性网络应用.......................................... 15

结论 ................................................... 17 注释 ................................................... 18 参考文献 ............................................... 19 谢辞 ................................................... 20

1

引言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而网络道德则是网络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现象。近年来,网络道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国内外有关部门、学者、德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等就网络道德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撰写了许多研究论文(文章)。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上网人数最为集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网络道德状况在社会网络道德,乃至整个社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课题拟以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为社会指导,以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渠道,着重研究:1现实社会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明确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2通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与网络道德品质的述评,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原因;3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其中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建规范、讲课堂、占阵地、有载体、做研究”等五个方面的教育对策。

本论文注重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的基本理论与网

络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一般网络现象中抽象出基本的网络道德概念力求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理论科学体系。

2

第一章 网络道德的背景与概述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位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机动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1.1网络道德产生的背景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益发达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活动的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极大的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并确立了信息科技在现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与途径,被评为上世纪末人类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甚至有人认为它代表着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1.2网络道德释义

网络道德不同于现实道德,但它却又与现实道德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一方面,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的产生带来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所不具有的新的道德问题,比如黑客的袭击,网络病毒传播等等,新问题需要新的规范来调整,网络道德必然无法与现实道德等量奇观,二者相互区别。但另一方面,网络是虚拟的,而网民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个体,不能独立与现实存在,网络往往被作为现实的一种虚拟化延伸,现实道德中平等、诚信、友善、尊重等内容,同样也是网络道德的题中之义,二者不可分离。网络道德以现实社会道德为基础,又区别于现实社会道德(一般称为传统道德)。二者主体是一致的,同时,道德身份有差异,相关道德要素有差异,道德现实的环境有差异。“网络道德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的,遵循网络的特点和规律,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氛围、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节网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范围的总和。”网络道德是现实社会及网络社会对网络行为提出的道德要求,也是网络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在网络虚拟与网络生活中产生和形成,是健康的网络道德关系及其本质的集中概括。网络不是网络道德的主体,网络只是一种载体,而网络道德的主体是人。

总之,网络道德相对于传统道德而言,是在传统道德的基础之上结合网络社会的新特点(虚拟性等)而建构起来的新的道德,

3

它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道德理念,这种新的道德观念是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理解网络道德,我们既要以联系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观点来分析又要紧扣它与现实道德的关系,力求全面、客观的把握网络道德规范构建出来。

第二章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新的媒体,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使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很多学生表现出网络道德价值观念模糊,网上言行缺乏约束和自我保护,网上人格冲突突出等问题,针对出现的种种网络道德危机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因势引导,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政治工作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拓展德育的工作和方法,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思想和谐健康发展。”

2.1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促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这个时代的任何群体,都产生了影响。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样,时代的变化也影响了他们。全新的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们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任何事情都是辩证,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2.2.1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

1、丰富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

在网络时代,伴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除了我们现实社会之外,还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又被称为虚拟社会,它与现实社会截然不同。网络社会是一个电子空间,网络行为具有相当程度的数字化和虚拟性的特点。人们在这个网络社会中的活动形式与现实社会有相当的不同。人们在网络社会是以数码的形式存在,而其作为自然人的特征(外貌、国籍、身高等等)被屏蔽。

4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并存,是网络时代最显著的特征。网络社会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人类社会形态,他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开辟了新领域,扩充了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网络的使用和普及是网络时代的标志。在网络时代,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都与离不开网络的使用,这使得人们传统的社会生活在网络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学习需要网络、人们的交往亦需要网络。人类社会活动的网络文化,使与之相应的伦理道德加入了新的内容,从而也扩充了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网络时代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客观且可选择,这促使网络时代大学生伦理道德教育内容的全面与丰富。

