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红色宜君:走上绿色发展路

2023-04-13 来源:步旅网
红色宜君:走上绿色发展路

作者:暂无

来源:《民生周刊》 2021年第8期

贫困村民离开土窑住进砖房,泥泞的土路硬化了,旅游等各类产业方兴未艾,曾经的“边山穷”,已焕然一新,且生机勃勃。

《民生周刊》记者 郭鹏

80多年前,红军陕甘游击队在陕西省宜君县转角镇(今属旬邑县)举行授旗仪式,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由刘志丹等同志领导。红二十六军是西北地区最早由党中央授予正式番号的工农红军,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史上意义重大……

如今,宜君县正全力做强绿色经济,立足乡村振兴大课题,突出红色定位、绿色发展,力争将宜君县打造成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样板。

绚烂的红色文化和历史,让宜君人倍感自豪。县长曹全虎在推介宜君时,更是直言:“宜君,是红色的。”

但是,由于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宜君县不少村庄处在自然条件差、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山区,农民对农业的依赖程度高,而农业生产资源又有限,一直以来,宜君的贫困面都很大,贫困人口较多,早前也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宜君县紧抓革命老区建设,近年来又提出建设现代农业、避暑康养、中医药种植加工、新兴能源四大基地的总体思路,让革命老区宜君持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贫困村民离开土窑住进砖房,泥泞的土路硬化了,旅游等各类产业方兴未艾,曾经的“边山穷”,已焕然一新,且生机勃勃。

贫困户给县长的压岁钱

清明时节,宜君县的黄土地开始“返青”。

《民生周刊》记者来到尧生镇皇后村,在这个位于宜君、洛川、白水三地交会处,有“鸡鸣听三县”之称的小山村,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家家住土窑、村里近20年未娶进一个新媳妇、2015年人均收入只有两三千元的贫困村。

皇后村岭里组近70岁的村民陈立新,这几年通过种植玉米、花椒和养猪,一年到头能收入近4万元。“除了种庄稼、搞养殖,陈立新还在村上担任着保洁员,每个月有500元的工资。”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德介绍,2016年底,陈立新一家就脱了贫。

除此之外,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岭里组,如今已是户户住进移民新居、3年办了4场婚礼、人均收入突破万元。

这一切的改变,始于精准扶贫。

不少村民都表示,村里摸索多年,也未能摆脱贫困,而如今,贫困村成为幸福村,“都是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好”。

在陈立新家中,墙上挂有一些照片和证书,比如在2016年移民搬迁时“新旧房屋门前合影留念”“自立励志证书”等。还有一张照片,挂在北面墙上,一进门就能看见。

“他是县长,我认识他,来看我好几次了。”陈立新老母亲笑着指着照片说。

原来,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九,县长曹全虎来慰问,陈立新的老母亲作为长辈,非要给县长200元压岁钱,她告诉曹全虎:“我让你们操心这么多年,现在生活好了,给你发压岁钱。”

据驻村帮扶干部回忆,县长当时就落泪了,“他叮嘱老人,有困难,可以随时找党员干部”。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正式报道,但是在皇后村甚至在乡镇,已家喻户晓。

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一栋栋宽敞明亮的新民居,一面面粉刷一新的文化墙……行走在宜君县的田园阡陌,此情此景随处可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宜君县按照“乡镇有主导产业、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的要求,在“玉米、苹果、核桃”三大传统产业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生猪、肉兔养殖,食用菌、中药材种植等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做到了“产业发展到村、措施精准到户、技术培训到人”,实现了中长期产业、技术帮扶、主体带动三个全覆盖。

与此同时,宜君县还围绕县域周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旅游景区等扶贫园区建设,建成了10个县级和50个镇级产业扶贫基地,培育中药材、蔬菜、果品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138个,不断巩固群众脱贫成效。

红色故事讲不完

皇后村所在的尧生镇党委副书记王建华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尧生镇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壤。

原来,在解放战争时期,宜君是中共陕甘宁边区与国民党斗争的前沿阵地,环境十分险恶。尧生镇地处的雁门山区,活跃着一支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力量—雁门支队。雁门支队以宜君全境和雁门山区为中心,开展山地游击战争。

那时,雁门山区流传着一段顺口溜:雁门支队是神兵,来无影子去无踪。深山处处扎营盘,专门对付胡宗南。捎带整治保甲兵,恶霸豪绅害头痛。

其间,雁门支队还牵制了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其中最著名的是掩护王震将军率部队从中原突围,共计70多名雁门支队队员英勇牺牲。

为缅怀英魂,宜君县委、县政府于2008年9月在尧生镇修建了雁门支队英烈纪念碑。在纪念牌前,记者看到有当地的学校和机关单位,在清明节前夕献上了花圈。

在王建华看来,雁门支队的故事,深深影响了当地一代代群众。

“想想老一辈先烈,参加革命没有私心,也没有工资,就是为了信仰。而我们目前的社会发展,同样需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王建华说,镇上开会时,他有时就会向全镇的党员干部强调雁门支队的奉献精神,“没有他们,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工作上有什么情绪,想想这些,也就都好了。”

享绿色发展红利

说起宜君的红色故事,远不止这些。

3月31日一早,在距宜君县城南14公里远的淌泥河村,哭泉镇几十名年轻的党员干部在“周恩来留宿处”房前,重温入党誓词,村里94岁的老党员王有仁,也站在人群当中。村里的讲解员还讲述了当年周总理回延安路过宜君并留宿的故事。

身体硬朗,甚至无需人搀扶的王有仁,向在场年轻人讲述了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

就在王有仁谆谆告诫大家要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时,二三百米远的一个规模较大的农家乐里,村民亢光明正在清理地面。

2019年,在外地经商多年的亢光明,看好依托宜君梯田发展旅游的前景,返乡创业,投资100多万元发展民宿。

“这个小木屋,即便是在三伏天,也不用开空调,室内温度只有20°C,别提多舒服了。”指着眼前三栋小木屋,亢光明说。

两年间,他扩建了三层楼,大床房、亲子间、标准间、榻榻米以及艾灸床一应俱全,目前可以容纳60多人同时住宿。

谈起将来,亢光明有很多设想:“等将来城际高铁开通了,会有更多游客进村,不管是农家乐还是民宿,我都要好好干,把日子越过越好。”?

淌泥河村党支部书记李国贤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因为村子位于哭泉旱作梯田核心区,一年四季的梯田大地景观美丽如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中国美丽田园”。

“优越的自然条件让我们村具备了搞旅游的条件,自从搞起了乡村旅游,各家各户都有了新气象,现在每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留住了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李国贤说。

事实上,近年来宜君县围绕秀美山城建设,把县城作为全域旅游的核心景区来打造,全力推动城景互融、产城互促,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轴心、镇区为节点、村组为终端的城镇化发展格局,通过“文旅富民”举措,让曾经以农耕为主的农民转型到第三产业,端起“生态碗”,吃上“富民饭”。

文旅融合促发展,生态底牌更鲜亮。

据宜君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岳亚库介绍,宜君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理念作为生态建设的载体,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努力实现村边有树、路边有荫,绿与美结合的城乡新风貌。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造林14.1万亩,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达到85%以上……

时光荏苒,喜看老区展新颜。采访期间,当地群众和党员干部都相信,宜君县革命老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更好!

编辑:郭梁 美编:陈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