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文化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2022-07-03 来源:步旅网


网络文化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前,网络文化正以常人难以想像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对此,除了不断研究新情况、建构新理念、寻找新载体、应对新挑战外,我们教育工作者别无选择。

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必然对“网上一族”的生活与生存方式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尤其是对处于心理发展“断乳期”、“关键期”、“危险期”的学生“网民”而言,这种影响更直接、激烈,也更为深刻。

1.催生“地球村民”的现代意识。网络文化跨越了时空的界线,增强了当代学生作为“地球村”村民的意识。这有利于他们更新观念,确立全球、效率、民主、创新、自由平等观念及合作意识,也有益于学生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的生存与发展。这些现代观念必将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其社会化和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2.引导“多媒体人”的心理发展。网络文化扩大了学生实践活动的范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求知欲和创造性,提高了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弘扬了人类主动求索、应对挑战的实践智慧,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网民的自信心,为全面促进其心理发展提供了空间。

3.开发“网络世代”的心理潜能。“网络世代”是区别于“在校中小学管理和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的称谓。网络世界是一个无边无际、充满神秘色彩的另类世界。在这个世

界里,精神与物质、过去与未来、可能与现实、经验与理性、真实与虚假、主体与客体、工具与主人的分界都变得一片模糊。网络世界能全面刺激和触动学生网民的感官,使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并增强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加大思维中的理性成分与非理性的灵感成分,促进多种思维方式共生、并进,为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提供了崭新的基础和发展机制,从而促进“网络世代”心理潜能的开发。

4.促进“网络牛仔”的自我实现。网络文化的品性,是从“西部探险”到“科技探险”中体现的牛仔精神,是永远好奇求新、以自己的创新向既有的准则和秩序发出挑战的强大欲望。网络文化以承认创新、创造为根本,不受社会人为力量的左右,是成功机会和成才观念的再次革命,也是知识和智慧价值被尊重的集中体现与全面升华。随着搜狐的张朝阳、雅虎的杨致远等各路网络英雄的崛起,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牛仔”的成功提供了榜样。当代学生在这里拥有自己平等的权利和更多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走进网络的不一定都能成功,可是徘徊网外的连成功的机会都不会有”。网络创富、创业的神话,激励着大量雄心勃勃的学生大胆尝试、不断开拓。

消极影响

网络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存在着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网络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网民使用不当等原因,网络文化对学生网民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正日渐凸显,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角色错位:人际交往萎缩——“人——机式的偏执交往”。在网络中,学生网民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情形下进行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实在真实的交往,而是“人—机式交往”。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交往方式,导致他们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而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网上交往,产生人际关系冷漠、人

际情感萎缩,人际距离疏远,从而造成新的人际关系障碍。对此,斯坦福大学学者诺曼尼怀疑:国际互联网会不会制造一个充满孤单者的世界?也有专家指出,即使网络能够使学生在网上与更多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也不能代替最直接的人际生活体验,因为直接交流的方式比网上交流更复杂,更有人情味。

2.人性异化:人格结构失衡——“数字化”的人格障碍。网络社会是一个崇尚主体性和个性的社会,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张扬,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相反或许会滋长人性中的劣根性,并可能给学生带来“人性异化”。面对网络世界的虚拟环境、信息污染、信息过剩、信息欺骗等现状,长期沉迷其中的学生,就会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等心理,进而导致“数字化”人格障碍。

3.自我迷失:自我统一危机 ——“新人类”的自我冲突。网络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屏障。它为人们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同时又掩盖了“网络人”的真实面目,于是在学生网民的自我系统中至少存在三种自我,即“真实的我”、“现实的我”和“网络的我”。这三个“我”有时大相径庭,有时相互冲突。网民常会产生这样的追问和困惑:我是谁?我还是原来的我吗?网络为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下台”后变得更加内向,“台上台下”判若两人,结果有可能导致出现多重性人格问题。网络在整合世界的同时,却有可能分裂学生网民的自我结构。

4.道德失范:道德自律弱化——“隐形人”的虚拟行为。网上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行为披上了漂亮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现象的发生。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襁褓之中,网络社会本身很难让学生网民独善其身、独慎其行,再加上学生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就很容易让学生网民产生网络“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

为”的冲动,进而做出一些明显不道德、平时也不可能做的事,诸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等。

5.技术崇拜:网络资源迷信 ——“信息人”的上网成瘾。有人说,学生只要上网就会上瘾……上网就是落网。网络的主页制作优美、内容丰富,翔实的文字材料、悦耳的音乐旋律、生动的影视图像、巧妙的连接机制及友好的界面形象,对学生网民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新颖刺激、魅力无穷的网络游戏更对学生产生难以抗拒的诱惑。一些学生沉溺网中不能自拔,甚至对网络产生过分依赖心理,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会导致学生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往往是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神情倦怠,“网瘾”难耐,甚至会出现自残意念和行为,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害。

应对策略

网络文化使得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面临更复杂的社会环境,又面对前所未有的契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当抓住时机,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并借助其实现自身的“革命”。

1.建构人本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应当给学生“网民” 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 而不是提供“说服”、“说教”或“灌输”,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心理生活为中心”,促进“网络人”的人格现代化。

2.建设本土化网络心理文化。一方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针对目前日益泛滥的伪心理科学、非心理科学的网络心理文化现象,特别是打着心理科学旗号在网上不负责

任地搞心理测验、咨询、治疗等现象,建设起健康向上的网络心理文化。另一方面,要构建与国际相互依存、相互沟通的本土化的网络心理文化。我国网络心理文化的建设更需要贴近现实社会和融入中国文化的氛围,要重视研究和挖掘我国传统心理文化的底蕴,立足于我国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逐步形成适应我国本土文化圈的网络心理文化模式。

3.实施系统化网络心理教育。我们要切实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大影响力。当前应尽快组建高度集约的、一流水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网站,实现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互联与资源共享,促进网上与网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沟通与并举,建构起立体式、全方位的现代化心理教育模式。同时,还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全面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

4.完善现代化“网络社会人格”。我国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应当定位在培养学生网民的心理自主性与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社会人格”。具备现代网络人格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正确处理网上与网下的人际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区别;能在发生心理冲突时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并采取理智的应对方式;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并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