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十二五”有关规划精神,结合安徽工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省围绕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工业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以来,我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3%(可比价),2010年全社会工业增加值达到5364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5%。工业化率由2005年的34.3%提高到43.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14.1︰52.1︰33.8。
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优势和新兴产业地位提升。装备制造业、汽车、优质金属材料等千亿元产业进一步做强,2010年轻工、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已突破3000亿元,超千亿元产业已达6个;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地位提升,产值已达规模以上工业
的15%左右;汽车成为国家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家电产能保持全国领先,先进制造业逐渐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
规模以上企业增多,骨干企业作用加强。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5万户,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7851.5亿元,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12.7%、294.7%。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17户,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120户,其中,进入当年中国企业500强企业超过10户。
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工业5年累计投资15322亿元,年均增长40.9%,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7614亿元,年均增长34.6%以上。企业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企业研发费用和研发成果占全社会总数的比重均超过70%,省级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453家和23家,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40%和187.5%。新产品产值1565亿元,比“十五”末增加了2倍。
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形成特色。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7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57%。全省个体工商户达134.2万户,私营企业达22.9万户。全省已形成汽车、家电、电线电缆、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其中,100个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70亿元。
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成效,工业能耗显著下降。“十一五”以来,我省在煤矸石、磷石膏、煤层气、工业余热、高炉煤气等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2010年较2005年累计下降40.7%,对全社会节能的贡献率超过80%。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进入工业化中期的第一个五年期,是我省工业发展的加速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承接转移的机遇期,必须牢牢抓住历史机遇,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面临的机遇。
(1)我国经济外部环境整体趋好。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日益深化,国际市场大融合、产业大转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为我国工业在全球范围提高资源配置能力、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也为我省工业经济参与国际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国内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增强。“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家将采取强有力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内需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并成为长期趋势,将为汽车、家电、钢铁、水泥等主导产业继续扩张和提升提供市场空间。同时,一系列促进中部崛起的配套政策陆续出台,有利于我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3)我省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通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各地发展工业的意识越来越强,工业发展的经验做法、政策措施越来越丰富,工业投资大幅增长,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装备水平得到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全省工业经济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工业体系,这为我省工业继续加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皖江崛起和皖北振兴两大战略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已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范围广、辐射区域宽,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孕育着无限商机,一系列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和措施先行先试,将促进我省核心增长极的培育。省委、省政府把加快皖北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皖北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皖北地区丰富的基础能源、原材料和人力资源,大力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5)自主创新平台和政策机遇。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作为平台核心,通过政策叠加的作用,将变科技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成为我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将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为我省拓展创新空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持。
2.面临的挑战。
(1)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际金融危机逐渐缓解,但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将进一步深刻调整,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输入性通胀以及外汇储备使用等问题错综复杂,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因素仍然较大,复苏进程将比较曲折。
(2)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十二五”时期,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周边省市纷纷制定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布局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各省在产业高端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省进一步扩大工业总量的压力增大。
(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8.5%,能耗占比高达7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煤、电、水泥、钢、铜等原材料产业依然是支撑我省工业的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4)环境、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目前,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共识。我省高耗能、高排放产业比重大,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依然艰巨。煤、电、油、运供应较为紧张,电煤协调任务较重。钢铁、有色行业所需原材料70%—80%依靠进口,行业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5)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紧迫性更加凸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各省都高度重视。我省新兴产业比重偏小,2010年全省新兴产业仅占工业总量的15%左右;新产品产值率较低,2010年全省新产品产值率仅为8.3%。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面开展“12345”行动计划,深入推进转型升级五大攻坚活动。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为重要平台,依托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发展符合省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面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逐步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区域布局合理的现代工业体系。
