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加以创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3对立统一规律:基本属性: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着的前提,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非/对抗性)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辅相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无条件/绝对的、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同一性(有条件/相对、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的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条件,发展是在统一体中的发展同一性是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同一性规定这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斗争性的做用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是一种矛盾统一体想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5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意味着绝对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6特点:普遍性,特殊性(具体、特殊)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作用。(根本、主要、主要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普遍性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既共性(无条件绝对),特殊性既个性(有条件相对)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即使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整理通各国的具体实际想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9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量变和质变是相
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就只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10.度是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就会发生质变。 1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事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事物质、意识关系上的辩证法。而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1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的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的一切认识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直接经验则是人们亲身时间的产物。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人的认识都必须靠直接经验。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间接经验的作用不容忽视。那种贬低书本知识、轻视教育工作、拒绝向前人和他人学习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但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的相对性既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真理的相对性之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也就是说,从真理的两重性来说,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两者的统一。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从“静态”上看,即从它们的相互渗透上看,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从“动态”看,即从真理的发展上看,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种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彻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于一切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还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把握这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形态: 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树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呈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
义语。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性选择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性选择包含三层意思: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性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式对立统一的。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任何一种劳动是具体劳动,也是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劳动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
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其消极后果是: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一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说明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一种社会属性。另一方面,阐明了货币产生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货币产生
的必然性和历史性,提出货币和商品生产是紧密联系的。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半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1、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2、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3、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4、深化对价值创造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2、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这是一个可变的量叫做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循环式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经历三个阶段,资本执行三种不同职能。购买阶段(货币职能),准备生产剩余价值、生产阶段(生产资本职能),生产剩余价值、售卖阶段(商品资本职能),实现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2、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保持依次连续性。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叫做资本的周转。社会再生产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好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原因: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其次,跨国公司的发展。最后,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差距,吸引外资,扩大就业,发展对外贸易,组建大公司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后果: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2、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4、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变成一种全球行为,既为一国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对别国形成依赖的危险。
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的历史必然性: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只有用社会主义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矛盾不断发展、激化到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使之释放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历史的必然。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因为:1、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逐步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2、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3、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4、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2、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必须充分认识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
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因为: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2、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