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学习目标
在第13章经济增长理论知识准备的基础上,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确立系统、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观。
●本章概述
本章从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入手,考察二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内容提要
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二元结构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学习时数:6课时
●重点和难点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1节 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发展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数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这是构成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二是经济结构的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
三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的提高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这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
2、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经济增长不仅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而且还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
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虽然在个别条件下有时也会出现无增长而有发展的情况,但从长期看,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持续的经济发展。
3、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经济增长只是指一国经济更多的产出,其增长程度仅仅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与国民收入,以及它们的人均值的增长率这一单一指标来表示。
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进展,其发展程度需要用能反映这种变化的综合性指标来衡量。
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则较宽,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的概念,在质和量的统一中更注重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虽然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一切经济增长都必然能带来经济发展。如果只是传统经济在原有结构、类型、体制基础上单纯依赖增加资源消耗去实现数量增长,而没有经济质态的升级和优化,就不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和改善。这种情况就是只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
二、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没有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内涵加以明确区分,国际上一般是以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数量和增长率作为划分不同类型国家,以及一个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这实际上是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国外学者纷纷对这一单一指标的不足之处进行校正。此后,人们陆续提出种种新的综合性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采取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标准来衡量;另一类是采取生活质量标准来衡量。
在第一类指标体系中,获得较好反映的有两种,即由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设计的综合指标体系和由世界银行设计的世界发展指标体系。这两套指标体系尽管所列项目不尽相同,但都包括人均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估计寿命、死亡率、识字率、就业率、人均热量、人均居住面积等经济、社会指标。该类指标综合性强,能较好地比较和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在国际上较为通用。
第二类指标体系,是由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的摩里斯博士提出来的,中文译名为“生活的物质质量指标”,简称为PQLI指标体系。它用人们在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三项指标组成一套简便的综合指数,每项指数都用百分制表示每个国家的成绩。这一指标体系的特点是简便易算。
近年来,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提出一套“社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人均GNP、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四个部分组成,分解为16项指标。这套社会指标体系的明显优点是坚持经济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相结合、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经济总量增长与经济结构优化相结合、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因而更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上述衡量经济发展的各种综合指标,都不同程度地克服了传统的单一经济增长指标的局限性,强调从量与质的结合上全面反映福利水平,都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人的自身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
三、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大因素)
1、自然因素
第一,自然资源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第二,自然资源是形成产品实体的物质源泉,其质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效用,其数量决定着社会产出品的规模。
第三,自然资源是制约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第四,自然资源制约着生产力布局。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第一,基本自给与适当进口相结合。
第二,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第三,开发与节约相结合。
第四,因地制宜。
第五,综合利用。
第六,开发的超前准备与后续开发相结合。
2、人口数量
既能使各种非劳动资源充分利用又能使人均收入最大化的人口规模是最佳人口规模。
据统计,公元初年,世界人口约为2.5亿,到1750年增长到7.28亿,直到20世纪初的1900年,也只有16亿。1950年上升为25亿,到1980年人口迅速增长到44亿,而1987年又突破50亿大关,37年时间人口增长一倍(据有关机构推测,到204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100亿)。人口的这种过快增长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不适应是明显的,过大的人口规模已对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人口过剩的压力:
第一,使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如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更加短缺。
第二,削弱了资金的积累能力。
第三,阻碍了人力资源的发展。
第四,给社会吸收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就业效率带来了严重困难。
第五,限制了社会和个人福利的增进以及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六,造成了自然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受人为破坏。
此外,这还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有的甚至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安定。
3、科学技术
据统计,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科技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在20世纪初仅为5%~20%,50、60年代上升到50%左右,到80年代,已高达60%~80%。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其它方面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第一,是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强大武器。
第二,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
第三,能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的构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四,它是促进生产关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有力杠杆。
第五,它是促进文化教育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培养人才开发人力资源的强有力的手段。
第六,为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奠定了基础。
第七,能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第八,能引起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使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日趋国际化。
第九,它还是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4、文化教育
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是通过人力投资实现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体力投资;一是智力投资。