——全面开展“12345”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5年完成技改投资2万亿元以上,实施3大工程—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业,发展4大区域—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合肥经济圈、皖南皖西地区,培育5家以上超千亿元企业。
——推进五大攻坚行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创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皖北工业加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工业规模再上新台阶。全社会工业增加值翻一番以上,力争达到1.2万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工业化率达到50%以上。
2.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力争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0%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力争达到45万元/人,年均增长16%。
3.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力争形成2个销售收入超5000亿元的支柱产业,10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重要产业。
4.龙头企业作用进一步增强。力争将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培育成超千亿元企业,培育25家以上超百亿元企业。
5.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力争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万亿元以上,新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600个,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100家。
6.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显著提高。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8%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以上。形成一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7.非公有制经济加速发展。力争新增非公有制企业15万户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1.6万亿元,占全省GDP的65%以上。整合提升100个产业集群专业镇,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4800亿元。
8.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取得进展。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达标,主要产品能耗、物耗达到或小于国家限额指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以上。
(三)主要任务。
1.着力提高工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能力。研究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整合科技资源,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施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突破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实施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同国家科研院所的联系,推进企业与高校互建研发机构,组建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风险共担机制,开展大型产学研对接活动,在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院士工作站,推动院士科研团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三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发挥新兴产业的先导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为结构调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四是加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设。在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技术集成再创新,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实现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
专栏1:实现“安徽创造”跨越式发展 1.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充分发挥试验区的先导示范作用和试点省的平台作用,加速提升我省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快“核心区域、核心企业、核心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由“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的跨越。 2.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园区产业发展水平。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积极承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支持合肥市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建设全国有影响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和新兴产业高地。支持合肥市和芜湖市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和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创业园、动漫产业孵化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蚌埠市建设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等。 3.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创业能力。支持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留学回国人员以技术、专利等作价创办科技型企业或中介机构。依托专业化检测、情报和研究机构,建立检测、科技信息、咨询等公共创新平台。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相互开放实验室和科研设施,在重点领域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中国(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新建一批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4.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着力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紧紧围绕开发品种、提升质量、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两化”融合、安全生产等重点,充分发挥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省、周期短、效益好、污染少、消耗低的优势,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和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推进企业内涵式发展。通过改造存量、优化增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采用先进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培
育打造新兴产业。把技术改造同兼并重组、淘汰落后、管理创新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制造,推动工业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围绕全省10大重点行业发展,着力抓好5000项重点技改项目的实施,力争完成技改投资超过2万亿元。
3.着力加强工业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
