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至第五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遗传和后天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已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已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
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泉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竞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统,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这种建筑现在已传到中国各通
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但是对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虽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的。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我们若是回顾我们古代建筑,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
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期。他们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摘编白梁思成《中国建筑的希望》) 材料二:
中国的建筑从古以来,都是许多劳动者,为解决生活中一项主要的需要,在不自觉中的集体创作。许多不知名的匠师们,累积世世代代的传统经验,在各个时代中不断地努力,形成了中国的建筑艺术。他们的名字,除了少数因服务于统治阶级而得留名于史籍者外,还有许多因杰出的技术,为一般人民所尊敬,或为文学家所记述,或在建筑物旁边碑石上留下名字。
人民传颂的建筑师,第一名我们应该提出鲁班。他是公元前第七或第六世纪的人物。能建筑房屋、桥梁、车舆,以及日用的器皿,他是“巧匠”的典型,二千多年来,他被供奉为木匠之神。著名画家而兼能设计并营造建筑的,宋朝有郭忠恕为宋太宗建宫中的大图书馆。 在清朝二百六十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在十七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应募来北京参加营建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二十世纪以来,欧洲建筑被帝国主义侵略者带入中国,所以出国留学的学生有一小部分学习欧洲系统的建筑师。他们用欧美的建筑方法,为半殖民地及封建势力的中国建筑了许多欧式房屋。但到公元1920年前后,随着革命的潮流,开始有了民族意识的表现。其中最早的一个吕彦直,他是孙中山陵墓的设计者。那个设计有许多缺点,无可否认是不成熟的,但它是由崇尚欧化的风气中回到民族形式的表现。那时已有少数的大学成立了建筑系,以训练中国新建筑师为目的。建筑师们一方面努力于新民族形式之创造,一方面努力于中国古建筑之研究。解放后,在毛泽东思想领导下,遵循共同纲领所指示的方向,正在开始的文化建设的高潮里,新中国建筑的创造已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工作。建筑师已在组织自己的中国建筑工程学会研究他们应走的道路,准备在大规模建设时,为人民的新中国服务。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中国整个环境影响之下,各个时代的中国建筑各有其特征,同时又具有始终一贯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B、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似是而非地移植了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
C、中国古代建筑内部结构坦率,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国际式”新建筑与中国古代建筑之间具有相似点。
D、许多劳动者为解决生活中的一项主要需要,不暴名利,累积经验,不断努力,集体创作了中国的建筑艺术。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可能受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等复杂情况的影响,中国的一
些建筑可以分类并形成某系或某派的建筑。
B.“洋式楼房”“洋式门面”的涌现酝酿出光宜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是因为之前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
C.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鄙视中国式建筑,虽然有人对中国建筑产生了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
D.皇室的建筑师是世袭职位。直到清代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官殿、圆明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
