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追问式议论文写作思维探索

2022-11-08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追问式议论文写作思维探索

作者:陈剑泉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8年第10期

作文题是一道题,是题就有问题需要回答,写作文就是要回答作文试题中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必须弄明白问题是什么,需要我们回答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你是怎么想到要这样回答。于是“追问”的思维便产生了。

议论文的目的是说理,说理就是要说服读者,让读者相信你讲的道理是正确的。那么你讲的道理就要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前提到结论、从结构到功能等各方面经得起推敲、受得住质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写作者在写作时首先就得自己经历一番这样的思维推理过程。也就是说,写者要不断地对所写的观点进行追问,只有经得起追问的思想、观念才可能被读者所接受。那么如何进行追问呢? 一、追问内涵

我们通常所说的“内涵”包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另一个是指“人的内在涵养”。此处的“内涵”的意思是指前者。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争论不休,无法取得一致的原因,往往是争论的双方对同一个词语所理解的内涵不一致造成的。比如说:2007年四川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 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以下错误言论:

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谈不吐更不卫生。”

这里的“卫生”一词出现两次,前后两次的内涵就各不相同,第一次指的是“公共卫生”,第二次指的是“个人卫生”。如果考生不能区分出“卫生”的不同内涵,那么就无法答对这道题。 我们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常常需要把文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加以明确下来,如果概念的内涵是模糊的、模棱两可的,就容易引起误解,甚至会遭遇到质疑和攻击。所以明确概念的内涵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但是,并非所有的概念的内涵都能够轻易明确下来,有些概念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其种属关系不断加以清理和界定,才可使概念的内涵逐渐明晰起来,也只有把这种过程充分展现给读者,才能使读者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我们提倡用“内涵的层层追问”的思维方式来明确概念的内涵。我们以一道高考作文题为例,来探讨这种层层追问法。

例1:(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要写好这篇作文,必然涉及到一个核心词“风采”,只有明确了“风采”的内涵,才能将这三人的行为与“风采”的内涵进行比较,从而选出一个更具风采的人物来。“风采”的内涵不同,选出的更具风采的人物也就不同,即“风采”的内涵成了这三个人物谁更具风采的标准、依据,也是此作文说理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确定“风采”的内涵呢?可采用以下追问法来确定: 这是沿着“属概念——种概念”的方向层层向下追问,最后将微观概念的内涵与材料中的信息相对接。追问的思维模式如下:

宏观概念→中观概念→微观概念(对接材料信息)

写作者在这样追问之后,再对三个微观概念的内涵进行比较,结合自己的认识,看看哪一个微观概念的内涵更能支撑、理解、阐释或者实现中观概念、宏观概念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从而认定哪一类人更具风采,进一步确定这三人中谁更具风采。

当然上表只是举的一个追问的例子,对于宏观概念、中观概念、微观概念的确定及其内涵的回答,每个写作者可根据自己的认识作出不同的处理,不同的处理体现出写作者不同的价值观。处理方式可以不同,但不能缺少这些环节,否则便无法作出选择。写作文时,只有明确了核心概念的内涵,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清晰的说理和判断,才能使读者信服。 二、追问原因

追问原因是挖掘形成现象的来龙去脉,然而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很多时候间接原因才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我们要对一个问题或一种现象认识清楚、理解透彻,常常不得不思考与这些问题、现象有着制约关系的各种原因。为了使读者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真相,写作者就有必要把问题、现象背后的原因一一分析给读者看。那么如何去寻找这些原因呢?方法之一,便是原因层层追问法。

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连恩青于2012年3月20日到温岭市一家医院进行鼻腔手术,手术后,他经常感到鼻子通气不畅,并多次投诉了医院。

医院组织两次会诊,但未找出原因。连恩青又到其他医院就诊,其结论均为“手术良好,不需再做手术”。但他认为,是多家医院串通一气在骗他。

2013年10月25日,连恩青来到这家医院,寻找之前的主治医生。但主治医生不在,他就用匕首捅伤主任医师王云杰等3名医生。王云杰因受傷过重抢救无效离世。

根据以上材料信息,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题目自拟。 假设此文写作时,写作者选定了“连恩青缘何杀人”的角度来写作,那么就可以进行以下的方式的追问。

这是沿着“现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的方向层层追问,一直追问到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原因为止。其追问的思维模式可归纳为:

A的原因B→B的原因C→C的原因D→社会原因

A指材料中出现的现象或者问题,B常常是现象或问题的直接原因,也浅层次的原因,C和D一般来说是现象或问题的间接原因,也是深层次的原因,最后的社会原因则是现象或问题的决定性的、根本性的原因。 三、追问背景

