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祥教授访谈录
张 静
内容提要:从1993年起,王忠祥教授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0,在/七五0、/八五0、/九五0期间和/十五0前期(2001-2003年),受聘为国家社科研究外国文学学科规划小组(学科评审组)成员。曾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社联委员、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现任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5外国文学研究6杂志名誉主编、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名誉理事、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研会名誉理事、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
王忠祥教授从1980年以来多次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莎士比亚研究0课。共发表易卜生、莎士比亚系列、西方现代派系列及其他方面的论文共200多篇。王忠祥教授在莎士比亚系列论文中较重要的有/真、善、美的统一)))评莎士比亚的5十四行诗60、/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审美意义0、/自我意识与自我观照)))四大悲剧主角0、/重读莎剧5哈姆莱特60
¹
等30多篇。此外,还与人合作撰写了/莎士比亚在中国0,系统地评述了中国的莎士比亚翻译、演出、出版、评论方面的成就。/5外国文学研究6与莎士比亚情结0一文,评述5外国文学研究6自创刊以来积极参与中西古今/莎评对话0,由此搭建了中国莎学研究的交流平台。2006年7月,本刊特约记者张静就莎士比亚研究的相关问题对王忠祥教授作了访谈。
王忠祥教授透露,他近期准备写一本5莎士比亚研究6,目前已收集到了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材料;还打算编写一本5莎士比亚故事新编6,用优美的散文形式改编包括5两位贵亲戚6和5爱德华三世6在内的39部作品。王忠祥教授认为,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诗歌,在世界文学交响乐中有特殊的音色和强大的艺术魅力;这些作品教人懂得/人0的尊严、价值和力量,因为它讴歌以/人0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却不掩饰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罪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可从中发掘出无限的生命力;在莎剧艺术欣赏中,再创造、再评论不是毫无根据、随心所欲的,而是有原则的,一定要以不违背原著的基本精神,不违背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为前提,不能把哈姆莱特和唐吉诃德划等号,也不能把丹麦王子当作西方的嬉皮士。王忠祥教授认为,莎士比亚戏剧混合运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方法,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凸现优化人性/以人为本0的道德伦理体系,追求终极道德伦理乌托邦,虽然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和主客观局限而难以兑现,却又是十分吸引人的美好幻想;要建立与发展中国莎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深入而真切地体验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人文关怀价值和艺术美学品质,全面理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困惑与前景,对莎士比亚的精神探索与艺术实践进行深入的探究。关键词:莎士比亚 历史意义 现代阐释 中国莎学 伦理乌托邦2外国文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作者简介:张静,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英国文学。
Title:ShakespeareandWorldLiterature:theHistoricalSignificanceandModernInterpretation$AnInterviewwithProfessorWangZhongxiang
Abstract:WangZhongxiangisprofessorattheSchoolofLiteratur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directoroftheInstituteforEnglishLiteratureandComparativeLiteratureofthesameun-iversity,honoraryeditor-in-chiefofForeignLiteratureStudies,andhonorarydirectorofChinaFor-eignLiteratureAssociation.AlsoProfessorWangisarecipientofthespecialallowanceoftheStateCouncilofP.R.Chinasince1993andwasafellowofthePlanningCommitteeofChinaNa-tionalFundsfor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duringthe7th,8th,9thandthefirsthalfofthe10th5-yearplanperiods.
ProfessorWangZhongxianghasofferedtoundergraduatesandgraduatesaseriesofcoursesonShakespearesince1980.Hehasedited,written,andtranslatedmorethan20booksincludingACourseinForeignLiterature(3volumes),LecturesonMajorThemesofForeignLiterature,Historyofthe20th-CenturyWorldLiterature,HistoryofForeignLiterature(4volumes),CollectedWorksofIbsen(8volumes),andStudiesofClassicalForeignWriters.Hehaspublishedmorethan200es-saysonIbsen,Shakespeare,westernmodernismandsoon,includingover30essaysonShake-spearesuchas/ShakespeareÄsLyricalSonnets,0/TheAestheticSignificanceoftheCharactersinShakespeareÄsPlays,0/Sel-fAwareness&Sel-fReference:theProtagonistsinShakespeare.sFourMajorTragedies,0and/RereadShakespeareÄsHamlet.0ProfessorWangplanstowriteabookonShakespearestudyandrewriteinprosehis39playsincludingTheTwoGentlemenofVero-naandEdwardÓ.