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以提高工业能效为中心,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三个重点,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加强企业用能管理,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严格能效、物耗等准入门槛,完善工业产品节能标准标识和认证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落实国家鼓励和扶持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抓好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加快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对煤系共伴生资源和传统大宗固体废物进行深加工,推广尾矿综合利用新技术。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建设,提高抽采利用率,推进煤层气勘探、抽采、利用产业化。推广应用废旧金属、废橡胶、废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分选、加工的实用技术,建立回收、拆解、处理产业化基地。加快电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示范工程建设,探索生活垃圾和电子垃圾及工业危险废弃物等无害化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夯实节水管理基础,推广节水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
4.着力提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
围绕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信息化从单项业务应用向多业务综合集成转变,从企业信息应用向业务流程优化再造转变,从单一企业
应用向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转变。把握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新机遇,从企业、行业和区域三个层面全面推进两化融合。在企业层面,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围绕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等7个环节开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和推广,加强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在行业层面,以汽车、装备制造、纺织、钢铁、有色、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加速两化融合,做强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行业和产业竞争力。在区域层面,选择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市、县和产业集群专业镇,积极推进两化融合,提高市、县和专业镇工业和信息化水平。
5.着力实施品牌质量和标准化战略。
大力实施我省自主品牌建设工程,鼓励企业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通过研发核心技术,推进自主品牌的多元化、系列化、差异化,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提高我省知名品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美誉度,促进企业由生产制造向营销服务延伸,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海外品牌,支持自主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自主品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工业产品结构。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振兴战略,在钢铁、有色、石化、汽车、食品、电子信息等行业,建立质量信息采集渠道,分行业建立质量基础数据平台,推进产品和市场创新,拉动和提升消费。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产
品和技术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建立完善标准体系,深入推进重点工业产品对标和达标活动,引导企业对标生产。
6.着力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利用有限的资源扶持优势骨干企业,在投资、财政、土地、城建、环保、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千亿元、百亿元企业。积极推动汽车、煤电、钢铁、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采用兼并重组、联合联盟、参股控股、融资上市等多种方式,使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优势企业到海外进行资源和项目开发,积极开展海外业务,提升国际市场份额,立足全球配置各类资源,逐步实现战略、运营、管理、文化全球化,延伸和优化产业链。
7.着力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积极开展创业服务,推动全民创业,支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彻底清理、取消各种限制性、歧视性规定,确立各种所有制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支持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支持非公有制资本投资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加快制度
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诚实、守信经营,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总数达到40万户,增加值达1.6万亿,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65%以上,缴纳税收占全省60%以上,吸纳城镇就业占全省75%以上。
8.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
加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合理引导投资方向,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坚决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的先进产能。严格实施差别电价政策,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改造工艺和装备,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行政执法,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及资源性企业新建项目,坚持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平衡原则,坚持新增先进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严格环评、节能、土地和安全生产审查审批,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淘汰落后补助政策,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支持优势企业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专栏2: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按期淘汰落后产能。 电力行业:淘汰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凝汽火电机组。 煤炭行业: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产业政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单井井型低于3万吨/年规模的矿井。 钢铁行业: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淘汰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电炉。 建材行业:淘汰窑径3.0米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直径3.0米以下的水泥磨机(生产特种水泥的除外)以及普通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淘汰平拉工艺平板玻璃生产线(含格法)等落后平板玻璃产能。 有色金属行业:淘汰落后的有色金属冶炼工艺及设备。 轻工业:淘汰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淘汰以废纸为原料、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生产线;淘汰落后酒精生产工艺及年产3万吨以下的酒精生产企业(废糖蜜制酒精除外);淘汰年产3万吨以下味精生产装置;淘汰环保不达标的柠檬酸生产装置;淘汰年加工3万标张以下的制革生产线。 纺织行业: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定形机,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淘汰R531型酸性老式粘胶纺丝机、年产2万吨以下粘胶生产线、湿法及DMF溶剂法氨纶生产工艺、DMF溶剂法腈纶生产工艺、涤纶长丝锭轴长900毫米以下的半自动卷绕设备、间歇法聚酯设备等落后化纤产能。 三、发展重点
(一)做强做大优势产业。
以国际、国内产业高端为标杆,依托现有基础,围绕装备制造、汽车、家电、优质金属材料等产业,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通过信息技术嫁接,关键功能件、关键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整机的大型化、智能化以及零部件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等途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形成在全国乃至国际领先的若干优势产业,培育若干优势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电工电器、重型矿山机械、石化通用机械、机床工具、农业机械等六大行业,做强做大工程机械、冶金装备、节能装备、化工及环保设备、煤机装备、船舶制造等六大基地。围绕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加快煤炭、水泥、煤化工、冶金、环保等产业的重大成套装备研发制造。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以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大型数控液压机和各类数控机床,提高机床数控化比重。尽快掌握和突破高速加工、精密加工、复合加工、智能化及高档数控装置、电机及驱动装置等关键技术。提高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刀具和模具等配套产品的制造水平,推进高档先进装备的自主化。力争机床设备数控化率达50%,主机配套率达35%以上。加快太阳能装备研发生产,推动生物质能源装备发展。