2、提高大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大学生处于心理上自我发现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独立性和成人意识急剧增长,自我意识与个人的行为自主性比较突出。而网络作为教育工具,适应了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在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通过网络进行道德教育,本质上是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变说教为自由浏览、自主学习。“在大量的学习资料之间,在穿插大量生动健康的娱乐内容,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使受教育者在十分轻松的心情下,自主的选择浏览对象,在主动的探索、寻找新的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着的观点,从而促进大学生主动的接受教育和实现自主教育,这是其他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网络的出现让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自主化成为可能,借助网络上的各种工具,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加人性化,从而也提高了受教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增强了的学生的的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个虚拟空间—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开创了一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顺畅交流之路。首先,网络空间的即时性,使德育工作者能和大学生即使交流思想,加强沟通。德育工作者的教育内容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和青年大学生的关系更为紧密。

其次,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打破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种种不和谐关系,让他们能够以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出现,打破了身份界限,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让受教育者的真实思想更容易暴露,容易说真话、说实话。这使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受教育者的真实思想动态,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来教育引导受教育者,使其树立良好的道德理念,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再次,网络也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之间架设了相互交流学习的通道。利用网络,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适时交流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可以通过网络开展合作攻关,使高校的德育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传统的道德教育总是受时空限制,学生必须集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进行同一主题内容的教育。而网络则是全天候开放的它的快捷、开放、实时、交互等特性,打破了时空的界限。通过网络,可迅速及时的传播信息,因此,可以将当时的热点

5

问题即时播发,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影响力,以达到及时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目的。

4、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网络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体现出更大的优越性。在网络上,不存在传统教育模式那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身份差别,也不存在“我说你听”的填鸭式、灌输式教育方式。“网络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能淡化讨论着的身份意识,不论地位、身份、年龄,一切交流都是交心讨论式的。”人际关系的心理距离缩短,使各种观点和情感的交流更具有真实性和直接性。特别是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治疗心理疾病方面,网络更能显示其优越性。通过网上聊天、版面文章抒发与E—mail等方式,青年人既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能讨论常常困惑自己的一些难题。总之,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2.1.2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我们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减少和杜绝问题的出现,这也是本文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初衷,即依照大学生网络道德方面所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对应且有效的教育手段,帮助大学生了解目前网络道德的规范,避免可能发生到的问题。依照教育的规律,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网络道德的认知的迷失。众所周知,网络社会中信息的快速传播打破了原有的国家、地域间的隔阂,冲破了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约束,可以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交融。“面对来自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社会思潮和观念,大学生在深切的感受到东西方文化巨大差异的同时,也很容易陷入一种迷茫的境地,页面领着选择和困惑,此所谓价值迷失。”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很多欲望和要求被认为不道德而受到压抑,人在现实中不得不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和角色而行动,进而努力周围人士的认同和认可,否则将会被视为“怪人”。然而,在网络社会中,社会禁忌在某种程度上已大大减少,在网络世界中,人们似乎都是戴着面具在活动,对大学生而言,他们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去体验不同的感受,按照自己的愿望来设计自己的行动。这往往会照成一种错觉,认为网络世界中的主体才是真正的“自我”。但网络的自我实际上是真实的我、想象的我和分裂的我的综合体。网络自我的这种身份不仅仅是新型的网络交往行为的结果,而且反过来也是对网络主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产生多种负面影响。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迷失。

其次是责任迷失。在具有极大广阔自由的网络空间中,大学生容易忘记终极目标的追求,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摆脱了传统的社会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了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解放了”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极易摆脱现实社会中道德规范

