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李清照的一首《夏日绝句》,诗人借项羽的宁死不屈来反讽徽宗父子丧权辱国。作者的满腔愤慨与热血喷涌于诗的字里行间,与她清丽婉约的词风形成鲜明的对比。每每读着这样的诗句,内心就会有热血沸腾,激越和愤慨燃烧于胸。李清照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竟然写出如此大气磅礴,英雄气十足的诗句?!看看她生前所遭受的挫折和磨难,以及社会环境对她身心的摧折,就不难理解“夏日绝句”中喷发着诗人热血和激愤的诗句了。愤怒出诗人。这话我是信的,正像杜甫的千古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当时当地的情景和诗人思想的火花相碰撞,才诞生了世人千古传唱的诗句。南宋王朝的腐败没落,出身于名门世家的李清照一生都是在颠簸流离中度过的。她在兵荒马乱中逃生,对于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体验,使她一颗柔软的女儿心,逐渐变得坚强、从容,充满了悲哀与悲壮,且英雄味十足!时代不仅使她遭遇了人生的诸多悲剧,同时也造就了她令人称赞和唏嘘慨叹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说起这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女——李清照,人们首先想起的也许是她婉约而优雅的诗词。然而,了解她诗词之外的人生历程,生存之忧,情感之路,也许知道的人数将会大打折扣。是啊!很多人知道她是一位富有才华的诗人,除此而外,还知道她是一位出生于大户人家的金枝玉叶,后来嫁给官宦之家,是一位贵妇人。又有谁能理解在那个动乱的南朝土地上,这株脆弱而又经风冒雪的梅一样高洁的女子,是怎样度过她的漫漫人生。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嫁给赵明诚。赵明诚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的第三个儿子。赵明诚,字德甫(又作德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龙都街道)人。著名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生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卒于宋高宗建炎三年。赵明诚21岁尚在太学读书时与李清照结婚。在崇宁四年十月,赵明诚授鸿胪少卿。大观元年三月,赵挺之去世,遭蔡京诬陷,财产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李清照与赵明诚从此屏居青州乡里13年。宣和年间赵明诚再次出山为官,先后出任莱州、淄州知州。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琴瑟谐美,如胶似漆。正如明代江之淮曾经在《古今女史》卷一中这样评价:“自古夫妇擅朋友之胜,从来未有如李易安与赵明诚者,佳人才子,千古绝唱。”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恩爱,鸾凤和鸣,一对相爱的恋人,刚刚完成儿女私情走进婚姻殿堂,这一完整版的升华,那种甜蜜,浪漫和幸福,新婚的快乐和欣悦之情还在心态
眉梢萦绕之时,我们的主人公李清照,就和丈夫沉浸在为华夏文化艺术这个娇艳女郎缝制嫁衣的忙碌中。这个新娘是一位内涵丰富,有富于表情达意的性情女子,她的嫁衣当然也要丰繁靓丽,才能与之匹配。为此一件非同寻常的嫁衣。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披星戴月,点灯熬油,虽然辛苦劳累,但心总是甜蜜的,也正应了那句现代版的时髦话:只要心如愿,其实泪也甜。当年赵明诚的父亲官居右丞相。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以后,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从大观二年至宣和三年,赵明诚曾经四次游历仰天山,三次访问灵岩寺,一次登临泰山顶。或题名,或拓片,获得了大量的碑文资料。多年的走访收集,李清照协助丈夫赵明诚完成了《金石录》的写作。这是一部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规模更大、更有价值地研究金石之学的专著。著录所藏金石拓本,上起三代,下及隋唐五代,共2000种。《金石录》30卷。前10卷为目录,按时代顺序编排,后20卷就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完成《金石录》这段岁月里,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唱妇随,虽然编撰抄写辛苦忙碌,能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做事,为爱人的理想付出心血和劳动,无疑是一件身心愉悦的美事。这段时间,也许是李清照一生中最安定,最充实,最幸福的一段光阴。然而,岁月和时代所给予李清照的,绝对不是这样美丽而令人艳羡的美好生活。