积极发展特种功能船舶和船用动力设备、甲板机械、舱室设备等制造业,建设船用中低速柴油机产业基地。重点研发轨道交通车
辆关键部件、飞机修造、航空航天零部件等。“十二五”期间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215项,完成技改投资5160亿元。
专栏3:装备制造业六大基地 到2015年,六大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2700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45%。 1.合蚌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依托安徽叉车集团、熔安重工、日立建机、安徽柳工、合肥水泥研究院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工业搬运车辆、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道路机械、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械及大型水泥生产等成套设备,加大变速器、制动驱动桥、液压马达、液压泵、回转支承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 2.芜湖节能装备制造基地。以海螺川崎、芜湖金鼎、鑫龙电器、芜湖市金牛变压器等企业为依托,重点发展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设备、冶金行业余热锅炉、电站锅炉、节能型变压器等节能成套装备和产品。 3.蚌埠化工及环保设备制造基地。依托丰原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安徽意义环保、艾尼科环保、恒意环保科技、安徽疏浚股份、蚌埠凯盛工程技术公司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烟气脱硫装置、污水处理装置等。 4.两淮煤机装备制造基地。依托淮南凯盛重工、比塞洛斯机械、万泰电子,淮北矿业机电装备、淮北矿山机械等重点企业,大力发展大功率采煤机、重型掘进机、薄煤层采煤机、连续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强力刨煤机、输送机、跳汰机、破碎强力分级机、重型脱介筛、大型浮选机、离心脱水机、矿用电子设备等。 5.芜湖船舶制造基地。围绕该基地,发展沿江船舶工业集聚区。依托芜湖新联造船、江东船厂、新远船业、东方造船、恒顺方舟、中耀美华、中润船舶、远东船舶以及合肥熔安、安庆中柴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滚装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散货船、特种工程船舶、快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以及船用中低速柴油机等配套产品。 6.马鞍山冶金装备制造基地。依托安徽工业大学、马钢设计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和马钢重机公司、中冶华天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大型金属冶炼和热轧冷轧生产线成套设备、炼焦系统成套设备、高炉余热余压发电成套设备等。 汽车工业。巩固和提高1.6升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及轻卡、商务车、改装车、专用车等我省自主品牌汽车优势,加快发展中高档乘用车及重型卡车。提升核心零部件(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电动车核心部件等)的研发和制造能力。积极推动企业间联合重组,重点支持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着力形成进入国家产业布局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同时培育6-8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努力实现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重大突破,以新能源客车、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及经济型小排量汽车等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20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22项。到2015年,自主研发乘用车产品达50个以上,新能源汽车比重达到5%以上,中高档乘用车比重达到15%以上,中、重型卡车占载货车的比例达到20%以上,形成3万辆中、高档客车生产能力,形成20万辆改装汽车生产能力,省内关键零部件配套率达到70%以上。
家电工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重点,引导家电行业向内涵型方向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名牌战略,推动组建安徽家电产业联盟,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家电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鼓励家电产品升级换代,支持家电产品向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围绕压缩机、电机、模具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实现关键部件配套本地化和核心技术自主化。重点支持研发高附加值冰箱产品,开发环保和节能型空调产品,发展智能化、新水流洗衣机和实用经济型洗衣机。跟踪国内小家电产品发展趋势,发展厨房、医疗保健、办公、日用等小家电产品,注重经济、实用、安全,实现大众化、系列化、规模化和新型化。着力培育合肥、滁州、芜湖等家电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形成国内领先的信息家电研发、制造中心。到2015年,主要家电产量力争达到1亿台,实现由“家电大省”向“家电强省”跨越。
优质金属材料工业。实现钢铁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进步、布局合理、规模效益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新型发展之路。提升装备水平,采用世界先进的绿色钢铁冶炼工艺,扩大汽车、家电、车轮、造船、石油等产业用优质钢的比重,打造世界一流的精品钢铁产业基地,优特钢比例达到70%以上。整合开发我省铁矿资源,建设铁矿资源和特种钢铁生产基地,建立上下游产业联盟。加强境外资源的合作开发,鼓励在境外发展钢铁冶炼及深加工。加快稀土在钢中的应用,积极开发新一代稀土钢系列产品、开发稀土合金镀层钢丝等产品。采用世界先进
的闪速熔炼、闪速吹炼工艺技术,形成120万吨铜冶炼能力,发展高档铜材产品,形成铜线材、板材、带材、棒材、型材、箔材、管材、粉体材料等系列产品。建设世界级的铜开采、冶炼、加工、回收利用一体化基地。大力推进铝、铅、锌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铜、铅、铝等的再生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利用我省资源条件,加快发展钨、钼、钒、黄金、白银等稀贵金属产业。“十二五”期间钢铁产业完成技改投资10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44项;有色金属产业完成技改投资51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51项。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高起点、大规模实施技术改造,加大用信息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力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将技改投资向高效、低碳的项目和国家鼓励的项目倾斜,着力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石化工业。以打造绿色化工为引领,大力培育化工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品,按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对过剩产品严格控制产能总量。推动高灰熔点煤种适用性技术攻关,实现煤化工项目的资源本地化、装备大型化、工艺节能化、控制自动化。按照“提升技术、集中园区、错位发展、延伸产业链”的原则,促进传统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的转变。科学、适度发展煤化工,以煤制烯烃类产品和精细化工为重点,加快建设淮南、淮北、阜亳、芜湖四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同时培育发展宿州煤化工产业。积极培育石油化工、
煤化工、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盐化工、橡胶加工、硫磷化工七大产业链,重点开发苯乙烯、生物能源、医药染料中间体、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子午胎等产品。推动省石油化工集团高附加值农药原药和制剂产业化、定远煤化盐化一体化、淮北煤化工、淮南甲醇制烯烃和煤制甲烷(天然气)、芜湖氯化高聚物及精细化工、安庆石化炼化一体化、华谊集团煤化工、池州香隅化工园异氰酸酯/聚氨酯生产基地、蚌埠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合肥盐化工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155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41项。
建材工业。坚持“控制总量、提升效益、改善生态”的原则。水泥行业要控制总量,提高单线产能,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全面推行余热发电,采用矿山先进开采工艺技术。重点支持发展日产5000吨以上干法水泥项目,加快改造现有37条日产5000吨以下水泥生产线。大力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和高强高性能水泥制品业。鼓励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在销售半径合理、市场潜力大的省外进行生产布点。推广应用节能粉磨、利用水泥窑处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等技术。大力发展超薄、超厚、超白等优质浮法玻璃、汽车玻璃、光伏玻璃、导电膜玻璃等精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做大非金属超细材料产业和化学建材产业。围绕复合多功能非粘土新型墙体材料,加快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依托皖北地区丰富的陶土资源,打造陶瓷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加快水泥、玻璃等建材成套装备和环保装