IntheJuly2006interviewwithhimonShakespearestudybyajournalistofForeignLiteratureStudies,ProfessorWangbelievesthatShakespeareÄstragedies,comedies,historicalplaysandpo-etryareofstrongartisticcharmandholdaspecialpositionintheworldliterature.Hisworkstelltheworldtounderstandthedignity,valueandstrengthofhumanbeingsbecausehesingspraiseofthehuman-centeredhumanismwithoutconcealingthesinsandcrimesduringtheprimitiveaccum-ilationofcapita.lPeopleofdifferenttimes,differentcountriesanddifferentareascanfeelitsend-lessvitalityinhisworks.TherecreationofandrecommentuponShakespeare.splaysshouldnotbedonerandomlyorgroundlessly,butinaccordancewithsomeprinciples.Wecannotviolatetheessentialspiritoftheoriginalworksorthebasicfeaturesofthecharacters,justaswecannotequalHamlettoDonQuixoteoranAmericanhippie.ProfessorWangbelievesthatShakespeareem-ployedromanticism,realismandsymbolismaswellasavarietyofartisticdevicestohighlighhishuman-centeredethicalsystemandhisaspirationfortheultimatemoralutopia,whichisfascina-tingthoughdifficulttoberealizedbecauseofvarioussubjectiveandobjectivelimitations.Toestab-lishanddevelopChina.sShakespeareStudy,accordingtoProfessorWang,whatisthemostim-portantandalsomostdifficultistoprofoundlygraspthehumanisticvalueandaestheticqualityembodiedinShakespeare.sworks,togetathoroughunderstandingofboththeconfusionandtheprospectiveofChina.sShakespeareStudy,andtoconductdeepexplorationstoShakespeare.s
张 静:莎士比亚与世界文学:历史意义与现代阐释)))王忠祥教授访谈录3
spiritualpursuitandartisticpractice.
Keywords:Shakespeare historicalsignificance moderninterpretation ShakespeareStudiesinChina ethicalutopia
Author:ZhangJingisapostgraduatestudentattheCollegeofLiterature,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HerresearchareaisEnglishliterature.Emai:lzhangjing-sweety@tom.com
张静(以下简称张):王老师,莎士比亚是您学术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您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不仅自己写了诸多文章,在担任5外国文学研究6主编期间,更是为推进中国莎学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那么,您是如何走上莎士比亚研究道路的呢?
王忠祥(以下简称王):莎士比亚和他的文学创作引发我的兴趣、关注、攻读和学术探魅,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表文章,有总体研究、戏剧研究、诗歌研究,尤其是十四行诗研究。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文章主要有被人大版资料复印的/论莎士比亚的5威尼斯商人60,发表于5华中师范大学报61983年第4期;被美国5莎士比亚季刊61986年第37期目录卷摘要收入的/诗式批评与自我诗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脔0,发表在5外国文学研究61985年第1期。另外,在多次的外国文学教材编写中,我执笔写了莎士比亚的章节,比如获省社联优秀科研奖的5外国文学教程6,其中上册第三章中/英国文学与莎士比亚0部分;即将出版的中组部/全国干部培训教材05外国文学述讲6,其中第五章/英国文学:莎士比亚及其剧作0。此外,获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优秀系列论文奖的/莎士比亚抒情十四行诗0,发表在5外国文学研究61990年第4期;获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优秀系列论文奖的/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审美意义0,发表在5美学与时代61990年第1-2期。在莎学研究中,从事莎士比亚教学工作对我影响也很深广。我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莎士比亚课程已有二十多年。二十多年中,我积累了有关莎士比亚的很多资料,包括中外论著、翻译文献,在这个基础上我进行了梳理和系统化,准备写一本5莎士比亚研究6,目前已收集到撰写此书必备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材料。我还打算编写一本5莎士比亚故事新编6,用优美的散文形式改编包括5两位贵亲戚6和5爱德华三世6在内的39部作品。
张:您在莎士比亚研究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最近又有两部这样浩大的计划,您对莎士比亚确实是情有独钟啊。那您认为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具有什么样的世界意义呢?
