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英
【摘 要】通过创新职教集团的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增加职教集团活力;通过建立共同培训、共同教研、实习就业与实训资源共享等制度,将合作工作做深、做实,将开发必要的合作项目作为务实合作的切入点,实现共建共赢.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00)001 【总页数】3页(P20-21,74) 【关键词】职教集团;机制;合作;办学 【作 者】张亚英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黑龙江牡丹江 1750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C718.2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各地、各校有明显差异,尤其在经济不够发达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地区、农村等地区的职业教育办学难度很大,所以,开展区域性职教集团合作办学,形成优势互补,能够使集团成员共同进步、快速发展,这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给我们提出的“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和实现方式”的必
然选择。
在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合并融合等不同形式的集团化办学中,不管哪种形式,其目的都是整合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技术支撑。
要实现职教集团化办学的目标,首要的一点是解决集团的管理与运行问题,即应着重集团运行管理机制的构建,如此才能控制好职教集团活动方向和效果。 除合并融合类型的职教集团外,其他类型的职教集团一般是以章程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以校校联合形式组建的职教集团为例,其组织结构一般都比较松散,在决策上具有分散化特点,所以在形成一种权力、责任、义务相统一和利益自由选择、自愿交换的有效协调运行机制方面,需要更加务实、创新,应该采取措施尽量避免这种方式本身带来的组织结构松散、功能过于完备、活动缺乏实效等缺陷。 (一)建立轮换负责制的管理模式
在校校联合形式的职教集团管理方式上,要处理好权利集中与分散、长期权利与短期权利的使用等问题。作为集团带头作用的理事长单位,建议采取理事长任期制、同一成员单位不连任的制度,会更有利于集团工作的开展。因为任期不连任制度既能够避免非理事长成员单位出现“等、靠”现象,又能够避免理事长单位任职时间过长易出现的惰性行为,有助于调动集团成员积极性,有利于使集团成员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开展集团工作,有利于充分挖掘、发挥理事长单位的自有优势,增加集团工作成效。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应该建立起大职业教育观、大人才观,努力寻找对各方都有利的共同点,把共同发展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够合作共赢。 (二)组建有效的运行协调机构
职教集团内部的运行状况,除了取决于彼此利益和兴趣的重合点或共同点的多少,能否在兼容和妥协中保持职教集团内的可持续的合作,还取决于协调机制的有效性,协调机制恰恰也是职教集团管理机制的核心所在。
在运行管理上,要尽可能实行扁平化管理、专门化管理,其中各成员单位在集团领导班子之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能使协调机制运转得效果更好,因为专职人员能够专心地负责协调、督促落实、监督检查、汇报总结与本单位有关的集团工作,避免了兼职人员主动对待单位工作、被动对待集团工作的情况发生。 (三)搭建务实工作平台
以章程为纽带建立的职教集团,容易出现功能大而全、缺少有效的运行切入点和操控手段的问题,所以应该化大为小,进行基层工作部门的横向联合,即在集团成员内部针对相同学科、相同专业、相同部门等建立起二级活动组织机构,这样可以将集团的综合性工作分解为单一性的工作,由这些二级机构承担、落实具体工作任务,增强可操作性。各成员单位在同一个二级机构内,由于工作内容相同、趋同性的岗位工作特点,更有利于把工作做精、做细、做深,提高工作质量。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二级机构的设置可以视情况而定,对于具有长期性质的工作,可以设置固定机构长期开展工作,对于不系统的、短期性质的工作,可以设置临时机构或专项机构,待工作任务结束即可将相应机构撤销。保持机构设置上的灵活性,能够避免工作效率低下、机构低效的现象。
在集团合作办学工作中,既要有导向性的决策与活动,更要有富有成效的合作项目与内容,为避免合作上的形式主义,实施大职业教育观,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尤其是对资源的有效使用应放在重要位置。 (一)实行教师共同培训制度
教师的质量是影响学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要素,在教师的培养工作上,如果在手段、内容、方法等各方面建立起共同培训的制度,比各校独自开展这项工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一是能够提高培训层次,可以邀请著名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能够克服各校独自开展这类培训时遇到的困难。二是能够提高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培训成本。三是能够增加教师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扩大教师视野。四是有利于宣传扩
大社会影响力。
对于不同的培训工作,比如专题讲座、参观考察、实践实习、业务竞赛、培训考核评价等活动,可以由集团牵头单位统筹安排,也可以由具有资源优势的集团其他成员单位负责落实,一切应该以有利于提高活动成效、发挥集团成员的积极性为出发点。
(二)实行教学共同教研制度
