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回顾性分析,总结
大黄炮制方法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照。 【关键词】 大黄;炮制;现代研究;临床应用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大黄
(R.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块。味苦、性寒、芳香,归脾、胃、大肠、心、肝经,具有攻积导滞、解毒凉血、活血化瘀、利湿退黄之功。为适应临床需要,历代医家采用了炮、蒸、煨、炒、熬、浸、洗、煮、煅、焙、烧等多种炮制方法,所用辅料有酒、醋、姜、盐、蜜、石灰、米泔水、巴豆、童子便、芒硝、吴茱萸、当归、红花等,部分方法迄今仍在沿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会使大黄的有效成分发生变化,改变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若不能正确掌握炮制方法和不同炮制品对疗效的影响,必将不能药尽其用,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本文就常用的大黄饮片(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醋大黄和大黄炭)的炮制方法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作以简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生大黄 1.1饮片制法
取原药材洗净,大小分开,水适量,淋润致软,以水尽药透为度,切块或片,低温干燥或晾干,筛去碎屑。 1.2临床应用
生大黄气味重浊沉降,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攻积导滞,凉血解毒,作用峻烈,易伤脾胃。用于:(1)大便秘结。常配伍他药治疗各型便秘,《伤寒论》大承气汤、黄龙汤和麻子仁丸分别治疗热结便秘、血虚便秘和阴虚便秘;《温病条辨》增液承气汤治疗津枯便秘;《备急千金要方》温脾汤治疗脾虚便秘等。(2)水肿。《丹溪心法》舟车丸治疗阳水水肿;《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治疗水走肠间,饮邪内结而浮肿胀满者;《伤寒论》大陷胸汤治疗结胸症。(3)疮疡肿毒。《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治疗肠痈;《外科正宗》如意金黄散外用消肿解毒。(4)黄疸。《伤寒论》茵陈蒿汤治疗湿热黄疸。(5)淋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正散治疗淋症。 1.3现代研究
大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主要含有蒽醌类和鞣质,蒽醌的存在形式有结合型蒽醌、游离型蒽醌、二蒽酮蒽醌等,包括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 -6-甲醚等;鞣质类有二苯乙烯苷类、色酮类、萘酚苷类,苯
丁酮类等。药理作用有[1](1)泻下作用:大黄中的二蒽酮类(番泻甙)有强烈的泻下作用。(2)预防和治疗应激性胃溃疡出血,促进胰液、胆汁分泌。(3)杀菌:大黄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布氏杆菌、鼠疫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流感杆菌、真菌有抑杀作用。(4)止血:大黄中含有α-儿茶素、没食子酸使凝血系统作用加强。(5)降低血脂:降低血液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6)抗肿瘤:大黄素、大黄酸通过抑制肿瘤细胞氧化、脱氢和DNA复制,达到抑杀肿瘤细胞的作用。(7)肾脏保护作用:大黄抑制蛋白质分解,能明显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大黄中鞣质对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有改善作用,促进尿素和肌酐排泄。(8)免疫作用。(9)抗炎作用。(10)抗衰老。 2熟大黄 2.1 炮制方法
取大黄块或片,置于蒸制容器内,隔水加热,蒸至内外皆黑为度,取出干燥。
2.2 临床应用
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用于年老体虚、儿童患者,《内外伤辨惑论》枳实导滞丸治疗脘腹痞满;《金匮要略》大黄虫丸治疗五劳虚极;《证治准绳》大黄朴硝汤治疗小儿惊热,二便不通。 2.3现代研究
熟大黄受热时间较长,总蒽醌减少1/4以上,其中结合性蒽醌减少1/2 [2]。熟大黄泻下力下降,时间延长,次数减少,对消化酶抑制作用减弱,肠道副作用少,但可加强胆汁排泄,促进胆囊收缩,有消炎利胆作用[3]。熟大黄与生品比较蒽醌苷元下降分别是大黄酸28.0 %、大黄素25.8 %、芦荟大黄素15.9 %、大黄酚10.0 %、大黄素甲醚10.3 %,成分比例发生变化可能是导致大黄由峻泻转为治疗上焦疾病的主要机理[4]。 3酒大黄 3.1炮制方法
取大黄块或片,按100∶10比例加黄酒,喷淋拌匀,稍闷,待酒吸尽,置炒制容器内,文火炒干,待色加深,取出晾干,筛去碎屑。 3.2临床应用
酒性辛散提升,引药上行,善清上焦实热,酒炒大黄既缓和苦寒之性,免伤脾胃,又增强活血化瘀之功。《张氏医通》三黄栀子豉汤治疗上焦热证;《东医保健》大黄散治疗火热攻上之眩晕、咽喉肿痛等;《伤寒论》抵当汤治疗蓄血发狂;《医学发明》复元活血汤治疗跌打损伤等;《医宗金鉴》正骨紫
金丹治疗跌打损伤;《张氏医通》大黄当归散治疗目生云翳;《三因》大黄左经汤治疗腰脚痹痛;《兰台轨范》大活络丹治疗中风偏瘫。 3.3现代研究
酒炒大黄中总蒽醌减少10 %,其中结合蒽醌减少1/4,泻下作用下降30 %,芦荟大黄素为生品的2.7倍,大黄素为生品的3.4倍,总鞣质下降
18 %,没食子酸减少50 %,解热抑菌作用强[5]。饶高雄[6]认为酒炖大黄泻下力下降95 %,几乎无泻下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