所谓追问背景,就是追问在同一时间段制约现象或问题的各种因素。一种现象或一个问题的产生,其条件往往不是单一的,而多是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的结果,要理解、阐释这些现象或问题,不得不对这各种制约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这各种制约因素就是这些现象或问题得以存在的背景条件。那么如何对背景因素进行追问呢?我们以例2为例,来探索这种追问的思维方式。

综合材料的内容,写作者可就“医患”问题来写出一篇文章,要透彻理解和阐释“医患”问题,就得把“医患”问题存在的种种背景因素给挖掘出来,然后加以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说服力。根据以上例子,我们把追问背景的思维方式总如下:

这种追问的思维模式,是从材料信息中提炼出核心问题,然后以核心问题为中心向着“个人因素”“国家因素”“社会因素”“道德因素”四个方面所涉及的元素去寻找核心问题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然后对这些前提条件加以综合分析,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这种思维写出的论文,常常不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追问价值观

价值观指用以区分行为好与坏的标准,是判断行为恰当与否的个人内心的尺度或社会公认的尺度,包括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一般来说,一个人只有当其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保持一致时,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也才能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否则,其价值观便有可能是扭曲的,这个人也常常受到社会的排斥。 人们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民族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时,总是以价值观为其前提、依据。 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些表面现象,其背后往往是由人们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对某种现象的赞成还是反对,往往取决于这个人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所以对于“表态式”议论文的写作,实际上就是对价值观的追问、理解、阐释与评价。那么如何对价值观进行追问呢?我们以“表态式”议论文为例来进行探索。

例3:(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这次作文,如果选择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来写作,此次写作便是“表态式”议论文的写作。

由此归纳出“表态式”议论文的价值观追问的思维模式为: 表态→目的→价值观→价值观论证→价值观比较

对于“表态式”议论文的写作,首先是要旗帜鲜明地表态,是赞成还是反对,是喜欢还是厌恶,得有个明确的态度。无论什么样的态度,其态度背后都有一目的在支撑着这种态度,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才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来。然而目的往往是由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认为“应该”的标准(即价值观)去确定做某件事的目的。这个“应该”的标准合不合理呢?这就需要解释、说明、论证,使他人认可。在论证了这个标准(价值观)的合理性之后,就可以此标准为依据,来判断某种现象、制度、行为等是好还是坏了,是对还是错了,从而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表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追问措施

写议论文时,通常的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的“解决问题”便是我们所说的措施。这种措施往往是在分析问题的内涵、原因、背景、功能价值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去寻觅解决问题的措施呢?除了从问题的内涵、问题形成的原因与背景、问题的功能价值等维度去思考外,还可以从实践、认识、教育三个层面去追问探索。 例4:(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如果从小羽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入手来写这篇文章,就可以采取以下的追问方式来思考。 我们把这种追问措施的思维模式归纳为: 实践措施——认识措施——教育措施

实践措施就是解决问题的操作办法,是直接作用于问题的行为手段,对问题解决能起到最直接的效果,要想解决问题,实践措施是不可或缺的。但这种实践措施是从哪里获得的呢?有什么样的认识,便有什么样的操作实践,实践措施当然是在人们认识到了某些关系、意识到了事物的关键、弄清了某些事物的重要性、树立了某种观念等等之后,才能采取相应的操作手段,所以要想获得实践措施,必先具备相应的观念意识,即要有改变观念意识的认识措施。人们的认识能力怎样才能提高呢?那就是教育,人们通过教育,可以充实知识,获得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等,也就是说教育這种办法是提高人们认识的根本办法。总而言之,教育措施能帮助人们提供认识措施,认识措施能帮助人设计出实践措施。所以写作以“怎么办”为核心内容的议论文,采取追问措施的思维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一条路径。 六、向深处追问

如果议论文要写得深刻,那么追问就必须要有深度。怎样才算有深度呢?那就是对事物的认识不应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也就是分析问题时,不能只在问题本身上徘徊,不能靠直觉去理解问题,而应透过问题本身,向问题的本质发起攻击。也就是要通过理性认识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将决定现象的本质揭示出来,这样的议论文才算是写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深刻。在写追问式议论文时,写作者为了达到深刻的目的,就应该掌握“怎样挖掘,才能使追问具有一定的深度”的思维方法。

例5:(2015全国新课标卷I)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根据写作的要求,首先要选择收信的对象,可选择的对象有小陈、老陈、警方、点赞的网友、质疑的网友、媒体,选择的对象不同,信的内容便有所不同。此处,我们暂把收信的对象定为“质疑的网友”,向他们来阐述写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看看怎样去思考,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使文章具有深度。

