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China F ood Ad fffv s=:皇望堡 :::竺 低聚果糖的功能、应用、生产及发展前景 周日尤 向春燕 (1.江苏省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210019;2.重庆市黔江区质检局409700) 摘要:低聚果糖以其独特的保健功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论述了低聚果糖的功能、应用、生产及 发展前景。 关键词:低聚果糖;功能;应用;生产 The function,application,manufa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fructOOligOsaccha rides ZHOU Ri-you XIANG Chun.yan Abstract:Fmctooligosaccharides is applied widely for its unique health function.The function,application,manu- fa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fructooligosaccharide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fructooligosaccharides;function;application;manufacture 于快速发展时期,被誉为集“营养、保健、疗 1前言 效”三者于一体的21世纪健康新糖源。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简称FOS) 又称蔗果低聚糖或寡果糖,分子式为G—F—F , 2低聚果糖的应用 n=1~3(G为葡萄糖基,F为果糖基),是果糖 低聚果糖自1983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进入 与葡萄糖构成的直链低聚糖,是果糖基以B一2— 市场以来,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乳品、日 1键与蔗糖中的D一果糖基结合而成的蔗果三糖 化及饲料中。 (GF2)、蔗果四糖(GF3)、蔗果五糖(GF4)和 2.1在食品、保健品中的应用 蔗果六糖(GF5)混合物。 低聚果糖作为功能性低聚糖和甜味剂,可以 作为甜味剂和食品添加剂,低聚果糖是第一 和蔗糖混合或代替蔗糖用于各种食品和保健品 个通过FDA审核作为公认安全级(GRAS)的功 中。 能性低聚糖,其低龋齿性、难消化性及双歧杆菌 2.1.1作为益生素即双歧杆菌促生素 增殖性已得到证实u J,在非消化性功能食品中, 低聚果糖作为益生素即双歧杆菌促生素应用 低聚果糖是符合益生元标准(即双歧杆菌促生 于食品中,可以克服原产品的某些缺陷,使产品 素)的典型双歧因子,具有双向调节体内菌群、 更完美。在谷物产品等添加低聚果糖,可以得到 降低血脂、促进维生素的合成、保护肝脏、促进 高品质产品并延长产品货架期。 Ca、Mg、Fe等矿物质吸收、防止肥胖、防止龋 2.1.2作为活化因子,促进Ca、Mg、Fe等矿物 齿和美容的作用,是近10年来国际市场上广泛应 质吸收 用的功能性食品配料【2],商品化程度在国内外处 低聚果糖是钙、镁、铁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童 的活化因子,应用于补钙、铁、锌等食品、保健 品中。低聚果糖在大肠内被细菌发酵生成L一乳 酸,可以溶解钙、镁、铁等矿物质,促进人体对 功效,改善产品的口感。 2.2在乳品中的应用 2.2.1在奶粉中的应用 低聚果糖比较适合添加在奶粉中生产婴儿配 方奶粉和中老年人奶粉。婴幼儿和中老年人消化 道功能都不是很好,而且容易缺钙,低聚果糖既 食物中钙、铁、锌等矿物质及蛋白质的消化吸 收。实验证实,低聚果糖促进钙的吸收率达 70.8%。因此,低聚果糖可以改善营养不良、促 进生长发育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2.1.3作为营养素,促进维生素的合成 低聚果糖可以促进体内合成维生素B类及叶 酸,具有支持大脑、神经系统、消化及能量生成 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体新陈代谢水平。在滋补食 品中添加低聚果糖,可提高人体免疫力。 2.1.4作为低糖、低热值、防龋齿、难消化的甜 味剂 低聚果糖不能被突变链球菌利用生成不溶性 葡聚糖而提供口腔微生物沉积、产酸和腐蚀的场 所(牙垢),可以防止龋齿。 低聚果糖极少会被消化道中的胃酸和酶分 解,很难被人体吸收。热值为1.5kcal/g(蔗糖热 值为4.6kcal/g),热值极低,因此摄人低聚果糖 后,不会引起肥胖,是理想的、低热值的功能性 甜味剂。 