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2)

2020-04-17 来源:步旅网
施工方法中,着重说明施工组织方式,主要施工步骤、施工环节、重点施工工艺、操作规程、关键质量检测点的控制。对单项工程每道工序具体的施工工艺的操作流程,材质规定,质量评定,各种试验检测等。有关施工、技术、质量规范中有详细的明确规定。在施工中,按照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遵循设计意图,照图按规范作业,并编制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审批后实施。 一、施工准备

1.1、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组建

我公司将组建一套精干、技术资质高和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经理具有二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并有中级职称和同类型工程的施工项目管理经验。其它主要项目管理人员均具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努力使管理机构的设置知识化、专业化,满足本工程的各项要求。

挑选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的优秀专业队伍参加本工程施工,对特殊技术工种均保证持有劳动局及建委统一核发的操作证及技术等级证书。 1.2、 图纸会审交底

工程开工前,项目工程师组织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合同内容,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以及有关的上级文件和要求,配合业主工程部,召开施工图纸交底会审会议。

1.3、图纸会审

熟悉各工种图纸的节点、尺寸和相互关系,然后由项目工程师组织项目图纸会审会议,汇总、分析施工图纸中的各类问题和情况,以便按工程特点、合同条款要求和设计意图编制出相应的设计疑问材料准备交底资料。 1.4、设计交底

在充分了解施工图纸和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由建设单位主持,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进一步理解、完善、深化施工图纸及解决有关图纸问题,明确设计补充图出图计划和内容,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并由施工单位负责将交底会议内容整理成文,经各方签证认可后,由建设单位印发至各有关单位,此交底纪要作为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1.5、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施工图纸、合同要求、规范规程及交底纪要的内容,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和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公司各级有关部门审核,并由总工程师审批后,报业主项目部监理审批。

1.6、工程控制坐标点及水准点标高的复核与接收

1.6.1、为保证工程定位的准确,在开工前,将及时办好有关工程定位控制坐标点和水准点的移交工作,并进行闭合复核。

1.6.2、对接受的定位控制点坐标和水准点标高办好书面接收手续,并做好记录。

1.6.3、在接收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控制点的位置后,建立平面控制网(见工程平面测量控制网图),提交业主、监理方复核。经认可后作为测量、放线、复核的依据,并做好控制点的保护工作,定期复测,确保测量精度。 二、测量放线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和先进的测量仪器。同时为保证施工放样及定位的精度,各种测量仪器、工具均应按有关的质量管理规定,定期送有关部门进行检测,取得有关质检部门的合格证书后才能使用,使用过程中有关人员应经常对所有的仪器、工具进行自检、自校使之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中。制定本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案。按下述方案实施本工程的测量控制。

2.1、测量工作的要点

2.1.1、施工测量过程中做到:

⑴ 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标准精心施测。施工中发现控制点有位移迹象时,及时进行检测,保证其精度不低于测设时的精度。 ⑵ 选用高精度仪器,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按有关规定检验、校正。

⑶ 放样前,对已有数据、资料和施工图中的几何尺寸,必须校核,严禁凭口头通知或用未签字的草图放样。

⑷ 放样立标确定边线,并分别编号、绘制施工测量平面图。在施工期间保护好测量控制点,如遗失必须及时补上。在陆上用砼埋设通视良好、不易破坏的控制点。在施工中应随时进行轴线控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样。 ⑸ 施工放样做到“勤”、“精”、“复”、“明” ① “勤”:即勤测,每一道工序开始时都要施测,认为必要时可重测或加密施测。 ② “精”:施测要精确,技术要熟练,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要精通,施测的方法要先进,措施要可靠。 ③ “复”:即所有施工测量工作做到有放必复,分别由专人负责,并对测量标志定期进行复测,测量内业工作有专人校核,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④ “明”:即所有的测量标志清楚、明了,施工人员可以一目了然。

⑹ 所有外业测量资料,都应用墨水笔登记,测量完成后,需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认可。

2.2、测量人员组成

测量放样,是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工地成立专门测量小组,由具有理论与实际施工经验的测量工程师担任组长,并配备数名有实际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组成,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测量工作的先导作用。 2.3、测量仪器配备