6

和约束,道德认识不全,从而丧失道德感和责任感。这可以看作是责任迷失。

第三是网络道德情感危机。随着一些“虚拟学校”、“虚拟公司”、“虚拟银行”等虚拟事务的诞生,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与电脑的频繁接触。人们之间的交往则以间接形式为主,以符号化为特征,其交往活动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其表现是削弱了同他人面对面社会交往,是熟人社会中的亲属、邻居、同学之间的感情联系淡化了,产生了道德情感冷漠。与道德情感冷漠有关的则是单相思在网络上的撒谎、嘲讽信手拈来于是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大学生们都知道自己完全能讲真话,却又都清楚对方给自己提供的信息很有可能是假的,或者对方的信息是真实的,也不相信。这实际上使大家的网络行为始终处于一种颇具悖论的情境中,尽管他可能给大学生交往者带来全新的感受,但容易形成多重性格,这种多重性格也会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来,并产生不良的行为后果。因此,网络孤独的状态也会从他们的多重人格与交往情境的双重分裂中自然而然的产生。恋爱,无论是中外仿佛都是永恒的话题。大学生具有强烈猎奇的心理,由于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情况,反而更增添了网络恋爱的神秘感。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所倡导的一些恋爱观如“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爱不分国界、年龄、民族、种族”、“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等等,都为网络恋爱注入了一剂催化剂。曾几何时,网恋已经开始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人毕竟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一旦恋爱之友撩起了神秘的面纱,人又回到了现实当中再把虚拟爱还为现实爱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别入恋爱迷惘之中,找寻不到归途,陷入恋爱迷茫。

第四是网络道德行为失范。互联网是一个信息宝库,打破了传统发财致富的原则,能够在瞬间给人们带来不可思议的财富。这对于富有理想的青年大学生一代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他们容易把那些参与网络经济迅速崛起的“新人类”们是猥琐羡慕和崇拜的偶像。同时,当代青年大学生注重经济利益,在价值目标的选择上更加现实,更富有功利色彩,容易把人的价值追求归结为具体功利、感官满足,归结为唾手可得的眼前利益,进而诱发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和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的产生,最终陷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泥潭。由此带来大学生的一种短期行为。网络社会中新旧规范并存、冲突,必然造成网络行为的两重性。这即要求大学生尊守纪律、承担责任;又强调言论的自由和不受控制,不用对任何事负责。这两者并存将导致大量不负责的谩骂和虚假信息的发布等等一般失范行为的产生。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一时又没有形成新的道德规范,从而使大学生出现大量不受就得规范制约又不受规范可依的真空局面。当然还有严重失范行为的凸现。如黑客行为、盗用他人知识产权、色情诱惑在网络上的泛滥,无疑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严重失范提供了强烈的诱因。加之网络道德其他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做为基础,严重失范行为必然成为网络犯罪的主要来源。

7

2.2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晕轮效应和从众心理,一旦某种网络生活方式在大学生中间形成,就会使这一方式以巨大的力量和速度在青年学生间相互影响并传播开来。现在,随着网络的发展,在大学生身上,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网络问题,由这些网络社会问题引发的道德失范问题也正日渐显现,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2.2.1道德认知的冲突和价值紊乱

与传统社会的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呈现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与趋势。在虚拟社会,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国家、地域界限, 但信息的内容仍带有地域特征,它反映着一定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等。此间,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遇到的冲突必然出现。同时,随着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的大量渗透,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冲突和歧变必然导致社会道德生活中双重或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社会现实又会使政府、学校甚至社会传统一直灌输的道德观念仅仅成为人们众多道德选则中的一种,而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一直所起的支配性作用则可能消失,导致的道德评价失范,最终必然导致行为主体道德选择迷惘

和价值取向紊乱。“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少,对于经过伪装的思想和言论的识别能力较差,加之特有的好奇心、猎奇心,他们会比较容易被诱导,进而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久而久之,还会把错误的伦理道德倾向带到现实生活中,容易对象是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产生排斥与抵触心理。”

2.2.2到的情感的冷漠和人际疏离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在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

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道德情感是架起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和纽带。然而交往方式大改变常常导致人的诸多方面的相应改变。社会学原理认为: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按照角色规范去演绎自己的人生历程。但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通过E—mail、QQ、博客等各种网络工具进行的间接的“人—机—人交往”。在这种情境下,人的社会地位、身份、职业、年龄、性别等社会属性在网上可能统统消失了。尽管大学生也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他们却不必遵守现实社会中角色扮演的规则,没有必须旅行的角色义务,可以随心所欲的扮演理想的“自我”,把虚拟的角色当成了现实的角色,容易导致人际距离疏远,直接交流减少,行为主体麻木,人情趋于冷漠进而演化为对现实情感的麻木以及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缺失,甚至最基本的事实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丧失。