教育是对人的智力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各种途径中最重要的途径。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提供产品,但能提高生产产品的劳动者的智力素质和思想素质,从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尤其在当代,如果说科学技术是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那么,教育则是推动这个火车头的动力源。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5年的统计,文盲数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相反方向变化。经济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2.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8324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文盲率为38.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则下降为656美元;最不发达国家平均文盲率为67.6%,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95美元。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能够提高普通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素质。经过教育形成的劳动者的知识和技术的存量越大,越来越成为当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现代经济增长有两个趋势:一是从资本——收入比率的长期变动来看,资金相对于收入而言使用得越来越少;二是国民收入相对于国民资源(用于生产收入的土地、实际劳动量和再生产性基金的数量)而言增长得越来越快。产生这两个趋势的根源是人力资源的增长,人的能力的改进,这最终是教育的作用。据世界银行1980年的报告,44个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的所有收益率超过世界银行标准的可接受的最低比率10%以上,其中初等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平均为22%;中等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17%和14%;高等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分别为13%和12%。
第二,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唯一途径。为加强综合国力,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发展高新技术的竞争其实质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是人们掌握和运用最新技术能力的竞争。在这场世界空前的、全球规模的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中,竞争的焦点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核心则是人才竞争。为在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发达国家都在大幅度地增加教育投资,大力培养年轻科技人才。
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不只缺物质资本(机器设备),更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能与物质资本保持齐头并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极大限制因素。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是教育投资不足和投资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并通过制定正确的教育发展战略提高教育投资效率,使人力资源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四、中国科教兴国战略
1、科教兴国的含义
科教兴国,就是把加速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惟一选择。从国际上看,科教兴则经济发展国家强盛,科教衰就经济停滞受制于人;从国内来看,我国在实现到21世纪中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所带来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只有依靠科教进步才能逐步消除这些压力。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方针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方针,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措施
第一,提高干部和全民的科技意识。
第二,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第三,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有机结合。
第四,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第五,研究世界科技革命的动向,适应国际科技进步的步伐。
第六,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交流,消化吸收人类的科学文化优秀成果,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和国外智力,利用后发地位的优势,享受“后发利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第七,增加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第八,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2005年我国R&D占GDP比例大约为1.5%
第2节 二元经济结构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二元经济的涵义
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中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的,现已为国际上通用。这一理论把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一个是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其特征是现代工业和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较高;另一个是传统的乡村农业部门,其特征是以传统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以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处于自给半自给经济状态,劳动生产率和收入低。一国经济中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并存的状况,被称为二元经济结构。
从现实情况来看,简单地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来界定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并用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来区别资本主义经济和非资本主义经济,这是有失片面的。从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看,虽然传统部门主要是乡村农业部门,现代部门主要是城市工业部门,但乡村农业并不全属于传统部门(现代化的大农场就属于现代部门),城市工业也并不全属于现代部门(城市手工业就属于传统部门)。而且,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也存在着传统部门,非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也存在着现代部门。因此,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工业部门,也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还是非资本主义经济,一切建立在落后生产方式(细小而分散)和落后技术(手工劳动)基础上的,因而也是低效率和低收入的经济,都属传统部门;一切建立在先进生产方式(社会化大生产)和先进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等)基础上的,因而也是高效率和高收入的经济,则都属于现代部门。
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由这些国家发动经济成长时所面临的落后的经济技术基础和巨大的外部压力决定的,具有必然性。因此,如何正视现实并从现实出发,促进二元经济的发展,使二元经济逐步走向一元的现代化经济,最终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二元经济正效应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二元经济在经济成长的一定阶段上和一定限度内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是有助于经济发展的。
首先,现代部门作为一种新生产方式和新技术的典范,将有助于引导传统部门的现代化。
其次,现代部门劳动者的高收入将对传统部门的劳动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这将有利于在劳动力供给 的增加上推动现代部门的发展。
最后,现代部门还会把自己创造的新技术直接提供给传统部门用于技术变革。
同时,通过政府将现代部门所创造的一部分收益以财政转移支付方式转移给传统部门用于增加投资,有利于推动传统部门的发展和向现代部门的演进。这些都有利于使二元经济逐渐弥合,最终过渡到一元经济,即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2、二元经济的消极影响
首先,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是一条客观规律。农业是传统部门的主体,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农业过分落后,势必会在诸如粮食、原料、农副产品、资金、市场等许多方面限制现代部门乃致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如果传统农业部门同现代工业部门在技术和效率上过分悬殊发展,势必造成传统农业部门越来越用附加值低的大量农产品去交换现代工业部门附加值高的少量工业品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削弱农业的积累
能力,限制农业的发展。
再次,如果二元经济的差异过大,不同部门劳动者收入上的差异也会扩大,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会导致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过度转移,这势必造成两个严重后果:一方面,会使本来就落后的农业因生产要素过度流失而进一步萎缩甚至荒废;另一方面,会产生“城市病”,即城市因人口剧增,交通、粮食、能源和水的供应全面紧张,拥挤、污染、贫富悬殊、治安混乱等随之产生。这种后果对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的发展显然都是不利的。