2.3.1、测量仪器配备见下表: 测量仪器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仪器名称 水准仪 经纬仪 钢尺 皮尺 花杆 型号 DS2 DL3 30米 30米 铝合金2~3米 数量 5台 2台 3把 5把 5根 2.4、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2.4.1、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4.2、在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仪器稳定性。

2.4.3、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

2.4.4、施测过程中,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

2.4.5、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掉落伤人。

2.4.6、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2.4.7、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

2.4.8、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

2.4.9、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贮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2.5、测量注意事项 2.5.1、对发包人或监理人提供的基准点首先进行复核校验,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控制网点要做醒目标志,并采取保护措施。

2.5.2、测量作业完成后方可进行平差计算及内业资料整理,并将成果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审批合格后方可作为各项工程定点放样的依据。

2.5.3、测量资料的计算必须由两人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其结果一致后方可进行实地测量放样。

2.5.4、所有观测记录簿必须保持完整,不得撕页,记录中间也不得无故留下空页。 2.5.5、施工测量成果资料(包括观测记录簿、放样单、放样记载簿),图表(包括地形图、竣工断面图、控制网计算资料)应予以统一编号,妥善保管,分类建档。

2.5.6、现场作业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人身和仪器的安全,禁止冒险作业。 三、路面工程

1、 路基碾压 1.1项目概况

路基回填在实际范围,以确保路基压实度要求和工程质量。 1.2施工力量配备

路基施工组施工力量配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有:反铲挖掘机2台, 74kw以上推土机2台,18~21t压路机2台,YZ16B振动压路机2台。10t以上自卸汽车10台,6000L洒水车2台,油车1台,装载机2台,平地机1台,各类施工人员30人。

1.3施工准备

a.首先进行施工放样,确定出路基范围的位置(包括路基特殊处理、排水沟、界桩范围及路基超宽沉降引起的增宽等),并设置控制桩明示,以便进行施工指导。

b.表面清理:施工前应对原有路面、灰土层以及人行道砼拆除,对路基范围内的清理,达到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c.所有场地清理采用装载机,推土机结合挖土机和人工分段清理、集堆,然后用装载机装车,汽车结合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地点堆放。

1.4原地面翻松碾压

1.4.1清除表土20cm,进行原地面碾压,其压实度不小于95%。

1.4.2对地表横坡、纵坡大于1:5的斜坡地段,在路基填筑前要将原地面开挖成内倾坡度4%和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

1.4.3碾压拟采用12~15t光轮压路机先碾压2~4遍,使土基稳定,然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2~3遍,压路机在碾压时的行驶速度不大于2km/h.

1.4.4路基压实度标准及检查项目见下表 土方路基检查项目 零填及路堑上路床0~0.3 ≥95 (m) 压上路床 0~0.3 实按JTJ 071-989和JTJ 059-95检查 ≥95 1 下路床 0.3~0.8 度 密度法:每2000m2每压实层测4处 路堤m % 上路堤 0.8~1.5 ≥93 下路堤 2 弯沉值(0.01mm) >1.5 ≥90 不大于设计计按JTJ 071-989和JTJ 059-95检查 算值 3 纵断面高程(mm) 4 中线偏差(mm) 5 宽度(mm) 6 平整度(mm) 7 横坡(mm) 8 边坡 +10,-15 50 水准仪:每200m测5断面 经纬仪:每200m测5点,弯道加测HY,YH两点。 不小于设计值 米尺:每200m测5处 ≤15 0.5 3米直尺:每200m测4处×4尺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不陡于设计值 每200m抽查4处 1.5 路基碾压施工 1.5.1路基碾压试验段

在正式碾压之前,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段,本方案考虑做200m试验段。经试验段测算出各项技术指标后,方可组织大范围的路基碾压施工。通过路基碾压试验段需要确定以下技术指标:

1、确定土样的含水量、干容重、最大干容重、最佳含水量等各项技术指标; 2、确定每层填土最佳松铺厚度; 3、确定机械的最佳合理配置;

4、确定压路机的最大行驶速度和最佳压实遍数; 5、确定每200米从开始到报验所需的时间。 1.5.2主线路基碾压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填筑规模及工期要求,采用一个施工组进行碾压施工。遇雨期时及时采取封压和覆盖处理。

