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母亲的记忆》原文
《母亲的记忆》是孙犁写的一篇散文。作者在文中写了很多母亲身上发生的小事,通过这些小事,来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怀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孙犁《母亲的记忆》原文,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原文
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
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
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常对家里人说:
这是你爷爷吩咐下来的,你们不要管我。
麦秋两季,母亲为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的劳动。她每天一听见鸡叫就到地里去,帮着收割、打场。每天很晚才回到家里来。她的身上都是土,头发上是柴草。蓝布衣裤汗湿得泛起一层白碱,她总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脸上的汗水。
她的口号是:争秋夺麦!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家人谁也别想偷懒。
我生下来,就没有奶吃。母亲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煮成糊喂我。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间,母亲总是放一碗清水在窗台上,祷告过往的神灵。母亲对人说:我这个孩子,是不会孝顺的,因为他是我烧香还愿,从庙里求来的。
家境小康以后,母亲对于村中的孤苦饥寒,尽力周济,对于过往的人,凡有求于她,无不热心相帮。有两个远村的尼姑,每年麦秋收成后,总到我们家化缘。母亲除给她们很多粮食外,还常留她们食宿。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尼姑,长得眉清目秀。冬天住在我家,她怀揣一个蝈蝈葫芦,夜里叫得很好听,我很想要。第二天清早,母亲告诉她,小尼姑就把蝈蝈送给我了。
抗日战争时,村庄附近,敌人安上了炮楼。一年春天,我从远处
回来,不敢到家里去,绕到村边的场院小屋里。母亲听说了,高兴得不知给孩子什么好。家里有一棵月季,父亲养了一春天,刚开了一朵大花,她折下就给我送去了。父亲很心痛,母亲笑着说:我说为什么这朵花,早也不开,晚也不开,今天忽然开了呢,因为我的儿子回来,它要先给我报个信儿!
一九五六年,我在天津,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疗养。那时母亲已经八十多岁,当我走出屋来,她站在廊子里,对我说:
别人病了往家里走,你怎么病了往外走呢!
这是我同母亲的永诀。我在外养病期间,母亲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
简析
《母亲的记忆》这篇文章中孙犁写了自己的母亲。
作者孙犁的母亲给我留下很大的印象。他的母亲很有爱心,乐于助人。文中说到,家境小康以后,母亲对于村中的孤苦饥寒,尽力周济,对于过往的人,凡有求于她,无不热心相帮。从这里可以知道,母亲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都会尽力帮助。我还觉得作者的`母亲很关心他。文中也有说到,那是母亲已经八十多岁了,我走出屋来,她站在走廊里,对我说:\"别人病了都是往家里走,你怎么病了往外走呢?\"坐着母亲都八十多岁了,还去看望孩子,还非常希望作者能回家一趟。
文章中孙犁写了自己的母亲:很有爱心,乐于助人。
在这篇文章中写的故事是很真实的,是真情真事,而且语言很朴实,没有那么多优美的语句。比如说作者生病了,母亲来看望。如果让我来写,我就会说母亲心急如焚,显得很着急,用很多成语。
从孙梨的文章里,我知道了很多的写作方法,我们也要学习孙犁的写作方法!
作者简介
孙犁,是一位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早年曾当过机关职员、小学教员。
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
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等职业,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从事宣传工作,曾任《晋察冀日报》编辑。1940年代发表的文集《白洋淀纪事》是其代表作。1950年代又发表了《铁木前传》、《风云初记》等作品。2002年7月11日晨六点病逝于天津,终年89岁。
人物生平
1913年5月11日(农历癸丑年四月初六),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孙犁出生后,母亲无奶,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后煮成糊喂他。因此他幼年身体较弱,且有惊风疾。
1919年,孙犁入本村小学读完初级小学。1924年,孙犁跟随父亲到安国县城上高级小学。因孙犁就读的学校,图书丰富,故在这里他开始接触到“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如鲁迅和文学研究会中的叶圣陶、许地山等作家的小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多种杂志和儿童读物。学习期间,他阅读的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1926年,孙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北方一相当有名的私立学校)。在育德中学初中部(4年)读书期间,孙犁即开始在校刊《育德月刊》发表作品,如短篇小说《孝吗?》《弃儿》,独幕剧《顿足》等。
升入高中后,他阅读了当时正在流行的社会科学的俄国十月革命以后的文学作品。对文艺理论发生浓厚兴趣,看了不少有关的著作。并开始写这方面的文章,如发表在《中学生》上的论文《<子夜>中所表现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的性质》等。
1933年,孙犁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在家赋闲。翌年春,父亲托人在北平市政府工务局为他谋得一雇员职位。由于公务不多,他经常到附近的北平图书馆看书或到大学旁听,用笔名“孙芸夫”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由于屡屡请假,加上局长易人,几个月后他便被免职。又经父亲托人,在北平象鼻于东坑小学当事务员,一年后辞职回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