3.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二中“著名画家而兼能设计并营造建筑”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隋朝画家展子虔,他的《游春图》对建筑环境的整体营造,令其更像是一幅建筑设计的效果图。
B.《文成公主降著图》的画作者阎立德,对工艺、绘画造诣颇深,曾受命营造唐高祖山陵,督造翠微宫等。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横跨汴水两岸的木结构虹桥,代表着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一个辉煌的顶点。
D.宋徽宗的《瑞鹤图》,画中白鹤下方,几乎可以看清宣德门殿脊上的片片灰瓦,檐下木质斗拱的紧凑结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在梁思成看来中国建筑师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向。(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日焰火 邢庆杰
一大早,梅正山就开始收拾这座木楼,楼上楼下,桌椅橱柜,门窗屏风,都擦得干干净净,连楼梯都拖得一尘不染。
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中共临城区委每月一次的例会要在这里召开。几天前,区委书记老魏来通知梅正山时,顺便告诉他,他加入组织的事,要在这次会议上研究表决。梅正山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夜没睡。为了这次会议不受干扰,他昨天就让妻子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梅正山曾就读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5月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的欺凌,激起了梅正山的义愤,也激活了他对国家民族的担当意识。正当他重新定义人生意义的时候,父亲病危。作为梅家唯一的男丁,梅正山不得不回到这个千年古镇,从父亲手里接过镇上最大的粮行,还有祖宅上这座已有百年历史的木楼。父亲去世后,梅正山过了近十年悠闲的日子,粮行有掌柜和伙计,根本不用他操太多的心,他每天就待在家里这座木楼上,喝茶,读进步书籍,累了,也喝几杯当地产的烈酒。但他心中的热血,一直在默默地沸腾着。他终于等到了那一天,他在北京读书时的一个同学找上门来,为他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窗子。这个人,就是中共地下交通员老魏,现在的临城区委书记。
一切收拾利索后,梅正山又到地窖里搬上来一坛酒。这是当地产的“小米香”,65度,一坛足有20斤,他想开完会后,留同志们好好吃顿饭,痛痛快快地喝几杯。
楼梯上忽然传来“咚咚”的脚步声,老魏飞步跨了上来,脸色有些阴沉。 老魏从内线得到消息,昨天,区委交通员小于被捕了,敌人以他妻子和孩子的生命相威……小于已经交代出今天区委会议的时间地点,形势已十分危急。今天来开会的除了老魏,
还有九位同志,老魏只和其中的四位同志有联系,他启用紧急联系方式连夜通知了他们。其余五位,都是梅正山联系的人。
梅正山看了看怀表,已经快八点了,会议的集合时间是上午十点,逐一通知他们肯定是来不及了,他急得围着屋子直转圈。老魏说,目前办法只有一个,去镇外面的桥头上拦截,那是出入镇子的唯一通道。 梅正山带。上驳壳枪,和老魏下了楼就往外走。刚出大门,两人同时退了回来。大门两边的胡同里,各站着四五个黑衣人,腰里都别着家伙。两人心知不妙,互相对望了一眼,又来到后门,发现后门的小巷子,也被黑衣人封锁了。
老魏重重地跺了一下脚,说,坏了,敌人早就盯上这里了,他们故意把我放进来的,现在出都出不去了!
梅正山压低声音,说,无妨,我们先不动,等到九点半时,我们就不断开枪,向同志们报警。
老魏点了点头,说,目前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两人上了二楼,沏上茶,刚喝了一杯,前院就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梅正山探头往楼下一看,七八个特务已经冲进了院子。老魏跑到后窗往外瞄了一眼,从后腰里拔出手枪,说,事情不妙,敌人从两面夹击,他们是想在集合时间之前解决我们。 梅正山问,那怎么办?
老魏说,打!要节约子弹,尽量拖延时间。
就听前院一个细嗓门喊,楼上的共党听着,你们被包围了,只要交出武器投降,保你们性命无忧,负隅反抗,只有死路一条! 梅正山隔窗打出一枪,喊话的特务应声栽倒!
刹那间,前院和后院枪声大作,子弹把墙板都击穿了,墙壁上呈现出
一个个明亮的弹孔。老魏和梅正山各自躲在子弹打不到的死角,耐心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枪声渐渐停了,楼梯处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老魏冲梅正山使了个眼色,两人同时冲向楼梯口,两把短枪同时打响,特务们惨叫着滚下了楼梯。
过了一杯茶的工夫,敌人找来了梯子,从前窗、后窗和楼梯三个方向同时进攻,两人只得不断开枪阻击……
他们阻击了一个多小时,子弹全打光了。梅正山看了看怀表,才九点,离集合时间还有一个小时。
梅正山把那坛烈酒打开,倾洒在桌椅上,屏风上,茶几上,墙壁。上,窗棂和地板上……
敌人知道他们没有子弹了,大叫着“抓活的”,从楼梯上慢慢逼上来。 梅正山将坛子朝楼梯口砸了过去!在敌人的惊叫声中,他从容地取出火柴,划着一根,扔在地上。一股蓝色的火焰腾起,随即四处蔓延,一股火苗顺着地板,上的酒迹,飞快地飘向楼梯,敌人惨叫着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不一会儿,大火冲天而起!