填料摊铺整平以后其含水量应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对平整好的路基,首先用18t三轮压路机快速静压两遍,同时采用平地机反复整形至要求的纵横坡度,整形结束后的作业段采用16t振动压路机碾压4~5遍。然后再用18~21t光轮压路机碾压2~3遍。压实顺序由路肩向路中碾压,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碾压时,横向接头对于三轮压路机每排需重叠1/2后轮宽,对于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40-50cm,纵向宜重叠1-1.5m。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前两遍采用1.5-1.8km/h,以后用2.0-2.5km/h(具体数据将根据试验段得来)。碾压中如发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拌或采取其它措施。最终达到质量要求。

1.5.3试验检测

对路基碾压的检测,拟采用环刀法、灌砂法和核子湿度-密度仪等设备。现场检测频率为每间隔20m检测一处,每处测左、中、右三个点。每层填筑压实度自检合格,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1.5.4路基整形及交工验收

当路基碾压好时,拟采用人工配合平地机对路基进行修整,然后进行最终压实,使路基的各检测项目均控制在设计和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并具有满意的外观。同时组织有关人员整理报验资料,对各检测项目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对路基土方填筑工程进行验收。

1.6 路基碾压工艺流程

路基碾压工艺流程详见《路基碾压工艺流程框图》(附后)。 2、石灰、粉煤灰、土基层 1工程概述

本标段基层设计采用石灰、粉煤灰、土基层。 2 材料要求 1.石灰

(1)采用Ⅱ级以上的消解石灰或生石灰。

(2)在用于工程之前7天,充分消解成能通过10mm筛孔的粉状,并尽快使用。

(3)石灰应设棚存放,并能防风避雨,在用于工程之前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94)进行试验。

2.稳定土

塑性指数为15-20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适宜于用石灰稳定。用石灰稳定不含粘性土或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石灰粉煤灰碎石和未筛碎石,应掺加15%左右粘性土,土粒的最大尺寸应不大于15mm。

3.水

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 056-84)要求进行试验,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源不得使用。

混合料组成的设计

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93)第3章有关规定进行。

2.石灰稳定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主要包括:用于底基层7天浸水抗压强度标准应符合图纸要求,并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通过试验选取适宜于稳定的土,确定必须的最佳的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时,还应包括确定掺加料的比例。

3.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以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用于指导施工。

施工组织

根据总体施工部署,本标段的路面底基层摊铺施工,主要由先前投入的路基碾压施工组,其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配备与路基碾压施工所配情况基本相同。当各施工段路基碾压完成后、经中间验收合格,即可组织路面底基层施工。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 1. 施工准备

a. 按设计质量要求购进石灰,对其按规定频率进行质量检测,并出具书面试验结果,完成混合料配合比试验。

b. 施工放样。对已交验的路基段先恢复路基中线与面层边线,并在边线外侧0.3m处设指示桩,经水准测量在其上标出二灰土的设计标高。

2. 底基层摊铺施工 a.摊铺素土及石灰。

在准备好的下承层上均匀平整地摊铺一层素土(厚度由试验段确定),然后用6~8t光轮压路机稳压一遍,接着根据每车灰料的摊铺面积,用石灰打出方格网,根据方格网卸下石灰,并用平地机摊铺均匀。经确认石灰的掺入量与其在混合料中的比例相符后,即可进入下道工序。

b.拌和整型。

在各层料摊铺好并经检查厚度合格后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二遍,拌和时应随时检查和调整拌和深度,严禁在底部留有“素土”,夹层,也防止过多破坏下承层表面而影响混和料的剂量及底部的压实,同时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若含水量不足时应用洒水车均匀洒水补充水份,拌和机应紧跟洒水车拌和,防止水份散失,拌和过程中应辅以人工捡出超尺寸大块颗粒。拌和混和料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轩和花面,没有集料窝,且水份均匀合适。拌和完后在水准测量的配合下用平地机初步整平,然后用光轮压路机快速碾压1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接着再用平地机仔细整平,并留出设计路拱和