天妒红颜,红颜薄命,在她人生岁月里,也许才有更为确切的注释。李清照在南宋动乱中逃难,在对于家国的牵挂和忧愤中度过了坎坷沉浮的人生。附录:?金石录》原有两种刻本:南宋时有龙舒郡斋刻本,及开禧元年俊仪赵不谫刻本,皆已失传,元明两代未见重刊,明代惟有抄本流传。清初,冯文昌曾藏有十卷宋刻《金石录》,因而特地刻了一方“金石录十卷人家”的图章,一时传为佳话。当时由于此书是《金石录》仅传的宋刻本,虽属残卷,却公认是宋版书无上珍品。此本今藏上海图书馆。后来赵世暹收得龙舒宋刻《金石录》之后,不欲私为己有,随即捐献国家。此书今藏国家图书馆。二南宋摇摇欲坠的江山,在内核与外力双重摧残下,终于到了泥沙涌流,山体滑坡,灾难濒临的境地。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随难民流落江南,如无根浮萍飘流异地,多年心血积存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在金兵与大宋王朝交战,宋朝都城被金人攻破,帝王逃难,达官贵人逃难,百姓也在逃难。就在那悲凉岁月里,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逃难的队伍中,遗失
了多年的金石收集、收藏。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北伐收复中原成为李清照极其热切的盼望。然而,腐朽无能的南宋朝廷却只能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在南渡飘零中,李清照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雄浑、悲愤、昂扬的诗句。其心胸,其志向,其品质可见一斑。然而,更令李清照感到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是丈夫赵明诚的遭遇更让她心生悲哀。靖康二年三月,赵明诚因为母亲的丧事南下金陵。后任江宁知府。李清照返回青州,整理“归来堂”中的金石文物,准备与南下的赵明诚相聚。最终挑选藏品装15车,另有一些不便携带的金石文物,锁在10余间屋子里。然而,时局多变,战乱的魔掌无处不在。李清照离开不久,青州遭到战火的蹂躏,她的家也遭遇兵祸,半生珍藏被毁于一旦。赵明诚于宋高宗建炎元年起知江宁府。建炎三年二月,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此事被下属察觉,并做了报告。当时赵明诚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后来赵明诚才得知事情严重,但自认为难以补救,就用绳子从城墙上跳下逃跑了。在此次叛乱中,其下属自行布阵,成功击败王亦,平息了叛乱。至天亮,其下属前去找寻赵明诚汇报,连赵明诚的影子也没见着。就这样,赵明诚只做了一年的江宁知府,便因为失职被罢了官。不久,赵明诚又接到朝廷圣旨,前往湖州上任。朝廷偏安一隅,时局纷乱,人心惶惶。李清照与丈夫分别时,便心有余悸,此次夫妻分别,随时都可能遭遇战乱阻隔。而丈夫在兵变中的懦弱也在清照心中留下了阴影。此外她更担心自己保护不了多年来收集的金石书帖藏品。于是便问赵明诚,若真发生不测,那该如何是好?赵明诚果断道:“若逢不测,先丢辎重,再抛弃衣物,然后依次是书册、卷轴和古器。然而,我们的《赵氏神妙帖》不能丢弃,若非万不得以,望与之共存亡。”赵明诚说罢此话,满脸愁云,似要大雨磅礴的模样,望着妻子,好一阵沉默。李清照更是满腹苦涩与心痛,都化作汪洋泪水,直往肚子里流。男人出仕为官原本是一种荣耀,是家族的荣耀,妻子的荣耀,是光宗耀祖的好事。然而,身处乱世,赵明诚的湖州上任,却使李清照心上悬着一把利剑一般,担惊受怕,为丈夫担着一份悬念迭出的惊险。赵明诚告别清照上路了,前去湖州就任。李清照给丈夫整理行囊,悄悄塞进一首诗词:是她得知丈夫又要远走他乡的当天晚上,反复思量难以成眠而填的一首《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
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到了任上,当赵明诚打开包裹,看到爱妻清照送给他的这首词时,敬佩与相思之情潮涌于心房。明诚也要填一首同样牌名的词,以备送给清照爱妻。就在赵明诚苦思冥想为爱妻填词之时,重阳节到了,李清照思念丈夫,随填写一首《醉花阴》寄给在外做官的赵明诚,原词抄录于此:“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人李清照对丈夫的牵挂与思念之情,以及那闺中清愁化作一种文化魅力。?醉花阴》一词,秋闺的寂寞与闺中人儿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诗词后,赞赏不已,又不甘下风。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终于填出数阙词。然后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拿着诗笺,细读品评,把玩再三,慨叹道:“只三句绝佳。”