8

2.2.3道德意志的弱化和行为失范

网络社会的形成在客观上提供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赖以生存的

条件,但网络文化主题的匿名性、隐蔽性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诸如网络盗窃、网络传毒、网络色情、网络黑客等大量令人关注的道德问题成了人们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在网络社会中,一组代码,一个角色符号,变成了身份维持物,每个人都成了自我生存的中心。德国学者巴巴拉·贝克尔在《虚拟身份:想象的自我》一文中通过对网络为主题的大量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数据网是有所有的虚拟身份组成的。在计算机空间,网络主体身份注定能够通过许多“世界”而创造的新的“自我”“在网上,由于人与人之间没有传统社会的人际、法律、道德、舆论、的约束,亦不须要面对面得打交道,上网的人往往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会在这种无约束霍地约束的状态下得到释放宣泄。”既然没有规则的约束,这就使得网络文化的审美价值中道的评价相对化的倾向变得浓厚,现实世界中的道德规范也并不能一如既往的产生作用。因此进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往往会产生道德失范的意识和行为,产生大学生网络道德干的弱化。一方面,认为网络上很难讲道德;理方面,有一或无意的做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乃至犯罪行为。

2.2.4道德人格的偏常和人性异化

网络在为人类打开一个自由驰骋的新空间的同时,也营造着

一个数字化的生存空间。“在哪里只有公民,没有统治者;只有交流,没有灌输者或检查者。那是一块谁也无法控制的自由意识的伊甸园。”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王国”中,网络带来的奇妙多变的空间,是人们在一个没有时间空限制,没有权威约束的范围内弱化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中,部分学生陷入其中,难以自拔,沦为数字化、机器化、工具化的存在。甚至染上“网络成瘾综合症”,如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络色情成瘾等。这些沉迷在虚拟世界的学生,常常感到现实社会中自我的渺小和无助,往往陷入痛苦的深渊不可自拔。“他们像‘互联网上的动物一样’,在网络社会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智慧、精力、和感情,仿佛自己的生命能够摆脱物质的躯壳而幻化为一串串数字化的符号,在网络社会那浩淼无边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升腾。”这种沉迷,会进一步造成大学生现实社会的,进而导致人性异化和人格障碍。网络由供人使用的工具、客体,结果变成了控制人的主体,造成了主客的异位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受网络的影响,不少大学生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在现实社会中产生紧张、冷漠、孤僻、情感缺乏的心理,甚至抛弃对伦理、道德、价值、信仰等精神集中真善美的追求,产生自我评价降低、责任感

9

缺乏、价值失范、信仰危机、欺诈等心理,致使人格畸变。

2.2大学生网络道德成因

2.2.1传统道德约束的真空及道德冲击

按照费孝通的观点,中国传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社会道德只是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现实社会中,由于人们的交往面比较狭窄,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每个人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在“熟人空间”里道德的三支力量;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一般是你能共同发挥作用,因而,人们的道德意识比较强烈,道德行为比较严谨。“而网络提供给网民的不仅是一块‘公共空间’,更有一块‘私密空间’,这里,交往不再需要真实身份,无数个体验变成数字化符号,不受他人的监督,道德只能依靠内心信念这一支力量维系,传统规范的约束力就会减少,容易出现伦理上的不规范行为,甚至有人把网络世界认为‘道德的真空’,,认为网络世界只有能力的高低,没有道德上的善恶。”如黑客行为非但没有受到谴责,反而受到宽容和崇拜。这些问题的根源正是网络道德缺失的印证。

