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八章_阐释-接受批评

2023-06-26 来源:步旅网


第八章

阐释—接受批评

发展过程

•阐释学有着悠久的传统,源于古希腊神话赫尔墨斯神(Hermes)之名;中世纪后期,

出于对《圣经》经文、律法的考证和意义阐发的需要,形成具有学科形态的古典阐释学;19世纪上半叶,德国浪漫派的宗教哲学家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推动了古典阐释学向现代阐释学的转化;

•而20世纪初胡塞尔开辟的哲学现象学以及随后引发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伽达默

尔的阐释学思潮,实现了方法论的阐释学向本体论的阐释学转向;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德国的“康斯坦茨学派”那里接受美学达到了自己的高潮。

理论概述

•阅读的意向性:读者以“恰当的具体化”填充文本框架中的未定性和空白点,在想象

中投射作品世界,恢复作品的表达意向,使再现客体获得一种整体意义。

•理解和阐释:理解即复原文本所表征的原初世界,并如同原作者或历史的当事人自己

一样来理解它们;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是通过此在来完成的,世界根本上归属于此在的世界,同时此在对存在的领悟理解必须通过语言显示出来,因而“语言是存在的家”。

操作方法

•阐释循环:把理解活动看做传统的运动和解释者的运动的一种内在相互作用,先预设

一个使我们能理解的前结构,而后根据前结构,推知未知,获得新知,而后推知未知的一种循环理解。

关于阐释学

文学研究方法的例证

•姚斯对波德莱尔《烦厌》的阐释。现在先把这首诗的中译文抄在下面,这里所据的是

戴望舒译(另有钱春绮的译文,读者可参看) 。

烦 厌

•我记忆无尽,好像活了一千岁。

•抽屉装得满鼓鼓的一口大柜——

•内有清单,诗稿,情书,诉状,曲同(romances,浪漫曲),

•和卷在收据里的沉重的发丝——

•藏着的秘密比我可怜的脑还少。

•那是一个金字塔,一个大地窖,

•收容的死者多得义冢都难比。

•我是一片月亮所憎厌的墓地,

•那里,有如憾恨,爬着长长的虫,

•老是向我最亲密的死者猛攻。

•我是旧妆室,充满了凋谢蔷薇,

•一大堆过时的时装狼藉纷披,

•只有悲哀的粉画,苍白的蒲遂

•呼吸着开塞的香水瓶的香味。

•当阴郁的不闻不问的果实烦厌,

•在雪岁沉重的六出飞花下面,

•拉得像永恒不朽一般的模样,

•什么都比不上跛脚的日子长。

•从今后,活的物质啊,你只是

•围在可怕的波浪中的花岗石,

•瞌睡在笼雾的沙哈拉的深处;

•是老斯芬克斯,浮志不加关注,

•被遗忘在地图上——阴郁的心怀

•只向着落日的光辉清歌一快!

•姚斯的阐释学的操作方法,首先在阅读中将这首诗在三个层次上进行重建。即初级的、

审美的感觉阅读视野;二级的,反思性的阐释阅读视野;三级的,历史的阅读视野的重建。

•姚斯说他的这种阐释方法,乃是建立在理解(intelligere)、阐释(interpretare)和应用

(applicare)三个瞬间过程组成的统一体上。

(“应用”这一概念“并非从本文中寻求感受并在现实世界中付诸行动。相反,它更接近于英伽尔顿的‘具体化形态’,是阐释者将本文现实化或显现化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将“应用”理解为一种对过去的对话,将“应用”描述为“过去与现在、你与我之间的调节”。)

•姚斯认为,在诗歌本文中,初级的审美的感觉阅读视野是一个基础,否则便不能进入

明确的阐释过程。这里,首要的是对作品文本反复阅读,从而在视野结构中获得自我证实。

•在这里,姚斯强烈抨击了把历史重建性阅读放在第一层次所谓“客观主义”的做法。

他认为,这种传统的阐释先讲作品的生成和效果,而现象学阐释则认为必须把审美欣赏作为历史理解的前提,因为审美特征是跨越时间性距离的,它使艺术的历史理解成为可能。

•这里,要防止从历史出发又回到历史的历史循环主义。防止的方法姚斯认为就是把

“本文说什么”的问题改变为“本文对我说什么,我对本文说什么”的问题。

•前面说过,阐释学方法建立在理解、阐释、应用这样三个环节的统一上,但是文学阐

释学的应用却与法学、神学之类不同,“文学中的应用肯定不会化入实践活动,而是满足这样一个合理的兴趣,即通过文学与过去的交流,来衡量、拓展与他人经验对照之下的个人经验视野。”

•至于在具体阐释的三个环节(审美阅读、反思性阐释、历史阅读),姚斯再三强调必须

统一起来考虑,三种操作的成果相互补充。这是因为审美经验,交融着历史经验,反思性的阐释,也必须在历史理解帮助下才能获得。当然,程序有先后之分。

•落实到对《烦厌》一诗的阐释,在初级阅读的诠释重建,即审美感觉的进展视野阶段,

姚斯首先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烦厌”意味着什么?作为这诗的题目,又意味着什么?是否暗示着一种抑郁状态,或者只是个人的怪癖?某人在此讲他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我们的世界,或仅包括他个人的世界?