备的研发制造。为适应现代建筑业的发展,建材产品应向“部品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启动建材加工制品业,重点发展建筑结构件、多功能建筑墙体和门窗、屋面系统、整体厨房和整体卫浴等产品。“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18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14项。
轻工业。一是提升品牌和附加值,加快烟酒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内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名优白酒产量有新的突破,达40万吨,培育3-5个中国名牌产品。二是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小麦、大米、油料、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茶叶、果蔬、药材等九大精深加工产品链。三是发展高附加值的塑料制品。在塑料工程材料、精密包装材料和隔离膜材料等重点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建设中部地区最大的聚丙烯薄膜、塑料管材和型材、塑料包装材料、汽车和家电配套材料生产基地。四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着力发展高档化妆品、电动自行车等日用产品。五是支持箱包皮具、羽毛(绒)制品业发展。围绕百丽鞋业(宿州)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配套皮革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打造“中部鞋都”,力争形成千亿元制鞋产业基地。六是做精做优工艺美术及旅游产品,做大做强造纸、印刷、日化、文教体育用品、家具及竹藤棕草制品、玻璃和陶瓷制品及照明等产业。“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36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283项。
纺织工业。以服装为龙头,推进纺织工业的改造升级。一是以“精细化”加快推动棉纺织行业产业升级。重点提高精梳纱线、高支纱比重,同时积极发展色纺纱线、差别化纤维、高档纯棉及混纺面料,扩大紧密纺比重。二是以“品牌化”全力促进服装鞋帽发展。充分利用我省棉、毛、丝、麻、化纤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推广应用气流纺、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纺前染色等新工艺新技术,推进建立设计创意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品牌推广中心,打破长期依赖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的方式,围绕服装扩大面料生产,做大规模。三是以“特色化”积极培育产业用纺织品做大。着力发展工程用布、土工用布等产业用布,提升车用、医用等产业用纺织品制造水平。四是以“配套化”大力扶持家用纺织品成长。坚持高质量、功能性、高科技、高附加值、安全、环保的发展方向,重点提高中高档床上用品、手工艺制品和毛巾等产品的配套率。五是以安庆华茂纺织城为依托,打造千亿元纺织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完成技改投资1200亿元,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79个。到2015年,棉纺锭发展到550万锭,服装产量9亿件。
煤炭工业。梯级开发煤炭资源,实施转型发展,走低碳发展道路,延长产业链条,建立多层次能源输出体系,促进煤炭产业由粗放能源向洁净高效能源方向发展。进一步延伸煤电—煤电化工—煤电建材产业链,提高精洗煤的比重,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强煤炭资源勘探,构筑安全、高效的煤炭生产体系。提高煤炭综采技术水平和原煤入洗率。鼓励优势煤炭企业实行煤电运一体化经营,
促进煤炭深度转化。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加大瓦斯治理力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实施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土地复垦、塌陷区治理工程,搞好煤泥、煤矸石、灰渣综合利用。通过联合改造与淘汰关闭小煤矿,大力提高煤矿集中度。
电力工业。大力促进坑口电站建设,提高煤电的经济性和技术水平。除节能环保发电、城市垃圾处理发电、低温余压发电以及城市热电联产发电之外,在非煤产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火电厂,新建火电机组要同步安装脱硫等环保装置。加强老机组的关停、技改力度,逐步进行脱硫改造,鼓励建设大容量、高效率的大型循环流化床煤矸石发电机组。积极发展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优质能源,创造条件加快安徽核电建设,适时推广第三代核能技术应用。着力建立与全省需求相适应的电力供应,开发应用智能电网新技术,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等环节的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
(三)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新兴产业示范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创新型企业为支撑,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安全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争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率先发展,成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产业。同时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扶持科大讯飞做大语音产业,进一步突破语音领域关键技术,努力建成国际一流的语音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基地。重点发展行业应用和嵌入式软件、信息服务及数字内容产业。加强汽车电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建设。鼓励集成电路产业链建设,支持设备制造、设计、封装等环节加快发展。加快信息家电、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重点发展数字视听及新型消费电子产品,促进家电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拓展延伸电子材料及元器件特色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型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培育壮大新型显示、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等新兴领域。积极推进新型平板显示器件及特种显示器件产业化,加快LED外延片、芯片、封装、设备制造及照明、显示产品发展,促进太阳能电池及材料产业链建设,加快建设合肥、芜湖等新型显示、光电产业基地。加大产业高端环节承接转移力度。积极承接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集成电路制造、网络通信、广播电视等产业转移,培育发展物联网、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和产品。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海螺川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海螺建材设计院等龙头企业,采用余热余压利用、氨法烟气脱硫、冶金尘泥与固废综合利用、高效电机、再制造等先进技术,围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等领域,大力发展余热发电、垃圾焚烧、烟气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污水污泥处理等节能环保装备,积极发展资源利用和节能环保产品,建设芜湖、蚌埠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支持清洁生产工艺设计软件产业发展,大力培育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
废旧物资回收、再制造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回收基地和再制造基地。
新能源汽车产业。充分利用江淮汽车集团公司、奇瑞汽车公司技术研发优势,联合省内高校科研机构,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联盟,编制应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瓶颈,探索研究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推进合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市建设,将合肥、芜湖建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
新能源产业。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突破纤维素发酵转化、煤层气(瓦斯)采集及利用、聚光光伏发电技术等新能源领域关键技术,适时开展第三代核能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煤层气、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产业,建设合肥、蚌埠、淮南、池州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和滁州市硅能产业基地及宿州生物质发电示范基地,加快合肥、芜湖光伏产业园建设。到2015年,力争全省新能源使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以上。
