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30745014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透视石油石化产业链
石油石化行业的地位和作用
石油石化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它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能源和基础原材料,许多国家 都对该领域高度关注。而原油位于石化产业链的源头,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很大比例。如在 2004 年前后, 欧洲和亚洲约为 32%, 中东地区高达 53%, 中南美洲约 44%, 非洲约 41%, 北美约 40%。2008 年,全球每天消费原油大约为 8600 万桶。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是美 国、中国和日本。石化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 1999 年至 2003 年 的平均值计算,中国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14.4%,工业增加值占约 16%, 总资产占比约 13%, 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 14%, 而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约占 GDP 的 4%。 石化行业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 也体现在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的 基础性作用上,其基础性作用和支柱性地位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 源。根据 IEA 的数据:2005 年,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总需求中,石油占 18.8%,是除煤炭以 外最大的能源资源。 我们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 石脑油、燃料油等都是石油的下游产品。 2.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石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从 上游的石脑油,到中游的各类中间体,以及下游的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都是 石化产业的重要原材料或者产品。 化工领域是个巨大的行业, 其产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 面面。上至航天航空等高科技产品,下至服装和生活日用品,无一没有化工原料油的身影。 3.支持与促进农业发展。 在农业领
域, 除农机动力需使用燃料之外, 化肥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此外,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构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生产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的整个加工工业, 包括原 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行业和油品的销售行业, 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通常可以将石油石化产 业分为:石油开采业、石油炼制业、石油化工、化工制品和化肥行业等。 “石油开采”指的是将原油和天然气从地下采出的过程, 并将原油和天然气分离。 “石油炼 制”指的是将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 重油等油品的过程。“石油化工”指的是, 将石油产品和石化中间品加工成石化中间品的过程。而“化工制品”指的是将石化中间品加工 成制品的过程。“化肥行业”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合成为化肥的过程。每个过程有其自身的功能 和特点。具体分类和特点如下: 石油工业包括全球的勘探、开采、炼制、运输(通常利用油轮和管道运输)和油品销 售等。石油也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包括医药品、熔剂、化肥和塑料等。该行业通常被分 为三个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将中游纳入下游之内。
石油石化产业链
石油领域的上游通常指原油和天然气的寻找、采收和生产,被称为勘探和生产领域。还包 括寻找地下或者水下油田和气田, 和钻井等工作, 以及后续开采原油和收取天然气等油井的 运营工作。 下游领域包括石油炼厂、化工厂、石化产品的分配和销售环节,以及天然气销售企业等。 下游行业涉及数千种油品和化工产品,如汽油、柴油、航空燃料、取暖油、沥青、润滑剂、 合成橡胶、塑料、化肥、防冻剂、杀虫剂、医药品、天然气和丙烷等。
石油石化产业链示意图
目前我国石油行业板块股票有 000096 广聚能源 000554 泰山石油 000637 茂化实华 000819 岳阳兴长 002207 准油股份 002221 东华能源 002353 杰瑞股份 002377 国创高新 600028 中国石化 600157 永泰能源 600688 S 上石化 601808 中海油服 601857 中国石油 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则是国内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国内绝大部分石油天然气开 采都是由这三大集团完成的, 三大石油石化集团在我国石油与化学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是于 1999 年 11 月 5 日在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简称“中国石油集团”) 重组过程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 股份有限公司。 在重组过程中, 中国石油集团向中国石油注入了与勘探和生产、 炼制和营销、 化工产品和天然气业务有关的大部分资产和负债。 中国石油发行的美国存托股份及 H 股于 2000 年 4 月 6 日及 4 月 7 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 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挂牌上市。 中国石油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公司之一,广泛从事与石油、天然气有关的各项业务: ? 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 原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生产; ? 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和营销(包括进出口业务) 原油和石油产品的炼制、运输、储存和营销(包括进出口业务) ; ? 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天然气的输送、营销和销售 天然气的输送、 勘探与生产 勘探与生产公司是中国石油最大的业务板块,主要从事国内油气勘探生产业务,并根 据授权管理国内对外合作勘探开发项目。 负责包括大庆油田、辽河油田、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华北油 田、大港油田、吉林油田、冀东油田、青海油田、玉门油田、四川气田等 13 个油气田在内 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炼油与销售 中国石油拥有抚顺、兰州、大庆、大连、锦州、锦西等 29 个炼油企业,主要分布在东 北和西北地区。 化工与销售 中国石油拥有大庆石化、吉林石化、兰州石化、抚顺石化、辽阳石化、大庆炼化、独 山子石化、乌鲁木齐石化、宁夏石化等 9 个石化地区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 商之一。