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对比探究

2021-08-25 来源:步旅网


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对比探究

试验121

1208140515

张舵

【摘要】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劳动价值论, 西方经济学理论坚持效用价值论, 并把二者作为区分两大阶级价值理论的基础,由阶级对立导致了价值理论的对立, 认为二者之间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本文按照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来源、内容、区别、联系以及统一四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对比探究,将两者统一,建立了自己的理论。

【关键词】效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 对比

【正文】

长期以来,价值理论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各种理论争论不休的原因在于诸多的经济学家阶级、立场存在诸多差异,对“价值”这个概念难以达成共识。以价值决定与价值源泉作为标准来梳理经济学上的价值理论,可以发现价值理论主要有“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均衡价值(价格) 论”四大类。进一步地从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来看,劳动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属于供给价值理论范畴,效用价值论则属于需求价值

1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通常被称为理论范畴,而均衡价值论则属于供求混合价值论范畴。

经济学价值论的两个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劳动价值论, 西方经济学理论坚持

2本效用价值论,二者作为区分两大阶级价值理论的基础, 认为二者之间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文将按照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来源、内容、区别、联系和统一五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对比探究,以期深化认识。

一.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来源

在古代,人们探讨价值问题时,就曾经在不同程度上提出过以效用来衡量价值的观点,但是没有发展成系统的理论。17世纪下半叶英国的尼古拉•巴尔本和18世纪意大利的费尔南陀•伽里阿尼、法国重农学派的孔狄亚克发展了这一思想。到19世纪初,法国的萨伊也提出过这种观点,但是他没有特别强调效用价值论的主观性。19世纪50年代的戈森,在

①,综合前人的观点上提出了“戈森定律”为在实际上形成效用价值理论构造了最后的蓝图。319

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爆发,“心理学派”的门格尔、庞巴维克,和“数理学派”

的杰文斯、瓦尔拉斯等人分别提出了内容基本相同,但表述各异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自此,效用价值理论的完整体系就以近代形式出现了。

与效用价值论相对立的劳动价值论作为对商品交换关系的基础的认识早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思想家著作中已有若干萌芽和粗浅看法。但在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思想处于支配地位时期,由于这些看法只注重流通领域中的商品价格差价,忽略对价格基础的探讨而遭到湮没。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工业资本兴起而重新发扬光大,构成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威廉•配第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者,他认为商品的“自然价格”(实即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所需的人手数量,并指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例的关系。虽然在配第那里,价值与使用价值、价值与交换价值、价值与价格都还没有区

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即“欲望强度或享乐递减定律”,亦称“戈森第一定律”。

(2)假如有人在几种享乐之间有选择自由而无充分享受的时间,则不论这几种享乐起初的绝对量如何不同,要取得最大的享乐总量,必须在他们之间依次消费其享乐量(个量)最大者,直到各种欲望之数量(个量)彼此相等为止,这就是“享乐均等定律”。

(3)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情况下,要取得更多的享乐量,只有发现新享乐或扩充旧享乐。

别开来,但是他将商品价值视为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结论,却不能不使我们认为:配第是当之无愧的劳动价值论奠基人和“政治经济学之父”。4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布阿吉尔贝尔以个人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的正确比例来说明商品的“真正价值”决定,实际上也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量。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在批判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将劳动价值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并将其贯穿全部学说,成为其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5而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体系。

一. 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效用价值论的实质是主观价值论或需求价值论。6效用价值论认为, 商品的价值是消费者的效用程度评价。物品的效用是物品能够满足人的欲望程度、满足人的需要的能力。消费者认为能满足自己的效用,就有价值,否则, 就没有价值。

19世纪70 年代以后, 效用价值理论主要表现为边际效用价值论, 认为物品的价值最终是由效用和稀缺性共同决定。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

(1)消费者的最终需要是物品价值产生的根源,“价值是以财物提供的对需要的满足为依据”。7

(2)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 除物本身具有满足人某种需要的有用性外, 还须具有相对于特种商品需求而含的稀缺性。

(3)财物的价值量既不由它的最大效用, 也不由它的平均效用, 而由它的边际效用来

决定。

(4)一切生产要素的价值, 因而也是成本的价值, 是由在经济中所能生产的一切最终产品中具有最小边际效用的那个产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 亦即把生产成本归结为满足的程度。