生物产业。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农作物资源,推广园区化和集约化发展模式。依托丰原集团和皖北药业集团国家发酵工程技术中心、省基因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支撑,研发生物催化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有效成份分离提取技术等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重点发展生物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中药、
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生物香精香料等,建设蚌埠、合肥、芜湖、亳州、宿州生物产业集聚区。
新材料产业。依托我省高等院校及中科院、中电集团等驻皖科研院所的技术人才优势,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在电子信息、汽车、信息家电、光伏等重点领域开发综合性能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低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重点发展电子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非晶软磁材料、弹性体、硅基材料、复合材料、碳纤维和半导体照明材料,建设马鞍山、安庆、芜湖、蚌埠、池州、宿州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铜陵国家级电子材料产业园。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基础制造装备、先进运输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围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产品。积极参与系列支线飞机、大型飞机研制和配套。依托轨道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进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和关键基础零部件发展,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密化。
公共安全产业。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电集团38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围绕公共安全产业一批核心技术和专利产品,加快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反恐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领域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建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信息安全堡垒。打造合肥公共安全产业集聚区。
四、产业布局
坚持错位、协调发展和避免雷同的原则,重点围绕皖江城市带、皖北地区和合肥经济圈产业发展,兼顾皖南皖西地区产业发展,形成四大区域快速、和谐发展格局。
(一)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步伐。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完善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产业空间。坚持“一市一主业,多个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各市形成特色,相互补充,构建完备的产业链和生产体系。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机遇,发挥示范区承载能力强、要素成本低、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较好的综合优势,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提高引资和选资实效,围绕产业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和优质战略投资者,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汽车、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材料、优质精品钢铁、化工、家电、纺织服装和农产品加工等八大优势产业,培育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电子信息、光伏和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居国内领先地位的现代制造业生产基地。
专栏4: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布局 江北集中区:重点承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新型化工、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江南集中区:重点承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 合肥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冶金、化工、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滁州市:以家电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化工、非金属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 马鞍山市:以精品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冶金装备和工程机械制造、大型铸造件及刃模具、食品工业及农产品深加工、造纸印刷、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 芜湖市: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基础原材料、家用电器产业,优化升级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产业、光电光伏产业等优势产业。 宣城市:以机械电子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农产品加工、耐磨材料、建材原材料等优势产业。 铜陵市:以铜冶炼加工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 池州市: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加工、精细化工、先进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优势产业。 安庆市:以纺织服装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石化、精细化工、工程塑料、新型化工材料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 六安市:以轻纺产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钢铁、农产品加工、建材、能源等优势产业。 (二)加快皖北新型工业化进程。
各市要培育发展各自特色鲜明的重点支柱产业,突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煤电化及农机制造三大产业,迅速提升工业总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药材产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一是围绕小麦,积极发展面粉加工业、方便面、谷朊粉、淀粉、蛋白粉、水饺冷冻食品链等,形成皖北优质面粉加工基地;围绕果蔬,积极发展罐头、果汁、果醋和脱水蔬菜等,形成皖北地区果蔬深加工基地;围绕畜牧家禽,积极发展分割包装、小包装、熟肉等肉制品加工,同时加快培育良种,形成畜牧家禽深加工基地。二是围绕煤炭,打造完整的煤基产业链。依据不同煤种,加快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形成皖北地区大型煤炭基地。三是利用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发展农机制造产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采用贴牌、组装等形式,生产大型和高附加值农机产品。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改装车、煤炭机械、生物、中药材、新能源等产业,加快提升皖北地区工业化水平。
专栏5:皖北地区产业布局 蚌埠市:依托老工业基地和交通优势,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化工及环保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光伏、生物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纺织、建材、轻工等传统产业。 淮北市:稳步发展煤电产业,不断壮大煤化工产业,做强食品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提升纺织服装和建材业,加快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精细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形成煤电化和非煤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阜阳市:利用农林产品、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煤炭、煤电化一体化、轻工纺织、汽车改装和农机制造、农林产品深加工、化肥及精细化工、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等产业。 亳州市:加快实施亳州中药产业发展规划,推进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药保健品、中药日化、中兽药生产等重点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中药产业,积极推进千亿元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食品、酿酒、煤电化、汽车和电子电器产业。 宿州市:充分发挥果蔬资源、煤炭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优质水果保鲜产品、特色果脯、高档水果饮料(酒)和果糖等产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煤电、化工、建材、轻工、纺织和农业机械等产业。 (三)推动合肥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发展。
