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教案
高 波
第一讲 设计色彩概述
教学目的:对写生色彩、装饰色彩、设计色彩进行比较,明确三者的异同,掌
握设计色彩的特征,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对写生色彩、装饰色彩、设计色彩的分析比较 教学难点: 对装饰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异同的理解是其难点 课外作业: 简述写生色彩、装饰色彩、设计色彩的异同。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就总体而言,都是对色彩的研究与探讨,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作用的。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原理是一致的,但在应用上却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绘画色彩是设计色彩的前奏、引路石、是研究的基础;设计色彩是绘画写实色彩的发展与延伸,是在写实基础上的更新与理性的一种飞跃,是学习其他相关艺术学科的必经之路。设计色彩与写实色彩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方法不同
绘画色彩要求科学地、客观地去观察自然物象并分析自然景物的光源色、物体固有色、环境色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分析、概括、运用点、线、来源自然而高于自然,是对自然的色彩的一种新的诠释。设计色彩往往将纷繁复杂的自然色彩加以提炼概括,色彩关系简洁明快,具有单纯化、理想化和装饰化的特点,适合于生产与实用。 (2)表现方法不同
绘画写实色彩要求绘者对自然景物必须忠实地用色彩描绘所见之物,要求写实逼真地表现物象的结构、形状、色彩、空间、质感等。而设计色彩要求在自然
色彩的基础上主观观色、对形、色等进行大胆主动主观概括、取舍、不必描摹自然的真实,较为理性地进行新的创造主主观想像。大多以平面化的形式表现。 (3)艺术风格不同
写实绘画色彩具有逼真的感觉,给人以一种真实的感受,色彩变化微妙、细腻。设计色彩由于工艺制作的制约,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装饰风格,其色彩具有夸张、浪漫、含蓄等特征。如果说写实绘画色彩具有直观的感情,那么设计色彩则重于感受知基点上的理性表现。 (4)使用功能不同
绘画色彩注重绘画者自身的感受,是画家内心的独白,它是一种欣赏的艺术品,不必考虑其太多使用功能。设计色彩受材料、工艺等条件的制约,一般以“实用、经济、美观为设计前提。
总之,无论是写实绘画色彩还是设计色彩,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不同的需要和观念的更新。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色彩观。它们以各自的不同观点,不同角度发挥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在应用上各有所长又各有局限,概相互区别又互为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对于色彩学认识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其他艺术学科的探研与学习。
绘画性色彩 设计色彩 微妙 强烈 立体 平面 客观 主观 沉着 鲜明 光影 装饰 空间 构成 写实 写意
二、 色彩和分类
(一)从科学的比较研究讲,色彩可分为三大类,即写生色彩、装饰色彩(构成色彩)。
(1)写生色彩
写生色彩在色彩表现中最为丰富、生动和直接的,它追求对自然物象的直观感受,并用色彩准确、生动、逼真地加以再现,它研究的是物体的光源色与固有色、环境色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之间关系,以及物象的明暗关系,客观地、写实地去描绘物象的形体、色彩、质感、空间等。目的在于强调物象的真实存在性,是我们认识色彩,表现色彩的源泉和基础。
写生色彩
(2)装饰色彩
装饰色彩在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上有别于写生色彩,它不依赖于对自然物象色彩的写实,而是在自然物象色彩的基础上强调对自然色彩的主观概括、归纳、提炼,进行主观装饰。这种色彩具有浪漫、夸张、简洁、单纯之美。是在感性基础上对于理性思维的提炼进行的一种创造性风格。
装饰色彩
(3)设计色彩
设计色彩是指对各种产品运用的色彩和各种应用设计表现的色彩,主要针对应用性领域的实际需要,如工业产品设计、建筑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交通工餐设计等。它强调色彩的功能性、审美性和精神性,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对色彩的重新设计创造过程,是人为的色彩。
第二讲 色彩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对色彩的基础知识作初步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让
学生认识到设计色彩的重要及与传统基础色彩的区别。
教学重点:通过色彩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
设计色彩和绘画色彩的使用功能,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 色彩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以及色彩的属性的了解是其难点
课外作业: 构思绘制黑白线条稿,并画出4幅不同色彩的练习,注意上色均匀,
颜色鲜亮饱和,色彩准确(冷色系、暖色系、近似色、补色对比色训练)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
一、设计色彩的概况 A设计的概念
B设计色彩的重要性及范围(色彩符号CIS设计等)设计色彩有效指导人们生活的方式和消费行为。 二、色彩原理
(一) 光是色彩的本原 • 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
( 1 )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电磁波。从 0.39 微米到 0.77 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觉受。此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 0.77 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 0.39 称紫外线。
( 2 )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 体色的呈现
我们所见的各种物体,可以区分为发光体和不发光体两大类。前者是能够自身发光,因而它的光色可以不受周围光线的影响;后者是自身不能发光,要靠反射外来光线的照射,它们才能反射出不同的颜色。
发光的物体,例如太阳,日光灯,钨丝灯,蜡烛等,它们自身有发射光波的能力,
是发光体。与太阳的光谱相比,其他的发光体的光谱都不平衡,难于像日光那样形成白光,日光灯光偏绿,钨丝灯光偏橙黄色,蜡烛光偏黄红色。
不发光物体,如花草,树木,房屋,桌椅等,它们自身不发光。由于不发光物体的物理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的太阳光线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因而分解为不同的色光。这样物体就能够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色彩,以太阳光照射下的红花为例,太阳光线中的黄,橙,绿,青,紫等波长的色光为红花吸收进去,而红色波长的色光则被反射出来。这反射光为人的眼睛所接受,人们看到的花就是红颜色的。所以在不同的光源下观察物体时,不发光物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例如,阳光下的红花,在绿色下看时,就会呈现黑灰色,就是因为绿光中不含有红光的原因;白光下的绿布,在红光下呈绿色,也是因为没有其他色光可供反射的缘故。总之,由于各种物体不同的内部结构形成对不同波长的光线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才出现了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某些物体的物理结构不能分解光线,只能平均地吸收和发射,这些物体就会呈现白黑灰等色,反射的光线越多越白,反射的光线越少越黑,这都是非选择性吸收的结果。这些物体称为“消色物体”。
发光物体的光色称为光源色;不发光物体在光源照射下呈现的颜色称为物体色。物体色又分为表面色和透过色;由物体表面反射光线而形成的色彩是表面色;透明和半透明物体能透过光,所呈现的颜色是透明色,如透明彩色玻璃,薄薄的半透明的花瓣。绿叶逆光时也能呈现绿莹莹的透过色。这些物体由于观看的方向不同,因而可以区分分别看到表面色和透过色两种色彩。 (二)色彩的自然法则
1、牛顿1676剑桥大学实验室用三棱镜分离出太阳色彩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证实色彩客观的存在。
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是物理学家大卫 鲁伯特在燃料中发现,调配所有的颜色必须加黑白。
3、1802汤姆斯 扬,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而并非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色光混合明度加强(加色混合),颜料(减色混合) 4、蒙塞尔色立体 是一个三维的类似球体的空间模型
5、伊顿色相环 表现了颜色的对比关系,即伊顿所称的补色关系
三.色彩的分类
原色 颜料中的三原色 曙红 淡黄 湖蓝 间色
复色 (灰色调)
补色 红与绿 黄与紫 黄与橙 相配成黑灰色 四.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色彩的相貌 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 纯度 色彩的饱和度或鲜艳度 五、影响色彩的关系的要素 光源点 光源的自身色彩 固有色 物体自身固有的色彩 环境色 条件色 反射 空间色 色彩透视造成 六、色彩的属性
1、暖色关系:黄红褐青等 给人热烈欢快的温度、奔放 2、冷色系:绿蓝紫等 清冷、 宁静、凉爽等,具有相对性 3、补色对比:强对比色及调和 4、同类色:如各种黄色
5、近似色:同类或相近的不同颜色类别 不同类但明度相近的冷色暖色彩,如淡绿与湖蓝
6、协调色:所使用的色彩在形式内容表现手段上都相互衬托,相互制约,协同一致的搭配如原色和间色 7、色彩的生理基础(客观因素) 8、色彩的心理基础(主观因素)
相同的色彩可以唤起不同人的心里情绪,形成主观差异。
不同地区民族文化背景对色彩的感觉不同,甚至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受个人成长背景的经历差异、习惯等对色彩的感觉好恶也不尽相同。
第三讲 色彩的表现类别
教学目的: 了解西方各绘画流派的用色特点,增加学生对绘画色彩史的了解和认识,拓展色彩表现的眼界。
教学重点: 学生对一些绘画史了解较少,对一些绘画流派比较陌生,且书中图片较少,不易形成对绘画各种流派的了解。
教学难点: 学生缺少对各绘画流派的作品的直接感知 课外作业: 查阅相关各绘画流派资料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及授课主要内容: 一、引言。
概述绘画的起源,及绘画由客观向主观以致向现代绘画流派的发展。引起学生对现代绘画流派了解的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配合图片介绍了解各个绘画流派(师生互动,师提问,学生回答) A、印象派
介绍印象派的得名由来,简介莫奈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
克劳德•莫奈
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
觉。
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走火入魔的境地。 B、波普艺术
出现年代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简介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又译为“通俗艺术”或“流行艺术”。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艺术(Post modemism)中势力最大、最为风行、传播最广、最有影响的确良种艺术形式。
