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1.分析群落内的空间结构。
2.通过分析当地自然群落中某种生物的生态位,说出生态位的概念及生态位分化的意义。
3.尝试运用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空间结构。
2、教学难点
(1)群落的生态位。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研究活动。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了群落的概念、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本节课知识要点与生活联系密切,来源于生活,又是对生活、对自然环境高度的概括,从而形成一些生物学中的核心知识、核心概念、客观规律等。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另外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都有生活体验和经验,所以教学应该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已知来推导未知,把生活认知提升为理论高度。
四、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 课件展示知识回顾:群落的概念。
✓ 课件展示知识回顾:种间关系。
教师: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包括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群落的种间关系、生态位、空间结构及群落的演替。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生态位的问题。
2.新课讲授
(一)群落的结构
✓ 课件展示群落的垂直结构。
教师: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提问:你能举例说明群落的分层现象吗?
学生1:在森林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学生2:在湖泊中,挺水层、浮水层、沉水层。
学生3:在海洋中,绿藻、褐藻、红藻。
学生4:动物也是分层的。
✓ 课件展示动物的垂直结构。
提问:
(1)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2)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决定动物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学生小组讨论,组长展示讨论结果。
✓ 教师总结:
(1)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
(2)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水分、无机盐。
(3)决定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 空间展示群落的水平结构。
教师: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植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其他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群落常呈镶嵌分布。
举例: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山从山脚到山顶)群落的分布属于水平结构。
※区分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同一地段上不同生物的高低不同,水平结构是不同地段上种群的分布不同。
(二)群落的季节性
✓ 课件展示群落的季节性。
(三)生态位
教师:前面我们提到了群落中的优势种,它数量多,对其他物种影响大。其实群落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一定的地位作用,包括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情况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这就是生态位。
提问:对于动植物来说,生态位的研究内容一样吗?分别会包括哪些内容?生态位会随意改变吗?
总结:生态位其实是相对稳定的,因为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 课件展示研究生态位的意义。
(四)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 探究步骤
(1)准备
(2)取样
(3)采集小动物
(4)观察和分类
(5)统计和分析
✓ 探究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越复杂。
✓ 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第2章 第1节 群落的结构 第1课时 一、群落的结构 1. 垂直结构 2. 水平结构 二、群落的季节性 三、生态位
四、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