以提高合肥市工业首位度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合肥经济圈科技、人才等综合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集聚创新人才,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提高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带动力和承载力,把合肥核心区打造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谷”。围绕产业链上下延伸的纽带,发展壮大合肥市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化工、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六安、桐城的配套产业,夯实淮南市的能源化工基础产业,打造延伸合芜、合桐安、合六叶、合淮蚌四条产业带,推动合肥、六安、淮南、桐城产业一体化发展,形成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专栏6:合肥经济圈产业布局 合肥市:充分发挥经济和科技实力突出的优势,集中力量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化工、钢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努力构建全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淮南市:立足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借助新型能源基地跨越式发展机遇,不断延伸煤、电、化产业链,建立煤电—煤电建材—煤电化工一体化、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现代纺织、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产业群,初步构建合淮区域化的工业框架。 六安市:立足六安,依托合肥,以汽车与零部件产业、钢铁产业、特色高新技术产业、机电与家电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将合六工业走廊打造成合肥经济圈中最为重要的产业轴线之一。 (四)促进皖南皖西生态工业发展。
充分利用皖南皖西地区的生态绿色资源和旅游文化优势,围绕现有产业和园区建设基础,促进工业集聚发展。一是发展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产业。围绕农产品加工,做大“茶叶”、“茶干”、“茶油”等产品规模;建设黄山织袜、六安柳编、黟县茧丝绸优化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皖西羽绒产业群;加强产业发展指导,促进旅游工艺品产业发展。二是发展机械电子和绿色包装产业。依托重点企业,加快车用仪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建设黄山绿色包装材料产业基地,打造国内著名的绿色包装之都。三是发展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依托重点企业,建设新材料和具有新安医学特色的中医药生产基地。四是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以皖南皖西特色资源为依托,以生物制品业、电力电子、半导体照明产业和新材料工业为重点,发展成长能力强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五、保障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解放思想,全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已出台的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政府的宏观指导、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稳定、透明的法制环境,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诚信、规范、公平的市场环境。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做强、非公有制经济创业创新、加快“两化”融合、加快皖北工业发展的五大攻坚推进活动,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进和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担保融资、信用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支持、法律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和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二)加大投资和技术进步力度。围绕“十二五”目标,坚持“改造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加大工业投资强度,继续实施高起点、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产业振兴规划重大工业项目”等政策支持,将江北与江南产业集中区的工业项目单列,予以扶持。有针对性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推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多渠道促进银企交流合作。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广为途径,以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为着力点,坚持技术改造与调整结构、优化布局相结合,与推广新技术应用、促进新产品产业化相结合,与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面推动全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5年全省
工业投资超过4万亿元,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5000项以上,技改投资超过2万亿元,实施技术创新项目3000项以上,投资超过1600亿元。
(三)促进企业改革重组。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造步伐,继续推进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进符合条件的集团公司整体上市。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合理流动机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加强和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推动汽车、煤电、钢铁、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采用兼并重组、联合联盟、参股控股、融资上市等多种方式,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跨级次战略重组,积极推动安徽钢铁集团的组建。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国际化要求,组建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打造“皖字号”企业航母,提高产业集中度。
(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推动东向发展,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继续加大与中央企业及全国知名民营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层次。积极引进和有效利用外资,依托广东“中小企业博览会”、上海“工博会”、厦门“投洽会”等平台,重点围绕我省产业的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着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和优
质战略投资者,提高招商和选商的质量。鼓励引导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优质企业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提升引资水平。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通过境外加工贸易,或采取合资合作、控股参股、收购兼并等方式开拓海外业务。加快企业经营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五)加强运行调节和行业管理。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严格考核。建立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结构升级、效益提升、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人本发展等指标体系,分年度对全省和各市的新型工业化进程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价考核报告,向全社会公布。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节。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和重要生产要素的运行监控和分析调度,健全经济运行监测网络和预测预警体系。协调解决原材料价格、流动资金、产品出口、用工和产品库存等方面的问题,推进煤电油运的协调合作。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强化对企业的协调服务,开展供需对接、产销衔接等促销活动,促进优质省产品尤其是大宗工业品的产销衔接,帮助企业建立开放性的营销服务体系。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培养、引进高水平研究开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工业设计专门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等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加强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和引进。培育企业经营者市场,建设一支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完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推进
