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23-11-14 来源:步旅网


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标签:体现;课堂教学;提问艺术

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由于不懂得提问的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就不能达到激发他们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热情的目的,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对如何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有浅显的认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 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提问的误区

1.1 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所谓价值,一是指问题设置要有目的,即需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还是引导他们获得新的知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指问题本身一定要有启发性。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的中心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这种提问对学生来说只能是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得上呢?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提问后, 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如“文章分为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等生,忽略学困生,很容易挫伤学困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 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以有效思维性的问题为核心,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

思维的兴趣点来问,让老师的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坎上。

2. 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的几个方面

2.1 讲究提问的艺术,激活学生的思维。

所谓提问的艺术,是指如何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艺术。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师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有位教师在分析《社戏》中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时,不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从人物的语言、行动来概括人物的性格,而是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双喜、桂生、阿发、迅哥儿等几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可根据个人的看法从人物的语言、行动中寻找自己最喜欢的人;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特别好。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始上课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讲究问的艺术,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2.2 提问要注意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容上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如果问题缺乏内在联系,不仅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严密性。因此,问题的设置,在内容上一定要是教材知识的逻辑联系,辅助性问题与核心问题要搭配合理,使之丝丝入扣,不蔓不枝,最后使问题犹如水到渠成,水落石出。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 “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又如有位老师在上《江南春绝句》时是这样问的:这首诗写春天的哪一段时间?学生答:仲春,从最后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看出。又问:为什么从这句诗可以看出?生答:“烟雨”一般指清明节的雨。师:能不能找到别的诗句来证明?生: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师:除“烟雨”外,本诗里还有没有别的句子可以证明是仲春?生:从“千里莺啼绿映红”也可以看出。师:为什么?生:因为“绿映红”说明春色正浓。以上这种问题与问题之间,在内容上有严密的逻辑关系问题,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2.3 提问要由浅入深、难易适度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由浅入深、难易适度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困难的问题分解成容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由浅入深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2.4 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学习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学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袁隆平对待科研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2.5 要掌握提问的时机

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时机发问,其效果也不同。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提问,效果最佳,如学习《细柳营》,掌握了周亚夫的形象后,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你怎样评价文帝这个人物?在这个时候提出此问题,学生就会思维活跃、畅所欲言了。这就是掌握好了提问的时机。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既能体现自己特色,又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 2012年6-12月

[2]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1981年[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

[3] 《中学语文教育学》 黄汉清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中学语文教学与参考》 2012年1-12期

[5] 《新课程语文教学大纲》 2010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