现实社会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只有一种道德居主导地位,其他道德都处在从属,被支配的地位,是“一元主导”的道德结构。而网络社会里,由于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信息传播方式确实超地域和全球性的,形成了“多远并列”的到的结构,呈现出一种不同道德意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间经常性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不同的文化在道德上的差异很容易导致一种道德上的相对主义:根据不用的文化传统,人们对同一境况下的同一行为所做的不同得到的判断都同样是正确有效地。而多种道德标准,很难永远有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对网络行为作出判断,甚至放弃对网络行为的道德判断。在网络社会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网络个体往往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来解释自己行为的合法性,网络社会本身是一种离散结构,缺乏统一性,由此导致了网络道德的多元性,一个人只要有所信奉,有他自己的价值择定,不管其信奉或价值的内容如何,就是好人,无怪乎不少学生走进了多元化的误区,即只认同现实而不判断现实,,只有事实、功利。没有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是非、善恶之辩,对传统道德认识形成冲击,铸剑师渠道的判断的理性基础而滑向道德虚无,甚至为网络犯罪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同流合污。

2.3.2网络自身特点

由于数字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形式依靠网

络的到累极大的扩展,视频技术和音频技术的高度结合,使信息传播更加向立体化的方向迈进,震撼的视听效果,精彩纷呈的绚烂画

10

面超出了以往任何媒体。我国当前高校也在客观上促进来额网络在校园的飞跃发展。绝大多数的学校仅在餐厅等人群高度集中的公共场所配备有限的电视机,又加之单纯的纸质传统平面媒体和广播信息的渠道并不是很顺畅,所以,当大学生接触网络,就会被它载以传播信息的形式深深吸引,既而“衷情”于网络,甚至不惜“为伊消得人憔悴”。

网络生活具有自主性的特点。鉴于网络信息的传播的虚幻和隐匿性,学生个体在网络中遨游的时候,完全可以凭借个人的喜好或厌恶自由、随意的使用网络提供极为丰富的资源,也正是这样的无拘无束无限制,使大学生拥有了发泄与放松的新方式:上网。但是在单纯利用网络之外,大学生的思想不可避免的被网络上大量的、频繁出现的某些不良信息内容所侵蚀、引导甚至是支配,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

网络交流呈现虚拟性的特点。由于网络即时通讯的发展,网上聊天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他们利用网络联系同学朋友,维系友情,同时又能很方便的接触陌生人而不必有羞涩,因为此时的网络完全属于他个人。于是,网络自然而然的成为他们释放情感的空间而且在网络上进行学习有显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网络学习的方式摆脱了传统老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此外,网络上教学的资源具有可重复性,利用使反复学习某一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更加现实。自主的网络活动能使得学生自由的感受和思考,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完全掌握主动性,也最有创造的可能。网络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及时性特点意味着,学生一方面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网络信息的创造着,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应变和思考能力。给学生更高的激情和信息参与网络。

2.3.3大学生主观因素

大学生仍处于尚未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的

阶段。虽然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立意识、进取意识、竞争意识有所增强,心里承受能力有所提高,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表现有一定差距,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情绪低落,不知所措,孤独、苦闷、烦躁、焦虑等不良心理,程度不同的在某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大学生往往是追求独立自主同时又缺乏判断力。大学生受过较系统正规的高等教育,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有较强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理想,有追求,有崇尚真善美,期望自己有健全的人格。同时由于他们年轻,社会阅历浅,缺乏对历史的系统了解,缺乏实践和艰苦环境的磨练,缺乏深厚理论根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差,容易凭主观意志和感情行事,人生追求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大学生可塑性很大,社会环境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起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网络自由的生活状态和杂糅的思想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道德体

11

系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渴望张扬个性而现实中难以实现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指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处在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具有强调自我、追求自我、现实自我、突出自我的心理特点,对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往往会积极响应、积极参加,渴望在大学获得展示风采,张扬个性。但很多同学由于对自我认识不足或对对手估计不准(过高或过低)等原因,导致失利,进而产生自我否定等消极心理。于是更渴望发泄郁闷情绪的场所,而此时,网络蒸蛋的起理想的替代角色。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能满足他们自我宣泄的情绪,而带来痛快的感觉,和放松的心情,这横容易使的网络影响今后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发展前途。渴望张扬个性而难以在现实中理想的大学生可能会把现实的追求寄托于虚拟的网络,而使自己的前途陷入尴尬境地,甚至迷失自我,失去是我能够获得方向和前进的动力。