知识产权资本化,充分调动、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科技人才在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交叉任职或兼职,促进大专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紧密结合。组织实施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加强对管理、技术、财务等人员的培训。健全创业辅导体系,扩大创业辅导范围,培育和提升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
(七)建立规划实施和调度机制。充分发挥省工业调整振兴领导小组作用,建立责任制,定期调度,推进规划实施,进一步加强对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的行业管理和引导。各地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省有关部门建立促进工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规划的执行效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调度,对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每年形成规划实施报告,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汇总整理并报省政府。
附件:1.“十二五”工业发展主要目标表
2.“十二五”全省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汇总表 3.“十二五”全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汇总表 4.“十二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表
5.“十二五”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和“十二五”主
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
附件1
“十二五”工业发展主要目标表
指标名称 全部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 技术改造投资 新产品产值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比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 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产业 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 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的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 % 12.9 18 单位 亿元 % 万元/人 % 2010年 5364 29 21.2 58 2015年 12000 30左右 45 85 年均增速 (%) 18 16 % 亿元 亿元 亿元 % 个 户 个 户 户 亿元 67 2358 1565 2600 3.3 453 12 6 17 88 5年20000以上 3000 10000 4 600 100 12(其中,超500025 5以上 16000 20以上 15以上 30 7006 13以上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83.5 85以上 附件2
“十二五”全省亿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汇总表
单位:万元
项目数 (个) 1289 122 215 22 44 51 141 283 79 81 46 114 91 总额 86119167 5140393 7834207 830463 12596415 4283255 17001333 8184648 3017137 6559476 1183750 4021631 15466459 总投资 贷款 19285906 1321513 1920470 130479 3659383 0 675978 3196086 2020515 613100 1829858 246300 770214 2902010 销售收入 131972160 18474932 18643524 1389750 16245448 7310422 19010943 19245952 3744292 10210876 2227141 6472333 8996547 新增经济效益 利润 14535183 1592964 1733284 162858 1853479 494153 2701709 1888807 521562 2006132 187627 715788 676821 税金 8258744 982749 801733 74786 1088708 207057 1669314 1470357 502225 443178 102289 451936 464412 创汇 (万美元) 675401 114068 52430 17000 19000 6500 335696 35360 54885 10710 8000 13900 7852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行 业 合 计 汽车 装备 船舶 钢铁 有色 石化 轻工 纺织 电子信息 医药 建材 能源 附件3
“十二五”全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汇总表
单位:万元,个
总投资 序号 行业 项目数 总额 一 (一) (二) (三) (四) (五) 合 计 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装备制造 汽车 轻工 钢铁 有色金属 3326 3024 633 341 479 24 54 16191137 14861780 2101137 1865991 1132663 292955 340169 贷款 6032502 5608517 779548 765848 372292 26000 49968 自筹 销售收入 利润 税金 3574729 3392187 626780 285372 138645 70302 60128 新增经济效益 10158635 59622089 8009534 9253263 55616199 7575769 1321589 10610030 1255428 1100143 12494481 1430262 760371 266955 290201 2618265 1727645 1392915 316006 110490 129946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二 纺织 石化 煤炭 建材 电子信息 生物 新材料 节能环保 公共安全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 创新能力建设 107 216 36 90 258 298 212 77 23 50 25 63 38 302 417175 3520415 279705 304054 840477 1116919 955627 211617 12680 180089 375298 794220 121290 1329357 240300 1927924 18400 82223 352555 464228 289646 68310 2280 60890 40290 59310 8506 423985 176875 1592491 261305 221831 487922 652691 665981 143307 10400 119199 335008 734910 112784 905372 1319975 5799667 832126 907143 5197984 4055543 3315473 1137060 43940 767621 1426150 708350 1261832 4005890 526614 862898 345388 57186 414006 645871 361728 159249 12740 107443 115520 694958 30036 433766 97251 481452 88545 33912 279745 664397 210202 87403 3921 55454 53283 107718 47676 182542 附件4
“十二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目标表
发展目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非公经济增加值 亿元 7006 16000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57 65以上 产业集群专业镇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2370 4800 非公企业总数 万户 22.9 40 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 户 1 10 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 户 90 150 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 户 500 1000
附件5
“十二五”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
指 标 火电供电煤耗 吨钢综合能耗 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 单位粗铜综合能耗 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 单位粗铅综合能耗 单位合成氨综合能耗 单位烧碱综合能耗 (30%离子膜法) 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 吨水泥综合能耗 平板玻璃综合能耗 单 位 克标准煤/千瓦时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吨 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2010年 321 620 5.6 235 365 248 1315 515 112 82 14 2015年 310 615 5.3 220 340 230 1250 480 100(107) 75(90) 13 注:采用现行的统计指标名称和计算方法(括号内为可比综合能耗目标数据)
“十二五”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
单位 燃煤工业锅炉(运行) % 中小电动机(设计) 风机(设计) 泵(设计) 气体压缩机(设计)
2010年 70-80 90-91 75-80 78-85 76-83 2015年 75-82 92-93 78-83 83-87 82-85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