职业学校在建立对接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德育教育体系等工作方面大有可为,单一学校去做这些工作往往都会力不从心。实行主题式共同教研,通过定期开展有关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德育经验交流等业务研究活动,使各成员学校在建设对接岗位的课程体系、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索中职特色的德育工作等方面能够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职教特色德育体系改革等工作过程中,采用集中骨干人员攻关的方式开展工作更为有效,因为这类工作无论从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上、社会与行业参与上、政策把握性上、专业性上都有相当难度。在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研讨等类型的活动中,则可以全员参与、共同探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与活动效果。 (三)实行实训资源开放制度
不同的学校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专业和优质实训资源,也会存在实训资源配置一般的专业,如果从整体上对专业设置与资源重新进行优化配置,各成员单位按照优势专业的设置进行办学,会大大提高办学效率与办学质量,但很多时候限于条件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这时可以采取实训资源共同开放的方法,使各成员学校实习实训资源的优势进行互补,即有优质实习实训资源的成员单位对其他成员单位开放使用权、提供技术技能培训等服务,相互间就能够基本解决一般专业实训资源的优质化问题,不投入或小投入就会提高一般专业的培养质量,实现合作共赢。
职业学校的实训资源的开放使用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二是设施设备与材料的消耗问题。
在学生进行实训操作过程中,采取谁使用、谁负责安全管理的方式效果比较好,即资源提供方负责场地、设备维护服务,资源使用方派专职人员对训练学生进行技术指导与安全管理,理清各自职责有利于合作的持续性。
对于设备维护及材料消耗等经济成本问题,双方进行事先协商解决,采取短期集中训练、费用自理的做法合理性、可操作性更高。采取短期集中的方式进行训练,能够让跨地域的学校与家庭减轻负担,也有利于学校有计划地安排落实相应工作、降低管理难度。采取费用自理的方法,主要是因为有些专业的材料消耗很大,无论对于那个学校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全部承担难度很大。况且由使用者自行承担,还会使学生珍惜训练机会,养成勤俭节约的职业习惯。 (四)实行就业资源共享制度
职业学校的就业资源在资源数量、资源质量等方面优劣各不同,由综合实力强的成员学校牵头,建立起所有成员学校共享的就业实习网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在职业环境优良的企业实习与就业的机会,使拓宽学生就业出路成为现实,通过“出口”的优化,带动“入口”向良性方向发展。
实施实习就业资源共享,要注意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在实习、就业单位出现的不良作为给资源提供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解决的办法可以采取择优安置、跟踪管理的方式进行。择优安置是指优先安排钻研学业、品行良好、自律性强的学生企业实习或就业,对在校期间表现一般的学生可以安排在学校其他企业实习就业,这也有利于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跟踪管理是指学生所在学校指派专人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对上岗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反馈,对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及时解决使学生能尽可能快地缩短职业适应期,较好地完成学生身份向合格员工身份的转变。
(五)社会服务共做制度
在对外进行技术与人员等服务方面,职业学校单打独斗可施展才干的余地有限,集中优势资源则才会真正地有所作为,不让“服务经济发展”成为空话。
一是开展短期人才共训。对于社会转岗再就业、复转军人、企业青工、农村劳动力转移、岗前培训等类人员,可以有效利用各校培训资源优势,共同开展短期技术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为促进就业服务。
二是实行技术服务活动。整合运用成员学校资源优势,共同面对社会、企业进行师资、技术、设备、信息等方面的服务,面对企业及员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培训、信息咨询服务、网站建设与信息化管理服务等,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同时也能够在服务过程中了解企业用人需求、用人标准,把握行业、企业信息用于课程体系等改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企业在相互服务过程中都得到发展。 把开发合作服务项目作为职教集团合作的切入点十分必要。各成员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各自优秀的建设成果,也会有许多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类,一类问题需要靠政府、社会解决,这往往都是涉及到政策支持、人才管理、经济扶持等问题,要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由集团统筹与政府进行沟通、争取。另一类问题主要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就业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当中,有许多可以靠集团成员间的相互扶助与支持得到解决。这类问题在解决时,如果通过开发出合作服务项目作为切入点能使合作更具有可操作性,即各成员学校一方面根据自身需要,合理地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项目与内容,另一方面根据自身优势拿出能够服务于其他成员单位的项目与内容,将这些问题具体化后并予以协调落实,就会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综合以上所述,合作办学、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创新管理机制、将合作工作做深、做实则是合作成功的唯一出路。
【相关文献】
[1]方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3B).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