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少年资料怎么写
一、在少先队理论工作中关于榜样教育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共青团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先队最本质的组织属性是政治性,少先队的根本任务是其政治属性集中和突出的表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少先队工作中的儿童化、具体化。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在党带领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少先队要通过一个途径把党、团、队的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有效衔接起来,不断探索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朴素感情的行动载体,实现少先队作为党的事业预备队的政治功能;少先队要发挥组织教育的优势,推进儿童政治社会化的意识形态引导。少先队工作的行动载体之榜样教育,是以先锋带头为模式的示范教育,是潜移默化引导少先队员形成健康成长的思想意识的有效路径和方式,是党的事业后备力量的传导与实现。
(一)榜样教育是进一步推动少先队根本任务具体落实的有效路径
把握好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总体目标入手,从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出发,围绕“红领巾成长正航向”“三观”“三热爱”等主题,全面开展各项有意义有意思的少先队活动。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从基本层面和思想层面提出的,这两个层面的本质都是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即如何培养可靠接班人,如何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如何把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有效衔接,为其一生的政治信仰打下坚实的基础。
榜样教育是指利用榜样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使少先队员形成榜样具有的优秀品格和
道德情感的一种工作方法。“观察――模仿――强化”是榜样教育的心理机制,人们首先观察和模仿自己心中的榜样,其高尚品格和模范行为令人给予积极的肯定、赞许、鼓励或奖励,使其行为不断趋于标准和模范。学先锋、找榜样、争当“四好少年”的榜样教育是推动少先队根本任务具体落实的有效路径。榜样教育在内容上,要按照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经历、创设模仿情境,引导队员模仿榜样的行为,经过行为模仿,榜样的优秀品德就会在少先队员的身上逐渐形成。在形式上,要通过艺术、时尚、情感、文化艺术等载体,借助电视、网络等多媒体渠道和家长、老师等影响因素,开展寻访、体验、交流等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活动,将榜样的事迹材料进行梳理,使其系统化、形象化、生动化;深入分析和讲解榜样的事迹材料,引导队员将自己的行为和英模的行为做比较,找差距;帮助队员学会用正确的道德观评价榜样,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榜样教育是少先队积极推进儿童政治社会化的行动载体
少先队开展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教育需要政治社会化的概念和理论做指导。儿童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增强少年儿童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少先队的政治、儿童和组织属性决定了少先队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对少先队员的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政治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长久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少先队的组织使命。少先队组织以针对少年儿童情感为主的认同模式的榜样教育法,以学先锋、找榜样、争当“四好少年”为具体行动载体,通过少先队活动的项目运作,为少先队员树立了优秀榜样,通过正面教育培养积极、健康和优秀的情感品质,使其从具体生动、鲜活丰满并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先锋形象中感受和领会榜样的内涵,从内心深处产生崇敬、热爱,追寻、激励和效仿,从而增强少先队员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是少先队组织积极推进儿童政治社会化的行动载体。
二、在当代时代特征下少先队工作中关于榜样教育的认识
只有充分尊重少年儿童在少先队工作中的主体地位,研究和把握少年儿童的心理意识和认知发展,充分了解在当代时代特征下少年儿童对于榜样教育的认同感,才能有效实现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中思想意识层面的引导,发挥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优势,推进儿童政治社会化。
(一)当代少年儿童对于榜样认同的调查分析