第三章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对策

3.1 从政策重视,统一规划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

早在2000年,教育部已经注意到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在《教

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借助CEINET和高校校园网络的优势,“各高校都要重点规划建设几个在师生中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网站,形成正确的思想指导和舆论氛围。影响较大的高校应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由负责宣传思想工作的党委领导为组长,由主管网络建设工作的校领导宣传思想、学生工作、稳定工作和网络技术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领导小组,对校园网络文化、网站建设进行管理研究。”如河南工业大学的“笃行网”,河南教育学院的思政网等,切实加强对中央政策的解读,对社会热点和现实社会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判断社会现象。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网络根本上说只是一种工具,它方便了人们工作、生活、娱乐的需要,而不能代替现实生活。要制定网络道德规范,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并通过网关过滤非法网址、关键字信息、限制某些通信端口等技术手段控制学生的网络信息,约束其网络行为,达到“良性用网”的目的。胡锦涛总书记发表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以中央为首的新闻网站,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联合发出《文明办网响应书》,进一步规范净化网络空间,是互联网真正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而不是逃避现实放纵思想的场所。

12

3.2积极开展“网上”“网下”文化活动。加强学生“上网自律”

思想是行为的指导,要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学生

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素质,使学生意识到网络现实的道德约束,自觉的抵制不良网络行为,发展完善自我。“网上”倡导文明上网,积极创造网络知识、文化氛围,建立思政学习网,开展网上咨询交流等,将我国关于使用网际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和有关章程制度制作成网页,供大学生查阅,使大学生在上网时时刻都能接受到“遵守网络规范”的提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互联网,以免“迷失”在网络中。“网下”利用计算机可开展网络伦理教育,宣传计算机安全法等;开展“网络行为道德”主题的讨论会、网上网下沟通交流的文化娱乐活动等,也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意识到网络“有自由”,人要“有品行”

3.3转变观念

3.3.1建立网上辅导园地

“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团组织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两大

传统方式,然而随着互联网把学生的视野、思想和人际交流扩展向无限空间,传统思政教育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觉了解网络技术和特点,充分了用网络资源,采用BBS、聊天室、在线留言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主动沟通,借助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交流的特点,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行适合引导,并在相关部门协助下建立德育专题网站、网络心里辅导中心、网络行为道德讨论等虚拟社区,加强对学生网上思想和行为的监控与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传统社会的公德同样适用于网络社会。如:尊重别人的智慧,勿剽窃;诚实、守信、不散发恐怖的、迷信的、淫秽的内容,不散布谣言,不搞人身攻击;自尊自爱,注意网络语言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语言等。

3.3.2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主题意识

美国人类文化学专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

中区分了三种文化: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后喻文化是一种“传统支配现在”的社会,年轻人的生活听从长老筹划安排,他们的生存任务是保存和复制传统;而前喻文化则是一种“将来支配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社会,长者要向年轻人学习,

13

并永远保持年轻人的心境。可以说,网络文化就是一种前喻文化。德育工作要迎接网络文化的冲击,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题。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教育者不是提供‘说服’、‘说教’和‘灌输’,而是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心理生活为中心’的观念,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媒介素养,在给予个体需要、自主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高度珍视的同时,唤起个体道德自律意识的觉醒,促使自主意识和品格的提升,培养道德选择的权利感和责任感,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科学把握教育真谛,完善现代化的‘网络社会人格’,表彰教育效果的魅力。”这也许正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归宿,是德育走出困境的一个切入点。

3.3.3丰富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文”一词都包含者两方面的意思:一

是“人”,一是“文”。今天我们重提、重塑人文精神,强调的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是作为仁慈博爱伦理的人道主义和以人为价值中心、价值原点和最高价值的唯人主义,是倡导和建构“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起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弘扬人文精神的落脚点就在于用“扬弃”的观点,吸取、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和继承、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集中体现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联结者全体成员,其长期形成的传统风气,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物质力量,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取,能够“帮助在文化过元华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起着抑制作用,形成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和消除种种不良因素,寻找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从而达到其教化、陶冶作用。

