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堂研究综述

2021-03-07 来源:步旅网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33卷第1期总第120期2018年3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堂研究综述

袁 阳,陈晓燕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100102)

[摘 要] 本文全面梳理了当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堂研究的概貌,为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打下基础。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 ;“思政”课堂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 — 1286(2018)01  — 0068  — 05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底,中办发〔2013〕24号《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国民教育全过程、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领导等诸方面全面布局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思想和原则,引导广大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又明确要求“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6年12月,*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领导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高校而言至关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社会重任。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找到一条对学生认知层面的价值培育和实践层面的价值践行知行统一的有效路径,切实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实质“三入”(入耳、入脑、入心)将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更应立足于时代发展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结合“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要求,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路径。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落细落小落实问题,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还有很多

收稿日期:2017 — 11 — 23

作者简介:袁 阳(1983— ),女,湖北省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 陈晓燕(1963— ),女,河北省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思政部教授。

68 袁阳,陈晓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堂研究综述高职教学研究操作层面的具体工作有待破题。例如:在教学思路上,如何发挥好“两个主体”的作用?一是教师主体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及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在培育学生敢于直面问题、正确观察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睿智解决问题等过程中需要扮演好的导师、导演、教练等角色作用;二是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自行完善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在教学内容上,如何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密切结合学生的个人需求,即学生在思想水平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二是密切结合社会需求,即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要求,从中梳理现象,找准差距,形成问题链、贯穿育人全过程,设置教学情境、启发引领学生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保持与学生进行课上与课下的互动?以跟踪监测检查指导学生在学习思考问题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及针对性的解疑释惑等。从而,着实解决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认同到行为转变、身体力行的种种问题,使之逐步接近并达到教育目标的要求,破解在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知行统一的“两张皮”难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堂的环境与现状分析

《意见》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然而,“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进课堂”要考虑课堂的多层次性,要考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学生受教育环境的变化,“进学生头脑”要考虑到“95后”乃至即将上大学的“00后”,即教育对象的特点。

1. 互联网环境对传统教育方式的挑战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1/5。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底增加2830万人。其中,大学生是手机网民的生力军。互联网环境扩大了多元化价值对当今大学生的冲击范围和影响深度。李先锋等认为,社会转型时期国内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以及全球化趋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现代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1]。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显示出截至2017年6月,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分别达到1.44亿。由此可见思政课堂如何实现“上线”,主动占领网络课堂,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分析

鲍硕来等总结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中显现的问题[2]:重理论宣传,轻主题实践活动;重形式指令,轻深入学生实际;重短期效应,轻长效机制建立。崔常铭等提出了当前“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四个特征[3]:理想信念薄弱,社会责任感较强;政治热情较高,鉴别能力较弱;道德认知强,道德实践较弱;主体意识强,协作能力较弱,认为“90 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与社会环境、学习教育和家庭环境都有关系。

在彭建国等研究中,“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本教材的工作虽有所保证,但学生对“三个倡导”的认知现状不容乐观,实效尤其不理想,实现“三个倡导”内化、践行的目标任重而道远[4]。赵向东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呈现内涵的普及程度不高、教育的认可程度不强、利益的倾向化程度明显、理想和目标模糊等问题[5]。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夯实三个自信基础,强化文化认同,凝聚价值共识,掌握话语权的“高大上”的问题。要把这件大事做好,必须使之

69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33卷第1期总第120期2018年3月“接地气”,深入研究这其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例如:我们希望学生能理解认同最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必须正视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诸如群体性事件频发、暴力丛生、社会文化凝聚力流失等,这些现象对生长在其中的青年学生有多大影响?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多大困难?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到底存在哪些困惑,对同一个社会问题,在一个班级里到底有几种典型观点?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和引导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困惑所在,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解释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疑释惑,为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奠定学理基础。

肖志亮认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人才的培养可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学业质量,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6]。

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做到呢?韩宪洲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整个高职教育阶段育人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不要视其为独立于现有教育体系之外的内容”,否则就会教条地陷入到“搞运动”的窠臼中去[7]。就高职思政课教学而言,教师真懂、真信、真用—主动教,引领学生的 “入耳、入脑、入心”。学生真学、善思、敢问—主动学,双向努力,学生快乐,教师享受,教学相长,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性实效性的需要,也是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双重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基本策略研究

(一)“三个课堂”与“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基本策略 1. 优化课堂结构与课程设计

优化课堂结构,首先要做好“三个课堂”的顶层设计。优化课堂结构,要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这也是思政教师发挥教学创新作用的着眼点,可以在教材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改进和自身的言传身教上进行创新。“第一课堂”是主渠道,教学内容则是这条主渠道的“活水”。教学内容的创新,从根本上说要立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夯实三个自信基础,强化文化认同,凝聚价值共识,掌握话语权问题的要求,要“接地气”,深入研究并破解这其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新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水平

随着互联网和在线教育技术的发展,很多学者也在关注引入新信息技术手段来创新教学方式。要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要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主体性,要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于网络平台的应用,张梅提出要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享网络服务平台”[8],该平台旨在通过探索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先进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利用翻转课堂、慕课、云平台等线上教育模式引导高校开展“互联网+”思政课改革,更有效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在被提到,比如“翻转课堂”正在被思政教师关注。当前流行的各种慕课平台,就是翻转课堂的重要实践形式。当然,对于慕课和翻转课堂,也应辩证来看,“对于翻转课堂我们不能采取完全的拿来主义,要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对待这个全新的模式。”[9]