纵坡,整型式若发现高程偏低贴补时则应先将其表面5cm的耙松,用新拌的混合料找补平整,整型后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按照松铺系数1.15~1.2控制。

c.碾压、养生。

在混和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若不足可洒水补充。碾压时先用光轮压路机稳压一遍,再用重型压路机振压3-4遍,然后用三轮压路机静压2-3遍。检查其密实度,确定是否需通压,最后用轮胎压路机碾压成型。碾压结束第二天即可开始洒水养生,洒水量以保持面湿润为度,养生期为7天,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若下层碾压后能立即施工上层,则不需专门养生期。

d. 接缝和调头处处理

两工作段搭接部分,采用对接形式,一段拌和后,留末端5m不碾压,第二天施工时,将前一段留下未压部分一起拌和碾压。若第二天不能继续施工的,则在当天最后一端的末端待混合料拌和结束,挖一条与路基宽度一致的槽,槽内放与压实度等厚的方木,方木另一侧用素土回填3m长,然后整型碾压,待继续施工下段时,紧接作业段拌和结束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槽口,靠近方木未能拌和部分应人工进行拌和。拌和机和其它机械应尽量避免在压成型的灰土上调头,否则需在调头区铺盖一层10cm厚的砂砾,以防损坏灰土表面。

质量安全措施 1.一般要求

(1)石灰稳定土应符合《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 第3章有关规定。 (2)石灰稳定土的施工气温应不低于5℃,并在第一次重冰冻到来之前一个月完成。降雨时不应进行石灰稳定土施工。一般情况下安排在非雨季施工。

(3)石灰稳定土施工的压实厚度,按设计要求不超过200mm。并采用取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

(4) 在摊铺灰土前应将下承层的表面拉毛,并洒水湿润。 2.现场拌和(路拌)

(1)所选择拌和设备,要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经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进行现场拌和施工。

(2)现场拌和前应将下承层表面杂物清除干净。所备土应将超尺寸颗粒筛除,经摊铺、洒水闷料后整平,用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此后将石灰均匀地摊铺在整平的表面上,即可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其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同时使土和石灰充分拌和均匀,不留“素土”夹层。

3.压实

(1)路拌整型合格后或摊铺机摊铺混合料后应立即按试验路段的施工工艺、压实速度和遍数进行压实,持续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2)一个路段完成之后应按规定做密实度检查,如果未达到规定的要求,应重新进行碾压至合格为止。

(3)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

(4) 施工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底基层“调头”,如必须在其上进行,应采取保护措施。 4、养生

(1)石灰稳定土层碾压完成后,必须保湿养生,不使稳定土层表面干燥,也不应过分潮湿或时干时湿。

(2)石灰稳定土养生期应不少于7于。养生方法可采用洒水、覆盖砂或低粘性土,或采用不透水薄膜和沥青膜等。

(3)养生期内除洒水车外,不得通行车辆,采用覆盖措施的石灰稳定土层上,经监理工

程师批准通行的车辆,应限制车速不得超过30km/h。

5、取样和试验

石灰稳定土应在施工现场每天进行一次或每2000m2取样一次,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 、石灰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下承层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次以上。所有试验结果,均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具体要求如下表:

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项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每幅车道) 次 石灰土 按JTJ071——98附录B和JTJ059—95的要1 压实度(%) ≥95 求,每200m每车道2处 2 3 4 5 6 7 平整度(mm) ≤12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尺量:每200m测4处 按JTJ071—98附录H和JTJ059—95的要求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水准仪:每200m测4断面 按JTJ071—98附录G和JTJ059—95的要求检查 纵断高程(mm) +5,-15 宽度(mm) 厚度(mm) 横坡(%) 强度(MPa) 不小于设计值 -10 ±0.3 符合设计要求 3、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本工程道路工程采用二灰碎石作为基层,石料规格5-40mm。 1)施工准备

基层施工前,底基层表面要平整、坚实,符合设计要求,无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施工前要用振动压路机和18t~21t光轮压路基全宽范围内复压2~3遍,同时进行压实度及弯沉检验,检查土基中是否有不合格点。若有,应采取合适的措施使之达到设计要求,再进行施工。

2)施工放样

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路肩两侧边缘带设有指示桩,桩用十字指示桩,便于挂线,控制摊铺时的高程。