赵明诚急忙问是哪三句,陆德夫学究味十足地吟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赵明诚一下子愕然无语,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费心费神写出的华词、妙章,本想得到友人赞赏,哪知道朋友所称赞的仍然是妻子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句子。赵明诚心中一时尴尬,又不好说出实情。不料,陆德夫却是早已心知肚明,他早已听说赵明诚夫人才华过人,文采斐然。当他品读那首《醉花阴》时,心中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唏嘘慨叹不已。当赵明诚问及时,他故作深思状,且神情投入地吟哦了:“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三句绝佳妙词。赵明诚听着好友陆德夫摇头晃脑地吟哦,心中不免有点吃干醋的味道,面颊上的笑容也有点清浅,贴了标签似的尴尬。明诚这一笑,陆德夫也跟着笑,两人笑过之后,一阵小小的沉默。沉默之后,陆德夫便笑着打破沉默,道:“哈哈,兄台别不好意思啊,兄弟知道,那首《醉花阴》是嫂夫人所作。可是,实在填的好啊!”赵明诚也是笑,笑过之后道:“兄弟眼尖,愚兄自愧不如啊!”赵明诚说罢,轻轻叹气。之后,便与陆德夫说些兄弟间的私房话:时事政治,美人佳酿,胡乱调侃。最后的话语依然落到李清照身上,一个男人,独自在外,想念女人也在情理之中,赵明诚想女人时,自然就是自己的爱妻李清照。她的体贴,她的美丽,她的才华,她对丈夫的爱情和理解,都使得赵明诚难以放下。三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金兵侵占中原,北宋王朝走向灭亡的战乱中,开始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离散生涯。1129年某日,李清照得到赵明诚
卧病不起的消息,当天乘船东下,日夜兼程,与相濡以沫的丈夫见了最后一面。他们夫妇诀别的情景,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做了感人的描述:“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填词,绝笔而终……”此后,李清照对爱人赵明诚的追忆始终没有消减。李清照,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女词人,女作家。在人生最残酷的阴阳相隔的离愁别绪中,度过了她财帛散尽,人去楼空,穷困潦倒的晚年生活,最终客死他乡。清照与明诚这段摄人心魄的爱情故事,缓缓落下了令世人称道,回味悠长的帷幕。然而,词人的一生,却给华夏文学艺术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珍贵的精神财富。李清照与赵明诚是一对互相理解,相互欣赏,互相爱慕的才子佳人,天作之合的恩爱夫妻。他们举案齐眉,共同经营着一方爱的田园——《金石录》。说到他们的恩爱,不得不说说他们的结合。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结合,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相恋,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元宵之夜,赵明诚与好友李迥外出游玩,在相国寺赏花灯,巧遇李清照。李迥是李清照从兄,明诚与清照初次相遇便像故交一样热情招呼。而李清照因为从兄李迥的缘故,对赵明诚也不显得生分,说起话来张弛有度,谦逊得体,颇有大家闺秀气质。赵明诚早已读过清照的诗词,对清照的才华赞赏不已,此次相见,爱慕之意顿生,他暗中慨叹:难道是,一见钟情?!赵明诚回到家中,便拟就一幅字谜:“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委婉地向父亲赵挺之谈及此事。随后,赵家便派人向李家求亲。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清照与明诚两情相悦,一拍即合。也许他们正是五百年前月老已经系上了红线的一对,相国寺相遇,他们相互之间第一眼就把对方认了出来——原来你也在这这里!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很快踏上了红地毯,结成举案齐眉的夫妻。时年李清照十八岁,赵明诚二十一岁。婚后二人情感生活和谐美满,李清照工诗词,很有文字禀赋,她全力支持丈夫收集金石字画,编纂《金石录》。《金石录》中的一些资料记录,编纂顺序往往是烂熟于心张口即来。后来官居右丞相的赵挺之在政治上与奸臣蔡京分歧,并遭到诬陷。赵氏亲属被迫隐居乡里,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青州定居下来。从此,清照和明诚夫妇把全部精力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他们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搭配书画器物,仔细把玩,互相品评。闲暇时,两人坐在“归来堂”中,烹茶品茗,吟诗作对。有时候会指着满屋的书籍、藏品,做“猜谜”游戏,