减肥食品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降低产品热 值;低糖食品中添加低聚果糖,不易引起血糖升 高;酒类产品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防止酒中内 溶物沉淀,改善透明度,提高酒的风味;果味饮 料和茶饮料中添加低聚果糖,可以使产品口味更 细腻、柔和、清爽。 2.1.5作为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降低血脂保护肝 脏 低聚果糖是一种优良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 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游离脂肪酸,改善 脂质代谢,对于因血脂高而引起的高血压、动脉 硬化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改善作 用。 双歧杆菌吸收低聚果糖后,迅速增殖,抑制 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梭状芽胞杆菌等腐败菌发 生作用,减少毒性代谢物(如吲哚、亚硝基氨 等)的生成,同时迅速将毒性代谢物排出体外, 减轻肝脏负担,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低聚果糖 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应用于降血 压和调节血脂等功能性食品中,可以提高产品的 有双歧杆菌增殖功效,还有降血脂、降血糖、促 进矿物元素的吸收等功效。婴儿奶粉中低聚果糖 添加量3%~5%为宜。 在非发酵乳制品(原乳、奶粉等)中添加低 聚果糖,可以解决中老年人和儿童在补充营养时 易上火和便秘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品牌的奶粉添加了低聚 果糖,如伊利、秦俑、圣元、金洋等。 2.2.2在发酵酸奶中的应用 在发酵乳制品中增加低聚果糖,可以为产品 中的活菌提供营养源,增强活菌作用,延长保质 期。酸奶是乳品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品种之 一,近年来添加了低聚果糖等低聚糖的双歧因子 保健酸奶很流行。低聚果糖在酸奶中的添加量为 6%左右。 2.2.3在风味乳饮料中的应用 风味乳饮料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出现多年,由 于它除了具有乳香味外,又带有水果味,两种风 味相融合使风味乳饮料的风味独特,加之具有一 定的营养,深受儿童和年轻妇女的欢迎。在风味 乳饮料中加入低聚果糖可很大程度增加乳饮料的 营养和保健功能。低聚果糖在风味乳饮料中的添 加量为6%~8%。 2.2.4在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 乳酸菌饮料又称发酵型的酸性含乳饮料。活 性菌饮料虽然含有一定量的有益菌,但经过人体 消化道后有益菌所剩无几,其营养保健功能大打 折扣。非活性菌饮料的营养保健功能更是极为有 限。添加低聚果糖可提高乳酸菌饮料的营养和功 能成分。低聚果糖在乳酸菌饮料中的添加量为 6%左右。 2.3在日化中的应用 低聚果糖添加于美容食品、护肤品中,可 以增强产品美容、护肤作用。美容延寿已成当 今时尚。服用低聚果糖后,可以防止面疮、黑 斑、雀斑、青春痘、老人斑,使皮肤亮丽,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hinaFoodAdd生垦盒基遂地itiv es毒"轮殖" ̄"棱 缓老化。 2.4在饲料中的应用 3.1 用菊苣作原料水浸提取菊粉。经酶解生产低 聚果糖 低聚果糖是美国FDA批准的作为功能性饲料 添加剂使用的两种低聚糖(低聚果糖和菊粉糖) 产品之一,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近年 才被应用于饲料工业中,过去的四、五十年中抗 生素的应用为畜牧业的飞速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 菊粉是高聚合度(聚合度为2~60)的低聚 果糖,不易被人体所利用,通过酶的水解,控制 水解度生成聚合度为2~7的低聚果糖。 目前比利时RT子公司Orifti和法国Leroux公 司均是采用菊苣浸提法生产低聚果糖,即用菊苣 作用,但其副作用也日益明显。作为益生素的低 水浸提取菊粉,经酶解生成低聚果糖。 聚果糖的应用为人类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带来了 3.2 用蔗糖作原料酶法生产低聚果糖 希望。 在无菊苣资源的地区,低聚果糖主要是采用 研究发现 J,仔猪日粮中添加1%~1.5%低 蔗糖酶法生产。 聚果糖,仔猪日增重可提高6.4%,单位饲料消 目前全球低聚果糖的生产大户之一法国和日 耗下降11.7%,饲料效率提高10%,每千克饲料 本合资的BMI(Beghin—Meiji Industree)公司即 成本减少10%。 是采用蔗糖酶法生产低聚果糖。