•但这里的阐释实际上是一种细致的美学分析,当然他引入了接受美学的术语。《烦厌》

展开了一个开放性的、大部分未定的期待视野,因此,审美的诠释重建成为可能。《烦厌》这个标题该怎么理解?

•“普通意义把这个标题中的词置于神秘状态中,正是由于一切抒情诗造成的期待,在

诗歌媒介中,该词的通常意义与偶然意义都获得一个新的、更深的意义,或复活了一个老的、被人遗忘了的意义。”

•本文的审视采取了逐字逐句的诠释,对第一行“我记忆无尽,好像活了一千岁”,姚

斯强调“我”的声音传入了被题目《烦厌》唤醒的期待空间,而且为全诗定下了调。

•文学既然有声音的层面,特别在诗歌这样的韵文中格律成为审美感觉的一个重要部

分,姚斯在初级阅读的诠释重建中十分注意对格律的动态学的分析,如认为:

•对称与非对称在第一行中别开生面地融合起来,中间的自然停顿造成了前半句与后半

句韵律上的对称。波德莱尔的诗法的妙处就在于,他用古典的亚历山大体的对称格律开始,进而到深不可测的不对称:后半句中i声多次反复出现,再次加强了诗歌的意义(Sotlvenirs自然停顿的最后一个音节,与si[即使]和mille中的i声的两次重复相对),而前半句中的比……更多,一千年都容不下,在语义上也形成一种对应。

•夸张用法“千”(mille)在语音上造成i音系列的顶峰,与Solavenirs相对应。如果我

们回过头来看,Spleen(烦厌)通过长音i已经属于这一声音的意味系列。所以,标题与第一行暗示着意蕴的相同,从一开始就唤起读者的悬念,使他们能对作品进行新的具体化。

•姚斯在这里,正是在整体的美学意义上来理解具体格律的含义。

•对诗的张力的分析,从来是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论中的热点,姚斯在初级阅读的诠

释重建中予以了应有的注意。姚斯认为,《烦厌》一诗第二行开始的“一口大柜的抽屉”是静止的,通过乍一看发现不了的动态,却唤起了“惊异的张力”。

•这里“一口大柜”下有三行描述,与诗歌主题,与“我”的记忆紧紧连在一起。“由

这种诗句构成的结构所产生的张力,使我们能够再次抓住抒情一致性的期待。”姚斯认为这是审美感觉的基础。

•在初级的审美阅读中,姚斯专注于诗所给予的审美感觉,他发现一种“美的无序”,

即“枯燥乏味和富于诗意的事件在抽屉中狼藉的旧物中形成鲜明的对照,一串陈列的旧物在‘卷在收据里的沉重的发丝,这一怪诞的意象中达到了顶峰”。

•正如原诗所说:“那是一个金字塔/一个大地窖/收容的死者多得义冢都难比。”这

也就是诗中的“我’’的“烦厌”所在。姚斯说,这种美的无序的和谐笼罩在衰败的暗影中,举凡诗中“凋谢的蔷薇”、“过时的时装”、“悲哀的粉画”、“苍白的蒲遂”、“开塞的香水瓶’’等意象,都会使人感到空虚,何况诗中的主人已成为“最亲密的死者”中间的一个。

•姚斯的初级审美阅读追踪着全诗的一词一句,每一个意象,他对诗中主题烦恼的意象

从各个视角加以诠释,甚至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一诗意的运动过程中,是否要在烦愁的表现中寻找‘烦厌’的意义的答案,这并不是唯一的问题。

•进一步的问题还在提出:当我一旦踏出这个世界舞台,不再作为主体说话的时候,一

种异化的势力就抬起头来,统摄着这个世界的舞台,这又意味着什么?”这里,预示着初级的审美阅读将向二级的反思性阐释和三级的历史阐释发展。

•在初级阅读中,姚斯还从对韵,如“冷漠/永恒’’等角度谈到诗意的反讽,这说明

审美阐释不是自外于一切已有的文论成果,相反,它是立足于这些成果之上的。

•二级阅读中的阐释活动,界定为理解的反思视野。姚斯以波德莱尔关于美的定义(一

种热烈痛苦的东西,又是多少有些朦胧,可以自由猜想的东西)为出发点,作为自己阐释的二级活动的开始。波德莱尔的美的定义是未定性的,相反的涵义互相依存而表现为一种超越。