3.3.4推进德法兼治,实施技术监控

互联网虽然是一个虚拟世界,但它的生存和发展如同现实社会

一样,需要一个基本秩序来保障。建立和扩展互联网扩展和发展需要的基本秩序,紧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用法直来保证,以技术做监控。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实行“以德建网、依法制网、技术监控”三管齐下。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立法工作,建立了比较丰富合住不完备的网络法规体系。例如,美国制定

14

了《美国儿童网络保护法》和《公民网络隐私权保护暂行条例》,新加坡颁发了《因特网运行准则》,澳大利亚实施了《广播与网上业务法》等。近年来,我国加快了互联网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步伐。1996年2月1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拉开了互联网法制建设的序幕。此后,各种具体的法规、政策相继颁布实行,初步结束了我国在互联网管理方面无章可循、无法可以的局面。不仅如此,网上违规、违法行为,开始受到司法调查、法院宣判或警方处罚,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法律惩戒机制,有效的遏制了互联网的种种负面影响,标志着网络文明建设正在走向法制化的新阶段。此外,从技术角度控制和过滤违法信息与有害信息,积极推动“反黄”、“反黑”等过滤软件的研发和推广,趋利避害从技术上阻断消极东西的侵蚀,无疑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和办法。

3.3.5注重心理疏导,完善道德人格

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

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得‘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我国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应当定位于培养大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大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健康人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现实入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规律,引导他们上网之前先定好目标,每次上网前要想清楚要干什么,把人物列在纸上,限定上网时间,不能无休止的在网上“闲逛”。教育他们摆正上网心态,消除猎奇心理,以免肆无忌惮,没有约束。鼓励他们女里追求进步,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从网络的迷恋中解脱出来,能正却处理网上与上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区别,避免双重或多重人格异常的发生;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防止收到网络犯罪的侵害活自身走向犯罪;能正确认识网上的情感问题,要以认真负责的心态正确处理网恋问题,避免道德失范和人格失调;能在生活中有效的进行自我管理,自觉提升“网络人”的心理地位,学会自我调适,塑造健全人格。

3.3.6饮食引导两性网络应用,

学生上网主要以网络游戏、聊天和E-mail为主,很少能有效

地运用网络资源来解决进一步解决学习问题,作为搞笑思想工作者,在做好德育工作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健康网络文化,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便利和局限性,使学生充分利用好网络工具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1、开展网络应用讲座或培训,发挥网络资源优热

网络的出现,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娱乐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查找文献,下载各种资料,网上求助,远程通讯等很多基于网络的应用使我们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甚至很能容易和相关专业内专家取

15

得联系。为了促进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要开展普及网络知识,比如,如何运用网络获取专业知识文献和专业动态,如何通过网络辅助学习,如何下载到需要的资料,怎么在网上寻求帮助等使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聊聊天、打打游戏、看看新闻、发发牢骚等地层次的网络型用上还要善于筛选网上有用的知识技术,比如新闻技术的发布使用,网络学习教程等。

2、培养学生制作网页。开发程序等参与网络建设的兴趣 通过老师指导,学生自学,网络互助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一些现代计算机和网络制作应用的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掌握网络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通过实例的制作和网络交流,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和自信心的树立,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3、引导学生理性上网,文明上网

周期性筹办各类网络比赛、网络应用评比等活动,倡导文明网络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网络行为,使学生不再迷恋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聊天等无谓的活动中,多组织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在“往下”实现自己的心理诉求,如认同感,交流的需求,释放压力的要求等,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另外,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和软件十几人愿合作,可以把严肃的教育主体是做成生动形象的计算机程序,如以音像作品、计算机网络益智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大学生在娱乐放松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和道德行为教育。