王:莎士比亚生活与创作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后期,他的文化意识与艺术思维就萌生并形成于这一社会转型的历史与现实的交合点上。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常常引用恩格斯的评语:/这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0屹立在世界文化峰巅的莎士比亚,就是这一伟大变革时代的卓越人物,他的文艺创作,积极广泛地描绘了这一段社会历史的进程,充分表现了反封建、反宗教的意识束缚的人文主义思想。
作为人类社会转型时期审美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的诗剧,连同他的抒情诗和叙事诗,一方面艺术地映照了16世纪下半叶伊丽莎白王朝中央集权政治的昌明、资本主义经济º
4外国文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的迅速发展、对外军事胜利带来的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又透视了潜藏的多种复杂的社会冲突,特别是伊丽莎白王朝末期、詹姆斯一世执政初期的社会政治危机。正如恩格斯所言,他是/给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打下基础的人物,决不受资产阶级的局限0。莎士比亚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0,确实不愧为/使人类永久又惊又喜的巨人0。莎士比亚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诗歌,在世界文学交响乐中有特殊的音色和强大的艺术魅力。莎士比亚教人懂得/人0的尊严、价值和力量。他讴歌以/人0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却不掩饰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罪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从莎士比亚及其文学创作中发现无限的生命力,他确实不愧为/时代的灵魂0,而且/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0。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不仅具有超越时空的效应,而且具有全球化影响。在世界文学论坛上,莎学早已获得/国际学术奥林匹克0之美称,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交叉学科。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被译成世界各种文字,其数量之多仅次于5圣经6。莎士比亚的戏剧在世界各地舞台演出,受到各个时期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莎士比亚及其诗歌、戏剧的影响的/全球化0,已是不争的事实。
早在19世纪四十至九十年代,英国伦敦以及莎士比亚故乡艾汶河畔斯特拉福镇(Stra-tfordon_Avon)等地,就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莎学机构。国际莎士比亚会议,由英国莎学家阿拉代斯#尼柯尔(AllardyceNicoll)于1950年首先创立,先后举行过23次学术研讨会,90年代后由/莎士比亚教学研讨会0取代。1971年,在加拿大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莎士比亚大会(WorldShakespeareCongress),并开始筹备组建国际莎士比亚协会。1976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国际莎士比亚协会(InternationalShakespeareSociety),并决定在英国斯特拉福建立/总部0,作为/协会0的常设机构。同年,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二次世界莎士比亚大会,莎学报告、莎剧演出、学术研讨、参观访问等活动丰富多彩、盛况空前。此后(1986-2001),每五年一次的世界莎士比亚大会,从第四届到第七届,先后在柏林、东京、洛杉矶和巴伦西亚(西班牙)举行。我国著名的莎学家杨周翰、索天章、陆谷孙、方平、张君川等都出席过国际莎协组织的学术研讨会议。
据学者们考证,中国莎学发轫于清代末期,竖旗于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有人把/莎学0和/红学0相提并论。建国后,中国莎学向纵深扩展。关于莎士比亚的翻译、研究、戏剧演出、作品和论著出版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莎剧评论工作方面,卞之琳、杨周翰、陈嘉、孙大雨、王佐良、方平、孙家秀、张君川、贺祥麟、张泗洋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功不可没。1984年12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在上海正式成立,此后各地/莎学会0相继问世。/中莎会0还创办了5莎士比亚研究6专刊和5中华莎学6会刊,以促进中外莎学交流、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莎学0道路。总之,20世纪八十年代上半叶,中国出现了/莎士比亚热0。进入九十年代,/接受研究0和/比较研究0进一步受到评论者的重视。最近10多年来,尤其是新旧世纪更迭之际,中国莎学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提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莎学0的口号。从理论的探赜钩深、务实求新方面思考,中国莎学必须关注当代全球文化视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仅要与国际最新研究成果接轨,而且要在实现/常路0中走新路,如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RobertFrost)的一首诗的主题:走出/一条未走的路0(TheRoadNotTaken)。让国际友人认同:中国人需要莎士比亚,中国人热爱莎士比亚,中国人懂得莎士比亚。
张:莎士比亚的影响确实是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那么,我们要去解读、欣赏和研究莎»
张 静:莎士比亚与世界文学:历史意义与现代阐释)))王忠祥教授访谈录5
士比亚需要注意些什么?在当下语境中又该如何把握其现代性阐释呢?
