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民族认同》之感
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看完了《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看完后合上书,长舒一口气,感叹终于细看了一本有营养的书,以前看书都是大体浏览,我就趁着这个余热,谈谈我读这本书所学到的东西和一些个人观点。
本书代序一针见血的提出了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我国从上古开国到清末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一词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认同感和民族感。中国人一直把自己当做是世界的中央,古代“天圆地方”的世界观充分表明了此心态。而清末鸦片战争一下把中国从“天朝上国”的神坛上轰下来,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受到巨大的打击,感觉自己一下从世界的中心一下成为世界的边缘。这种由自尊到自卑的转变也宣告着中国近现代的开始,也就有了“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段屈辱史”的说法。
中国的失败可以说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我们暂且不论是明清还是谁的错,就单从世界局势的发展来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甚至可以推到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就已经标志着全球化的步伐已经来临。全球化之势不可避免,那么全球化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今天当苹果、大众等跨国集团将触角伸向世界时,那些欠发达国家可能会觉得全球化是真心坑爹呀,但当那些贫穷国家需要技术、资金、科技时,就会觉得全球化真他妈是个好东西。中国等国家长期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全球化中竞争力决定谁是主导者,光是靠呼吁是没有用的,实力才是王道。
那么全球化与民族认同之间到底是个怎样的关系呢?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文化矛盾时期,先是大力的学习西方,认为传统就是糟粕,把孔子以及一切传统就要打倒;今天,当什么小月月事件、扶摔倒老太太事件频频发生之时,在感觉到传统道德丢失的时候,又觉得传统美德才是根,中国文化就在这种纠结中走过了一百年。中国文化形态大致走过了这
么几个阶段:
较稳定的文化形态→西方文化的碰撞→文明优劣论→代替论→技术先导→文化认同危机
当前正处于文化认同危机时段,当西方文化透过电影等形式传播时,中国就开始用传统文化来抵制,就要防止西化。全球化时代中,中国文化需要再次定型,这个阶段将是十分漫长的阶段,当个人政治信仰真正自由时,当个人言论真正自由时,这种文化定性才是到了起步的时候。
当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大势兴起时,中国的民族文化定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在当前全球化包装过的自由主义的故技重施。如何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来迎接呼应全球化,是个十分紧迫的任务。文化多元论可以将56个民族连接成中华民族,把聚集美利坚的人连接成美利坚民族,然而文化认同论又是一种新式的入侵轮。
乱七八糟的灵感写出了这乱七八糟的书评,也不算啥书评,也就是自己那么一点点看法,完全没有逻辑。
策划部蒋述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