所谓波普艺术,是指艺术家把任何额外负担观存在物作为创作载体,并赋予的价值和蕴意,以传导给观者最为大众化和最普及化的精神享用的艺术形式。 50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年中,在美国和英国发展出一个新的艺术流派,称为\"波普艺术\"。被冠以\"波普艺术家\"的这些人在这段时期的创作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为题材,采用的创作手法也往往反映出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特征。造成波普艺术的元素并非到处都有,战后英美的城市文化是其生长的特殊土壤。只有与这种城市文化接触密切的艺术家才能抓住波普艺术特有的格调和表现手法。
人们认为狭义的波普艺术发源于英国,而不是美国。1952年末,一群年轻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评论家在伦敦当代艺术学院召开会议。这个自称为\"独立派\"的团体,着重围绕大众文化和它的含义加以讨论,如西方电影、空间小说、广告牌、机器之美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当时被认为是反美学的种种状况。这个团体迷恋新型的城市通俗文化,特别为美国的表现形式所吸引。一方面,当时的美国在英国人眼里,是一个从尼龙制品到新的摩托车什么都好的理想国。另一方面,40年代的英国艺术界笼罩着严肃的浪漫主义努力奋斗的气氛,而英国波普艺术就是对它的反动。
1956年,\"独立派\"举办了题为\"这就是明天\"的展览。展览上最有感染力、对艺术史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在入口部分放置的一幅
招贴画,名为‖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图1)。画中是一间现代公寓,里面有从画报上剪下的一个肌肉丰满的男子和一个傲慢的裸体女人。公寓里有大量的文化产品:电视、带式录音机、放大的连环画书封面、一个福特徽章和一个真空吸尘器的广告。透过画里的窗户可以看到一个电影屏幕,正在放映电影《爵士歌手》中艾尔•乔尔森的特写镜头。男子手上还拿着一支其大无比的棒糖,糖上有三个很大的字母POP。波普艺术(Pop Art)一词就由此而来,POP既是英文棒糖lollipop一词的词尾,又可以看作是\"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 C、立体主义
介绍毕加索的三个时期及立体派的诞生,代表人物是谁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也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毕加索的全名: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
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 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令人发囧的名字....)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
女孩与小船
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魄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
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
1973年,他静静地离去了,走完了九十二岁的漫长生涯,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D、抽象主义
介绍:热抽象及冷抽象,何为抽象? 代表作家:康定斯基,蒙德里安 代表作品及其主张
(抽象主义不同于20世纪的其它流派,它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
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
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
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祗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理论,影响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内的表现主义画家。
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出来的。沃林格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积极支持表现主义运动,并为之扩大影响。
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更为概括、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抽象美创造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观念。不少抽象主义作品表现出逃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的倾向,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积极、进取和乐观的思想感情。多数抽象主义作品的着眼点在于艺术形式的独特创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抽象主义艺术家最有代表性的是俄国人康定斯基和荷兰人P.蒙德里安以及由他创建的风格派。前者主要是抒情抽象的艺术家,后者开拓了几何抽象主义的道路。俄国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至上主义以及与之有联系的构成主义,也是几何抽象主义的派系。法国继立体主义之后产生的俄耳浦斯主义,实际上是注意光和色彩的抽象主义。欧洲在30~40年代出现的塔希主义,是注意偶然涂抹和斑污、痕迹所形成的纹样和质地美的抽象流派。
4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糅合了超现实主义的自动手法的抽象艺术,代表人物为J.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出现的后绘画性抽象,实际上是几何抽象在当代的发展。因为它是较为规则的、有明确造形和
清晰边线的抽象画,所以被美国评论家称为硬边抽象。归纳20世纪欧美各种抽象主义艺术,凡是着重感情表现的,称为抒情的抽象或热抽象;凡是着重表现理念的,称为理性的抽象或冷抽象。
抽象主义有独特的价值,也有它的局限性,它祗能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存在,决不能取写实主义而代之。西方一些抽象主义理论家,宣传写实主义过时和抽象主义代表着艺术发展方向的论调,是不符合实际状况的。) E、表现主义 (主要表现“心灵的真实”)
介绍蒙克及其他代表作家的作品,表现主义的风格特征,欣赏蒙克的《呐喊》。 简介: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从这个定义上来说马蒂斯•格吕内瓦尔德与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但是一般来说表现主义仅限于20世纪的作品。
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表现主
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 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席勒的《科斯马克肖像》
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
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它在诗歌、小说和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其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普遍的人性”的宣扬。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国的海姆、贝恩等。其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用以揭示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危机。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等。其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大量运用灯光、音乐、假面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代表人物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托勒尔、美国的奥尼尔、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杜肯、衣修午德以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 F、抽象表现主义
代表画家德库宁、 波洛克代表作品《无题八》《薰衣草之物》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又称抽象主义,或抽象派。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种绘画流派。抽象派这个字第一次运用在美国艺术上,是在1946年由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所提出的。\"抽象表现主义\"这个词用以定义一群艺术家所做的大胆挥洒的抽象画。他们的作品或热情奔放,或安宁静谧,都是以抽象的形式表达和激起人的情感。
特点:认为艺术是抽象的,且主要是即席创作的。
抽象画
抽象表现主义,从技巧上说,抽象派的最重要的前身通常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强调的无意识,自发性,随机创作等概念,在后世被杰克逊•波洛克随意溅滴在地板上的油彩画作不断运用。一般认为,波洛克是以马克思•爱伦思特Max Ernst的作品为学习对象的。
抽象派之所以能自成一派,原因在于它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强度,还有自我表征等特性。这跟表现主义反具象化美学,和欧洲一些强调抽象图腾的艺术学校:如包豪斯,未来派,或是立体主义等,都有呼应。抽象派的画作也往往具有反叛的,无秩序的,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 G、极少主义
崇尚极端而单一的抽象主义表现,遵从理性主义和数学的思维方法,同时保留一种审美的定位(代表画家唐贾德《无题》), 极少主义与 现代装饰风格具有一致性。
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
特点:通过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的艺术探索。特征在于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极少主义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至上主义和新造型主义的关于艺术必须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原则。 H、敦煌石窟壁画
“变相”或“经变”?有浓厚的世俗生活气息和感人的艺术魅力。 简介:
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
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
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特点:
敦煌壁画中有种灵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画中的人物之分.这两类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质。从造型上说.俗人形象富于生活气息,时代特点也表现得更鲜明;而神灵形象则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成分较多。从衣冠服饰上说,俗人多为中原汉装,神灵则多保持异国衣冠;晕染法也不一样,画俗人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灵则多为西域凹凸法。所有这些又都随着时代的不问而不断变化。
与造型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和植物形象。时代不同,审美观点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样。早期变形程度较大,较多浪漫主义成分,形象的特征鲜明灾出;隋唐以后,变形较少,立体感较强,写实性日益浓厚。