16

结论

基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方面在问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入手。通过对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和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论证,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问题,如道德认知的冲突和价值紊乱,道德感情的冷漠和人际疏离,道德意志的弱化和行为失范,道德人格的偏常和人性异化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的原因既有传统道德约束的真空及网络对道德冲击,也包括大学生自己的主观原因。针对于此,本文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拙见:首先,从政策重视,统一规划校园网的建设和管理;其次,积极开展“网上”“网下”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网上自律”;第三,转变引导、防止观念。在这里,本文又提出了具体的构建建议:(1)建立网上辅导园地;(2)更新教育观念,培养主体意识;(3)丰富校园文化,弘扬人文精神;(4)推进道法兼治,实施技术监控;(5)注重心理疏导,完善道德人格;(6)因势引导两性网络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7

注释

<1>姜希.网络文化与道德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第75页 <2>王经涛.王俊英.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第15页

<3>严薇.大学生网上问题行为心理分析.北京.高效理论战线.2002年第3期第25页

<4>刘国永.实现人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J].南京师范大学报.2001:第12页

<5>黄东桂.关于网络社会的理论思考[J].学术论坛.2000:第52页

<6>严耕.道德建设的全新领域——网络社会的新范畴——网络建设初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6)1:第11页

<7>张成刚.网络文化及其哲学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0.11:第21页

<8>殷晓蓉.挑战与应战:互联网的发展和我国主流文化.广播大学学报.2001:第34页

<9>杨绍兰.李贤民.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对策[J]学习论坛.2000:第26页

<10>刘同舫.虚拟实在一网络社会新范畴对传统哲学的挑战[J].天府新论.2002:第24页

<11>吴安春.朱小曼.回归道德智慧.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第91页

<12>楚丽霞.网络社会中青少年德行的创造.当代青年研究.2000.3:第25页

<13>戴 .网络理论:现状与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2:第8页

18

参考文献

<1>姜希.网络文化与道德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2>王经涛.王俊英.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 [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3>苏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道德教育.广西社会科学.2002.4

<4>王正平.计算机理论:信息于网络时代的基本道德[J].道德于文明.2002.1

<5>黄东桂.关于网络社会的理论思考[J].学术论坛.2000.6

<6>刘大椿.段伟文.科技时代理论问题的新向度[J].新视野.2000.7 <7>张成刚.网络文化及其哲学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0.11

<8>殷晓蓉.挑战与应战:互联网的发展和我国主流文化.广播大学学报.2001.3

<9>杨绍兰.李贤民.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对策[J]学习论坛.2000.9

<10>刘同舫.虚拟实在一网络社会新范畴对传统哲学的挑战[J].天府新论.2002.5

<11>吴安春.朱小曼.回归道德智慧.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2>罗福先.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5

<13>檀江林.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危害与治理.青少年思想教育究.2005.10 <14>张志刚,刘连峰.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若干对策.哈尔滨.教58育探索.2002.2

<15>Myrna Floores,Claudio Boer,Charls Huber,Adrian Pluss,Roger Schoch ang Michel Pouly.IFIP International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Springer Boston.2007.10

<16>Manbir S.Sodhi,Bryan Reirmer.Models for recycling electronics eng-of-lifeproductes[J].OR Spektrum,2001,23(1):97~115. <17>Ellen M.Harshman,james F.Gilsinan,JamesE.Fisher and Frederick C.Yegar.professional.Ethics in a Virtual World: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Traditional Notions of Professionallism.Speinger Netherlands.

19

谢辞

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真心的感谢在论文之中给予我帮助的孙国徽老师,在这三个月中,孙老师给予我鼓励和耐心指导,帮助我开拓思路、解决疑点。孙老师勤奋严谨的作风、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孜孜不倦的教学精神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使我终身受益。

四年的大学生涯即将结束,再此感谢学院和系里的各位老师对我含辛茹苦的教育和指导,他们渊博的知识和治学的态度是我受用不尽;同时真诚地感谢给予我许多关心和帮助的同学,是他们的鼓励和建议使我不断的完善自己。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