(二)思政“三个课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和实践案例研究1.“第一课堂”的创新

要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我们需要解决此课程教什么、怎么教和谁来教的问题。宏观上来看,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的问题。谭容杰提出了发挥主渠道作用的途径与方法,包括教 70 袁阳,陈晓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堂研究综述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高度;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教学内容要贴切现实[10]。

高职教学研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操作层面,李德全、邓多文指出[11],在融入过程中,清晰整个课程和具体章节的价值渗透目标,并在课堂教学生成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相互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学内容生活化,应该包括每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教学技巧层面,谭明贤指出,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积极创设出的师生互动氛围浓厚的课堂环境[12]。

在高校的具体课程教学方面,国内学者也积极创新,研究每一门思政课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路径。

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姜万兰,秦艺鸣发挥课堂教学优势,在教学中抓住契机,充分利用时事热点深刻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

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吴映平结合民族大学的特点,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创新,包括:充分认识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坚持知识、信念与感情教育相结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素材[14]。

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姚鹏、马冠朝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堂教学中,构建二者点线结合、骨肉相连、详略结合、突出重点的教学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灌注在教材中、课堂中、头脑中[15]。

2.“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的创新

“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站在学校全局,创造各种外部条件和环境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育问题。为真正提高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刘云影构建了“四个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16],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学生的党团建设工作相结合、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与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指导相结合。除了可以从学生的党建、学生管理、学生活动等方面入手之外,校园文化的塑造也非常关键。通过重读经典、改革与创新课堂教学思路和模式、广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可以极大地促进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17]。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基本路径总结

以上研究了国内学者创新思政课堂的思路,构建了“三个课堂”体系,阐述了三个课堂的协同关系,围绕“第一课堂”主渠道进行课堂设计和教学方式创新,分析了学者们对思政类主要课程教学创新的案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堂有如下启示:

1. 构建“大思政格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机制。

作为思政教学的教研主体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第一课堂”重任的思政类教研部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环节。思政类教研部除了搞好教学工作,还得“谋全局”,与学校党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学生管理等部门通力配合,实现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协同的全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和践行机制。

2.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实现项目化教学设计。

71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33卷第1期总第120期2018年3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空白点和求知路径,设计问题链,从身边的故事讲起,从熟悉的道理教起,一环扣一环实现价值的传递。通过问题驱动求知兴趣,问题的着力点要解决“两个结合”:一是密切结合学生的个人需求,即学生在思想水平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二是密切结合社会需求,即职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要求。

3. 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教师应该勇于颠覆传统的“教—学”的教学流程,大胆尝试翻转课堂,创新开启“学—教”流程,要随时保持与学生进行课上与课下的互动,完成从单一智力因素的考核为主向对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行管理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评估转变。

4. 积极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平台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教学资源的极大丰富,教学素材系统全面,建设成数据库,可以方便师生获取;二是新的教育理念能得以引用,比如能实现翻转课堂的慕课平台,能实现协同学习的研学平台,比如通过协同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同学习,教师可以随时参与和引导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李先锋,张黎姣.试论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2014,27(11):49-51.

[2]鲍硕来,陈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路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1):128-131.[3]崔常铭,刘伟.“三个课堂”互融互动的“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途径探析[J].当代教育

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8):222.

[4]彭建国,肖婷婷.“三个倡导”进教材、进课堂的现状与对策[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04):80-83.[5]赵向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现代交际,2017(01).[6]肖志亮.浅析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J].现代交际,2017(05).[7]韩宪洲.立足三个融入推进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5(01):36-38.[8]张梅.高校思政课共享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2):23-25.

[9]王继新,韩晓玉.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04):52-55.[10]谭容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实践探析—以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 (02):57-59.

[11]李德全,邓多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J].社会科学家,2017(01):132-136.[12]谭明贤.试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情境创设[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5):7-8.

[13]姜万兰,秦艺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 旬),2015,31(06):128-130.

[14]吴映平.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路径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7(06):45-46.[15]姚鹏,马冠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19):228-229.[16]刘云影.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12):104-105.[17]张素凤,郝志功.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途径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01):15-16.

(下转第76页)

72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三、实施结果第33卷第1期总第120期2018年3月一个评价方式是否有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来检验。通过对本实验对象一个学期新的评价方式的实施,ESP慕课多元评价方式的主要成效有如下几点: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增加,学会小组间分工协作;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显著提高。根据教学督导的听课评价和教务处评教系统评分数据的反馈表现:实施ESP慕课多元化评价方式后,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均值达到90%,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标。

参考文献:

[1]代晋.基于需求分析的工科类专业ESP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6.4.[2]尹富林.ESP教学评估体系的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03):174-177.

[3]张丹.基于MOOC和ES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5(06): 130-131.[4]朱海青.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评估方案探索[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2(2):70-72.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SP multiple evaluation model on the

platform of MOOC

LIU Hairong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bei, Huanggang 438002)

Abstract: The ESP multiple evaluation model on the platform of MOOC taking students as the center, the combin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dynamic evalu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students, the teachers understood the teaching process more in—depth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status timely,and they would adjust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as well, so that would help students become classroom knowledge seekers.Key words: ESP; MOOC; multiple evaluation model

(责任编辑 邱凌云)

上接第72页

A summary of the stud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egrating into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YUAN Yang, CHEN Xiaoyan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100102,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of the study the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of the Core Val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y the principle of doing it into more detail ,small drop, and implementing it into practices,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sort out the domestic scholars overview of the study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

(责任编辑 邱凌云)

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