变形的方法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一以人物原形进行合乎规律的变化。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时期的菩萨,大大增加了衣服、手指和颈项的长度,濒骨显露,嘴角上翘,形如花瓣;经过变形成为风流潇洒的“秀骨清像”。全刚力士则多在横向夸张,加粗肢体,缩短脖项,头圆肚大,棱眉鼓眼,强调体魄的健硕和超人们力量。这两种人物形象都是夸张的结果。 I、中国传统的绘画----国画
提问:学生对国画的认识与理解有哪些? 简介国画: 国画---荷花
汉族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国画(宣画):即用颜料在宣纸、宣绢上的绘画,是东方艺术的主要形式(薛宣林定性)
国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国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由于书画同源,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强调骨法用笔、因此绘画同书法、篆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总结:色彩的平面与装饰性是其特点
第四讲 色彩的情感表现
—时间的色彩表现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对时间与色彩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用色 彩对时间感觉的抽象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用色彩表达时间及季节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对时间感觉既有个别性又有共性,因此,要注意个性差异。 课外作业::学生用具象的方式表达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变化;学生用抽象的方式表达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表现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谈大学设计色彩与高中阶段基础色彩的不同,引导学生转变色彩绘画观念。 二、讲授新课
(一)教师出示相关春、夏、秋、冬四季及早中晚等不同时间的实景照片,学生分析色彩与时间关系,只得出结论色彩随时间变化。
(二)教师出示以往学生作业和书中对春夏秋冬色彩的抽象表现习作,学生分析观察,教师讲解色彩的运用。
(三)教师出示名画图片————油画《卢昂大教堂》
讲解莫奈在不同的时间对卢昂大教堂的描述,出示莫奈的《干草垛》不同时间段
的绘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
三、布置作业:
1用具象手法表现春夏秋冬四季同色表现变化;
2用抽象手法表现春夏秋冬四季
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1、每图20 × 20cm 4开纸上画4张
2、具象抽象各用一张4开纸,用胶带贴边,作业整齐美观。 五、教师巡视辅导。 六、讲评作业。
第五讲 色彩的情感表现
——嗅觉表现训练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抽象绘特征,并尝试运用色彩知识和点、线、面知识进 行嗅觉的表现性绘画。提高学生对嗅觉色彩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用色彩对整个感觉系统进行抽象表现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1、学会用点、线、面等方法来表现多种嗅觉。培养学生对整个感觉系统进行抽象表现能力。
2、学生领会不同的色彩能表现出不同的、嗅觉。 教学难点: 学生的嗅觉表现,既要个别性又要普遍性
课外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抽象色彩绘画表现一组嗅觉的视觉的感受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总结分析学生上次作业------四季的色彩表现
1、表扬一部分优秀的作业,批评一部分差劲的作业,由此强调作业的规范。(约30分钟)
2、并由四季的色彩表现的分析引入新课 -------嗅觉的色彩表现训练 三、讲授新课
(一)通过几幅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的嗅觉感受。 (如:食品香、幽香、芳香、暗香、甜香、臭、异味、清香等)
本课通过“闻一闻”、“说一说”、“画一画”、“评一评”这五个环节,同时使用电脑演示,使学生充分感受食物的各种味道,并将味道与色彩、色块等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用美术造型语言来表达各种味道。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打破原始的以说为主的模式,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嗅觉,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只局限在对食物味道的描绘上,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界中的各种味道;最后,要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的味道,将抽象的味道与具象的味道联系起来,从而使课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教师对几种基本的香、臭、异味等进行分析,让学生谈对各种气味的感觉
四、布置作业:用色彩表现出下列气味的特征
食品香、清香、柠檬香、芳香、桂花香 五、教师巡视辅导,进行个别指导 六、讲评作业
第六讲 色彩的情感与表现 ———听觉的色彩表现训练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听觉色彩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用色彩对整个感觉系统进行抽象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听觉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抽象表现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听觉色彩的表现力
课外作业: 让学生用抽象色彩的表现手法组合画出一组听觉的视觉的感受 课时: 4
教学过程
一、分析上节课作业,嗅觉的色彩训练
二、引入对听觉色彩的教学(放音乐,让学生体会音乐与色彩的共通性)。
色彩主观表现是表现主义绘画鲜明的符号,有别于古典主义、印象主义绘画相对客观的表现方式,具有抽象性、意象性、情感化、夸张化、非现实化、主观化、象征化等特点。色彩主观表现作为色彩表现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是学生全面系统地研究色彩表现理论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对色彩主观表现的研究与学习能够引导学生更为了深入地研究和把握色彩内在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绘画色彩表现力。在教学中,为避免学生主观色彩练习与创作中经常表现出的困顿、不解,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利用与绘画色彩一样具有抽象性、意象性、情感化等特点的音乐艺术,激发学生艺术的想象力,拓展学生的色彩感觉和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绘画主观色彩的表现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分析听觉与色彩的关系
色彩的调子一词即从音乐中借用,音乐中有色彩,色彩里有音乐。如《蓝色多瑙河》、《金色圆舞曲》、《月光》等乐曲,就把色彩的感觉变成音乐。而表
现音乐的旋律更是色彩的特长。 如:蒙德里安的《百脑汇街景》
四、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和分析几种典型音乐的色彩感受
如牧歌、摇滚乐、轻音乐、奏鸣曲、交响乐、流行音乐、爵士乐、中国民乐、二胡《二泉映月》笛子、葫芦丝、打击乐。 五、教师布置作业(三节课)
用抽象色彩表现《二泉映月》、《月光下的凤尾竹》、《月光曲》、《蓝色多瑙河》、《青花瓷》、《江南丝竹》、《草原之夜》和风声、或水声等 要求:
1、每图20 × 20cm 4开纸上画八张 2、用一张4开纸,用胶带贴边,作业整齐美观 六、教师巡视辅导 七、讲评作业
第七讲 色彩的情感表现
——味觉的色彩表现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味觉与色彩的关系,以便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应用,其次用色彩表现味觉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体悟,味觉与色彩的关系,用恰当的手法表现不同的味觉 教学难点: 用色彩对不同的味觉表现
课外作业: 1用色彩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觉;
2用四套色画一酒楼的招贴或者广告招牌。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评讲上次作业,并探讨感觉与色彩的表现关系,分析色彩情感表现的重要性。2、举例分析如:色彩在儿童食品包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加儿童视觉上的吸引力,还具有一定的味觉暗示功能。色彩是食品包装中表现味觉的主要手法,绝大多数的色彩都能传达出相应食品的味觉感信息。儿童食品包装中味觉的色彩表现可以 通过突出食品本身的色彩特征、提炼食品原材料的象征色、将食品味道象征色与趣味图形或文字相结合、加大色彩对比等途径实现。
二、讲授新课
1、出示相关味觉图片,激起学生食欲,让学生体会各种不同的味觉的色彩变化特点,找学生个别分析各种味觉(如酸、甜、苦、辣、咸)的色彩组成,教师进行初步总结,同时阐述其个别性
2、出示教科书及资料上学生味觉表现作品,让学生观摩学习,总结色彩表现规律,以便找出自己的差异性。
3、引导学生构思 “酸、甜、苦、辣、咸” 三、布置作业
1、画“酸、甜、苦、辣、咸、涩”六种小色彩作业。大小20 ×15或20 × 20cm 2、设计一幅酒楼招牌,自定义名称和酒店特色。用四到六种颜色设计味觉色彩的表现
四、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指导作业规范用黑卡纸装裱,裁切作品。
六、展示优秀作业,针对个别较美作业进行点评,让学生有所领悟。
第八讲 情感的色彩表现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题学习,使学生了解情感的不同色彩表现,使学生能对色彩的情感内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用色彩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不同情感内涵,并能用色彩进行表现 教学难点 学生对色彩的情感表现的内涵有个了解 学生对色彩的情感特征的把握
课外作业 让学生抽象色彩组合表现喜怒哀乐或其他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欣赏人物表情图片,探讨表情与色彩的关系。通过对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及效果的论述 ,说明了色彩与情感是紧密相连的。一件好的艺术作品 ,只有创作者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色彩赋予人们情感的象征意义 ,正确处理色彩情感表现与所处环境的关系 ,才能唤起人们的情感 ,使作品增添无穷的内涵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讲述:任何民族对色彩的生理反应都一样,意味着光谱中的任何色彩都对任一种人种的视网膜进行刺激后产生同样的色彩感觉,即人类的感知共性,但人类各民族对色彩的情绪感受又不尽相同,有其独特性 学生各抒己见,谈色彩感觉上的共性和民族性以及个性
2、教师出示各种色彩特征照片,学生对着照片谈自己的感觉即喜、怒、哀、乐
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色彩情感特性 3、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图例,喜、怒、哀、乐等图片,分析其色彩与表情关系,问那些颜色在一起能表现喜,那些颜色在一起能表现哀。。。。。。 4、老师出示以往学生的作品,学生评析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在哪?