猜书籍、藏品的详细资料所在位置。猜中者以饮茶为鼓励。四夫妻本是同命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宋王朝在内里腐化堕落外有金人侵犯的危局中,大厦终于倾覆,皇帝的金銮殿都保不住了,哪还有一方百姓的安稳日子?赵明诚早亡之后。李清照脆弱的身心飘蓬一般,顺着南宋痛逝都城,皇帝和百姓流离失所的洪流,飘摇不定。在悲伤和流离之中,李清照从未间断对丈夫遗作《金石录》的整理。当时的朝中官员张汝舟见李清照虽然悲伤憔悴,但依然勤奋忙碌整理前夫遗作。书生张汝州认为李清照出身世家,丈夫又是知州,又是收藏家。于是他乘人之危,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张汝州冲着李清照和前夫的名气,向清照百般殷勤,甜言蜜语讨好,他终于感动了李清照。大约在绍兴二年,清照逆世俗之风嫁给张汝舟。婚后,张汝舟悲哀地发现李清照这位当朝宰相的儿媳妇,著名金石家、江宁(南京)知州赵明诚的遗孀,并非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张汝舟并不甘心,却打起了《金石录》和离乱之后李清照手中残留的书画、古器物的注意,对李清照几尽虐待之能事,拳脚相加,恶语相向,妄图逼死李清照。李清照发现张汝舟的虚情假意背后的预谋。这让李清照伤痕累累的心再次被一刀刀切割,世态炎凉,人生悲哀,让李清照愁肠百结,心如死灰。她明知朝廷有夫妻同罪的法律规定,却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向朝廷告发了张汝舟“妄增举数”的罪行,她自己也因此而入狱。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了李清照讼后夫张汝舟的简单过程:“(绍兴二年九月戊子朔)右承奉郎、监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官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诏除名,柳州编管。(十月己酉行遣),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在《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中曾描绘了误嫁给张汝舟的过程是:“既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僶俛难言,优柔莫决,呻吟未定,强以同归。”这段话的大意是:误嫁张汝舟是苍促中办的错事,她病中乏智(所谓“牛蚁不分”)时,张汝舟热诚地向她示爱,其弟是老实人,希望姐姐晚年有靠,信了媒人的花言巧语,她自己病得要死,分辨不出求婚者并非可托以终身的可靠人,姐弟首鼠两端时,迫不及待的张汝舟抢亲般将她迎娶回家。 李清照发现张汝舟的行贿与龌龊,以及“妄增举数”等事。便告发了张汝州。“妄增举数”为科举名词,宋代规定举子考到一定次数、取得一定资格后可以授官,
张汝舟虚报考试次数取得官职,是欺君之罪。张汝舟被皇帝判罪流放柳州。李清照也因此入狱(在当时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之后,李清照经家人担保出狱。至此,李清照结束了与张汝舟一百天的夫妇生活。目睹了国破家亡之惨景的李清照,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了丈夫未竟之业。大约在绍兴四年,她终于把丈夫的遗作《金石录》整理就绪。写完《金石录后序》,她疲倦地阁下笔,倦怠地抬头看看窗外。窗外黄昏的幕布已经缓缓拉开,一行归雁掠过长空,随后暗淡的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想起已故的丈夫,清照禁不住暗自慨叹:若是明诚在,此时此刻,完成了这样厚重的一部专著,也该是兴奋到癫狂的境况吧!夫妻同贺同欢,该是怎样的一种愉悦和浪漫啊!李清照一时情感潮涌:明诚在,该是夫妻举杯同贺的吧!于是,她命丫鬟备了小菜,温热老酒,双杯双筷,坐在窗前,慢斟慢饮。当她举起酒杯要与对面那人共饮共贺之时,看到的却是斟满的酒杯稳稳地放在对面,那把竹椅空着,并无明诚影迹。一袭孤寂、一抹悲凉,潮水样涌上心头,寂寥之苦如开闸的洪水,再也无法阻挡。她满含眼泪,情不自禁地吟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节,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吟罢,已是泪飞有声,嘤嘤悲泣。行文至此,笔者已是泪眼迷离。恍惚间,似看见清照一身清雅素装,正满面泪痕站在窗前,望着满地落花,风雨春花,零落一地忧伤。五李清照:享誉古今的作家、词人。用当今的话说,是(宋)著名文学家、女词人。《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李清照词作“别是一家”,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四库提要》称清照为“词家一大宗矣。”其夫赵明诚称赞清照的创作追求:“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携隐。”宋词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宋?最著名的女词人)、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等。李清照被誉为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在四旗中号“闺语”。另三位分别是:柳永,号“情长”、晏殊,号“别恨”、李煜,号“愁宗”。李清照的词有以下几个特征:一、精心锤炼语言,追求清新自然。其语言清新淡雅,纯朴自然,给人明白如话,生动形象,真挚隽永之感。如《声