王:关于莎士比亚的艺术欣赏问题,我认为是要有条件的,甚至是比较高的条件。借用马克思的话:/如果你想在莎士比亚的艺术中获得艺术享受,你本身就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0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文化修养,不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那就很难在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歌艺术的欣赏中进行再创造、再评论。此外,我们欣赏莎剧、莎诗应该注意选择好的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5莎士比亚全集6,我认为是比较好的系统读本,但也有贺祥麟先生所提出的一些译文上的问题,因此读者可以参考译林版的5莎士比亚全集6和方平重译的5新莎士比亚全集6。还有一些单行本,比如说卞之琳翻译的有关译本、绿原的个别译本都可以参考。即使是好的译本,也不能代替原著,有条件最好读读原著。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带有译者的意图、文化意识在里面。关于原文,有一卷本牛津版的5莎士比亚全集6,还有剑桥版的莎士比亚注释本。
至于莎士比亚艺术欣赏的差异性,尤其是莎学人物形象欣赏与鉴评的差异性,由于方法和角度不同是很正常的,并且有争论是好事,因为争论有利于再创造,有利于莎士比亚研究的深化,如果没有争论,莎士比亚研究和学术讨论就很难继续下去。以5哈姆莱特6为例,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英雄哈姆莱特,有人说他是复仇者哈姆莱特,还有苦修者哈姆莱特、坚强刚毅者哈姆莱特、犹疑软弱者哈姆莱特、疯狂者哈姆莱特、清醒者哈姆莱特;在评论家的笔下,也有各式各样的哈姆莱特,有古典主义的哈姆莱特、浪漫主义的哈姆莱特、现实主义的哈姆莱特、现代主义的哈姆莱特,等等。所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0,有一千个评论家,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欣赏者可以从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等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中去进行再创造、再评论,使之和现代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联系比较,这就是现代阐释。因为这些人物实际上从不同的角度苦苦探索人类生存的意义,并在荒诞的世界中不断地自我求证,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进行现代阐释,因为这些人物都具有客观的超前意义在里面。比如说,哈姆莱特在很苦恼的时候讲了此话:/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0(/生存还是毁灭,这是
¼
个值得考虑的问题0。)考虑的就是人类的生存意义的问题。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撇开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作家经常要触及的问题,在哈姆莱特决心为父报仇而又敌我势力悬殊那样一个艰难的时候,他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从哲学意义上讲,这是一个人生哲学的问题,这正可以用存在主义者/人生是痛苦的,世界是荒谬的0的说法来解释。李尔王曾说,/谁能告诉我,我是谁?0失去自我,寻找自我,这就是荒诞派所凸现的主题。麦克白在野心篡位被人打败,感到很痛苦的时候讲了这句话:/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0我们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主题、人物形象可以用现代的文化意识来阐释,这是因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有超前意识,这个超前意识是超越时代、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到今天还有现实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够无限制地来延展这种影响。在莎剧艺术欣赏中,再创造、再评论不是毫无根据、随心所欲的,而是有原则的,一定要以不违背原著的基本精神,不违背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为前提。不能把哈姆莱特和唐吉诃德画等号,也不能把丹麦王子当作西方的嬉皮士,把他/嬉皮士化0、/滑稽化0。现在有一些电影、电视和其他的一些作品改编经典,把经典嬉皮士化,糟踏经典著作,这种现象我是非常不赞成的。总的来说,如歌德所言/说不尽的莎士比亚0,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也是没有止尽的。但有一条,我们研究莎士比亚要与时俱进要有现代性。½