5、教师示范画稿图案或图形,供学生色彩创作 三、布置作业
画喜、怒、哀、乐四种表情,用色彩的抽象表现 四、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指导作业规范用黑卡纸装裱,裁切作品。
六、展示优秀作业,针对个别较好的作业进行点评,让学生有所领悟。
第九讲 色彩的表现与类别
-----装饰色彩
教学目的: 通过对相关作品的欣赏,增强学生对装饰画色彩知识的了解和提示学生对装饰色彩的审美能力,以及绘制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装饰色彩的特点,提高学生对装饰色彩审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更好理解装饰色彩的特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装饰绘画能力
课外作业: 让学生分别搜集一些中国民间的装饰画和西方装饰艺术,通过比较,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装饰艺术以及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装饰艺术与人们生活的紧密性,加强学生对装饰艺术的重视,使学生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讲解了装饰色彩的概念与特性规律,更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中国传统装饰色彩的剖析和东西方装饰艺术风格的讲述,力求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对装饰色彩在环境装饰设计、纺织品设计、家居装饰用品设计、平面艺术设计等多个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分析,用理性启迪兼具实践的方式,使学习者的创意思维能力得到卓有成效的全面开发与提高。 二、讲授新课
1、谈装饰艺术的类别,学生谈
教师总结:装饰画、墙体彩绘、平面设计、各种物品设计等,立体的装饰浮雕,饰品等
2、教师展示名家作品
如丁绍光艺术,敦煌壁画,潍坊风筝及年画,宝鸡本版年画和少数民族染织图案艺术等,学生分析其色彩特点,教师总结。
3、教师通过图片分析日本的《浮世绘》、
克里姆特的作品、上海的《月份牌》广告画,通过学生分析让学生领会装饰色彩的特征。
4、让学生理解装饰画的工艺性,与装饰性传统绘画的区别,让学生提高简单了解几种装饰绘画的制作方法。(平面和立体的)
5、让学生明确装饰画对绘画基础的要求相对较低,让学生心里有底,增强创作的自觉性。
6、布置作业:学生任意设计主题,创作一幅4开纸装饰画,题材不限,形式不
限,色彩不限,风格不限。时间安排:一节课构思,两节半绘制,可上网搜集资料。
7、教师巡视辅导 8、点评作业。
第十讲 色彩的表现理论
-----构成色彩
教学目的: 了解文艺复兴以来绘画历史过程中的欧普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未来派与极简主义等对20世纪以来现代设计的影响。学生运用构成色彩进行简单设计
教学重点: 首先了解构成色彩的各派及风格特征,其次学生运用构成色彩知识进行设计
教学难点: 对构成色彩风格的把握
课外作业: 为中国设计博物馆做一套色彩符号形象
课时: 4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请学生谈对构成色彩的初步认识及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何为构成色彩,风格特征是什么及其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意义。 (二)教师指导看图
分析蒙德里安《构成》并引入对构成色彩各流派的介绍 (三)介绍抽象主义,风格派,冷抽象。
1、简介:抽象主义不同于20世纪的其它流派,它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见插图)。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风格派抽象主义、造型主义
(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 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
参加风格派的,还有匈牙利画家V.胡萨尔﹑建筑师J.J.P.乌德﹑诗人A.考克﹑雕刻家G.凡顿格洛等。在”抽象化与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凡是缺乏明确与秩序的东西,都被他们称作是巴洛克,统统予以反对。蒙德里安﹑杜斯堡等人的绘画,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间安排原色红﹑蓝﹑黄。凡顿格洛则把这种原则运用到雕塑中,与蒙德里安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以数学的解析为基础的,由一些简单的立体单元,用垂直和平行的对称方式组合成一定的空间模式,风格派对20世纪上半期的建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风格派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在创造新的视觉风格的同时,它力图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陶斯柏声称:“艺术……已发展成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能够影响所有的文化,而不是艺术本身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他看来,绘画和雕塑已不再是与建筑及家具不相干的东西了,它们都同属一个范畴,即创造和谐视觉环境的手段。这种用艺术改造世界的思想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
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常冠以“构图第X号”之类的名称。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它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人民渴望和谐与平衡的心态。蒙德里安认为,只要普遍的和谐还未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那么绘画就能提供一种暂时的代替。风格派出现于荷兰并非偶然,它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荷兰精神”和宣扬克制与纯洁的荷兰清教传统相一致。有人认为四四方方的田野、笔直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风格派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但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
抽象派有热抽象和冷抽象之分,代表人物分别是康定斯基和蒙得里安,他们的画面中放弃了具体的内容和情节,突出运用线,面,点,色块,构图等纯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感觉,情绪,节奏等抽象的内容.康定斯基还为抽象绘画著述了大量的理论书籍,深刻的研究了形式语言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影响,他的理论对后世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2、教师引导欣赏抽象艺术(几何色块、节奏感的表现)《LOVE》 3、印第安纳作品分析 (四)简介欧普艺术
欧普艺术产生于法国的1960年代,是精心计算的「视觉的艺术」,使用明亮的色彩, 造成刺眼的颤动效果,达到视觉上的亢奋。欧普艺术所指代的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因此欧普艺术(Optical Art)又被称为“光效应艺术”和“视幻艺术”,它是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兴起于西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普艺术1965(4)-于纽约现代美术馆举行。
学生欣赏《VEGD200》欧普艺术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五)学生欣赏抽象表现艺术绘画 1、欣赏霞夫曼的《门》,
2、欣赏波丘尼《未来的运动》等并总结其特点 (六)欣赏未来派作品,简单了解未来派
(七)何为极简主义,实际是构成主义在建筑景观上的发展。
莫里斯,唐贾德等作品欣赏
(八)根据以上各类风格流派的特点,学生分析找出构成主义各流派的共性特征。
三、布置作业
1、根据图例作业,学生设计一个博物馆色彩形象
2、教师出示作业要求及规范,限用四种颜色、美观、大方、有内涵 四、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讲作业
第十一讲 设计色彩归纳写生训练
教学目的:设计色彩归纳写生是从客观表现过渡到主观抽象的重要环节,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设计色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和技能运用到艺术设计中,为艺术服务为设计服务。
教学重点: 色彩概括提炼,使画面更具有装饰性 教学难点: 对色彩的结构与重构
课外作业: 客观性归纳写生一幅;主观性归纳写生一幅;解构性归纳写生一幅。