中国石油的主要化工产品有合成乙烯、聚烯烃、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和化肥。 天然气与管道 中国石油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运输和销售商,在中国天然气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致力于石油、 天然气的勘 探和开采、石油产品的炼制与销售及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上、下游一体化的能源、化工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石油、天然气生产商,最大的炼油企业和化工品生产商和销售商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行 H 股股票于 2000 年 10 月 18 日、19 日分别在香港、 纽约、伦敦三地交易所成功发行上市;2001 年 7 月 16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国内公 众股 28 亿股。 其下属有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江 汉油田分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新星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分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 司等 8 个油气生产企业。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炼油企业,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润滑油、燃料油及多种 化工原料和其它石油产品。 2002 年加工原油 10501 万吨,占同年国内年加工量的 5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经营 24 个炼油厂,13 家年加工能力超过 500 万吨的 炼油厂。茂名炼化股份公司炼油厂、镇海炼化股份公司炼油厂、齐鲁分公司炼油厂、金陵分 公司炼油厂、 高桥分公司炼油厂年加工能力都在千万吨以上。 镇海炼油厂的年综合加工能力 为 1400 万吨,是中国第一大炼油厂。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于 1982 年,经国务院授权,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石 油和天然气资源。20 年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创造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成为 一个具有较高成长性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石油公司。
石油化工产业终端产品的价格
分析化工产业终端产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由于石化“中间体”(指位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 产品,该产品仅仅是一种化工原料,没有其他使用价值。)的存在。鉴于缺少交易石化“中
间体”的现货市场,“中间体”的价格往往由生产企业根据成本加上企业的加工利润报价形成, 而买方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价格垄断特征。处于石化产业链上游的企业,由于 投资规模大而具备了这种特点。此外,对于大多数石化“中间体”来说,我国的进口依存度往 往高于 30%,这就导致国际市场价格对我国产品价格有着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 的。越是靠近产业链上端,这种影响越为明显。 目前,我国有三个期货品种属于石化产品。一是上海交易所的燃料油;二是郑州商品交易 所的 PTA;三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的 LLDPE。在这三个品种之中,燃料油属于石油产品(简 称油品),而 PTA 和 LLDPE 属于化工产品。由于油品的炼制不存在所谓的“中间体”,且国 内具有成熟的现货交易市场,因而价格的形成过程较为简单。在我国,尽管大部分油品仍由 发改委定价, 但石脑油和燃料油已经采取了市场定价的方式。 鉴于炼油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上 端,因而油品的价格形成也具有某些垄断特征,地方小型炼厂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石化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1.价格传导的过程 鉴于化工领域广泛存在着“中间体”,而国内又缺少交易“中间体”的现货市场。因而我国石 化终端产品的价格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受到上游价格垄断的影响。 产业链图显示了石化产业链的主要环节, 其产业链末端产品的价格经由各自产业链的加工 环节传导形成。如图所示: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或裂解气馏分可制取 乙烯、聚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 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 合成甲醇等。三烯三烃经与无机产品反应可获得“中间体”,包括 PE、EG、聚乙烯醇、丙烯 晴、已内酰胺、对二甲苯等,也就是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的原料。 通常价格的形成主要受两种因素主导: 一是消费拉动, 二是成本推动。 在这两种类型之间, 价格传导的过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费拉动型 在消费拉动的情况下,受下游需求增长的影响,价格开始上涨。此时,该加工环节的边际 利润也随之增长, 进而拉动原材
料价格的上涨。 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中重 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的源头石脑油(或者天然气)。这一过程有时也会在某一环节受到阻 碍,特别是在产能远远大于产量或者需求的环节。 (B)成本推动型 在成本推动的情况下, 产业链源头原材料价格首先上涨, 其结果要求将增加的原材料成本 转嫁到该加工环节的产品价格之中。 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重复, 直至传导 至产业链末端的终端产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动不如需求的拉动那么顺利。由于产业链中 下一环节的阻碍,而无法完成价格传导过程,致使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降低,甚至处于亏 损状态。事实上,上游价格的向下传导,必须得到下游产品消费市场的消化。一旦价格超过 了消费者愿意接受的程度,该产品将面临积压的命运,价格根本无法继续传导。结果该产品 不得不亏损销售,生产企业必须承担亏损的现实,直到价格能够向下传导为止。 (C)消费萎缩 与上述两种情况相反的是, 消费萎缩和成本下降时的传导过程。 当消费萎缩时产品开始积 压,企业开始减产,导致该加工环节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一过程逐渐向上游传导,最终迫
使产业链源头产品价格回落。 这一过程有时会在某一环节减弱, 因为该上游产品有可能是其 他产业链的上游,只要该产业链的整体需求没有充分的下降。 (D)成本下降 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润,还可以降低产 品价格,扩大市场。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个传导过程中,加工企业却很难应对。面对不断 降价的原材料,无论以何种价格买入,企业都要面临亏损。这就导致了另外一种局面,企业 宁可停产也不愿意生产。当然,为了保住重要的客户资源,大多数大型企业不得不继续亏本 生产。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