•如果说,初级的审美阅读从头到尾,那么,“探讨诗歌未完成的意义要我们从尾到头

地回溯。所谓“从尾到头的回溯”,根据我的理解,是追求一种整体性的潜在原则,把看似支离破碎的抒情分子统一起来。

•在这里,姚斯特别强调从初级阐释到二级阐释的衔接性的过渡,前者遗留下来的猜度

与问题,感觉理解对抒情一致性的空隙,都可以在后者阅读中解决。

•如果说,在初级阐释中,还停留在审美感觉上,停留在声音层面美学理解的分解上,

那么,在二级阐释中,便进入了意义的层面,这里更多的是理性的分析语言。复述不易传真,下面摘引一段,以见其操作模式:

•诗意的存在斗折蛇行地伸展开去。第一句唤起了期待,追忆可以建立所有对往事的回

忆的原则,进而它便成为烦厌的根源所在,也是讲话的“我”的思想的神秘状态的根源。首先,追忆往事的类型与方式实际上与追忆往事唤起的期待相适应。回忆既不导致时光复得的幸福,也不导致“时不我与”的悲凉。

•此处的回忆无疑要转化为一种怀疑。抒情的“我”屡次试图在过去中重新找到自己,

但又归徒然。留给他的只有一片毫无意义的物质世界展现在他面前。在这一过程中,抒情的“我”已不能够以自我确定主体的方式保持自我的完整性。主体的语法、人称及谓词的不断变化正表明了这一点。

•……

•如果我们回溯到第一行,我们就会明白,烦愁与记忆一道,从一开始就加入了向深不

可测的世界探寻的运动。我使用“加入”这个词,旨在怀疑有些人将烦愁理解为这一向深

奥的世界探寻的运动的起因。再清楚不过了,这几行诗的句法结构全然是不确定的;“漫长难熬的日子”的无尽伸展,是无可比拟的。

•从“雪岁”产生的烦愁直通那深不可测的世界,“当……时候”的句式正好从时间上

表现了这一点。追忆中冬景的美变成阴郁的冷漠,这是烦愁使然。难道烦愁是抒情的“我”经验这一失落的世界时唯一的感受吗?

•我们第一遍阅读就已经注意到,烦愁并不来自过去,而是从现时的单调乏味中产生的,

它会一直持续到永恒。因此,“阴郁的冷漠”同样也表现在第一行对往昔的追忆上。其实不然,“我记忆无尽,好像活了一千岁”,一开始就产生了进一步寻找本质的企图。这一个“我”被记忆淹没,我们不可能对之处之泰然,这个我既害怕往昔的记忆抹也抹不去,又害怕在这记忆中不能重新发现自己。

•我们第一次阅读时的自信,现在在第一个比较(更多的记忆,Plus deSolavenirs)所揭

示的无尽的深渊面前荡然无存了。第二个比较(更多的秘密moins de Secrets)使恐怖更进了一步。当“我”偶然回忆起驻行无常的运动中一个记起的或浮现出来的地方时,“我”在追求一种停止,停止会变得空虚。

•一切,包括桌子、金字塔、墓穴、义冢或花岗石都停止了,都只能从一个死去的时间

加以把握,永无休止的运动使这些死物标志的过去生活变得不可知,而且最终那个自足的主体本身也陷入了永无休止的运动中。

•姚斯认为,这样的阐释,形式上的发现与主题上的发现能够相互映衬,作为抒情诗中

“我”所体验的烦厌找到了一言以蔽之的回答,那就是一种焦灼的失落感。这种焦灼,不是作为深渊的潜流被对象化,而是人们自己面临的恐怖。

•“这种失落的必然结果是,我们的感知从时间、空间经验中获得的确定性被摧毁了。

焦灼的灾难过后,茫茫人世中竟无我一席之地可以藏身。”在这里,初级阐释中的审美感觉进入了涵盖整体的反思性理解,这种反思性理解,是以世界在诗中的对象化为前提的。

•于是,初级阅读中看到的诗中的细节,都成为凝聚力,成为通过审美形式所把握的焦

灼。姚斯说到这首诗还展示了寓言方法的复活,以及它所体现的伊德中的自我的统摄力。

•第三级的阅读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历史探讨,即展开历史视野的构成,或者说是历史语

境的重建。姚斯认为,这首诗在三级阅读中可以提出如下一些问题:一、可以满足何种期待,否定何种期待?二、本文可能与之发生联系的文学传统是什么?

