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探讨

2024-05-02 来源:步旅网
- 鬃 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探讨 蒋琪琪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的寄托了陕北人们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的美好寓意,是陕北劳 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陕北民歌中蕴含陕北地区丰富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深深根植于陕北这片土地上,是陕北地区 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陕北方言是陕北民歌的风格和特色,本文主要从陕北方言与陕北民歌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陕 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积极作用,丰富我国民族地域文化研究内容。 关键词:陕北方言;陕北民歌;作用探讨 民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同地区受到自然、地 理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形成的民歌各具特色,深刻的反映了一个地 区的风俗习惯和生活风貌,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和民 二、陕北方言和陕北民歌的联系 方言是指一个地区人们日常交流和沟通使用的语言,是地域文 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陕北方言是陕北民歌最大的特色,方言在陕北 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陕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其独特的自然 环境和地理位置孕育出了陕北特殊的民族文化,尤其是陕北民歌, 是陕北民族文化绚丽的瑰宝,是陕北地区历史的见证者,具有很高 的研究价值。 一 民歌中运用,使得民歌更加真实生动,深入民心。方言的形成与当 地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密不可分,是当地人们生产实践的产物, 陕北地区主要以黄土高原为主,人口数量稀少,民风淳朴自然,其 反应在陕北民歌中,既具有柔和之美,又具有强烈的粗犷豪迈之 势,共同构成了陕北民歌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陕北民歌风格特征概述 陕北民歌是产生于陕北地区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陕北人们生活 面貌真实的记录者,是陕北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陕北民歌主要 陕北方言的发音尤其特殊的韵味,主要表现在前后鼻音的发音 中,即陕北方言中很容易将前鼻音发成后鼻音,陕北方言是有一种 由陕北方言构成,包括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个类型,反映出 特殊的发音韵味,主要表现是没有前鼻音,如“音(yin)”念作 “英(Ying)”,“亲(qin)”念作“轻(qing)”等,此外陕北 方言中对于声母“J”和“G”、“Q”和“K”、“X”和“H”在实际 的交流中常常会混淆不清,带有浓厚的陕北地域文化特征。在陕北 民歌演唱过程中,由于歌词简洁明了,主要以抒发热烈奔放的感情 陕北人民的情感变化,其代表作品有《走西口》、《赶牲灵》、《五 哥放羊》等,展现出了陕北地区的丰富习惯和地理特征,具有独特 的艺术魅力。劳动号子,顾名思义是陕北劳动人民在日常劳作中为 了抒发身体的压力而发出的呼叫,经过历时的积淀,逐渐成为陕北 民歌的一种表达方式,其主要特点是简洁有力,反映了劳动者勤劳 朴实的特点;小调是指以一定的故事情节为主的带有叙事性质的歌 曲形式,如《送情郎》、《探瑜姐》等,真实的记载了陕北人民日 常生活的场景;信天游篇幅较短,属于即兴创作歌曲形式,其特点 是数量大,内容广,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自由的创作,曲调悠扬高 亢、节奏鲜明,体现了陕北人民豪放的性格。 为主,子啊演唱时,需要声音洪亮,依靠口腔的共鸣即兴演唱,使 得陕北民歌更具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陕北民歌中除了发言的发音有其影响外,方言中各种词汇的 运用组成了丰富的民歌形式,例如大量叠字的使用,“甜蜜蜜”、 “乐呵呵”、“笑嘻嘻”、“水淋淋”等,既带有明显的陕西地域文 化色彩,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修辞手法,提高了陕北民歌的内涵,体 现出一定的文文化色彩。 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使得陕北民歌更加生活化和真 从地理位置看,陕北地区主要以黄土高坡为主,地势千沟万 壑、错综复杂,导致交通道路阻塞,难以和外界进行文化交流、贸 易往来,独特的自然环境是陕北民歌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造就了陕 北民歌的粗犷豪迈;从历史和经济等因素看,陕北地区因为特殊的 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口分布十分稀少,使得古代封建 统治在陕北比较薄弱,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就比较开发,这也 是陕北民歌通俗简单、直白大胆的重要原因。 实化,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失去方言为基础的陕北民歌必将淹没于 历史的发展中,无法证实的记载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地域特色。 因此将陕北方言积极的融入到陕北民歌中,赋作品强烈的生命力, 实现方言的艺术的完美结合,通过陕北民歌中的方言演唱,能够反 映出陕北人们勤劳、善良、勇敢、坚强的品质,将自己对美好生活 在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陕北民歌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一方面 是由于陕北人们的代代相传和民间艺人的记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 陕北民歌融入陕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陕北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如进行嫁娶、祭奠等活动时,都要进行唱歌。陕北民歌 的内容十分丰富,现存的陕北民歌大致有8000余首,主要收录的是 19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的歌曲,既有反映时代变化、反对封建压迫 的向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实现方言和民歌的完美结合。 三、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作用探讨 (一)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分析 陕北民歌是陕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众所熟知和 喜爱,陕北民歌以其独特的形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还原 了陕北人们生产劳动的真实场面,寄托了陕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 托。陕北方言的形成受一定历史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我 的革命歌曲,如著名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也有反映普通人们 爱情生活的小调,如《拉手手》,真实的抒发了陕北劳动人民美好 的爱情观念和婚姻生活。 