课时: 16
教学过程:
一、 客观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训练
客观性(即写实性)设计色彩归纳是从具象到抽象训练的开端,它是在不违反光色的前提下,对物象进行了色彩概括提炼,使画面更具有装饰性、整体性和浪漫性。
(1)构图训练
这种画法构图和以前的传统写实绘画构图基本一致,都是通过焦点透视来体现构图特征的,在画面中各物象依自然排列在画面中,在绘画的过程中,依然是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纯远灰、近暖远冷的观察方法,表现出自然物象的真实感和纵深感。但这里注意的是客观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要求在自然物象的表现上要对客观物象进行概括和提炼,使形象更突出,色彩更鲜明。
(2)构形训练
客观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要求学生在自然物象形态基础上抓准形态特征。适当进行概括夸张取舍,使画面产生一种真实、单纯、整体感觉,在写生中,强调形体的完整性、秩序性。
(3)构色训练
客观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的构色,不是简单机械析描摹自然物象色彩,而是对自然色彩的一种精神提炼、整合和设计。用最简单的颜色去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在设计上可用几种颜色来限定画面整体色调,在概括中寻求统一,统一中寻求变化,用最少的色阶表现丰富的精神内涵,使色彩更具表现力和艺术魅力的感染力。
这种画法与传统的写实绘画虽然较相似,都是以忠于对自然色彩的表现,以写实为中心目的,但是客观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则能使学生学会发现自然色彩
并对大自然纷杂的色彩做高度的集中与概括,使色彩更加真实,从而为具象到抽象的训过渡迈出第一步。
客观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作品欣赏:
(4)绘画步骤
步骤一,在视觉方法上仍采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所经营的物象依自然序列分布,但构图需先用铅笔起稿,然后再进行设色,因为这种归纳粹画法本身就是一种设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原图 构图
步骤二: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填色。设色并非是对原物象进行摹描,而是在原物象色彩的基础上采用减法,对物象形体和色彩进行大胆取舍、概括、注意大的色彩关系。
步骤三:这一步骤在用色上以一当十,使形象更加突出,充分地表现出物象的空间感质等因素。
步骤四:在前三步的基础进行总体调整,使画面更加完善,色彩更加和谐统一。
二、 主观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训练
主观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较客观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无论在观察方法、表现方法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是一种装饰效果极强的全新色彩构成方法。
(1)构图训练
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把全所看到的物象都描绘出来,而且要用全新的观察方法来打破传统的视觉变化,即放弃传统的焦点透视(一点透视)观察方法,强调以散点透视、多点透视来观察物象,这时,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所谓最佳喜欢的位置,或坐或立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景象。这时学生们变得更加主动了,或平视或俯视,所呈现的画面姿态万千。这时眼睛所看到的并不重要并不真实了,要让心灵在景物间游走。
散点透视是我国传统中国画的观察方法和造型方法,这种构图不要求真实再现自然物象,而是在自然基础上的更深刻的领悟和主观意念,强调画家的内心真实感受。因此在布局上表现方法上不拘一格,可随心所欲,让自己的心灵在职画面中游走,视点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有选有弃,同时画面中可反映出多空间、
多情节、多时间、打破自然时空,造成一种主观性创造意念。
这种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用于民间剪纸、彩陶绘画,在传统的壁画创作上应用极为广泛。
(2)构型训练
面对高低各异、变化不一的自然物象,要求我们可高可底、可左可右的观察方法,同时再以主观意志对其进行画面经营排列,打破自然形态和时空观念,淡化物体与物体间的遮挡、虚实关系。在画面上,一切都是主要的,一切又都显得那么的不重要。使三维立体空间为二维平面空间,在构形上除了夸张强化自然物象的特征外,还可对自然物象运用移位、对接、倒置、透叠、共用等多种手法,使画面形象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
(3)构色训练
在设色方面,依照自然形态基本色彩前提下,运用主观色,产按照色彩法则进行色彩调和、对比、均衡等来进行色彩处理。在表现技法上,多以平涂手法,使色与色之间对比更加强烈,装饰效果也更为浓烈,色彩达到一种秩序和谐的境界。
(4)绘画步骤
步骤一:用铅笔进行构图,观察方法主使用散点透视,尽量弱化透视关系,减少物象之间的前后遮挡,让物象清晰呈现面前。
步骤二:从局部出发给形体铺色,用色上多强调主观色,注意用色要饱和、纯净。
步骤三:在表现方法上用透叠、移位、倒置等多种手法,化立体物象为平面物象。
步骤四:完成稿,在前三步基础上再进行深入刻画,点缀主观色,以取得和谐完美的色彩关系。
三、 解构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训练
(1)解构概念
设计的本质便是创造,寻求从无到有、无中生有。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常规
固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去创造更有审美价值的东西。
从创新求异的思维方法看,解构性归纳写生无疑是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那么何为“解构”呢?“解构”一词来源于哲学命题,也叫解构主义或拆构主义,认为结构没有先天的、一成不变的中心,不是固定的而是由认识的差别构成的。由于差别的变化,结构也发生变化。确切地讲,“解”即分解、拆解,“构”即重构、构成之意,这不是一般性质的再现,而是一种全新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打破传统观念,创造具有精神性的写生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物象进行分解、分散,从客观物象形态中化整为零,变整形为元素,之后对分解出来的元素进行重新整合、包括构图、形态、布局、位置等进行重现,这种手法本身就是一种设计。这时画家不是依赖本眼睛去感性地描绘主观现象,而是用心智去体验,理性地去设计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其实从后印象主义开始就有许多画家不满足只专注表现外光与光色的瞬间变化,他们主张结构、色块和体面,追求艺术的真实,而不是做光的再现者和奴役者。后期的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等对于色彩的研究更加深刻和理性,他们主张对自然景物进行分解而后重新组构,从而创造新的画面、新的自然景物,将自然色彩转化为和谐的设计色彩,传达艺术家最真实的感受。
西班牙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巴勃罗 毕加索和荷兰的抽象主义绘画大师比埃特 蒙德里安等就对解构主义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创造出无数的抽象绘画作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借鉴学习的财富。
(2)解构过程
对于自然形态我们如何对其形态进行分解,对于分解后的元素如何再进行重构,这是每个忠实写生者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写生观察方式和思维方式,不要只相信眼睛所见到的,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要让自己的心灵在自然间游走,使人与自然合一。在这里自信是重要的,不管怎样。你所表现出来的画面是你用心用汗水设计构成的。在分解自然形态时要抓住你最感兴趣的部位,将其由整形向导逐步转化、分解、提炼出所需的形象元素,使自然形态向抽象形态转化。在分解时除了注重形的单纯、简化外、还要注重形的意味和形的美化。
其次,对于分解出来的新元素在不依赖原形的前提下,摆脱自然主义,进行新的创造整合,以形成新的抽象画面。这些被分解的新元素已不再是新的抽象画面。这些被分解的新元素已为再是原有的形态和功能,本身具有其新的特殊意义。因此在形和色的布局上,不再受自然物象构成方式的制约,其经营的方法更为自由灵活,在构图上可运用对称式、散点式、焦点式、中心式、连环式、分割组合式等来进行画面形象的经营。在重构的过程中常用的手法有重叠、重复、移位、倒置、共用、叠透、错接、错落等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新颖的全新的构成方法。最后对解构物设色,要通过对自然进行提炼、归纳、概括和取舍,改变自然色为人为色,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主观设色。
