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习得与中学生英语教学的差异 宝安高级中学 罗德新
英语语言习得(Acquisition)是指幼儿在非教学条件下主动地获得母语的过程。自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 提出人类有“语言习得机制”后,一股研究母语习得机制的热潮迅速掀起,习得理论亦随之成为国际外语教学领域进行研究的主题,并对外语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近些年来,语言习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影响着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学教材在编写的指导思想感情上就不同程度地借鉴了习得理论的思想。语言习得作为一种语言学习的理论,故然能够指导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但它与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实际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是相当明显的。现就两者间的差异性从五个方面简要作以下比较。 一、 语言获得主体的差异。
母语习得的主体是幼儿,从其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他们的认知能力较低,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虽有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但演绎能力差,不善于通过语言形式进行抽象的思维。他们的发音器官和肌肉没有定型,模仿能力强,可以习得地道的发音,而且他们处于青春期前,大脑没有固定化,短时记忆强,接受新事物快。幼儿在习得母语前没有任何语言基础,完全靠一种天生的适于习得语言的习得机制来获得语言。幼儿身上所拥有的这种惊人的习得能力使得他们即使在非常恶劣的语言环境中也能够最终习得母语。我国中学英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13 岁以上的少年,他们的机械模仿能力已开始变弱,理解记忆开始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够进行抽象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由于他们已经超过了母语习得的关键期(从出生—青春期,13岁以前),语言习得机制的功能作用开始减弱。在学习语言中,他们不仅仅只靠机械的死记硬背,多数情况下他们会自觉地从意义上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已有的母语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来学习英语。但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们容易受所学语言和所获知识结构的影响,这种影响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对语言学习往往产生干扰作用。 二、 相对不同的主体客体存在的差异
对于一个出生在英语国家的幼儿来讲,英语是他的母语,是第一语言,是在其出生后就首先接触并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是其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和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和必须使用的语言,这种语言甚至会伴随他的终生。因此,无论
是他喜欢这门语言、乐于学习这门语言也好,还是厌恶这门语言、不愿意学习这门语言也好,在日常生活中他总在不时地接触这门语言,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学习这门语言,使用这门语言,因为离开了它,就将寸步难行。但对于我国中学生来讲,他们的母语是汉语,英语是第二语言,是一门外来语,是一种完全陌生的与自己的母语迥异不同的东西。他们学习这门语言是学业课程的需要,并不是生活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还是自己的母语。因此,即使他们学不好这门语言,对他们未来的生活来讲并不会产生如同学不好母语那样严重的后果。英语作为学习的客体,虽本身没有改变,但对于不同的主体作为第一语言与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时,区别是相当大的。据国外习得研究资料,在美国出生的幼儿,到五岁就习得了全部英语发音,掌握了基本语法和2200个用于交际的词汇,能分辨常用词的歧义,能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际,已具有基本的口语能力。而我国中学生绝大多数经过高、初中六年的学习,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远远不如美国一个五六岁的儿童。他们在学习英语时所付出的劳动比在学习汉语时所付出的劳动要大得多,时间也花费得多,而学习英语的效果却没有学习汉语的效果明显。在对许多农村中学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批学生从初中一年级下学期中间开始出现分化现象,开始感到英语不象母语那样易学,由起初对英语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转而厌恶甚至排斥这门语言,有的干脆中途放弃。这种现象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应归因于英语语言的外来性和它与汉语的迥异性。
三、 获得语言的需要和动机的差异
马克思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幼儿习得母语是为了同周围不同的人进行交往,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自说话的需要。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动机,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能的需要。幼儿在整个习得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一个反复的、复杂的和艰苦的操作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完全是由幼儿独自完成的,但由于这种活动是出于自身本能的自学的需要,所以没有任何外界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会自觉主动地、轻松愉悦地执著地追求,而乐此不疲。对我国中学生来讲,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和需要与幼儿不同,除了来自于好好学习、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练就好建设祖国的本领,将来报效祖国的需要外,在一定程度上,这种需要与动机是由于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要求,出于完成规定的文化课和应付各类考试而不得不去学习。因此,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外界压力和思想负担,学习者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容易丧失勇气和毅力,放弃进取,半途而废。 四、语言获得的方式的差异