(5) 当两个物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时, 它们的价值量就相等。如果两个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量相等, 无论生产它们所耗费的劳动有多么大的差异,它们的价值量都相等。8

与强调主观评价的效用价值论不同,劳动价值论更强调客观的主体劳动价值。马克思提出了商品的二因素,即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物质财富的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物质的承担者。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任何有用的物品都有使用价值,但只有这种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9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将商品的价值阐释为劳动产品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提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

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10这样,劳动和价值就被联系起来了。

马克思进一步提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11

二. 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区别

(1)哲学基础不同

效用价值论存在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由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效用评价来决定价值。在萨伊看来, 效用是物品满足人需要的固有属性, 物品的价值取决于效用, 效用决定价值。效用论者相信边际效用递减是一条不变的规律。正如戈森所说:“在所有享受中, 既包括精神享受, 也包括物质享受, 无一例外, 这种享受量递减的规律都会反复出现......享受欲望服从于这一规律。”12

反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通过对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揭示,为劳动价值论打下了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随后,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 “不是诉诸人性, 而是像一个生理学家进行解剖一样”,进一步发掘价值、货币、剩余价值、资本、以及资本积累、分配和流通等内涵, 揭示出“被物的关系所掩盖”的社会成员间的生产关系, 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运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2)研究角度不同

13效用价值理论强调主观评价,就是通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来确定商品的价值。萨伊认为:任何生产都必须要有三个要素, 即劳动、资本和土地, 既然三要素共同创造财富或效用,因此它们也就共同创造价值。以此为前提, 就会引出一个必然的结果, 即“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在萨伊看来, 既然三要素共同创造了价值, 每个要素都应从生产出的价值中得到相应的报酬, 其数量必然和他们所创造的价值量相等。而门格尔根据其“归算理论”认为, 生产中使用的机器、原材料、土地等等生产资料, 间接地通过帮助, 生产出能直接满足个人需要的物品来确定其价值,因而,生产资料的现值就等于它们将要生产出来的消费品的预计价值。因此,从一开始, 效用价值论者就是从消费或需求的角度来看待价值的。

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在生产商品的过程中, 具体劳动实现生产资料和原料中原有价值向新商品的转移(物化劳动的转移) ,抽象劳动(活劳动)创造新的价值, 商品价值的形成由物化劳动的转移和活劳动的凝结两部分构成。由于物化劳动表现的生产资料和原料是前一或前几个生产过程、其他部门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 因而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14由此表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从商品的生产过程入手,属于“供给价值理论”的范畴。

(3)适用范围不同

效用价值论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无论是远古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由人的本能决定,会对物品的效用进行评价。但是仔细研究它的价值理论就会发现,这种价值论实际上是假定人是理性的,是掌握充分信息的,有能力区分消费不同物品给人带来的不同效用,认为人当然能够对比花费相同货币消费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物品的效用大小。这些假定显然过高估计了人的理性,过高估计了消费者所掌握的关于

商品的信息的充分性。同时,假定商品可以无限细分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效用价值论在这一点上存在理想化,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正是市场经济的一个“致命缺点”。

相对于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强调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抛开了商品形成阶段的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付出。“劳动是第一性价格,是最初用以购买一切货物的代价。世间一切财富,原来都是用劳动购买而不是用金银购买的”。其次,从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在资本累积和土地私有尚未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劳动是财富制造过程中唯一需要付出的“代价”,至于非劳动要素则可以无代价地或无偿地加以使用。如在斯密所举的捕杀“海狸和鹿”的例子中,人们为了获得这两种产品只需要付出自己的劳动,至于捕杀“海狸和鹿”所需要的工具则属于捕杀者自己所拥有,或者说依靠自己来制造。虽然从理论上讲,“ 海狸和鹿”的价格中应该包括捕杀者的劳动所得工资、捕杀工具的所得利润等部分,但是在现实中,由于捕杀者并不是通过市场的方式购得各种捕杀工具,在劳动者的心目中,也就没有必要将其收入人为地细分为不同的部分。15

因而笔者以为,劳动价值论的在现实中的适用范围只有在生产力落后的“野蛮社会”时期,人们只有通过打猎等活动来获取食物,无法依靠土地来获得收成,没有货币经济,此时劳动就将成为价值的唯一来源和唯一衡量标准。

(4)代表利益不同

从效用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来看,它能够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