6外国文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张: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有着无穷的魅力,请您以四大悲剧为例,具体谈谈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审美意义。
王:5哈姆莱特6、5奥瑟罗6、5李尔王6、5麦克白6四大悲剧的主角,都诞生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旺盛时期,标志着作家创作的高峰。他们的悲剧都是自觉意识的悲剧。这种意识又是在各人的自我观照中透露出来的,于是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剧作家的主体意识。四大悲剧主角的形象,充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于/人0的价值、尊严和力量的注重与探索,突出表现了剧作家在/性格悲剧0创新方面的贡献。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对立的人物、对立的社会势力间的尖锐冲突,构成了5哈姆莱特6的情节与思想的基础。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进步的社会势力和以克劳迪亚斯为代表的反动的社会势力之间的冲突,真切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理想和封建社会瓦解、资本主义兴起时期丑恶现实的矛盾。这一悲剧冲突的发展,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痼疾和资本主义带来的新弊病。同时,从哈姆莱特和克劳迪亚斯的复杂斗争中,可以理解剧作家如何开掘
¾
/反对篡权夺位,拥护开明王权政治0的悲剧主题。悲剧冲突的发展突出了哈姆莱特形象的人物特征;从实质上讲,他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剧作家把自己的全部人文主义思想感情注入王子的形象。诚然,他在斗争中有时/因循隐忍0、徘徊不前,但就整体来看,他是勇敢而坚定的。他像恩格斯所指出的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0,具有/巨人0式的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他有浓烈的/自觉意识0,坚持美好的理想,坚持社会改造,宁愿为/重整乾坤0而受苦难。这种/自觉意识0始终贯穿在他为父复仇的思考与行动之中。就舞台上的王子来说,忧郁延宕和行动又是彼此渗透的,在不同的阶段,各自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不同方面的突出。王子为父复仇与/重整乾坤0的坚定性,连同他的忧郁和延宕并非出于/天性0,而都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忧郁永远伴随着王子,没有王子的忧郁,也就没有王子的最后行动。王子的最后行动不是偶然的,忧郁的王子一直是清醒的社会批判家,装疯完全出于斗争的需要。他从来不是/一半真疯一半假疯0。王子的忧郁不是畸形的个性,它表现了忧郁的时代精神。忧郁从何而来?人文主义者坚持社会改造,却又找不到有效的途径,而且力不从心,于是忧从中来。与忧郁关系密切的延宕固然拖延了行动、挫伤了锐气,但它还有表现王子的冷静地思考问题的一面。王子不乏行动的决心,但不明白如何行动,如黑格尔所说:/他所犹疑的不是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怎样做0。这里的延宕描写是必要的,蕴含着积极的审美意义。哈姆莱特性格上最显著的特征显然是忧郁、敏感、勤于思考、善于剖析、易于冲动。不过,哈姆莱特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作为当时先进的人文主义者,强的一面很突出,弱点一面也有所表现。王子勇于探索,但思虑多于行动、剖析偏于哲理。在黑暗社会里,他立志为人民大众重整乾坤,却又脱离人民、孤军奋战,这是王子悲剧的根源。哈姆莱特是新兴资产阶级先进人物的代表,是坚持社会改造、坚持进步的战士。他以人文主义理想为精神支柱,以人文主义原则为批判武器,打击封建社会的罪恶,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阴暗面。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表达了世界悲哀的人0,这一形象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王子关于人的生存意义的著名的内心独白,他的自我观照、自我剖析,对内心的危机感、灾难感、荒诞感的揭示,颇有启迪性。难怪有些当代学者把莎翁戏剧人物的/沉思0与存在主义联系起来。人们不仅能从哈姆莱特的战斗中理解人文主义者的革命精神,而且可以从王子的忧愤中听到时代的脉搏。哈姆¿