国内企业也是采 添加0.25%~0.50%低聚果糖于鸡饲料中, 用此法生产低聚果糖。 可明显促进鸡的生长。 蔗糖酶法即以蔗糖为基料,利用微生物在发 国内学者正在研究利用低聚果糖生产双歧因 酵过程中所产生的B一果糖转移酶或13一呋喃果 子饲料,促进各种濒危野生珍稀动物(如大熊 糖苷酶的催化作用,进行分子间果糖转移反应而 猫)由野外微生态平衡转为人工繁衍生态失衡后 形成低聚果糖。反应式如下: 的调节 J。 GF(蔗糖)+GF—G—F—F(蔗果三糖) 低聚糖作为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可为动 +G(葡萄糖) 物体内有益菌所利用,更由于其来源丰富,价格 G—F—F+GF G—F—F—F(蔗果四糖) 便宜,其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G G—F—F—F+GF G—F—F—F(蔗果五 3低聚果糖的生产 糖)+G 低聚果糖广泛存在于植物、果蔬中。如香 按照酶是否固定化,酶法又可分为间歇式生 蕉、蜂蜜、洋葱、小麦等都含有低聚果糖,但含 产和连续式生产两种方法。 量较低,难以提取,市场上的低聚果糖产品均是 3.2.1 间歇式生产,又称深层发酵法生产 人工合成的。美国IFT(美国食品科技学会)和 间歇式生产,又称深层发酵法生产,直接将 日本医学院等研究机构应用现代科学研究手段反 B一果糖转移酶或B一呋喃果糖苷酶加入50%~ 复测试认为,以果糖基转酶转化而成的低聚果糖 60%蔗糖溶液中,在一定温度和pH下催化产生 分子结构和保健功能,与天然存在于果蔬等植物 低聚果糖。 中的完全相同。 间歇式生产的特点是工艺设备简单,但酶无 1982年日本首次利用酶法工业化生产低聚果 法重复利用,自动化程度低,产量也较低,因而 糖获得成功,随后韩国、中国台湾学者也相继开 生产成本较高。 始研究,目前欧、美、韩国、中国台湾等发达国 3.2.2连续式生产 家和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生产。 目前国际上开发较多的为固定化酶法。先将 低聚果糖的生产工艺,按使用的原料不同, B一果糖转移酶或B一呋喃果糖苷酶固定化,然后 可分为二大类,即菊苣浸提法和蔗糖酶法。 按以下过程生产:50%~60%蔗糖溶液-+固定化 管柱或固定化床生物反应器(24h,50~60 ̄C) 糖液-+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脱盐-+真空浓缩 成品糖浆。该法因固定化酶具有很好的操作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定性,能反复使用,利用率高,可实现生产工艺 选用200型膜组件,对透过液回收三糖及以上 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成本降低,应用前景广 阔。 的糖,得到普通低聚果糖产品(FOS≥55%)。 二次分离结果合计使低聚果糖收得率和产品得 率达到理想的效果。 3.3.1色谱分离法 但上述两种工艺无论是间歇式还是连续式 生产,都会受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是一 个平衡反应,反应到达平衡时低聚果糖含量 50%~55%,葡萄糖30%。葡萄糖是酶反应的 副产物,又是酶反应的抑制剂,阻碍蔗糖的进 色谱分离法和纳滤分离法是当代国际先进的 物理分离方法。近年日本和韩国最先研究色谱分 离法在低聚果糖生产中的应用。 一步转化。 3.3低聚果糖生产技术的进步 目前低聚果糖生产的研究集中于工艺和菌种 两个方面。工艺方面提高酶作用的寿命和稳定性 及去除酶反应的副产物葡萄糖成为技术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已趋向于采取固定化酶法来使酶使用 寿命和作用稳定性延长。同时,采用与葡萄糖氧 化酶或葡萄糖异构酶共固定化以及利用酵母来除 去反应中高含量的副产物葡萄糖。 此外,为了提高低聚果糖的含量,采用纳滤 分离、色谱分离等方法来提高低聚果糖的纯度也 已成为一种趋势,已有应用于生产的报道。 3.3.1微生物分离法(发酵法) 发酵法生产高纯度低聚果糖是利用筛选出的 酵母将低聚果糖溶液中的副产品葡萄糖进行分 解,从而提高低聚果糖的含量,可得到82%以上 的低聚果糖产品,然后经果糖转移酶的作用,将 剩余的部分蔗糖再转化,使含量升至85%以上。 虽然发酵法可以提高低聚果糖的纯度,但提 高幅度并不是很大,这是由于蔗糖含量较低,使 果糖转移酶的作用受到限制。 3.3.2纳滤分离法 随着膜产品工艺技术的改进,膜分离逐渐 被引入到物质的分离纯化领域,并应用于工业 化生产。低聚果糖的纳滤分离,目的是去除相 对分子质量180的葡萄糖、果糖和相对分子质 量342的蔗糖,保留相对分子质量504的三糖、 相对分子质量666的四糖等低聚糖,使低聚果 糖质量分数总含量达95%。一般采用二级分离 方法,第一级分离选用300型膜组件,得到高 纯度低聚果糖(FOSI>95%)产品;第二级分离 用色谱分离法即模拟移动床分离设备来纯化 55%的低聚果糖,它的关键在设备设计、制造, 分离的自动控制和分离剂的选取。