声慢》中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口语化设问的语言方式,起到了一咏三叹的效果;叠字的巧妙运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汉字的巧妙相加重叠,使整首词情真、意深、语新。将词的语言艺术推到了表情达意的绝妙境界,产生了令人惊诧和叹为观止的效果。笔调轻松活泼,也是清照诗词的一大特色,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语言明快晓畅,笔调轻松活泼。日暮、溪亭、藕花等平常词语,被作者巧妙安排,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荷塘日暮图。“晚回”、“误入”、“争渡”、“惊起”等词组的运用,有动有静地渲染出迷离动荡的喜悦氛围,整首词以人人都懂的浅近语言,描绘出清新隽永、自然天成的画面。把景、物、人、情,融合在一起,唤起读者的联想,从而形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她善于从平常口语中挑选最准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够在平易中显现其高深的艺术造诣,浅近中展示其精美的文采。二、追求韵律美,富于节奏感。用韵讲究,也是李清照词作的显著特色。她的《如梦令》词的用韵,抑扬相间,极富音韵美: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特色,以及词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昨夜雨疏风骤……绿肥红瘦!”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生不逢时、青春易逝的悲哀。三、善用典故,写景含蓄,抒情深厚。李清照词善以典故、代字,传情达意,高雅而含蓄。如:《小重山》中首句“春到长门春草青”,“长门”和“长信”一样都是汉宫名,在诗词中出现往往代表冷宫之意。《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语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此典的由来和寓意。由于赵明诚远游,分别两三年,李清照引薛昭蕴的《小重山》首句入词,意在以冷落的“长门宫”,隐喻自己曾经寂寞独守空闺的悲凉生活。虽然李清照并非因为嫉妒被打入冷宫,然而赵明诚的出游使她深闺独居,其寂寞、愁闷、孤独与悲凄的心境,是有相同之处的。又是一度春草返青,红梅怒放,
在这个洋溢着盎然春意的美好时节,抒情主人公苦闷孤寂的心情也开始明朗起来。她似乎得到了丈夫赵明诚归来的信息,就像春汛一样令人振奋,欣慰。清照引用薛词全句,一方面恰如其分地写出了早春景象,同时也隐含了独处索居的寂寞愁思,真是巧妙的借用。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的绝佳“抄袭”。四、巧妙构思,造境新奇。清照词作的构思独具风格,奇巧曲折,含蓄委婉。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词人晚年,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悲凉无助的境遇,以致想找个人倾诉衷肠。然而,却是“欲语泪先流”。一幕凄苦悲凉的人生悲剧,令人心酸怜惜;词人也想去双溪泛舟,借景消愁,却只怕借景消愁,愁更愁!最后作者却是什么也没有做。因为她怕触景生情,更伤情。只有感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一首看似写春的小词,却写尽了时代背景下的悲戚人生。尽管词人“闻说双溪春尚好”。然而,面对国破家亡的凄惨景象,她还是什么也没说,什么也不做,只是独自伤悲,独自排解心中的惆怅与悲愤。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春天在金华写的。时值金兵进犯,51岁的李清照避难到金华。颠沛流离,失去亲人,致使清照的心灵无比脆弱,意志无限坚强,创作热情日渐高涨。《武陵春》一词巧妙的构思,为其表达凄婉哀绝,“愁苦”、“思念”的心绪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收到了曲折跌宕的艺术效果。正如晚唐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所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五、女性视角,感伤情怀。李清照的词多选用与女性相通,或相关的事物,善于用景物体现主人公的眼光、思绪、心境。