张 静:莎士比亚与世界文学:历史意义与现代阐释)))王忠祥教授访谈录7
莱特的悲剧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他惩罚了敌人,也牺牲了自己,而且没有完成既定的任务,因为当时还缺乏人文主义者取得必然胜利的条件。他的/重整乾坤0的斗争确实失败了,但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他的改革社会的壮志,将永远激励人们前进。在资产阶级文学史上,哈姆莱特是作家表现个人与社会冲突、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杰出艺术典型。这一形象对后世近四百年来众多作家塑造社会叛逆人物形象有深远的影响。这一形象至今还在闪耀艺术的光辉,还有巨大的认识价值和美感教育作用。
如果说,哈姆莱特的/自觉意识0越来越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坚强性格,那么,摩尔人奥瑟罗的/自觉意识0则越来越弱。他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曾经迷失本性,铸成大错。奥瑟罗本来是新兴资本主义关系发展中富有积极冒险精神的新人,他英勇、坦率,品德高尚,自爱爱人,自信信人,这种正面的素质曾促使他获得爱情的胜利。他和苔丝德梦娜的爱情战胜了封建门第观念与种族偏见。但是,奥瑟罗和苔丝德梦娜都不能识破极端利己主义者伊阿古的阴谋诡计,堕入了灾难的陷阱,成为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邪恶社会势力的牺牲品。就奥瑟罗本身而论,这也可能是由于他的自觉意识的弱化所致。其实,从另一角度思考,伊阿古的自觉意识倒是相当强烈的,而且极端个人主义化,乃至认为别人的美好/简直每天都在出我的丑0。于是,他把/自我0突出到否定一切的程度,他和奥瑟罗同是资本主义冒险时代的产物,不过他是属于极端个人主义冒险家的范畴的,奥瑟罗的冒险精神则充满了人文主义的自觉意识。可以认为,奥瑟罗本身的弱点也很明显,他扼杀苔丝德梦娜,似如一般人所说,不是出自天生的嫉妒之心,而是出于轻信。他轻信伊阿古对苔丝德梦娜的诬陷,以为扼杀不贞洁的妻子是为社会惩罚邪恶,然而,轻信包括轻信自己的主观判断,也是一种弱点,它可以引起嫉妒。奥瑟罗把个人的/尊严0、/荣誉0看得高于一切,他在/自我毁灭0的/告别辞0中为自己的过失作辩护,拼命维护自己的/尊严0与/荣誉0,究其实质,他不再想到苔丝德梦娜了。如T#S艾略特所说,他采取了一种/美学上的而并不是道义上的姿态0,成功地把自己转变为一个/令人感动的悲剧人物0。在这里,他并不像哈姆莱特那样,认真地自我观照,深切地自我剖析。如果说,他在伊阿古的耍弄下自觉意识逐渐淡化,那么,等到他走向极端的个人/尊严0、/荣誉0时,他那/自觉意识0也就异化了。
莎士比亚笔下的李尔王并非天生的暴虐无道的昏君。剧作家根据斯宾塞的5仙后6、凯末帧的5执政官之镜6和贺林希德的5英格兰史6,有理由认为:不列颠国王李尔原来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国王,他任贤用能,奋发图强,使国家繁荣富饶,受到肯特、格罗斯特等大臣的称赞。后来,李尔王长期身居至尊地位,年老懵懂,远离人们群众,逐渐成为封建暴君。暴君李尔王把国土分封长女、次女,而放逐三女。不久他受到长女、次女及其女婿的虐待、驱逐。在苦难中,李尔王觉醒了,进行自我反省,但悔恨已晚,终于在疯狂中死去。李尔王生活的三个阶段,展示了他的思想、性格的演变。在演变中,李尔王的自觉意识相当突出。他出场时,已是一个独断专横的暴君,不过从他的作为中,仍可看出他也有人文主义理想。他把国土分封给女儿、女婿,有避免后代争权夺利而追求和谐生活的意图。这至少可以说明他相信美好善良的人性,相信自己的威望与信仰,问题在于那是一个恩爱冷却、友谊断绝、兄弟阋墙、父子反目的时代。钱欲与权势异化了人性,使李尔王的威望与信仰破灭,这就大大地削弱了他的自觉意识,几乎连自己也不信任了。经过/暴风雨0的洗涤,李尔王进行了严酷的观照,内心也掀起了一阵风暴:/吹吧,风啊!吹破了你的脸,猛烈地吹吧!你瀑布一样的倾盆大雨,尽管倒泻下来,浸没了我们的尖塔,淹沉了屋顶上的风标吧!你思想一样迅速的硫À