这场大火越烧越旺,干透的木楼在 大火中噼啪作响;烟火直冲云霄,在镇子外都看得清清楚楚。 直到傍晚,大火才渐渐熄灭。 (选自《安徽文学》2021年第8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写梅正山一-大早就把木楼收拾得干干净净、- -尘不染, -方面写出了其内心的兴奋不已,另--方面也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小说第二段说“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是因为“今天”在木楼召开的例会上,将要研究表决梅正山加入组织的事,体现梅正山此时内心的激动,期待。
C.小说中的老魏是一个对敌斗争经验丰富、敢于牺牲自己的老革命的形象;梅正山是-一个虽没正式人党但一心向党、饱受磨难的新人形象。
D.小说行文张弛有度,情节引人人胜,运用回忆穿插等手法,通过“准备会议”“老魏来访”“开枪报警”和“点燃烈酒”等情节完成故事叙述。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前后照应,梅正山爱喝几杯当地产的烈酒,为了会后留同志们痛快地喝几杯,准备了足足20斤的情节,为下文泼酒燃烧木楼埋下了伏笔。
B.小说运用插叙,在叙述主体事件“白日焰火”中插叙了梅正山十年前的经历和小于被捕叛变之事,使得情节的发展合情合理,人物形象亦真实可感。
C.小说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梅正山在家等候开会,发现敌人,开枪示警,焚烧木楼;暗线是老魏发现小于叛变,通知同志,来到木楼,在战火中牺牲。
D.“梅正山把那坛烈酒打。。。。。取出火柴”等描写,语言干净利落;小说叙事善于把控叙事节奏和情绪,极具现场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8.小说以“白日焰火”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塑造了梅正山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初,吴主之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廪,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者,禽兽养于苑中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及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大小失望。五年春二月,帝有灭吴之志。壬寅,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征东大将军卫璀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淄;镇东大将军东莞王佃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祜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减戍逻之卒,以垦田八百余顷。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乃有十年之积。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阁之下,侍卫不过十数人。八年。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濬为羊祜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濬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祜曰:“濬有大才,将以济其所欲,必可用也。”更转为车骑从事中郎。溶在益州,明立威信,蛮夷多归附之。俄迁大司农,时帝与羊祜阴谋伐吴,祜以为伐吴宜藉。上流之势,密表留王濬,复为益州刺史,使治水军。寻加龙骧将军,监益、梁诸军事。诏濬罢屯田兵,大作舟舰。别驾何攀以为“屯田兵不过五六百人,作船不能猝办,后者未成,前者已腐。宜召诸郡兵合万余人造之,岁终可成”。濬欲先上须报,攀曰“朝廷猝闻召万兵,必不听。不如辄召,设当见却,功夫已成。势不得止。”濬从之,令攀典造船舰、器仗。于是作大舰,长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往来。时作船木柿,蔽江而下。吴建平太守吴郡吾彦,取流柿以白吴主曰:“晋必有攻吴之计。宜增建平兵以塞其冲要。”吴主不从。彦乃为铁锁横断江路。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晋灭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济为羊枯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潜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B.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溶为羊枯/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溶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C.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潜为羊枯参军/祜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潜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D.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溶为羊祜/参军枯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潜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仓廪,古代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壬寅,古人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即千支历,文中是记月。