进行水准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二灰碎石的铺筑设计标高。 将放设的桩加密成10m间,并挂上钢丝,钢丝的应力达到规定标准。 3)二灰碎石的拌和、运输

施工前安装、调试好拌和设备,根据确定的配合比进行试拌,找出各料斗闸门开启位置与各种材料流量的关系,并绘制成曲线,如因材料批次、含水量不同等因素而调整,须由试验室确定,以确保施工配合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拌和场生产应注意以下几点:

a、配料准确,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b、碎石粒径大的要碎小,剔除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拌和要均匀,充分;

c、混合料的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在拌和生产中要计算好加水量与定时供水参数,检查自动开启闸门装置。

运输: 二灰碎石的运输均采用自卸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摊铺机摊铺能力,拌和机生产能力及运距进行合理地调配。

4)二灰碎石的摊铺和整型

本标中二灰碎石拟采用一次摊铺。先摊铺一段试验段,检查一下二灰碎石的配合比并测出松铺系数。根据松铺系数,检查摊铺机熨平板的宽度,高度是否适当,测量准确后,固定好,熨平板进行挂钢丝,调整好自动找平装置,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中途不得随意停顿,混合料卸料,摊铺不能出现离析现象,应缓慢均匀卸料,送料器不停转动。在摊铺过程中,不断检查摊铺层的厚度,纵断高程及横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试验人员要经常抽检拌和均匀度、配合比,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技术指标。

5)碾压

混合料摊铺成型后,用压路机开始碾压,碾压过程中,二灰碎石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碾压直至石灰粉煤灰碎石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严禁压路机在已压完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石灰粉煤灰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

6)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采用洒水养生,养生期间,不允许车辆通行。如果由其他工序造成稳定层的损坏应立即进行修补。

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材料

所有材料以设计图纸中标明为准并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1) 水泥:每批水泥均应有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结块水泥严禁使用,该工程水泥采用业主指定的水泥。

(2) 黄砂:含泥量及脆弱颗粒含量不得超过3%,硫化物及硫酸盐最大含量不得超过1%,应用级配良好的中砂,该工程采用江砂。

(3) 石料:对选好的石料应先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批量进场。 (4) 水: 拌和用水采用饮用水。 1) 施工准备

基层施工前,底基层表面要平整、坚实,符合设计要求,无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施工前要用振动压路机和光轮在路基全宽范围内复压2~3遍,同时进行压实度及弯沉检验,检查基层中是否有不合格点。若有,应采取合适的措施使之达到设计要求,再进行施工。

2) 施工放样

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每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路肩两侧边缘带设有指示桩,桩用十字指示桩,便于挂线,控制摊铺时的高程。

进行水准测量,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石灰粉煤灰碎石的铺筑设计标高。 将放设的桩加密成10m间,并挂上钢丝,钢丝的应力达到规定标准。 砼路面施工流程如下图所示: 砼的摊铺、振实与整平 仓模施摊铺 测内板接1.砼砼立工量清工缝浇养(模理程准1)砼拌和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位置及支撑稳固情况,传力杆、拉杆的安装、钢筋放处筑护备样清并洒水润湿,验理网的制安等进行全面检查,修复破损基层,用厚度标尺全面检测板厚与设计值洗收相符,每张钢筋网片边缘100mm需作标记,以便准确对位切纵横缩缝,然后方可开始摊铺。

(2)人工铺料应用铁锨反扣,严禁抛掷和耧耙,人工摊铺砼拌和物的坍落度应控制在5~20mm之间。

2.插入式振捣棒振实

(1)在待振横断面上,每车道路面应使用2根振捣棒,组成横向振捣棒组,沿横断面

连续振捣密实,并应注意路面板底、内部和边角不得欠振或露振。

(2)振捣棒在每一处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和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s,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cm,至模板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20cm,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

(3)振捣棒插入深度宜离基层3~5cm,振捣棒应轻插慢拔,严禁在拌和物中推行和拖拉振捣棒振捣。

(4)振捣时,应辅以人工补料,应随时检查振实效果,以及模板、拉杆等的移位变形松动漏浆等情况,并及时纠正。

3.振动板振实

(1)在振动棒已完成振实的部位,可开始振动板纵横交错两遍全面提浆振实,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块振动板。