8外国文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磺的电火,劈碎橡树的巨雷的先驱,烧焦了我的白发的头颅吧!你,震撼一切的辟雷啊,把这生殖繁密的饱满的地球击平吧!打碎造物的模型,不要让一个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留在世上!0/大自然的暴风雨侵袭着他的肌肤,内心的暴风雨洗涤了他的灵魂,他越接近人民的疾苦,就越为不幸的人们设身处地地思虑0。从此,李尔王的自觉意识进入更深的层次。在剧作家笔下,从独断专横的暴君李尔到体察民间疾苦的疯李尔,是一个人性复苏的过程。苏格兰的/人民英雄0、大将麦克白变为弑君篡权、谋杀朝臣的野心家与专制暴君的故事,令人惊心动魄。如约翰#巴雷在5莎士比亚与悲剧6一书中所说,在莎翁的几个重要的悲剧主角中,麦克白的自觉意识最为浓重,毅力与雄心最为坚强。正是他的坚强的性格使他荡平挪威人支持的叛乱,成为国家勇士。同时,这种性格又使他胆大妄为,不断地加重血腥罪过,直至毁灭。总观麦克白的全部生活与性格发展,不难看出剧作家从人文主义出发,力图写出麦克白性格中善与恶、雄心与野心的交战,又无时无刻不受当时环境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反映社会阶级的特征。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麦克白肯定个人的原则之一即个人对别人的统治,于是确认当上国王就能成为干一番事业的伟人,野心就从此滋长起来。双方交战的结果,恶战胜了善、野心战胜了雄心,麦克白走上了精神毁灭和肉体毁灭的道路。从另一角度看,这个斗争正好说明,麦克白的性格中并非毫无正面素质,他那杰出的将才、勇敢的气质、坚强的毅力,竟被卑劣的情欲和社会邪恶势力腐蚀殆尽。他本来可以发扬正面素质而成为造福人民的英雄,但在权欲横流的社会条件下,堕落为祸国殃民的专制暴君。在这一方面,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叹息与同情。
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与时代背景、社会条件、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并且有积极的思想性。悲剧人物哈姆莱特的忧郁和他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索,奥瑟罗的轻信和他的/人性淡化0,李尔王的刚愎和他的/人性复苏0,麦克白的野心和他的/人性沦丧0,无一不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他们的悲剧无一不具备伦理道德教育的作用。透过这些人物悲剧性格的深层结构,可以看出复杂的社会矛盾,也不难发掘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张:王老师,您能否对莎士比亚的精神追求和艺术探索作一个概括?
王:莎士比亚以其文学创作的人文精神与希伯来的世俗人本意识浑然一体。用几句话来概括,一句是古罗马维吉尔的/爱征服一切0,一句是意大利薄伽丘的/友谊是一种最神圣
ul
的东西0,还有一句是古罗马散文家西塞罗的/宇宙和谐地歌唱0。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突出表现在/美在和谐0,通过爱与友谊的无限扩展,就能建立起一个/美在和谐0的社会。/宇宙和谐地歌唱0,点明宇宙和大自然的和谐整体性,它把个人之间的爱和友谊扩而大之,包括了整个宇宙,体现了莎士比亚希望把纷乱的人类社会建成一个有秩序的社会的人文主义理想。莎士比亚经过戏剧创作思维活动赋予他的作品以时代精神)))人文主义的爱情观、友谊观、国家民族统一主张等。他在5亨利四世6、5亨利五世6等历史剧中,竭力反对扰乱和平安宁生活的封建割据、争权夺利的封建战争,呼吁人们关注国家民族的统一;他在5威尼斯商人6、5仲夏夜之梦6、5第十二夜6等喜剧,以及5暴风雨6等传奇剧中,积极警示和谐的社会关系常常依靠爱和友谊维系,而友谊也是要以爱为出发点和核心;他的悲剧如5哈姆莱特6、5奥瑟罗6、5李尔王6、5麦克白6等表明,全人类都有共同的天性,不论帝王将相、贩夫走卒、智愚贤劣以及种族信仰各方面的差异,人性总有相通之处,这也有反封建意义。依戏剧诗人之见,人性中最可取、最优美的是高贵、诚信、仁慈。/高贵0力量无穷,净化升华Á
张 静:莎士比亚与世界文学:历史意义与现代阐释)))王忠祥教授访谈录9
性能强大,可使人成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0(5哈姆莱特6);/诚信0与/仁慈0极富亲和作用,可以调和人与人的关系日趋和谐,/慈悲调剂公道0(5威尼斯商人6)。依戏剧诗人之见,人性和大自然一样,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他力求人性发扬美好善德,战胜卑劣邪恶,认为坚持道德伦理教育人类就会无限地向善,即使有恶也会改恶从善,他力图借助人性的真、善、美去战胜现实世界中的假、恶、丑。莎士比亚戏剧混合运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方法,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凸现优化人性/以人为本0的道德伦理体系,追求终极道德伦理乌托邦,虽然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和主客观局限而难以兑现,却又是十分吸引人的美好幻想。莎士比亚理想的人性,还可以说是作为个体的人和整体的人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上的平衡与充分完满的实现,这一切无疑会引起当代人的思考和共鸣。