C.表,本义是用野兽毛皮制成的外衣,文中指奏章的- -种,多用于陈请谢贺。
D.别驾,汉置,州刺史的佐官;因地位高出巡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吴主孙皓刚即位时,尚能体恤士卒百姓,开仓济民,被称为明君;但待其地位稳固之后,就变得粗暴骄横,贪酒好色,令全国上下都很失望。
B.尚书左仆射羊祜镇守襄阳时,采取种种恰当的为政措施;在军中
不披铠甲,经常穿着轻便皮袍,居住的地方所用侍卫也不多。 C.王濬得到羊祜的重用,升任为车骑从事中郎;他在益州很有威信,当地的少数民族都来归附他,后朝廷又加封他为龙骧将军。 D.王濬建议召集各你上万士兵来造船,何攀听从了他的劝告,并亲自负责制造船舰、兵器一事。最终造出一艘能容纳两千多人的巨大战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化汉语。(8 分)
(1)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乃有十年之积。(4分) (2)朝廷猝闻召万兵,必不听。不如辄召,设当见却,功夫已成,势不得止。(4分)
14.羊枯在都督荆州诸军事时,有哪些举措?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积雨辋川庄①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②。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释]①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②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饷;送饭食到田头。菑:巳经开垦了一年的田地,此泛指农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田家生活,诗人视野所及,先用“迟”字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
真切传神,再写农家早炊、饷田,富有生活气息。
B.颈联写诗人处于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蔬食,透露寂寞寡淡之感。
C.尾联采用问句,诗人已经是一个从追逐名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诗人呢具有余韵。
D.通过本诗,诗人把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16.《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曾评价此诗“妙在四叠字,易此便如嚼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孔子的问题,表明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2)《劝学》中写直木为轮,不能再变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能智明无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之客期望自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客人的想象中,自己与仙人把臂同游,和日月同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汽车行进在黄土高原上,向壶口瀑布方向飞驰。高速公路两边秋意浓浓,树木和庄稼色彩斑驳,鲜绿、淡绿、深黄、金黄、棕红、褐红,将黄土高原装点得①________________。 偶尔看见成片的苹果园,鲜红的圆圆的大芊果挂满树梢,在车上都能嗅到醉人的芳香,这就是名扬天下的洛川苹果。
汽车拐过一道山梁,前面就是闻名天下的壶口瀑布。老远就看到磅礴的水雾弥漫着冲天升起,几十米之外都能感到水雾的浸渍与喷溅。我们还没有到达瀑布旁边,衣服就被打湿了。
到了瀑布边缘,看见浑黄的黄河水从上游奔泻而下,②________________。到了壶口瀑布,河口收束狭如壶口,瀑布上游水面宽500余米,在不到500米的距离内,猛然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在两岸石壁峭立的河道上,河水以每秒1 000立方米的磅礴气势,从5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翻腾倾涌,声如洪雷,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正如古籍中所曰“盖河漩涡,如一壶然。”这让壶口瀑布几千年来成为一种力量的象征。平时静若处子、温顺贤良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到了这里却发出震天的怒吼并升起冲天的巨浪进而迸发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站在壶口瀑布,我感到激情满怀,③________________,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引用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11月,溢满书香的宁波天一阁里,举行了一场跨时空、越山海的云端对话——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三大家族藏书楼宁波天一阁博物院和意大利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马拉特斯塔图书馆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媒,①________________。