a.减:对分解后复杂的元素色彩进行减化,弱化其色彩层次,提炼其画面所需色彩。
b.增:根据画面的需要,加入主观人为色彩,使画面更具有生动和谐的色彩画面。
c.变:对于画面的形色我们可在原有基调的基础上变化其形状和色调,使具象的形和色彩变为抽象理性的色彩,从而为设计服务。
总之,解构性设计色彩归纳写生是在尊重客观自然物象的基础上抽象绘画过渡转化的一个训练方式,是一个充满发现的再创造过程,可以启发我们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洞察和体验事物,从而创造出另一个奇特新鲜的自然境界。
(3)绘画步骤
步骤一:面对瓶罐等物象进行多角度观察,对其形态结构特征进行细致推敲和分析并联对其进行打散重构,使其从具象向抽象过渡。
步骤二:设色上完全打破自然形态,强调抽象色彩,从局部起时行主观填色。注意平涂时用软毛画等,尽量减少笔痕,使画面保持良药好的色彩效果。
步骤三:在画面色彩构成中应遵循均衡,律动、节奏、对比、调和等结构法则,以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步骤四:用小笔对画面进行最后调整,勾线或点缀。
第十二讲 色彩的应用 —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 了解广告色彩的运用规律及色彩的心理因素 ,使学生明白色彩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广告色彩的运用规律及色彩的心理因素 教学难点: 色彩的心理因素
课外作业: 欣赏搜集著名及经典广告作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在产品激烈竞争的今天,产品的质量固然重要, 产品的包装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理念是降低成本增加视觉效果。人们在感受空间环境的时候,首先是注意色彩,然后才会注意物体的形状及其他因素。色彩的魅力举足轻重,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感觉,只有室内色彩环境符合主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才能使人产生舒适感完全感和美感。
色彩之于广告,是点睛之笔,是锦上之花。能否运用好色彩所独具的生理、心理及社会作用,是一部广告能否获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一副色彩运用合理的广告,往往更能抓住消费者的视线,诱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消费者在潜意识中建立起牢固的商品形象,所以说色彩在广告设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特殊的诉求力。在广告设计中要正确合理的运用色彩的功效,以使广告的宣传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和优化,获得最佳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下面将详细来阐述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平面广告设计的三要素(文字、图形、色彩)中,色彩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最能直接传达信息,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我们在观看广告的瞬间最先感受到的是色彩的效果及整体印象。平面广告设计的或明或暗或活泼或忧郁的色彩形成不同色调从而让我们感受到广告色彩的总体效果。总体效果的优美,有助于烘托广告主题、加强广告画面情调的渲染和意境的创造,从而增强广告的吸引力,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给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起到最优的广告效果。因此,在广告设计中,色彩是决定作品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和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形态,特别是消费观念、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早已从实用功能的获取提升到感性功能的一并满足。这就更需要广告设计者运用好色彩创造出更具个性的作品,来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差异化以及多样化的需求。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已成为现代广告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 在广告设计中要运用好色彩带来的心理反应及联想 1.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理反应
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理反应即色彩的“移情”。 在广告设计中,恰当运用色彩的感情定位,可以引发消费者的心理联想而产生感情共鸣,诱导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生成,从而使广告获得本质上的成功。色彩的感情性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活动,给人们带来各种感情性联想。例如,红色给人以喜庆感、吉祥感、温暖感、热烈冲动感,是最强有力的色彩,能引起肌肉的兴奋;橙色较温和,是一种活泼、辉煌、快乐的色彩;黄色则给人以光明、高贵、富丽感;绿色常给人们以活力、青春、和平感;蓝色给人以恬静、凉爽、深远感;白色给人以纯洁、干净感;黑色给人以庄重、朴实、神秘感。 2.色彩的“味道”
色彩的视觉感受同样能引起味觉的心理反应,色彩的“味道”是根据食品的味道产生的。举例来说明,鲜艳明亮的黄色、白色、粉红色是表现甜味的最佳颜色;柠檬黄、黄绿色,青绿色用来表现酸涩的味道;深绿,明度低的深浊的灰绿色给人一种苦涩感;。大红色,橘黄色常用来表现辣;明亮的黄绿色,明亮的中黄、淡黄则能体现出香的味道;浑浊而深暗的绿灰色、绿褐色、淤泥般的灰蓝黑色则暗示出臭的味道。
3.色彩能带来轻重感、冷暖感、空间感
色彩具有冷暖感:红、橙、黄为暖色,紫、蓝色、白色为冷色,绿色属冷色与暖色之间的中间色。色彩也具有轻重感:明度高的物体感觉轻,明度低的物体感觉重,通俗的说也就是浅色感觉轻,深色感觉重。色彩还具有空间感:明度较
高的色彩感觉远,明度较低的色彩感觉近;暖色感觉近,冷色感觉远。 4.对不同的广告产品对象要运用相对应色彩
在广告设计中,卫生用品、清洁用品、冷冻食品等通常对应蓝色和白色,营养、滋补、保健等药品通常用暖色调来表现,用鲜艳活泼的对比色表现儿童用品,用淡雅、柔和的色调表现女和婴儿用品,用红色表现节日礼品、喜庆场面等。在设计中充分恰当的运用商品的“形象色”,能增强广告的直观效果,特别是食品广告。举例说明,红色使人联想到西瓜、苹果、西红柿、草莓及肉类等 黄色、橙色使人联想到香蕉、蜜柑、蛋糕、点心等 茶色使人们联想到茶、咖啡、巧克力等绿色使人联想到蔬菜、瓜果等。其中红色、橙色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广告的设计中。
(二)、 广告设计中的色彩搭配
广告中要注意对色彩的合理支配。颜色过多容易造成画面杂乱,还会增加广告制作成本。一般来说,在广告设计过程中,彩色胜于非彩色。但是广告如果一味地追求彩色的繁华渲染,势必导致人们视觉上的审美疲劳,这时彩色就会大大削弱其自身的传达效果,取得过犹不及的不良后果。配色美的构成形式主要有均衡、强调、节奏、主从、呼应、层次、点缀、衬托等。 1、广告中主色调的确定
平面广告中通常都不会只有一种颜色,这就需要根据广告主题、商品特色和视觉传达要求等在几种颜色中锁定一个主色调。这种颜色要处于整副平面广告的支配地位,以此来形成一种整体色彩导向或趋势,恰如其分的起到烘托主题和表现主题、发挥颜色的情感联想和象征的作用,与此同时,其他的一种或几种配色要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与主色调进行搭配协调。具体来说,如果我们用暖色系列来做我们的整体色调则会呈现出温暖的感觉,反之亦然。如果用暖色和纯度高的色作为整体色调则给人以火热刺激的感觉,以冷色和纯度低的色为主色调则让人感到清冷、平静的感觉。以明度高的色为主则亮丽,而且变得轻快,以明度低的色为主则显得比较庄重、肃穆。
通常情况下,食品类常用红黄橙等色调强调食品的美味与营养,用绿色强调蔬菜水果的新鲜水灵等。保健、滋补类药品常用单一的暖色调,而大面积的黑色就一般用来表示毒药。交通旅游类的广告因要讲究愉快、舒适、安全和方便,所
以通常选用中性系列色彩,如蓝色、绿色等。 2.广告中辅助色的作用
主色是整幅广告中占据面积最大的颜色,可是通常情况下辅助色也是必不可少的构成因素。辅助色应与主色的明度、面积大小、饱和度相协调,以此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辅助色在整体的画面中还能够平衡主色的冲击效果,减轻观看者的视觉疲劳,起到视觉分散的效果,从而使得平面广告取得更和谐更佳的效果。 3、广告色彩的注目性
从广告色彩的视觉效果规律来看,明色、纯色、暖色系统的颜色注目程度相对较高,对读者视觉冲击力强。同样的,暗色、彩度低、冷色系统的颜色注目程度较低,对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弱。
其次,广告的注目程度大小还与色彩搭配有很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广告背景与主体图形颜色的搭配关系。