最后,由上述几种不良影响决定,二元经济差异过大,势必会转化为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过大。以传统农业部门为主体的经济落后地区同以现代工业部门为主体的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过大,这不仅不利于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从许多方面限制经济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中国逐步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和实现新型工业化
1、中国二元经济的状况
1949年,在全国总人口中,乡村总人口占89.4%;1952年,在全国社会总劳动者中,乡村劳动者占88%,如果加上城镇个体劳动者,则占到92.3%。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以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外部封锁,保证国家在政治独立的基础上取得经济独立,并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从1955年实施“一五”计划开始,我国开展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现已取得相当辉煌的成就。我国虽已走过了单一传统农业经济发展阶段,但距离一元的现代化经济还甚远,我国现时的经济具有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
2、中国国民经济现代化面临的课题和解决办法
①难题的表现(两方面):
第一,农业落后急待实现现代化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人口规模不同的国家,农业的重要性是明显不同的。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农业不仅要为12亿多人口提供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还要为第二、三产业提供重要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这些产业的发展。
第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农村劳动力4.5亿,其中乡镇企业吸纳了1.3亿,按最宽松的估计,农业也只能容纳2亿,再扣除其他行业所需的劳动力,仍有1~1.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预计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6亿,那时,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会更多。按照二元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方向是现代城市工业部门。但是,我国现代城市工业部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本来就有限。现在又面临着结构转换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要求,使得工业投资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求相矛盾,加之城市人口自然增殖也很快,现代城市工业部门所需劳动力依赖城市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就能解决,甚至有余,就更激化了这一矛盾。
②解决二元结构的思路:
第一,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
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
农业经济体制的现代化。
农业生态的现代化。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
增加农业投入。
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
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
建立健全农业的支持体系和保障体系。
充分发挥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比较优势。
③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离土不离乡”,即到小城镇就业。
“不离土也不离乡”,即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家庭运输业等。
“离土离乡”,即到城市和工业中心就业。
其中,“离土不离乡”是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④实现国家工业化
工业化的概念,既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所谓历史性的概念,就是说工业化的内容和标志,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发展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标志。在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时期,是以蒸汽机的使用,即机械化为标志。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电气化又成了实现工业化的标志,而现阶段工业化又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所谓工业化是世界性的概念,就是说工业化的内容和标志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各国之间的相互比较中才能确定的,是指工业生产和技术必须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突出表现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分别占了50%和62%左右;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
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极其丰富:
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提高经济竞争力,并妥善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不断增加就业。
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
●实现新型工业化需要处理的三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
二是正确处理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三是正确处理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
第3节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划分和产业结构
(前章已有论述,略讲)
二、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一般有以下几种趋势:
(1)在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第一产业存在不断减少的趋势,第二产业先是迅速增加,然后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则不断上升的趋势。
(2)在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最后逐步趋于稳定。
(3)在第二产业内的各工业部门之间,加工工业与基础工业(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相
比,比重趋于增大,呈现出高加工度化趋势。
(4)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这就是:在整个产业的各种行业中,传统行业逐渐被新兴行业所取代,新兴行业不断从传统行业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主导性行业;在制造业内部中,产业结构逐步表现出技术密集型趋势,技术或者说高科技密集产业不断涌现;整个产业非农业、非工业倾向日益明显化,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演进呈现出以下阶段性特征:一是工业化过程,二是重工业化过程,三是加工化过程,四是高加工化过程,五是技术密集化或高科技化过程,此后将是信息化过程。
3、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
从长期看,经济总量增长依赖于产业结构演进。产业结构演进对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长期的、动态的平衡具有决定作用。因为传统产业在成熟起来之后,会遇到市场饱和与技术进步潜力枯竭的阻碍,需要通过新技术改造老产业,也需要新兴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过程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结构变动也会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随着社会总供给的增加,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而需求结构的变化又相应改变了各产业部门的收益情况,从而成为产业结构演进的决定性动力。而且,在人均GNP 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结构所面临的经济资源供给情况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也推动产业结构演进。
三、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
1、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1)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一国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
(2)产业结构优化是相对的、具体的,没有一个绝对的、普遍的衡量其水平高低的标准。
(3)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益原则。
(4)产业结构优化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需要,但直接目标却是整体经济效益最大。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科学技术水平、消费需求结构、人口基本素质和资源条件,对起初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发展。
合理的产业结构的衡量标准是:
(1)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
(2)要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3、产业结构优化或合理化的意义
产业结构优化或合理化,对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其次,它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再次,它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
最后,它也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4、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自然历史顺序由较低阶段或层次向较高阶段或层次演进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分工深化使产业结构不断向深加工化、高附加值化发展,从而更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趋势。