少先队工作榜样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针对少年儿童的情感认知规律,尊重其主体地位,结合时代特征,才能增强榜样的认同感,从而形成感召力。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同学及同龄人在少年儿童的榜样中位居第一(26.0%),除此之外还有:歌星、父母、老师、影星、英雄、体育明星、政治军事人物、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与以往大家共学一个榜样相比,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变迁、多元并存的过程之中。除了榜样的多样化需求和多元选择外,当代少年儿童心中的榜样日益趋向偶像化,偶像与榜样是有区别的。榜样是号召人们去学习、效仿的由社会或他人向个体提供的人格形象,而偶像是个体自主选择、自主认同的人格形象。调查发现,少年儿童选择榜样主要来自教材影响(48.0%),其次是老师(29.0%)。而少年儿童的偶像选择主要是受媒体的影响(57.3%)。
(二)榜样教育的多元化、自主性、参与性、实践性、真实性以及时代媒介的应用
从上述调查分析中不难发现,当代少年儿童对于榜样教育的可接受性极具时代特征。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中少年儿童有了多样化的榜样选择。同学、同龄人作为榜样的对象反映了榜样形象的选择真实可信、可亲可近以及鲜活丰满,使得榜样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容易被少年儿童接受和模仿,而榜样教育中人“自我”的存在至关重要。要想激发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热情,就要通过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实现自我选择与自我反思,从而达到榜样教育的预期目的。同时,少先队组织开展榜样教育活动时不要回避榜样
与偶像的相互融合趋向,应注意尊重与引导少年儿童自发自觉的学习愿望,调动他们自觉、自愿寻找榜样并向榜样学习的热情。少先队工作中的榜样教育应充分运用多种载体,将有意义的榜样教育活动开展得更有意思。
三、在构建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体系中榜样教育的适用
榜样教育在少先队工作的适用方式上要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研究和把握少年儿童在认知、意识、信念、情感上形成的一般规律,根据少年儿童的阶段性特点,实现“系统规划、有效衔接、分层实施”的教育目标。
(一)榜样教育分层实施的必要性
开展少先队工作中的榜样教育必须充分了解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了解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对于榜样形象的接受需求。调查资料发现,由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少年儿童在7岁之前最重要的榜样。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杰出人物的影响力持续升高。小学阶段多以英雄为榜样,初中阶段以文学家、艺术家及思想家、科学家为榜样,高中阶段则以政治人物、军事人物、企业家和劳动模范为榜样。
这就表明,不同成长阶段的少年儿童以不同类型的榜样满足了他们的成长需要。基于这种情况,少先队工作在树立榜样形象时更应注意不同年龄的分层启发和引导,增强其对榜样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判断美、丑、善、恶,在榜样的选择与接受上做到“自觉自愿”, 分层教育强调保证目标实现的过程与方式,有助于目标的逐步落实和最终实现,从而增强榜样教育的感召力。 按照年龄和年级进行榜样教育的分层实施的意义就在于此,它就是根据少年儿童年龄、年级的不同,选择树立不同的形象实施榜样教育以符合少年儿童认知成长规律,年龄上的分层教育使其感受“步步攀升”的榜样教育过程,逐步推进,体现系统
性。
(二)榜样教育在构建团队一体化分层教育中的具体适用
“学先锋、找榜样、争当四好少年”构建团队一体化的分层教育体系中榜样教育的开展同样需要按照各年龄段少年儿童的思维特点来具体实施。其大致可分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三个阶段。小学一至三年级的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榜样形象的认知需要简单化、形象化的概念意识过程;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开始自己观察和理解社会现象,思想和行为的从众性较强。根据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对于榜样形象的树立可以增加情感元素,榜样人物的形象可以通过生动具体的事迹来丰满,在形式上可以增强艺术元素的应用;初中一、二年级的少年,逻辑思维明显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对集体和社会的情感需求与政治兴趣呈上升趋势,思想和行为的可塑性较强。这一阶段榜样教育的开展应以理解应用、模仿强化、实践体验为主,增强榜样多元化认知选择的自主性、参与性,榜样的学习应引导少年儿童以人物的特质为核心,而非人物本身。同时,要借助新兴媒体,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创新偶像与榜样教育模式,在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中塑造出他们喜爱的偶像与榜样,让少年儿童从认识、接触、了解到自主选择,并最终认同为榜样,主动自觉地进行效仿与学习。团队一体化的分层教育体系中根据年龄段逐步推进的榜样教育就是根据其认知规律使得少先队组织在学先锋、找榜样、争当四好少年的主题教育活动中让榜样成为打动少年儿童心灵的力量,激起他们的尊敬和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榜样教育在少先队工作中的预期目的。
综上所述,少先队组织结合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将榜样教育在构建团队一体化的分层教育模式中的具体应用,就是少先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落实其根本任务的行动载体和有效途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