下面提供两组注目程度高和注目程度低的配色。其中注目程度高的配色分别由1~10逐渐降低,注目程度低的配色分别由1~10逐渐提高。 注目程度高的配色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底色 黑 黄 黑 紫 紫 蓝 绿 白 黄 黄 图形色黄 黑 白 黄 白 白 白 黑 绿 蓝 注目程度较低的配色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底色 黄 白 红 红 黑 紫 灰 红 绿 黑 图形色 白 黄 绿 蓝 紫 黑 绿 紫 红 蓝 (三)、 广告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要灵活
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也要结合具体语境,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不能一味禁锢于刻板的所谓套路,要灵活运用,同时也要敢于从常规中突破出来,大胆创新突出个性,以求收到惊艳的效果。 1. 广告对象不同,色彩运用不同
若是商业广告,则色彩的运用由两方面决定,首先要体现商品的本身特性和用途,其次要考虑到广告受众也就是商品使用者对色彩的感受,主要从这两方面
来决定广告的色调倾向与具体运用。这就要求设计师深入了解企业产品和消费者的各方面信息,选择合适的色彩语言来表现商品,做到既考虑到商品色彩的共性感受,又突出了商品的个性特点,从而达到最优的广告宣传效果。
对于非盈利性质的广告,也就是公益广告,由于公益广告的主题很丰富,涉及各领域,所以这类广告所借助的各类造型语言非常丰富,广告设计师有足够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个性,尤其在色彩的运用上,公益广告的色彩运用没有很多束缚,核心就是要服从主体内容,达到主体所需要的色彩意境,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配合广告主体的主题及寓意,争取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给观众带来震撼与思考。
2、广告受众不同,色彩运用不同
广告的主要受众可以理解为广告主体的主要消费群,消费群不同,色彩的运用也需要用心揣摩。一般来说,儿童喜欢极鲜明的纯色,这是因为这类颜色对他们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符合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征;女性比男性更偏爱白色、粉色等,这是因为这些颜色象征着纯洁、温柔和甜美;男性则多喜爱蓝色,因为蓝色象征豪爽、沉稳、成熟和心胸开阔;乡村地域的人比较喜爱颜色较纯的色彩,而城市地域中的人则喜爱一些纯度较低,对比较富丽、柔和的色调和浅淡的中间色等等。
3、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习惯,色彩运用也不同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所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有着自己的崇拜和忌讳,当广告要跨国、跨民族展示或投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不同,在广告设计的色彩运用上也要注意调整。举例来说,在表达悲哀情绪的时候我国多用白色而欧洲多用黑色;我国传统用红色旗袍代表新娘的纯洁高尚美好,而欧洲多用白色礼服来表现;我国视红色为喜庆意味,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代表血腥与背叛等等。虽然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这种风俗习惯会逐渐趋同化,但是在进行广告设计的时候,还是要有“差异”意识,主动调整色彩运用,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广告设计练习的时候,也可以在色彩上做做个性文章,冲破老套的条条框框和禁忌,反而可能取得更大的惊喜
总之,色彩的积极有效运用是造就优秀广告作品的一个重要前提与基础。商品需要创意来表现,创意需要色彩来点亮,恰当的色彩运用才能让消费者享受在
其中,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或思考,如此才能达到广告的最佳效果,取得广告的最终的成功。 三、布置作业
为某酒楼或餐厅设计一广告招贴。限四套色,8开纸。 四、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讲作业。
第十三讲 色彩的应用 ----色彩在室内设计上的应用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了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规律,配色规律,掌握色彩的性格 教学重点: ,配色规律,掌握色彩的性格
教学难点: 不仅会对色彩配色理论有基本的认识,掌握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规律,更多的是调动起对色彩的感觉和表现欲,画出适合的色彩。 课外作业: 室内作品作品欣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色彩的设计在室内设计中起着改变或者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 ,会给人带来某种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人进入某个空间最初 几秒钟内得到的印象百分之七十五是对色彩的感觉,然后才会去理解形 体。所以,色彩对人们产生的第一印象是室内装饰设计不能忽视的重要, 因素。 二、讲授新课
(一)、在室内环境中的色彩设计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这些原则可以更好的使色彩服务与整体的空间设计 ,从而达到最好的境界。 1 、整体统一的规律 2、人对色彩的感情规律
3 、要满足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 4、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 (二)、色彩的性格 (1)、红色:
1 特性:热情,积极,突出。
2 优点:可使使用者热情洋溢,积极向上,活泼好动,积极参加与生活圈以外人交往。
3 缺点:主观性强,不安定。
4 搭配色:粉红色,橙色,金色,紫色。 (2)、黄色:
1特性:扩张,愉快,明亮,温暖。 2 优点:空间扩大,温暖,愉快而活泼。 3缺点:不稳重,对比性强。 4搭配色:绿色,蓝色,橙色,紫色。 (3)、蓝色:
1 特性:寒性重,长远,广阔,冷艳,沉静,深沉。 2 优点:寒色系主色,平静安详,晶莹透彻,高雅脱俗。 3 缺点:过冷,色重过强,压迫感大,消极,不易退色。 4 搭配色:米黄,紫色。 (4)、橙色:
1 特性:活泼,明亮,积极,热枕。 2 优点:鲜明,突出,温暖,活动性强。 3 缺点:波动,轻浮,不定。 4 搭配色:黄色,草绿色。 (5)、绿色:
1 特性:清新,凉爽,平静,成长。 2 优点:清新雅致,平和安详,凉爽清新。 3 缺点:冲力不足,略具寒色性。 4 搭配色:黄色,蓝色,橙色,棕色。
(6)、紫色:
1特性:艳丽,突出,神秘。
2 优点:突出 ,感情丰富,温暖,富有罗曼帝克气氛,具有神秘感。 3 缺点:过分艳丽,不易配色,气氛浓,不便安排。 4 搭配色:米黄,黄色,金色,银色,红色。 (7)、白色:
1特性:明快,简洁,纯净,清爽,开放。
2 优点:以白色为单一色可使空间变大,气氛温暖,容易配色。
3 缺点:不易保养,过分使用白色会给生活单调者造成视觉及神经压迫。 4 搭配色:所有色。 (8)、黑色:
1 特性:庄重,寂静。
2 优点:稳重,厚实,对比气氛强。
3 缺点:使空间变小,光线过暗,过分沉重,不开朗。 4 搭配色:所有色。 (三)、家居配色不死定律
(1):空间配色不得超过三种,其中白色,黑色不算色。
(2):金色、银色可以与任何颜色相配衬。金色不包括黄色,银色不包括灰白色。 (3):家用配色在没有设计师指导下最佳配色灰度是:墙浅,地中,家私深。 (4):厨房不要使用暖色调,黄色色系除外。 (5):打死也不要深绿色的地砖。
(6):不要把不同材质但色系相同的材料放在一起。
(7):想制造明快现代的家居品味,不要选用印有大花小花的东西(除植物外),尽量使用素色的设计。
(8):天花板的颜色必须浅于或与墙面同色。当墙面的颜色为深色设计时,天花板必须采用浅色。天花板的色系只能是白色或与墙面同色系。
(9):空间非封闭惯穿的,必须使用同一配色方案。不同的封闭空间,可以使用不同的配色方案。
三、欣赏相关室内色彩搭配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四、布置作业:教师提供室内速写稿,为儿童卧室设计一套色彩 五、教师巡视辅导 六、点评作业
第十四讲 色彩的应用
—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 了解色彩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以便让色彩更好的服务于服装设计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在服装中的应用,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了解色彩服装的配色技巧
教学难点: 逐步掌握色彩在服装中的各种运用方式和色彩的搭配规律。 课外作业: 设计几组服装中的色彩搭配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言:
问:色彩在服装中的重要性有多大?