如歌咏花卉的词:《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咏海棠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菊花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咏桂花的《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等等。这些花卉入词,倾注了女词人观察事物和摄取对象的审美情感。她在《满庭芳.小阁藏春》中写到:“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以女性的敏感怜惜梅花,难以经受风雨践踏而凋零。在她看来,梅花虽不畏寒霜飞雪,但它毕竟是花,仍具花之娇弱的特质。于是对花“难堪雨籍,不耐风揉”的必然命运,赋予了怜惜般深切同情。并成为她关注的焦点。进而以人喻花,或以花比人,使花富于女性美的特征,使人具有花的神韵。?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中:
“柳眼梅腮”,以少女喻梅花,引人遐想;《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中首句:“红酥肯放琼苞碎”,以形容女性的字眼来写梅花,隐喻梅花含苞欲放的美丽。李清照的词除了对花卉情有独钟外,常用闺中女子的服饰,穿戴及起居细节,描绘和表现词人的心路历程。如:《点降唇.蹴罢秋千》中的“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传递出一种慌促不安的微妙心理;《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中的“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通过衣服上的刺绣抒写怀旧情结;《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中的“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描写作者在烛光的映照下,头上插戴着凤钗,以及凤钗上所装饰的“人胜”颤巍巍地摇动的情景。“人胜”、“花胜”都是古代女子于人日(正月初七)所戴饰物。而词人的一腔哀怨,却通过它们传递给读者。一个“明”字和一个“轻”字,看似愉快,却给人以哀愁的信息。在雁断云残,雪落烟升,这样凄清气氛中,人物的情绪自然不会欢畅;而烛光下的凤钗即使明艳,也只能是闪烁着微光;凤钗上的人胜即使轻,也只能是颤巍巍地,轻摇着一腔清愁。作者在词的最后,以“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做了进一步的渲染。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为“易安体”。她在抒写爱情生活、夫妻离愁别绪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写国破家亡、悲欢离合、忧国忧民之情等方面都有令人震撼的突破。她的词在真情与婉约的结合上,达到了水乳交融完美统一的境界;在炼字炼句、炼意炼格等方面,实现了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艺术美;其词委婉含蓄,笔法真挚恳切,达到了震撼读者心灵的感染力。李清照的词是“情真意切,婉约含蓄”的完美统一,她的词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中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意境。因此,清照的词深受古今中外众多读者的赞誉。附录: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满。金兵入据中
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在山东济南趵突泉公园内,漱玉泉北侧,柳絮泉东,建有李清照纪念堂。因有《漱玉集》在世,后人便依此断定,李清照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系仿宋建筑,大门上挂着郭沫若题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前有郭老题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清朝乾隆年间任宏远曾有《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为寻词女舍,却向柳泉行。秋雨黄花瘦,春流漱玉声。收藏惊浩劫,漂泊感生平。往昔风流在,犹传乐府名。”李清照的代表作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尤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等。诗:《浯溪中兴碑诗》、《乌江》、《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等。文:《金石录序》、《词论》、《打马图序》、《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