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期中质量检测试题2011. 4
命题 金台教研室 李双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及试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梭伦改革前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贵族对平民的剥削是造成城市危险的主要原因 B.城市真正到了危险境地的表现之一是平民暴动一触即发 C.萨拉米斯岛战役的失败决定了城市危机不可调和 D.实行僭主政治似乎成为唯一的解决方式
2、生活在公元前594年的克里昂原是雅典的一个自由民,因债务沦为奴隶,因为梭伦改革 A.恢复自由民的身份 B.继续奴隶的生涯 C.解除债务,但继续为奴 D.被驱逐出雅典
3、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 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C.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D.以“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5、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6、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内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者入仕做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 7、商鞅变法措施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要求和特点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废井田、开阡陌 D.实行什伍连坐法 8、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贵族们不再反对变法 B.商鞅死后,变法措施被废除
C.商鞅被处死,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D.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9、北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上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鲜卑)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使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不能说明 A.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我国北方处于分裂状态 C.北魏统治范围生活着多个民族 D.我国处于大分裂状态 10、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流民定居恢复经济的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迁都洛阳 C.整顿吏治 D.改革鲜卑旧俗
11、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北宋统治的洛阳呈现荒凉景象 C.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D.洛阳难以再现昔日繁华景象 12、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13、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 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 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 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 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
1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北宋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使得政府的官俸和军费开支越来越大,导致其中期财政危机。由此应得出的教训是 A.机构改革必须增加财政开支 B.扩大国家机器是改革的有力保证 C.改革必须重视精兵简政 D.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扩大政府机构和军队
16、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17、教会提出“双剑说”和“太阳月亮说”的目的是:
A.维护封建王权 B.针对新教的冲击,维护天主教的权威地位 C.谋求基督教的统一 D.使教会的权力凌驾于世俗统治者之上 18、加尔文改革中与马丁·路德明显不同的是
A.因信称义 B.民主选举神职人员 C.否定教皇权威 D.简化宗教仪式 19、16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是 A.英国国王 B.罗马教皇 C.首相 D.主教 20、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双重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是:
A.德意志宗教改革B.日内瓦宗教改革C.尼德兰宗教改革D.英国宗教改革 21、下列内容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是
A.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B.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C.大力兴修水利 D.壮大军事力量 2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促进了埃及的统一和振兴 C.改变了埃及的社会性质 D.遏制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3、“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 A.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 B.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
C.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
D.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成为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
24、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25、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商鞅舌战图 图2 梭伦改革前的激烈辩论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请回答:
(1)图1图2的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根据材料二、三,试从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三个角度比较两次改革内容的不同之处。(9分) (3)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6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 (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摧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邓广铭《王安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2分) (2)综合材料一和三,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苏辙是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的? 指出王安石与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 (4分) (4)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6分) 注:第28题在答题纸上。
高二历史选修一期中质量检测答题纸2011. 4
题号 得分 一 二 26 27 28 总分 总分人 26、
27、
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30万古尔登,这个数目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材料二: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位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以洗净罪恶了。
材料三:‚当钱投入钱柜里叮叮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受财的欲望,而不是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四:‚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路德选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说明教皇兜售赎罪券的真正目的是什么?(4分)
(3)材料三阐述了路德什么观点?(4分)
(4) 材料四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