藏书难,②________________。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来看,这三座藏书楼也堪称世界藏书文化史上的奇迹。宁波天一阁是中国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已有450多年历史,范钦时期巅峰藏书7万多卷;美第奇洛伦佐图书馆1571年完工,由世界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设计,其收藏的手抄本就超过1.1万册;马拉特斯塔图书馆1454年首次对外开放,是欧洲首个公民图书馆。“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打开了贸易通道,也开启了东西方人文与艺术交流的新篇章。中意两国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三大藏书楼虽相隔万里,③________________,文韵有共鸣。
21.下列选项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B.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祖国 ! C.“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D.“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2月8日,由《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22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公布结果,“冤种”“小镇做题家”“退!退!退!”等成为当下的流行语言。“冤种”从东北方言进入了普通话,“小镇做题家’”与社会热点事件紧密相联。有学者说:“网络流行语是对生活图景与时代发展的全面反映。” 时至今日,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普遍的交往方式,借助网络平台,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大众在公共言论空间中对社会环境与社会价值“发声”,或是宣泄特定的社会情绪,或是表达对当下处境的群体感受,或是寻求深层次的情感共呜与认同。从更宏观的语言演变的角度看,无论是昙花一现抑或历久弥新,每年的网络流行语都是反映时代变迁的注脚,值得我们去关注、记录与理解。
请结合材料,以“语言·生活·时代”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 D(“不慕名利”无中生有,原文表述是“许多不知名的匠师们,累积世世代代的传统经……形成了中国的建筑艺术”。)
2.A(B项,“是因为之前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以偏概全,原文表述是“\"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C项,“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鄙视中国式建筑”扩大了范围,原文表述是“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D项,“皇室的建筑师是世袭职位\"曲解文意.原文表述是“在清朝二百六十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
成了世袭的职位”,)
3. B(其他三项都只是画作中涉及到建筑,不属于“著名画家而兼能设计并营造建筑”的范時。)
4.①首先提出中国的建筑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但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始终一贯的观点;②然后阐述社会上崇洋媚外的风气及一些建筑师对待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③接着分析“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及其特点,其构架法与中国建筑的构架法方面的异同;④最后指出中国建筑富有希望。 (每点1分,意对即可)
5.①对中国建筑应采取正确的态度.充分了解中国建筑,博采各方之长;②认清建筑师在文化上的地位,依其意向进行设计,向着一定的目标走;③继续累积世世代代的传统经验,不断地努力,丰富中国的建筑艺术;④现代中国建筑师要努力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创造新民族形式的中国建筑。
(每点2分,答满三点即可,意对即可)
6.C(“饱受磨难的新人形象”理解有误,从梅正山过去的经历来看,\"饱受磨难”体现并不明显。)
7.C(“双线结构\"理解有误,从老魏角度看.他所做的事情并未贯穿全文,不能算作线索;其次.通知同志来到木楼也是文章明确写出来的,不能说是暗线。)
8.①以此为题,可以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焰火”一般是在晚上燃放,而本文却在白天燃放.这样就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②照应了文末梅正山用烈酒燃烧木楼、给其他人报警的情节。③暗示了小说的主旨,歌颂了梅正山和老魏含己救人.不畏牺牲的“焰火”
般的高贵品质。
(每点2分,答满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酌情赋分)
9.①社会环境描写:将人物置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故事发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正是国共两党斗争激烈之时,小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故事。②通过正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来塑造其形象。小说以全知视角通过回忆的方式,介绍了梅正山的过去,又通过人物的具体行动.语言刻画了梅正山一心向党、舍己为人、为革命事业不畏牺牲的高贵品质 。(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酌情赋分)