采用设计合理 的设备,选用适当的分离剂,对低聚果糖进行纯 化,纯度可达95%以上,并且所有物料均可被充 分利用,浪费极少。 色谱分离法分离低聚果糖,尽管设备的一 次性投入相对大些,但可以实现大规模连续化 生产,操作简便、实用,自动化程度高,且趋 于洁净化生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分离方 法。 4 国内低聚果糖生产现状和发展 4.1国内低聚果糖生产现状 国内低聚果糖的研究和生产起步较晚,生产 企业约5~6家,每条生产线的生产规模约为 1000~3000吨/年,总规模及单条生产线的生产 能力均较小。 日本低聚果糖的生产和应用较早,其产品质 量也是各国企业作为参照的标准。国内企业生产 的低聚果糖与日本较具代表性的明治制果公司的 产品质量对照如表1。 可见尽管国内企业低聚果糖生产规模较小, 但部分厂家的产品质量也还不错,特别是高纯度 的P型产品。 尽管国内低聚果糖的生产已有一定的规模, 产品质量也已与国外大公司相差不多,但大多 企业仍存在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抵御国际市场竞争的风 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表1国内企业生产的低聚果糖与13本明治制果公司的产品质量对照 4.2国内低聚果糖的发展 为了提高低聚果糖的含量,降低生产成本, 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如膜分离技术、模拟移动 床分离(即色谱分离)技术等陆续被国内的科研 单位和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或成功应用。 快加以应用,以提高装置的技术水平,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我国的菌种、发酵技术,特别是直接深层发 酵工艺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低聚果糖生产 膜分离技术近年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 用。国内已有部分厂家如山东宝龄宝、云南健生 生物等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低聚果糖生产中。经 酶接触反应后,得到低聚果糖含量大于50%的糖 浆,经脱色、脱盐并用无离子水稀释后,用微孔 过滤,再经膜过滤去除酶化的G型产品中的葡萄 糖、果糖等副产物和未反应的蔗糖,后用二次酶 化的工艺生产出低聚果糖含量大于95%的产品。 的菌种方面,要继续筛选酶活高的菌株,深入研 究果糖苷酶、果糖转移酶的调控机理以求获得最 大产量的酶。加强研究酶的结构,构象、催化机 理,构建基因工程菌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人工 设计出高活力,并适宜于生产实际的酶。 5结语 我国在工程和设备方面,与国外尚有差距, 低聚果糖行业也是如此。但应该看到,国内低聚 果糖生产企业已经在逐步进行设备改造、降低能 耗、提高产品质量、实施清洁生产的工作。随着 模拟移动床分离技术经过40余年的发展,特 别是近10年的快速发展,己被应用于许多领域,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已有大规模应用。近年,国内 应用领域的不断开发,低聚果糖作为国际新一代 功能性食品大规模进入我国大众的日常消费生活 将为时不远。 参考文献 [1]王惠莲.低聚果糖的特性及其开发应用.中国食品添加剂, 1997,(2):35~38. 由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糖醇专业委员会、江苏省粮 食科学研究设计院联合组织模拟移动床在糖醇行 业上的开发应用,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建成如 分离甘露醇和山梨醇、分离木糖醇和阿拉伯糖 醇、分离果糖与葡萄糖糖等多条工业化生产线。 其中开发成功的模拟移动床分离低聚果糖和葡萄 糖技术中,选取合适的分离剂,选择合适的运行 控制条件,可以分离出蔗果三糖(GF2)+蔗果 四糖(GF3)+蔗果五糖(GF4)总含量大于 96%的低聚果糖。国外已有生产企业将模拟移动 床分离技术应用于低聚果糖的生产,国内亦应尽 [2]杨海军等.低聚果糖的应用及发展.中国食品添加剂FIC论 文集,20o5:142~143. [3]姚建国等.低聚果糖在动物营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四川畜 牧兽医,2000,(5):29~31. [4]李林宗等.高纯度低聚果糖及其在第三代保健食品中的应 用,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2006,(3):2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