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无产阶级阶级立场是鲜明的,带有强烈的阶级斗争的色彩。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劳动创造了一切价值,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了,因此无产阶级应该起来反抗,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一个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可以说,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哲学的理论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推翻资本主义服务的。16

四.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联系

(1)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相通

西方经济学的“效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同时马克思又认为,劳动产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那么,它也就没有丝毫价值。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17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而不形成价值。”18因而,马克思就将商品的劳动价值同商品的使用价值联系在一起了。可以清晰地看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商品价值的“形成” ,不仅有赖于“劳动”,还有赖于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判断,有赖于消费者对商品是否认可。如果消费者完全不认可某一商品的使用,那么,该商品就没有丝毫的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 卷分析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问题时也表述了同样思想。马克思指出:“在大工业的各个部门......,无形损耗也起着作用。原来值40000 镑的同量车厢和机车,10 年之后,通常可以用30000 镑买到。因此,即使使用价值没有减少,也必须把这些物资的市场价格的25 %的贬值计算在内。”19十分明显,原有的固定资产车厢和机车之所以贬值25 % ,是因为社会上出现了功能更全的新型车厢和效率更高的新型机车,也就是说新型车厢和机车的效用(即使用价值)比老式车厢和机车更高,老式车厢和机车的效用相对降低了,因而,它们的价值、价格必须降低。

而且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关系的认识上,马克思强调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的前提,从而也是商品的价值的前提”20。从这一点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共通性就更明显了。21

(2)边际效用递减与价值规律相通

马克思对供求规律的解读是:“不同生产部门的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来出售这个假定,当然只是意味着:它们的价值是它们的价格围绕着运动的重心,而且价格的不断涨落也是围绕这个重心来拉平的。”22马克思的具体分析是:“如果某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社会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就浪费掉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没有了,因而价值也随之消失。因此,这些商品必然要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其中一部分甚至会根本卖不出去。如果用来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的数量,同要由这种产品来满足的特殊需要的规模相比太小,结果就会相反。”23在这里,马克思强调指出的是:商品之所以“要低于它们的市场价值出售”或者“其中一部分甚至会根本卖不出去”,是因为这种“商品的产量超过了当时社会的需要”,随之丧失了使用价值,进而失去价值。显然,这里的界限是由使用价值而产生的,由此可见两种价值理论是具有共通之处的。

(3)劳动价值论和序数效用论观念相通

西方经济学的序数效用论是由意大利的经济学家维尔弗里多•帕累托等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效用作为一种“满足”的体验,无法用绝对数值来准确计量,但可以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等来区分先后,区分孰轻孰重。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时,明确指出,它是由三部分构成的: ①“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4 ② 劳动力所有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 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马克思指出“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他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5由此可见,马克思是将“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放在劳动力商品价值构成中的第一位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事实上是有着“序数效用”观念的。当然,马克思的这一分析也是完全符合雇佣工人生活消费的实际情况的。

五.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统一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萨伊的效用价值论都来源于亚当•斯密的价值论, 只不过萨伊取走了价值的使用价值部分,而马克思则拿走了交换价值部分。

笔者认为,价值应当是完整的,它应当包括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部分组成。

自身价值为所有生产要素的价值,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自身价值和要素价值论是有相通之处的。它是商品自产出之日起便具有的,无论是否进行商品交换都存在。

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劳动时间来衡量。26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是片面的,原因在于: ① 在农业中不仅劳动要素重要,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非劳动要素更加重要,农业中不能没有水、土地等自然要素。以刘成碧先生所举的农产品生产之例来说,在干旱的时节,本来应该组织农民去抗旱,但是由于“老天爷”帮忙,在农民“准备付出劳动”之前,“老天爷”意外地下了一场喜雨,从而免去了农民的人力劳动投入,结果农作物不但没有受到损失,反而还获得了大丰收。27在这里,如何分析农产品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形成? 一方面 ,客观事实是:“老天爷”的帮忙使农作物获得了丰收,实物产量得以增加;但另一方面,我们能依据传统的价值源泉一元论说“因为人类劳动付出较少”,所以“农产品的价值量低”吗? 进一步地,我们能否认自然因素对价值创造的作用吗? 显然不能。我们的工农业生产不能脱离自然资源,只要有自然资源的参与,就需要相应的租赁费、使用费,而这些自然资源并不是人类劳动所得,理应算入到自身价值中去。也就是说,这里的自身价值,与坚持三元、四元论的要素价值理论相似,包含了劳动者劳动的作用。②“价值的创造只能是人类劳动”的传统观点难以令人信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保持产量不变、技术水平不变等) ,如果产