们今天所熟知的方言,通过对陕北方言的研究,可以追溯地区的发 展历史及人口变迁,是一项珍贵的历史资料,以方言为基础陕北民 皿 歌充满了地域文化特色,是其能长远流传下来的重要因素。陕北方 言在陕北民歌演唱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叠词的运用。叠词是陕北方言的特色之一,在陕北民歌 中使用叠词,不仅可以丰富陕北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使得民歌烟演 唱起来郎朗上口,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很容调动人们的情绪,引发 情感的共鸣,如“噗呵呵”、“蓝英英”等,还能够展现陕北民歌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使得陕北民歌更加容易被人所接受,是陕北 人们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 第二,衬字的运用。陕北民歌是陕北人们抒发情感的重要形 式,民歌中一字一词都是陕北人民真实情感的寄托,在陕北民歌 中,出现了大量的衬字,如“哎吆”、“哎嗨”、“哎子依呀嗨”, 本身并没有深刻的含义,主要作用是丰富歌词的内容,弥补音调节 奏中的空缺部分,使得整首民歌更具节奏感。如《赶牲灵》中: “啊呀带上了那个铃(子)儿吆噢,哇哇(得)那个声”。 第三,韵脚的运用。韵脚是陕北民歌的特色之一,主要是指在 每一句歌词的结尾,运用韵母相同或相似的词,使得歌词整体内容 和形式更加押韵和具有感染力,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加强观众的听觉 效果,达到震撼心灵的效果。 第四,叠音的运用。叠音是指相同字或字音的重叠,在陕北民 歌中运用叠音,既可以突出歌词的内容,突出对事物的描绘,又能 够加强音乐的节奏感,使得音乐内容更具表现力,丰富了陕北民歌 的内容和形式。 (二)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创作题材上的作用分析 陕北民歌深深根植于陕北地区这一黄土地中,是陕北劳动人智 慧的结晶,在陕北劳动人民日常劳动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歌, 展现了陕北劳动人民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陕北民歌来源于陕北 方言,是陕北方言艺术化的重要表现方式,只有通过陕北方言演唱 出来的民歌才能称其为陕北民歌,陕北方言以其独特的形式为陕北 民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首先陕北方言是陕北民歌创作的基础,民歌是由劳动人民在 日常生产劳作中白发形成的民间艺形式,带有明显的口语化和日常 化,民歌的来源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和琐事,包括劳动中 喊的口号、庆祝丰收、表达爱意等等,正是这种自然淳朴的感情表 达,构成了陕北民歌最大的特色,彰显出陕北民歌的活力。 其次陕北方言是为陕北民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形式, 受到历史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陕北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古 词,如“丈夫”叫做“汉”,“妻子”叫做“婆姨”、“小孩”叫做 “猴娃”等,都是陕北人民代代口头相传而保留下来非物质文化遗 产,十分生动想象,耐人寻味。 最后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创作还体现在数词的运用中,从 某种程度上说数词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宗教信仰,在西方 国家,西方人忌讳数字“5”,在很多建筑物中都跳过数字“5”,而 中国则忌讳数字“4”,偏爱“6”、“8”、“9”等数字,尽管带有一 定的迷信色彩,但真实的反映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在陕北方 言中,陕北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对“3”、“5”、“9”等数字的运用十 分广泛,这些在陕北民歌中也有很大的表现,如《黄河船夫曲》全 篇以“九十九到道湾”、“九十九只船”、“九十九根竿”,通过具体 的数字夸张的表述出黄河地带兴盛的场面,丰富了陕北民歌的艺术 表现形式。 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使得陕北民歌通俗易懂,真实 黄河之声2017年第2l期 的再现了陕北人民生活劳动的场景,为陕北民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 的素材和灵感,是陕北地域文化绚丽的艺术瑰宝。 (三)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艺术风格上的作用分析 自陕北民歌得到推广以来,以期大俗大雅的艺术魅力受到了 大众的喜爱和追捧,尤其是民歌中流露出的陕北方言,让人感受到 陕北地区的历史积淀。陕北民歌已经融入到陕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 面,只有地道的陕北人民,才能用陕北方言唱出民歌的韵味,陕北 方言对陕北民歌艺术风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陕北方言的音腔形成了陕北民歌独特的演唱形式,在 陕北民歌创作中十分重视韵脚的使用,即将相同或相近的韵母生词 作为一句歌词的结尾,使得歌词内容整体看上去十分押韵,郎朗上 口,只有这样在演唱过程中才会更加具有节奏感和音韵美,能够更 好的将民歌中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引发观众情感的共鸣,使得陕北 民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渲染力。充分利用陕北方言的发音特点, 再结合一定的音乐伴奏,是陕北民歌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重要原因 之一。 另一方面陕北方言是陕北民歌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音乐是 人们抒发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陕北民歌则是陕北人们抒发情 感的重要载体,其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陕北方言是陕北人民日 常交流和沟通的主要语言,人们的喜怒哀乐都能够通过方言表达 出来,而陕北民歌则是陕北方言艺术性的2n7-,其通过音乐伴奏和 旋律,使其能够更好的表达陕北人民的情感变化。在陕北民歌中, 民歌的主旋律大多以高亢、洪亮为主,歌词内容简单直白、真实淳 朴,是陕北人民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四 结语 陕北民歌是依托于陕北方言而形成的,是千年来陕北地区古代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展现了陕北人民真实的生活面貌,歌颂了陕 北人民勤劳勇敢、坚强朴实的美好品德,陕北方言在陕北民歌中的 运用,不仅丰富了陕北民歌的艺术表象形式,还为陕北民歌的创作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彰显地域特色。陕北民歌以其独特的方言表达 形式,受到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向世人展示陕北地区这一广阔 富饶的土地。● 、 【参考文献] [1]苏楠.陕北民歌的音乐特点一以《大黄河》为例[J].吕梁教育学院学 报,2017,02. [2]罗黎潇.陕北民歌改编钢琴曲概述与特点分析[J].当代音乐,2017, 17. [3]单南.陕北民歌的艺术魅力[J].北方音乐,2017,13. [4]向楠.论陕北民歌风格的形成一以《兰花花》为例[J].北方音乐, 2O17.15. 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