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估及保障措施研究

2024-06-30 来源:步旅网
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估及保障措施研究

摘要:当前水资源安全问题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安全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的关注。作为人类生产生活重要的资源,水资源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的健康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保障水资源安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强化,是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估;保障措施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为宝贵的、无可替代的、基础自然资源。也是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基本物质基础。水资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再利已成为水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下文就主要针对水资源安全评估及保障措施展开分析研究。 一、城市水资源安全的概述

水资源安全是指国家或区域利益不因供水灾害,干旱缺水,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等造成严重损失,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过程和系统不受破坏或严重威胁,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水资源能够满足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水资源安全是城市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与终极目标,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保障城市供水系统正常运行,从水资源的自身属性考虑,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应包括水量安全、水质安全和供水系统应急保障能力三个方面。 二、当前我国城市水资源发展现状

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以往仅通过单纯的水资源管理一条途径来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诸如供水紧张、用水卫生、城市洪水、水资源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错综复杂,但在制定解决这些问题规划、措施中各自是独立的,没有认真分析这些问题间关系,结果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1、传统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流域层面的管理都缺少联系。通常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缺少城市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具体说明,没有城市供水、污染处理、环境卫生、雨水设施、固体废物处理进行详细规划。此外,流域层面管理规划虽然包含了城市供水、环境卫生、城市安置等内容,但忽略了鲜水、废水、暴雨洪水之间关系。

2、传统城市水资源管理没有考虑不同用水对水质要求,结果,水质优良的水被用于城市用水方方面面,引发水资源短缺。传统城市水资源管理过于专业化,没有引入跨学科、跨行业管理理念,管理政策和制度制定和执行仅局限于水行业内部。 三、影响城市水资源安全的因素分析

1、水资源系统特性影响。水资源系统是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和调度运行情况直接影响水资源安全。而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质条件不一致等特点。

2、工程建设状况影响。资源的存储、输配和净化均通过工程系统实现,通过源水系统、取水系统、输配水系统和净水系统的工程建设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水资源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区域内工程的建设、改造除了要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之外,系统内部工程的协调、配合程度对于各子系统的功能能否实现有重要作用。

3、自然灾害影响。由自然变异为主要原因引起的城市水资源供水系统破坏、水质变差、水量减少、甚至是供水中断的事件均称为自然灾害影响。洪涝、暴雨、地震、台风、雪灾、泥石流、滑坡、虫害被列为当今全球面临的八大自然威胁,根据宝安区供水突发事件调查结果,结合所处的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对宝安区城市水资源系统构成较大影响的主要威胁有暴雨、雷电、干旱。

4、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安全的主体是人,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增加水资源供水压力;但是另一方面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人类通过科技的方式也可以降低水资源供水危机;而且随着管理能力的逐步完善,水资源供水系统在政策、规范方面的管理也会更加正规化;但同时恐怖活动也对水资源供水系统存在一定的影响。 四、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估及保障措施

1、安全评估

对于建立水资源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要坚持科学性、信息完备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操作性等原则。根据水资源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将水资源安全按照水量、水质、应急能力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其指标组成。

1.1综合缺水率。即需水量与供水量之差的比率。需水量为研究区域现状或规划城市需水总量;供水量指区域范围内水源工程的实际供水能力和境外水源能分配给本研究区域的水量之和。

1.2输配水工程配套程度。通过比较水厂供水规模和输配水工程规模,用输配水工程配套程度进行评价,分别分析输配水总管和输配水支线的工程的实际情况。

1.3水源水质状况指数。基于各水源水质实际情况和水源地供水量,用水源地水质状况指数对区域内水源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1.4供水水源保护和管理。供水水源保护和管理程度主要分析地方法规体系、制度、监测、管理能力建设等现状情况,采用定性判断法确定。

1.5水质污染风险。水质污染风险评价利用风险矩阵评价法,从污染可能性和污染后果两个方面用风险矩阵评价法定性评估原水、管网水和水厂水的安全状况,水质污染风险评价等级和标准。原水水质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大雨将化学物质冲刷入库,致使水库水质改变、原水浊度飙升;供水水源地受上游或周边排污以及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影响;人为投毒;微生物大量繁殖。管网水水质污染引发的原因主要有:管网陈旧老化,影响供水水质;新建管网材质差,造成水质二次污染;输配水管网因季节气候变化出现红虫、微生物等,影响自来水水质;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不完善、材质差等原因。

1.6应急能力评价。主要分为三种,即应急备用水源及应急供水能力;应急监测及管理能力;应急预案及其实施保障能力。 2、水资源安全管理措施

2.1加大境外引水,解决供水缺口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境外引水工程成为解决资源性缺水地区用水矛盾的长久性措施,是实现水资源在更大空间上优化配置的工程调控措施。

2.2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水源水质安全。为了保证水源水质安全,必须构筑严格的水源地保护体系,根据水库水源地生态破坏情况,结合水库水源地的自然、社会特点,从管理、工程建设等方面提出全面的水生态修复措施,改善和保证库区水体水质。

2.3水处理与再利用。“闭合循环系统”是水处理与再利用的最佳方法。将废水或无法直接利用水进行收集处理,循环用于农业、工业或其它行业,这样,即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环境健康,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闭合循环系统”用水模式使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用水效益,起到一举多得作用。经过处理的水可以用于市郊农田灌溉,提高农作物收成,有利于城乡结合,同时,可以改善生态系统,减少疾病和污染物危害。技术创新为水处理与再利用领域探索新途径,先进的纳米膜技术在水处理的应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能效,为水处理行业广泛发展提供巨大机遇。

2.4提高用水效率。在用水户中,提倡和鼓励减少用水损失、提高用水效率。居民供水系统面临主要问题是如何减少供用水损失,有的地方渗漏损失率达50%。提高用水效率应该在水处理、输送、储存、使用过程中减小水的损失。减少水的损失涉及供用水系统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以及用水方式。 结束语

良好城市水资源安全管理是城市居民、环境健康的基础,需要有健全国家政策、完善城市规划和实施做支撑。通过加强协调,才能提供更好公共服务,需要中央、地方部门间跨行业合作。城市水资源安全管理需要相关者广泛参与、民主开放政府支持,才能使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转变态度、改革创新、提高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代洪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节水灌溉,2015(03):47-49. [2]朱琦.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2.

[3]郑添.论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安全预警[J].中国水利,2013(26):119-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