显然,如果写作者只凭对问题的直观感觉来写文章,那就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所写的内容也只能在现象层面打转,写出的文章自然很肤浅。如果追问比感性更为深刻的理性,则自然就会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而揭示出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当然价值观和文化心理又分为两个方面的,一是个人方面的,二是社会方面的,个人理性往往受社会理性的制约,如果能揭示出二者的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则文章就显得更为深刻。我们把以上思维方式归纳为:

客观现象→感性认识→个人理性→社会理性

其中的客观现象指问題本身,感性认识指对问题的直观感觉,个人理性指问题背后的个人价值观原因、文化心理原因,社会理性指形成个人理性的社会价值观背景和心理文化背景。 七、追问式文本的写作结构

前面所探索的属于对追问式议论文写作内容的思考,要把这些内容准确地、有条理地、逻辑清晰地传递给读者,写作者还得掌握追问式议论文本的结构思维方法。我们通过写作教学和自身写论文的过程中,除了以前的并列式和递进式的结构外,向各位推荐以下三种具体的结构思维技巧。

(一)主问线索结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果文本是围绕一个核心话题来提出观点并进行阐释、论证。那么我们就可围绕观点中的核心概念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论证问题,并以此作为文本写作的结构。 例6:(2018成都三诊)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很多人离开故乡去城市发展生根;随着全球化进程,不少人离开故土去国外求学谋生。人们距自己的故乡越来越远。其实,所谓“故乡”,不止是我们的生养之地,也是一种心灵的依托、文化的原乡。乡愁源于人的内心,不仅是因身体远离故乡而生出的念想,更是因心灵之家遭遇变故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现象。

故乡日渐远去,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有人心怀乡愁,故乡成为心灵的慰藉;有人放下乡愁,为进入他乡的新世界而欢欣……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如果写这篇文章,写作者想表达“走得再远也别丢掉心灵的乡愁”这样的观点,就可以围绕“心灵的乡愁”提出几个具有一定逻辑顺序的主要问题,然后回答、论述。文本的结构也按照主问题的顺序加以展开。

可以沿着“内涵→原因→价值→措施”的逻辑顺序提出主问题,分别回答“心灵的乡愁”的内涵是什么,产生这些内涵的原因有哪些,从内涵出发会有哪些价值,该如何对待心灵的乡愁。当问题回答完毕,文章的结构也就沿着主问题的线索清晰地设置出来。 (二)证实证伪结构

有时我们在写议论时,需要写作者在文本中把得出最终结论的质疑推导过程全部展示给读者,这时的文本结构,我们推荐一种“证实证伪”的递推结构,其写作过程可按照以下结构展开。

首先根据材料初步提出一个观点,并用一定的事例来证实,接着举出一个反例,来证伪这个观点,由此说明这个观点并不严密,然后对这个观点补充条件,加以完善,形成一个新的观点;后面再对新观点通过举例来证实和证伪,再对新观点补充条件加以完善,形成更新的观点;层层递推循环,直至得出较为满意的观点为止。

例7:(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这篇作文,写作者如果选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这三句来进行写作,可围绕“自信自强与责任担当”来思考一个人活着的价值所在。

首先提问:什么样的人生才能推动社会进步?然后按照下表的顺序推进写作。 这样的写作结构,逻辑清晰,层层推进,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三)对比分析结构

如果所写的议论文,是通过前后比较得出结论,那么文章写作则适合采用“对比分析”的结构形式。

例8:(2016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夏明作品改动)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此文,如果把针对高水准业绩的奖惩与针对低水平业绩的奖惩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则可采用以下的结构布局方式。

首先,针对现象:第一次获得100分获奖,第二次仍保持高位的98分却因少了两分被惩。指出其背后隐藏的期待心理和评价理念,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其次,针对现象:第一次获得较低的55分被惩,第二次仍获较低的61分因有微小的进步却获奖,指出其背后的期待心理和评价理念,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最后,在对前后两者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正确而合理的期待心理与评价理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样的写作结构归纳为:

问题1分析→问题2分析→比较(合理性与局限性分析)→合理建议

结语:追问方式的选择应以所给材料为依据,并结合所确定的主题来进行。可以其中的某种追问方式为主,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追问方式。目的在于分析问题透彻,说理清楚,论证逻辑严密。议论文的写作结构在于有条理性,需要充分将写作者的思维清晰明白地表达出来。要想写好议论文,既要掌握追问的思维技巧,又要学会设计条理清晰地表达结构。 [作者通联:四川双流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