(2)振动板移位时,应重叠100~200mm,振动板在一个位置的持续振捣时间不应小于15s,振动板须有两人提拉振捣移位,不得自由放置或长时间持续振动、移位控制以振动板底部和边缘泛浆厚度3±1mm为限。

4.振动梁振实

(1)每车道路面宜使用1根振动梁,振动梁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质量,底部应焊接或安装4mm左右的粗集料压实齿,保证(4±1)mm表面砂浆厚度。

(2)振动梁应垂直路面中心线,沿纵向拖行,往返2~3遍,使表面泛浆均匀平整,在振动梁拖振整平过程中,缺料处应使用砼拌和物填补,不得使用纯砂浆填补。

5.整平饰面

(1)每车道路面应配备1根滚杠,振动梁振实后,应拖动滚杠往返2~3遍提浆整平,第一遍应短距离缓慢推滚或拖滚,以后应较长距离匀速拖滚,并将水泥浆始终赶在滚杆前方,多余水泥浆应铲除。

(2)拖滚后的表面宜采用刮尺,纵横各1遍整平饰面。

(3)在刮尺完成作业后,应进行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确边、掉角,应使用摸刀将刮尺留下的痕迹抹平,当烈日曝晒或风大时,应加快表面修正速度或在防雨棚遮阴下进行,精平饰面后的面板表面应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达到规定要求。

6、砼路面面层接缝

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缝隙机切割,切割产生的粉末在其干燥前清楚干净。

(1) 纵缝

1、纵缝采用的平缝和假缝二种形式。

2、平缝是在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时采用,其结构上部锯切成槽口,深度30~40mm,宽度为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

3、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纵向缩缝采用假缝形式,锯槽口的切口深度应大于施工缝的槽口深度,槽口深度为板厚的2/5。

4、纵缝应与路线中线平行,纵缝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 (2) 横缝

1、横缝采用的平缝和假缝二种形式。

2、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可能选在缩缝处,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应该采用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其传力杆应严格按设计要求。

3、横向缩缝按5000mm等间距布置,采用假缝形式,不设传力杆。在其顶部应锯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5~1/4,宽度为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 四、人行道板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人行道采用人行道块料铺设。 1人行道板路面结构施工措施

a.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人行道边线,并间隔10m打好木桩,在木桩上测出人行道板标高。

b.按设计横坡和宽度定出外侧边线桩,测出人行道板标高,然后再进行预铺,做试验段,待平整度、缝宽、标高经监理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大面积摊铺。

c.铺砌人行道板可按“放线定位法”顺序进行,板底应紧贴砼垫层,不得有空鼓现象。 d.人行道板在铺砌前应浇水湿润,将人行道板按定位线逐块坐实于砼垫层上,使其结成整体,相邻板块缝隙应均匀,表面平整,线形顺直,铺砌后应浇水湿润养生,在铺砌时,应随时用铝合金直尺检查平整度,并用橡皮榔头检查是否空鼓,发现不平与空鼓应及时调整。

e.人行道铺砌时,严格按图集拼图方法施工,对旁边一块不是整块板,应用切割机切割,确保边线齐平圆顺,对于人行盲道的铺设应做到缝隙顺直。

f.板缝应按要求用水泥砂浆嵌缝,表面用铁板抹平,并应做到及时清理,确保块材表面无砂浆污染。

2人行道板基层施工措施

二灰碎石层和石灰稳定土层施工措施同行车道路基。 3施工注意事项

在施工人行道之前,应该首先考虑线路的敷设以及雨水井和其他管道的预埋。 五、道路附属工程施工方案 1检查井施工措施

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不得有通缝,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整,抹面压光,不得有空壳裂缝等现象。

砌井用砖必须采用符合设计强度的水泥砖或其他材料,禁止使用粘土砖。必须有质量检验证明书,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能使用。