莎士比亚的艺术探索与其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及其精神追求紧密相连,他主要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交织的手法,正如雨果对他的评介:/真实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0莎士比亚艺术探索中的多元手法,还包括象征、寓言。莎士比亚的美学观和文学创作艺术是奇妙无穷的,莎士比亚人文精神和诗才剧艺对近代、现代、当代世界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注解=Notes>
¹王忠祥教授在莎士比亚研究方面发表的主要论文有:/莎士比亚0,5语文函授62(1978);/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0,5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年刊61(1979);/麦克白的政治倾向与艺术特色0,5外国文学研究61(1982);/论莎士比亚的5威尼斯商人60,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64(1983);/5哈姆莱特6的悲剧冲突与哈姆莱特的典型意义0,5语文教学与研究610(1983);/诗式批评与自我诗化)))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脔0,5外国文学研究61(1985);/美在何处)))读5罗密欧与朱丽叶6札记0,5外国文学研究63(1988);/莎士比亚戏剧人物三题0,5鄂西大学学报63(1988);/莎士比亚抒情十四行诗0,5外国文学研究64(1990);/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审美意义0,5美学与时代61)2(1990);/5威尼斯商人6与5看钱奴60,5外国文学研究62(1991);/关注人的命运 探索人的奥秘)))哈姆莱特-沉思录.0,5外国文学研究64(1992);/漫话莎剧艺术欣赏0,5外国文学研究61(1996);/怎样认识莎剧中的夏洛克形象0,5语文教学与研究610(1996);/5外国文学研究6与莎士比亚情结0,5外国文学研究65(2004);/建构崇高的道德伦理乌托邦)))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意义0,5外国文学研究62(2006)。
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0,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6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444-446。»曹禺:5莎士比亚研究6发刊词,5莎士比亚研究6创刊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1-5。¼译文引自5莎士比亚全集6第9卷,5哈姆莱特6第3幕第1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3。原文引自1955年出版的一卷本牛津新版5莎士比亚全集6(TheCompleteWorksofWilliamShakespenre),下同。½参见5莎士比亚全集6第8卷,5麦克白6第5幕第5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86-387。¾参见王忠祥等主编5外国文学教程6上册第3章第4节/英国文学与莎士比亚0(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182。
¿黑格尔:5美学6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302。
À艾略特:5莎士比亚与塞内加尔的苦修主义6,5莎士比亚评论汇编6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06-121。
Á参见王忠祥:5莎士比亚戏剧人物的审美意义6第二部分,5美学与时代61-2(1990)31-34。Â参见杨周翰:5莎士比亚如是说6,5莎士比亚研究6创刊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58-66。
责任编辑:邹岳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