产业结构不断从一种低水平均衡状态上升到高水平均衡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始终处于发展运动中决定的,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要求技术进步能突破资源条件的制约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第4节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1)地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2)地区劳动生产率水平。
(3)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程度。
(4)地区市场发育水平。
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
第一,地区资源禀赋差异。
第二,地区分工水平差异。
第三,地区经济结构差异。
第四,社会历史原因。
二、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原则和意义
1、地区结构优化的原则
第一,国家“输血”和地区“造血”有机结合的原则。
第二,近期经济效益和长期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
2、地区结构优化的意义
第一,地区结构优化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各地区坚持微观的竞争优势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地区间坚持宏观比较优势原则,彼此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可以提高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这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其次,地区结构优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本质因素,为经济发展提供后劲,因而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意义更为重大。
我国西部地区新增生产能力不断扩大
3、地区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
第一,各地区经济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合理的地区结构应该优化各地区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各地区都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优势。
第二,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合理的地区结构应该能使各地区经济增长水平逐渐趋于一致,从而使区际收入差别缩小。
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协调发展
1、我国的区际差异问题
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显现出由东向西依次递减,而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则由西向东依次递增的地区经济分布态势。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区。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一地区自然生物资源条件较为优越,是各种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区;工业基础和商业及服务业比较发达;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协作条件、资金、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这一地区由于工业布局过分集中,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能源严重短缺,现在正面临着由高能耗产业向新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挑战。
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的欠发达地区。从经济水平来看,中部地区处于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工业具有相当的基础;从资源条件来看,这里山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也比较好;从人口技术装备水平和人口素质来看,科技人才比重较东部地区要高,潜力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工业较薄弱,制造业深加工化程度低,经济效益较东部差。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的不发达地区。该地区草场资源丰富,宜林山地广袤,适宜发展林牧业;稀有矿藏丰富。但这里自然条件不佳,交通条件较差,工农业基础薄弱,市场发育程度低,科教事业落后,人才奇缺,这些不利因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2、我国区际差异的成因
我国区际差异的成因,可以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两个大的方面来看。
从历史原因看,旧中国的工业分布,3/4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大的腹地和西部边疆则基本上没有工业。这种工业布局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同时,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上看,东部地区在历史上也远强于中、西部地区。
从现实原因看,新中国成立后仍然存在区际差异的原因,可分两个阶段来考察。
(1)从建国以后开始至“四五”计划期间。在这一阶段,我国利用计划经济的积累机制和分配机制,大力开发内地经济,内地建设投资在全国投资中的比重达50%~70%。这一阶段确实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但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忽视经济规律,片面追求产业结构的迅速转换,相当程度上违背了资源空间配置合理化的原则;将东部的大量积累投入到西部,目的虽然在于缩小区际差异,但事与愿违,一方面制约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内地经济发展的质量并不高,区际差异依然十分严重。
(2)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在这一阶段,对区际差异影响最大的,是一系列改革的政策措施:一是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包干形式。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实行的定额上交财政收入的办法,极大地激励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二是投资体制改革。各地方政府在投资决策权和投资能力上也是不同的。比较而言,东部地区投资能力强,决策的自主权大,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但内地一些本来经济基础就较薄弱的地区,投资能力弱,与沿海地区的差异进一步拉大。三是价格体制改革。沿海地区市场发育程度高,制造业发达,最终产品比重大,因而价格放开的范围大。而广大的内地初级产品比重大,价格放开的程度低。
3、区际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区际差异的客观存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适度的区际差异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为适度的区际差异是区际贸易的基础。从总体上讲,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区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上有明显差别,而且各自的优势不同,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可以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过度的区际差异对经济发展也具有不利影响。首先,对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说,如果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容易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低水平恶性循环,这不仅不能使拥有的资源得到开发和有效利用,也不可能以自身的经济发展成就去逐步提高本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会在享受财政补贴上和资源浪费上成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负担。其次,经济不发达地区大部分处于我国西北、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如果这一地区长斯处于落后状态,不仅不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而且也不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消除地区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的出路
第一,加强地区之间经济分工协作。
第二,加强地区内经济的综合发展。
第三,加大政府政策的干预。
第5节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的外部性
经济增长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实现的。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与生活的空间和物质基础,它既与人类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又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质量。因此,环境也是重要的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一种“公共物品”,能被每个人使用,并极易接近和获得,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用它不必付出“代价”。例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和享用,而油烟排到空中,污水排到河中,
又都不必付出代价。正因为这样,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就极易产生“免费搭便车”心理和行为,即谁都不想治理环境,却都想享用已提供的环境质量。其实,从全社会和长期来看,使用环境资源不是没有代价的,如果无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采取粗放式的增长方式,掠夺式地开采和利用资源,不加处理地排泄废弃物,污染环境,这不仅会导致资源枯竭,而且还会危及人类健康,从而使经济增长建立在高额的甚至是无法补偿的社会成本之上。经济增长不仅能改造环境,还能破坏环境,这就是经济增长的外部性。