幼儿习得语言是一个潜意识的通过长期接而自然吸收的过程。这是一个直接的认识过程,是生活在语言环境中直接作用于认识客体“使之发生主体所需求的变化,以便在对主体有用的形式占有他们”的过程;是一个无正规讲授、无教学计划、无教学资料的语言输入过程。在幼儿习得语言的过程中,父母或保姆发挥着“照顾人”的作用。幼儿从父母或保姆的交谈中接受信息,先把它们储存起来,经过相当一段的充分接触后,开始对语言规律做出假设,不断修正,加以运用,并在运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父母输入的语言是一种“照顾式”的语言,这种语言不太强调语言形式,而着重语言内容和思想交流。在输入时父母除了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简单清晰,不断重复外,他们丰富多彩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语气态度等辅助作用也大大加快了幼儿习得母语的速度。语言信息输入量和输入方式的丰富多彩使幼儿在接触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内化语言规则,反复操练自己所讲的语言,从而使自己的发音器官运作自如,最终达到脱口而出、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则是一个有意识、有教师讲授、有教学计划、有教学材料的语言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英语语言的主要传授者,他们几乎百分之百是中国人,他们在发音、语调、对语言的应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中国人自己的特点,与英美国家的教师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一个中国教师往往要负责一百个以上的学生,教学对象众多,水平参差不齐,不易统一尺度,统一标准,教学难度大。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重新优化组合和精心挑选后编写而成的,比较注重语言形式的准确性。教学活动受课程设置和课次安排的限制,每个阶段的教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时数,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因此中国教师不可能象语言习得者的父母或保姆那样随时随地关怀和帮助自己的学生,学生也不可能象幼儿那样轻松自如地获得语言。由于受到教学计划的约束,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加上各类考试的非全面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教学中教师往往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为应付考试而教学,为升学选拔而教学;教学中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较少,教法单一陈旧,教与学的关系处理不当,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不佳。此外,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和用语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许多学生在对语言材料的理解上要通过语言转换,把英语译成汉语后才能实现,这就大大增加了学习英语的难度。对于农村地区和偏远山村的学生来讲,由于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信息传播、文化环境、教师素质、教学设备等原因,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和不利因素就更多了。 五、 获得语言的环境的差异
幼儿习得母语的活动是在自然条件和家庭框架下通过不断的“刺激—反应”来
进行的。所要习得的语言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融为一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成为除睡觉外一年365天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儿童的整个语言习得过程被始终如一地包裹在同一种语言氛围中,不同地点、周围不同的人重复的是同一种语言,高强度高频率的语言刺激为幼儿快速习得母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幼儿在语言习得时常常成为家庭关注和爱护的焦点,随时可以从父母或保姆那里得到非常及时的帮助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幼儿本身也不会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缺席,他们为了最终成为家庭或某一个群体中的一员而积极主动地习得母语。英语教学是在课堂这个正规场合和非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这种学习形式受时间和场所的限制,教材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一致,课堂上教师刻意营造的教学情景往往是人造的,缺乏真实感自然性,所使用的口语和书面语由于过多地注意语言形式的准确性而明显带有“加工”过的痕迹。学生平均每天接触英语的时间只有一节正课和隔天一节早自习,总计不足一个半小时,即使课堂上的45分钟也不会百分之百地丝毫不留地用于英语学习和使用上,教师为交际而营造情景的行为以及为学生获得语言的应用规律而做的分析讲解总要占去相当一部分课堂时间。课外学生接触和使用的仍然是自己的母语,用汉语与同学交流,用汉语与别人交往,没有机会也没有环境去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一个中学生,在三至六年的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是不同教师讲的少得可怜的英语口语和教学材料上有限的书面语。有限的输入量和非自然的学习环境,使我国中学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根本无法象英、美国家的儿童那样自然地习得语言。
从以上差异的比较来看,语言习得与我国中学生英语教学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我们研究英语母语习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近些年来外语学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语言课堂教学也相应地受到关注。随着大量的关于英语母语语言习得的研究的出现,英语教师面临的不单是了解这些研究,而是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英语教学实践,并从这些理论中获益。根据目前英语母语语言习得理论与研究的状况,在安排英语教学活动中应该考虑下列三个问题:
1、如何向学生提供最多的,最有趣的,可了解的输入?
2、在实际交际情景以及具有实际交际目的的情况下,学生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时,教师怎样向他们提供机会?
3、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学习一,两年后继续主动寻求额外的信息输入及交际机会?
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提高我们在教学中的成功率。学生的学习动力,语言输入及交际中的相互作用在外语学习中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最终会决定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
参考文献:
《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 张正东,杜培俸 著 《外语教育学》 章兼中 著
《课堂教学方法》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著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