井内流槽应平顺,踏步应安装牢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

护管与检查井衔接的部位,应先将井室砌至管口高度线采用木模,用捆木及支撑就位并固定,砼由流槽向管顶或两侧同时浇捣,对称插实,以防止管轴偏位。

检查井盖材料,包括井篦的材料,须符合GB976-67或图纸所示的要求。 2侧平石与雨水井施工措施 2.1侧平石施工措施 1)、侧平石砌筑,应每5m设1控制点挂线,缘石下用设计要求的砼基础回填密实。 2)、侧平石安装接缝为10mmm,采用1:2.5水泥砂浆勾缝,并将外露面压成凹型,凹槽深度0.3~0.5mm。

3)、铺砌好的侧平石应缝宽均匀、线段顺直、曲线圆顺、顶面平整、砌筑牢固。 4)、侧平石安砌完毕,应及时养护并不少于7天,在此期间严禁碰撞 2.2雨水井施工措施

1)砖砌体墙面应平整美观,不应有竖向通缝;砖砌体砂浆应饱满。砌筑墙体的水泥砂浆、内部净高应符合设计规定。

2)砌体转角砖的咬茬两侧应一致砌砖砂浆应饱满严实。砖砌体与基础必须垂直,砌体顶部四角应水平;砌体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3)砖砌体抹面应平整、压光、墙角垂直。

4)雨水井基础采用C20素砼,雨水口井圈以及盖板为钢筋砼,施工过程中应按砼施工规范执行。

5)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雨水井内管道的连接,以及预留管道的位置、尺寸,标高等。

3 道路排水施工措施

道路排水施工程序如下:测量放线→沟槽开挖→基础处理→管道铺设→回填土→管孔试通→竣工验收。本工程所有管道全部采用钢筋砼管。

3.1沟槽开挖

(1) 首先由测量员用经纬仪打出管道轴线,然后向两侧各返出约 2.0m 钉边桩撒白灰线,作为沟槽开挖边界,同时复测原始地面高程,确定挖深。

(2) 施工采用管道直埋方式进行,开挖时人机配合,挖掘机为主。机械挖土占90 %,人工修边铲底挖土占10 %。

(3) 开挖采用单侧开挖,单侧抛土的形式开挖,并按规定坡角放坡。

(4) 挖深至设计标高10cm 时,机械停止挖掘,及时测量,人工修边清底并整平。 (5) 人工配合电动打夯机对沟槽进行夯实,保证基底密实。 (6) 如发生超挖现象,按规范相应规定方法处理。

(7) 如遇有地下水,采取开挖集水坑的方式引流地下水或轻型井点降水方式进行施工,保证沟槽土壤不受浸泡。如遇不良地基,需会同设计、业主、监理等单位代表现场协调处理。

3.2基础工程

管道基础根据设计图纸采用C15砼基础。

(1) 基底处理完毕后,准确测出基础中轴线高程线,快速组织施工。 (2) 采用自卸车运料,由溜槽下放至沟底,摊平、压实。 3.3铺管及接口 (1)钢筋砼排水管的施工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规定。

(2)钢筋砼排水管,分别不同材料、管径,按铺筑就位并验收长度。 (3)排水管纵坡尽量沿道路纵坡方向,以减少埋深。 (4)满足管顶覆土≥0.7米。

(5)排水管基础应座落在原状土上且在施工排水过程中不受扰动,用机械挖土时不应超挖,一般要求人工清底。。

管道中心位移允许偏差10 mm 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 ±8 mm 相邻管内底错口允许偏差 3 mm 4路灯施工措施

(1)照度标准:道路照明的平均照度要求达到规范要求。 (2)供电电源:本工程路灯照明采用箱式变电站供电。 (3)接地装置

道路照明工程采用TT制保护接地系统,箱变接地极采用镀锌角钢制作,接地极间距大于5m,接地电阻小于2欧;每根灯杆利用基础做自然接地,灯杆、灯具、就地配电箱外壳等不带电金属物体均旭可靠接地。

(4)线路敷设

敷设电力电缆,穿高压聚乙烯管埋地敷设,人行道路上距路牙60cm敷设,埋深70cm。 (5)基础

杆径基础采用砼基础,尺寸见施工图纸,施工方法同以上砼浇筑方案。 5绿化工程施工措施 (1)行车视线要求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范围内种植的树木应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

视,以保证行车视距;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种植,预告道路线形的变化,以诱导驾驶员行车视距。

(2)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的一定宽度和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