10.C(原文标点为:初,广汉太守弘农王落为羊枯参军,枯深知之。祜兄子暨白:“溶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11. B(“文中是记月”错误,应该是记日,)
12.D(\"王濬建议”错误.张冠李戴.应是何攀向王濬提出的建议。) 13. (1)他刚到荆州的时候,军队粮食不够吃一百天,等到他来的第三年,积存的军粮竟然能够吃十年。 (“始”“季年”“乃”各1分,句意通顺1分) .
(2)朝廷突然听说要召集上万兵士造船.必定不会同意。不如我们就先自行召集,假设请示被朝廷退回,那时造船之事已经即将完成,形势不能中止。
(“猝”“不听”“见却\"各 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安抚远近百姓,深得百姓欢心;②对吴国军民讲信义,听任降者回吴国;③开基田地.大量囤积军粮。 (每点1分,意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当初,吴主(孙皓)刚即位时,发布优待诏书,体恤士卒百姓,打开仓库,救济贫民,按条例放出宫女许配给没有妻子的人,把养在宫苑中的禽兽放归山林川泽,当时吴国人都一致称赞他是明君。但他帝位稳固以后,变得粗暴骄横,有很多忌讳,贪酒好色,全国上下都很失望。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泰季二月,晋武帝(司马炎)有灭吴的志向。壬寅日,任命尚书左仆射羊祜为都督处理荆州各种军中事务,镇守襄阳;征东大将军卫瓘为都督处理青州各种军中事务,镇守临淄;镇东大将军东莞王司马仙都督徐州各种军中事务,镇守下邳。羊祜对荆州远近百姓都加以安抚,深得长江和汉水流域百姓的欢心,他对待吴国军民开诚布公讲求信义,投降的人想离开返回吴国的,听任他们离开,减少戍守、巡逻的士兵,并让他们开垦八百多项田地。他刚到荆州的时候,军队粮食不够吃一百天,等到他来的第三年,积存的军粮竞然能够吃十年。羊祜在军中,经常穿着轻便皮袍,衣带宽松,不披铠甲,在他居住办事的地方,侍卫也不超过十多人。晋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当初,广汉太守弘农人王濬担任羊祜的参军,羊祜十分了解他。羊祜的侄子羊暨说:“王濬这个人志气大且喜好奢侈,不能一心信用他,应该对他有所限制。”羊祜说:“王濬很有才能,如果满足他的要求,一定可以任用。”又升为车骑从事中郎。王濬在益州,英明而有威信,当地少数民族都来归顺依附他。不久升任大司农,当时晋武帝与羊祜秘密商议征伐吴国,羊祜认为攻打吴国应当借助长江上游益州的地势,秘密上表请求留王濬再任益州刺史, 命他训练水军。不久,晋武帝加授王濬龙骧将军,掌管益州、梁州诸军事。晋武帝下诏命令王濬解散屯田兵,大量建造战船。王濬别驾何攀认为“屯田士兵不过五六百人,不能很快把船造出来,后面的船还没有造成,前面造好的船就已经朽烂。应当召集各郡士兵,集合上万多人造船,年
终就能造完”。王濬想先上报朝廷请示,何攀说:“朝廷突然听说要召集上万兵士造船,必定不会同意。不如我们就先自行召集,假设请示被朝廷退回,那时造船之事已经即将完成。形势不能中止。”王濬听从何攀意见,让他掌管制造船舰、兵器。于是建造巨大的战舰,舰长一百二十步,能容纳二千多人,用木材在船上建造城楼,修筑用来观察敌人的嘹望台,船的四面都可开门,船甲板上可以骑马
来回奔跑。当时造船砍下的碎木顺流而下,遮盖了江面。吴国建平郡太守吴郡人吾彦,捞取江中碎木片上奏吴主说:“晋国一定有攻打我们的计划,应当增加建平的兵力,堵塞要害地区。”吴主不听。吾彦就用铁锁链横在长江中,封锁江上交通。
15.B(“透露寂寞寡淡之感”理解错误,诗人早巳厌倦尘世喧器,应是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而无寂寞寡淡之感。)
16.①“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②描绘出广漠空瀠、布满积水的田地上,白鹭翩翩起飞;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的场景。③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
的辋川山野写得诗意盎然,更突显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 (每点2分,意对即可) 17. (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2)使之然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3)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
18.示例:①五彩缤纷②惊涛骇浪③豪情万丈(每空1分,符合语境的成语均可。)
19.①将水流倾泻而下时的声音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水流之大、气势之盛;②引用俗语来形容壶口瀑布的特点与气势,增加文学色彩。(每点2分,意对即可)
20.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平时静若处子、温顺贤良,但到了这里,它发出震天的怒吼,升起冲天的巨浪,迸发出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 (4分,酌情给分)
21.B(文中破折号和B项都表示解释说明。A项,表示插人语;C项,表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D项,表示话题的转换。)
22.①在“云端”聚首②藏之 久而不散更难③但 书香无国界(每空2分,意对即可)
23. [写作指导]根据“网络流行语是对生活图景与时代发展的全面反映”和写作主题,我们可以深人思考语言、生活和时代之间的关系。语言可以反映生活与时代特征,生活与时代发展也推动了语言的演变和发展。根据材料,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不仅仅是人们交流的载体,还是体现文化、彰显个性、寻求情感共鸣与认同等的媒介,生活与时代赋予语言新的内涵和价值。考生可围绕“语言·生活·时代”展开深入思考与立意。 [参考立意]
①语言是时代的风向标,读懂时代,当从读懂语言开始;
②时代流行语往往蕴含着人们对自身生活、社会变革与文化的深长思考;
③普遍认同的年度流行语体现人们共同的情感,是对生活和时代的反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