人们对色彩的反映是强烈的,但并非对色彩的感受都所见略同。因此在服装设计中对于色彩的选择与搭配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对象的年龄、性格、修养、兴趣与气质等相关因素,还要考虑到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俗和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下人们对色彩的不同情感反映。例如,我国历代皇朝崇尚黄色,认为黄色是天地的象征,使黄色赋予威严华贵、神圣的联想。而黄色在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里却被认为是叛徒犹大服装的颜色,是卑劣可耻的象征。因此,服装的色彩设计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定位设计。 二、讲授新课
在设计中,色彩的搭配组合的形式直接关系到服装整体风格的塑造。设计师可以采用一组纯度较高的对比色组合来表达热情奔放的热带风情;也可通过一组彩
度较低的同类色组合体现服装典雅质朴的格调,在服装设计中最常用的配色方法有:同类色配合、近似色配合、对比色配合、相对色配合四种。
(1) 同类色的服装配色:同类色配合是通过同一种色相在明暗深浅上的不同变化来进行配色。
(2)近似色的服装配色:近似色配合是指在色相环上90度范围内色彩的配合,给人们温和协调之感。与同类色配合相比较,色感更富于变化,所以它在服装上的应用范围比同类色配合更广。
(3)对比色的服装配色:对比色的配合是指色相环上120度~180度范围内的色彩配合,所体现的服装风格鲜艳、明快,多用于运动服、儿童服、演出服的设计中。
(4)相对色的服装配色:相对色配合是指色相环上180度两端两个相对色彩的配合。其效果比对比色配合更为强烈。在相对色配色中要注意主次关系,同时还可通过加入中间色的方法使对比效果更富情趣。
3.流行色与服装设计 服装领域一向是崇尚流行意识的,流行色在服装中的应用是人们对色彩时髦的追求,突出反映着现代生活的审美特征。 四、布置作业
运用书中提供的海洋色彩设计女性夏天服装图案或纹样 五、教师巡视辅导 六、点评作业
第十五讲 设计色彩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通过色彩作品欣赏,使学生对色彩的应用水平提到一定的高度,丰富了学生的色彩知识,使学生明白色彩与环境、空间、服饰、广告等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掌握作品欣赏的方式。
2. 作品欣赏。
教学难点: 不仅会对色彩理论有基本的认识,更多的是调动起对色彩的感觉和表现欲,画出生动,鲜活的色彩。
课外作业: 作品欣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它与透视学、艺术解剖学一起成为美术的基础理论。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个基本外貌要素,因此,色彩学的研究及应用便成为美术理论首要的、基本的课题。作为色彩学研究基础的主要是光学,其次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多门学科。因此它的产生与发展有赖于这些学科(尤其是光学)的长足进展,而色彩学研究的成果又为这些学科提供材料,推动它们的深入。 二、讲授新课 1、人类对色彩的感知
人类对色彩的感知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漫长,而有意识地应用色彩则是从原始人用固体或液体颜料涂抹面部与躯干开始的。在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已可见到原始人对简单色彩的自觉运用。在色彩的应用史上,装饰功能先于再现功能而出现。人类制作颜料是从炙烤动物肉时流出的油与某些泥土的偶然混合开始的,逐渐发展为以蛋清、蜡、亚麻油、树胶、酪素和丙烯聚合剂等作颜料结合剂。在古代中国、印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颜料多用在家具、建筑内部、服装、雕像等的装饰上。早期中国绘画上的色彩主要是轮廓和形象的修饰手段,用色简练单纯。古罗马的墙面、地板镶嵌上则已有丰富的色彩。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艺术家们不断探索新的色彩材料,凡?爱克兄弟等人在“油-胶粉画法”的基础上改进而形成了亚麻油等调制的油画颜料,为油画的产生提供了媒介材料。自此,绘画上色彩表现的手段大为丰富。
尽管人类的色彩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独立意义上的科学的色彩学研究却晚于透视学、艺术解剖学而到近代才开始,这是因为色彩学的研究须以光学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为了取得自然主义的表现效果,曾经研究过光学问题,注意到了色彩透视问题。直到17世纪60年代,I.牛顿通过有名的“日光-棱镜折射实验”得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光线混合而成的结论之后,颜色的本质才逐渐得到正确的解释,由开普勒奠定的近代实验光学为色彩学的产生
提供了科学基础。感知心理的研究为解决色彩视觉问题,心理物理学的方法为解决视觉机制对光的反映的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而视觉艺术所提出的色彩问题,尤其是印象派出现之后遇到的外光描绘、色彩并置对比、互补色等问题,促使理论家、艺术家运用科学方法探讨色彩产生、接受及应用的规律。到19世纪下半叶,色彩学研究的专门著作开始出现,如薛夫鲁尔的《色彩和谐与对比的原则》(1854)、贝佐尔德的《色彩理论》(1876)等。进入20世纪,色彩学更在现代光学、心理物理学、神经生理学、艺术心理学等基础上获得了长足进展。
而色彩学的发展又促进了视觉艺术从19世纪向20世纪多元化时代的转变。2、优秀
3幅明度对比九宫格构图。这3幅作品是由同一张已分层的黑白线图填色得到,虽然都是明度对比的9种色调,但风格迥异。第1幅是蓝色和紫红色的双色调构成,雅致耐看;第2幅的明度对比关系最明确;第3幅大量采用高纯度色,利用色相本身的明度差形成对比关系,画面色彩亮丽,并且注意色相的渐变衔接,主体与背景融合。
这幅明度九宫格的对比设计充满童趣,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设计感较强的作品。
三、教师指定设计色彩作品(含广告、服装、室内、产品等),学生自主欣赏,并分组讨论。 四、教师总结
作者:张炜炜 作者:姜秀
色相对比主题构图1:这是以“文明”为主题的设计,手是贯穿始终的主线,色相对比关系正确,画面层次清楚,构图风格统一。
色相对比主题构图2:以环保为主题的系列构图很好地将创意用简练的手法表现出来,作品风格统一。相对而言,右上图以保护树木为主题的临近色相构图在揭示主题方面稍弱一些,没有深化主题。如果能再进一步推敲,将毁坏树木的结果表现得再生动一些,如夸张或拟人化处理(树木在流血、哭泣等),视觉效果会更有冲击力。
由给出的网页分层文件和程序文件,按色相对比的不知色调能一种一强,纯度长时
同类型配色是感彩和培养色彩协力的有效方式。第配色方案选用同色,色彩协调感但大面积使用高的颜色刺激性强,间注视容易视疲
劳。在做网页设计时,我们要考虑色调是否适合网站的主题、页面的可读性、网页信息的浏览次序等因素,力求用色彩来引导使用者浏览。
这组作品是由给定的同一张灰度图填色得到的,有的经过特效处理,左上角的暖调最强烈,其他三张都注意了冷暖的相互烘托和平衡,如大面积冷色中点缀小面积暖色。
面积对比效果,作品以人前人后两张脸构思设计,在符合题目要求的条件下将主题融入,有新意,打破了传统面积对比练习的单一填图模式。 色彩散的字母子,设计构素的穿插、
形状、聚散的对比效果,作品由分经过相互凝聚的过程形成和平的鸽思巧妙,画面既有层次感又通过元关联达到和谐。
都督夫人父母恩重太原王氏经变图供养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