品生产过程中只是要素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变化,例如,我们用劳动要素替代了资本、自然等非劳动要素,或者以资本、自然等非劳动要素替代了劳动要素,则依据“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理论,相同产量的两种不同生产方式下,产品的价值是不同的:劳动投入量少、非劳动要素投入量多的生产方式下,商品价值量较小;而劳动投入量大、非劳动要素投入量少的生产方式下,商品的价值量却大。这显然难以成立。③马克思认为一种商品如果没有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28,马克思又说“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29,这里将价值理论模糊化,隐晦地承认了“有用性”的作用,敢问,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再看效用价值理论,它更像是“临空架桥”,将商品的价值完全交付给消费者的主观效用的判断来确定,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作为消费者,不了解商品的生产成本,所做出的判断必然是有利于自身的,也就是仅有“使用价值”,而没有成本基础,这显然对于生产者而言是不利的。因而,在现实市场中,效用无法决定商品的价值。

但是,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应当承认社会价值的存在,社会价值就是该商品在该社会中对每一个人的效用,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如何衡量的问题。比方说,一桶水在干旱国家和热带多水国家的社会效用是不同的,在干旱国家针对不同的人,每个人的缺水程度(或者说是需水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情况下,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存在差异的。

商品的自身价值是商品的本性,而商品的社会价值是商品的社会性,两者统一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商品的价值不是确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既会横向随地域变化而改变,又会纵向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均衡价值论的马歇尔的观点与此相似,价格取决于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的共同作用的均衡价格理论。但是笔者认为,商品的价值不应等同于商品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价格与

价值的概念是不相同的。在正常市场,价格应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是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20世纪末的亚洲金融风暴,便存在世界金融炒家操纵期货价格的现象,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供求规律不再适用。在一般情况下价格高于自身价值,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为尽可能地收回成本,厂商不排除采取贱卖措施,从而使得商品价格会低于自身价值。

通过提出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概念,使得劳动价值论被吸收于自身价值之中,而效用价值论也被社会价值采用吸纳,这种价值理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理论,代表着笔者自己的思考。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实现形式上的统一。

【结论】

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既是对立的,代表着各自不同的利益群体,又是统一的,统一在价值这一大的理论框架之下。价值,至今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定义,这就意味着,争论了几百年的价值论问题不会就此终止。但是,我们不可否认,无论是持有劳动价值论的社会主义政体,还是持有效用价值论的资本主义政体,都仍然存在于地球之上。任何一个理论都不是圭臬,都必须与时俱进。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产物,更是19世纪的产物;同样的,效用价值论也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之后兴起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不正是效用价值论的补充和完善吗?劳动价值论站在参与生产的人的角度,而效用价值论则站在了消费者的角度,或许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有效结合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实现真正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许成安、杨青:《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中若干问题辨析—兼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辩证关系》,载《经济评论》,2008年第1期 2

李荣山:《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关系辨析》,载《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总第86期) 3

胡代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4

张培刚、厉以宁:《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4页 5

胡代光、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6

许成安、杨青:《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中若干问题辨析—兼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辩证关系>》,载《经济评论》,2008年第1期 7

维塞尔:《 自然价值论》,商务印书馆, 1982年,第 55页 8,

罗朝晖:《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比较》,载《宜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2006 年2 月第1期 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5页 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5页 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8页 12

安道尔•马伽什:《现代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商务印书馆, 1992年,第30页 13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7页 14

罗朝晖:《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比较》,载《宜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2006 年2 月第1期 15

许成安、杨青:《劳动价值论、要素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中若干问题辨析—兼评《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辩证关系》,载《经济评论》,2008年第1期 16

王浩:《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区别联系》,载《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5期,有改动 1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8页 18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1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20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16页 21

张昆仑:《试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西方效用价值论之相通点》,载《现代财经》,2009 年 第1 期,第29 卷(总第228 期) 22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23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8页 2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2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1页 2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5页 27

刘成碧:《关于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思考》,载《江汉论坛》,2003年第7期 2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5页 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4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