二、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人口与人均产值同时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由科技革命引起的工业革命持续发展。
现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大,冲突不断加剧,由此造成了全球性的两大环境问题:(1)自然资源耗竭。 (2)自然环境污染。
环境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双重作用:推动经济发展;限制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
三、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
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的,其目的是使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一,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这既是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缓解资源危机的基本出路。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
(2)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
(3)建立以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
(4)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
第二,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环境污染是难以避免的,必须有效治理。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主要有:
(1)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政策时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消除贫困。人口增长、贫困和环境破坏之间形成互相强化的关
系,控制人口增长和消除贫困,有利于减轻环境破坏的压力。
(3)建立市场经济中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政策。坚持“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的原则。
(4)采用污染减少型技术,以减少工业污染。
(5)加强全民环境教育,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6)大力开展国土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土保持,防止荒漠化。
(7)治理城市环境。重点是治理烟尘污染和工业与交通噪音污染。
(8)推广生态农业,植树造林,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
第6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容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其较长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及如何实现所作出的总体筹划和决策。
与具体的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三大特征。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和战略措施的决策体系。
二、 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原则
1、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
首先,要符合本国社会制度的性质。
其次,要从基本国情出发。
再次,要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
最后,要充分考虑国际形势及其变动趋势。
2、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原则
第一,因国制宜,扬长避短。
第二,立足本国,放眼世界。
第三,把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包括在发展战略目标之内。
第四,部署好战略阶段,选择好战略重点。
第五,保持发展战略相对稳定。
第六,反对保守和冒进两种倾向。
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形势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并确定的。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阶段和战略重点三个方面的内容。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党的十二大根据邓小平同志1979年以来的倡议,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进一步明确地制定了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中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这就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会议上,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之路。
与历史上曾经制定过的若干战略目标相比,上述战略目标突出了三个重要特点:第一,
坚持了快速与持续、健康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过程。第二,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根本目的和归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第三,着眼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在同世界经济的比较中制定的,是与对外开放相联系的。因此,这个战略目标是完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也是经全国人民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的。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阶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阶段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实现。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二步,从1990年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也提前5年于1995年实现。人民生活正朝小康水平迈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教科文建设也取得很大进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一步健全。“九五”计划进一步提出,20世纪末要在人口增加3亿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量事实证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阶段部署是切实可行的。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
党的十二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农业问题; (2)能源交通问题;(3)教育、科学问题。
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2)合理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3)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战略重点是:(1)加快经济改革步伐;(2)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4)加速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教育;(5)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和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6)积极推进政治法制改革;(7)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8)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9)不断改善人民生活;(10)加强军队建设。
党的十五大,又在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4、机遇与挑战
严峻挑战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给我们很大压力,我们自身还有许多困难。
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是:
第一,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经济继续增长。这为我们提供
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第二,建国后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已经形成可观的综合国力,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资金来源,亿万人民新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发挥出来,这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第三,更重要的是,我们党确立起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这是我们去争取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
主要阅读参考书目:
1.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第5章、第6章,
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概念:
经济发展 科教兴国 二元经济 农业现代化 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 地区经济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际分工 地区结构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
二、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三、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二元经济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五、如何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七、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八、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九、为什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