•三、历史、社会条件是什么?四、作者本文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五、第一次接受赋予

这首诗的意义是什么?在今后的接受史中,其中哪一种意义被具体化了?等等。

•其中有些问题,如作品形成的历史、社会条件,原是社会学批评乃至马克思主义批评

题中应有之义。区别在于阐释学放在审美阅读和主题的整体性理解以后,而社会学批评则习惯上置于审美阅读之前,例如,时代背景一作品主题一人物形象一艺术特色这样的传统分析模式,在我们这里是屡见不鲜的。

•这样做,很可能一切从历史理解中引申出来。审美感觉也在一种先人为主的历史概念

的掩盖下加以简单化和粗糙化了,而且违背创作的规律,因为作家不是先获得了社会学概念再产生作品,而是在审美感知的前提下形成作品,虽然它可以渗人或涵盖某些社会意识。

•姚斯对历史语境的重建,如下的一段话在三级的历史阐释中是方法论的精粹。他说:

“前人遗留下来的问题,为后继阐释者创造了机会。后来的阐释者不能完全抹杀前人在本

文中找到的对他的问题的回答。

•阐释历史中问题与回答的内聚力首先由丰富理解的范畴所决定(不管是取代还是发

展,重点的转移还是重新解释);其次才是证伪性逻辑。如果前人的阐释可以证伪,那这种阐释大多不是历史或客观的‘错误’,而是阐释者提出的问题错谬或不合情理。

•就文学作品而言,只要所提问题是为了从本文出发的阐释而进行的初级理解,那么,

问题就是合理的。易言之,只要所提问题可以作为理解本文的一种新答案,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答案,那么,问题就是合理的。一个非偶然性的回答要求这种回答的意义在本文中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如果艺术作品的阐释史中的不同答案不能相互证伪,而只能根据阐释斗争中意义不断

具体化的发展进程进行历史性的检验,如果不根据合理问题的可统一性,那么,这种在艺术经验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还有什么可以凭据呢?”

•这就是说,三级阐释有其内在的可统一性,现时性的阐释应该从这种可统一性出发,

从而对接受史上不同答案可以证伪,反过来说,对类似或相同的答案可以继承发展,这样才不致割断历史,也不致割断在艺术经验中所获得的真知。

•姚斯对波德莱尔的这首历经不同时代的批评家评论过的名篇《烦厌》进行再评价,在

历史阐释中具有典型意义,它既是阐释学的现代范式,也是接受美学的一次成功的实践。

•他的结论是:“波德莱尔借助寓言方法,消除自然与心灵之间和谐的浪漫主义期待,

引入无意识的力量,反对自我把握的主体。他将生命或世界焦灼的烦倦主题进一步地加深,升华到世界焦灼上”。

•不管这种结论是否准确无误,它是按照他的阐释学程序进行而得出的,在这里,他的

方法论意义比他的具体结论更值得我们思考。

•期待视野:指接受主体或主体间在阅读文本之前所具有的先在的理解结构或心理图

式,在阅读文本时,它由文本激活,具有一种文本心理指向并和文本交互作用的心理势能和意义期待结构。

批评特色

•认为文本总是含有作者原初与读者现今的两种视域,在我们和文本的往复运动中,两

种视域开始交融,文本的意义在融合的瞬间被创造性地揭示出来,由此“效果历史”便形成了,即一个个体与历史的统一体;另外,以开放的、未完成的“文本”,代替传统的封闭性的“作品”,视“文本”为事件,必须在充分的历史具体化中才能实现。

个案分析

•伽达默尔的艺术阐释学认为,艺术作品的语言是一种本真的语言,它包容着世界的经

验,对每个特定的当下和未来的开放都有所准备。我们需要以“生命”来体验“生命”的体验,在阅读的游戏中,现时建构作品的整体意义。

•伊瑟尔的叙事阅读理论认为,文本中都含有隐含读者,读者一方面依据文本的图式,

通过想象来建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读者出于自己的选择策略和独特的想象,将文本的意义吸收为自身的存在,建构起自己的阅读形象。

•尧斯的审美经验论认为,审美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否定性,既有交流功能,又存在

距离,因此对审美对象的本体认识来源于审美经验的把握。审美经验有三个基本范畴,创作、感受和净化,是一个不同层次的结构,也是一个多种功能的结合体。

学生范文

•用阐述—接受批评方法阅读视野嬗变中的《影的告别》。通过择取历史上对于《影的

告别》的一些研究观点,诸如钱理群先生把“影”和“形”之间的关系理解成个体对社会规范的反叛,有学者认为佛教的空观对鲁迅思想有影响以及寓言的艺术功能在《影的告别》中的体现等,来展现《影的告别》在阅读视野嬗变中的不同解读,说明在不同的视野下,作品的意义如何在作用与接受的相互作用中历史地展示自己以及揭示出当时所没有回答的问题。

推荐阅读书目

•章启群:《意义的本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