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中小企业的界定(概念) 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对各行各业中小企业进行界定.
二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小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3.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4.中小企业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起到拾遗补阙作用 5.中小企业的就业“蓄水池”作用 6.中小企业对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
三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企业外部因素分析
欧债危机、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需求下降
进口国贸易保护导致出口受阻
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经营压力大 某些领域国企垄断,导致内部市场难以拓展 融资困难,发展受阻
缺乏有效的竞争约束机制,竞争无序(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承担的税费负担重 2.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信用观念缺失,信誉较低
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 规模小,实力弱,企业力量单薄 产品单一, 经营风险大
对人才作用不够重视,人才流失严重 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不重视优秀企业文化营建 四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1.健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2.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3.重视人才,充分发挥人的智慧
4.加强内部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 5.“小而精”的产品发展战略
6.采取联合经营战略,增强抗风险能力 7.企业自主创新,树立品牌 8.与高校进行技术研究合作
9.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渠道
10.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 总结
重申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的作用,明确政府及企业自身在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过程中的责任. 1
-
一 中小企业界定
所谓中小企业,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为便于界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其作了划分,该规定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不含铁路运输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行业划型标准为:
(一)农、林、牧、渔业。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2
-
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九)住宿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餐饮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生力军。中小型企业是3
-
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类工业企业数量到2004年已达到1000万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家占整个企业总数的 99%以上;资产总数占全部企业资产的55%;创造了70%的新增工业产值;提供的税利占%,提供了出口额的60%;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县级经济中更处于主体地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虽然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小型企业依然是重要力量,不可忽视。以美国为例,1991年小型企业为2050万家,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39%,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日本1993年统计的企业数为万家,占全部企业数的%;制造业的工业产值中,中小型企业占%。德国有中小型企业190万家,占全德国企业的99%,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48%,占出口额的40%和营业税额的66%。意大利的中小型企业有9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出口额占51%左右。以上事实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是在削弱,而是在加强。
2.中小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而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也是中小型企业,主要是小型企业,它有利于集中农村零散的资金和利用分散的资源,有利于吸收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因而发展快。目前绝大多数地区乡镇企业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经济发达的农村,甚至占3/4,或4/5以上。总之,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主要和直接的承担者,称为乡镇集体收入和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集镇的城市化的进程,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特色。
3.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 中小型企业就其势力来说,是无法与大型企业竞争的,也的确有不少中小型企业在竞争中或被大型企业“吃掉”,或被排挤,或被淘汰。但又有不少中小型企业在竞争中壮大,成为“小巨人”式企业,成为大型企业不可忽视的对手;更有相当多的中小型企业成为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或助手。大型企业为了变得更大,走“整机”或“整车组装”的路子,以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必须进行生产改组,走专业化协作的道路,必然要把原来大型企业自己生产的很多零件、部件、元器件的生产或原料的生产扩散出去,由城乡中小型企业来配套协作生产。大型企业实行规模化、多样化和集团化经营,就带动着一大批中小型企业一起发展。因此,中小型企业就成为大型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伙伴 ”,或不可忽视的“配角”、“助手”,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小型企业已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力军。
4.中小企业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起到拾遗补阙作用
大型企业在满足市场对某类产品的大量需求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但对很多产品的少量需求,大型企业进行生产显得很不经济,因而不屑一顾。中小型企业在满足顾客对某些产品的少量需求或特殊需求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拾遗补阙,这是中小型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客观原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居民购买力的提高,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即市场需要的品种多,而每个品种需求量却不大,这就要求企业进行小批量、多品种生产。中小型企业在适应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生活方面,正好能大显身手,发挥优势。
5.中小企业的就业“蓄水池”作用
各国每年都有一批成长起来的青年需要就业;现有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也要优化组合,游离出一部分劳动力下岗;还有一些企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被缩小规模或被淘汰,也造成相当一部份失业人口面临着重新就业。总之,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国也4
-
不例外。建立和发展中小型企业,是在安置就业人口的重要渠道,我国中小型企业吸收的劳动了约占全国企业职工总数的75%;中小型企业投资少,上得快,又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劳动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像大型企业那样严格。因此,在吸收大量劳动力方面,显示出很大优势。我国城乡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十几年来安置了亿的就业人口,大大减轻了就业压力,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在经济调整时期或在发展中调整产业结构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衰退时期,都游离出大量的失业人口,大多数是靠中小型企业加以吸收,起到了就业的“蓄水池”作用。即使是在发展时期,大型企业增加的就业机会也较少;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创造的就业机会大大多于大型企业。
6.中小企业对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
中小型企业在于大型企业的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每年都有一批小型企业倒闭。这种竞争的压力促使中小型企业从技术革新中谋求出路,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占领各种缝隙市场。竞争成为中小型企业追求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从而使不少中小型企业成为新技术开发的重要来源,而且技术开发的成功率比大型企业高。许多重要的产品技术和重大发明,如晶体管、电视机、彩色胶卷等都是首先在中小型企业开发成功和推向市场的。据统计,德国的科研成果中,有70%的发明创造和最新工艺来自中小型企业,在最近10年德国的27项重大发明中,有20项是中小型企业搞出来的。美国新技术的发明70%也是来自中小型企业。据日本中小型企业厅的调查,技术开发成功率达20%~100%的中小型企业占中小型企业总数的%,而大型企业技术开发成功率达20%~100%的占大型企业总数的%。中小型企业技术开发周期也较短,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也比大型企业快。在我国65%的专利是中小型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完成的;80%以上的新产品是中小型企业开发的,中小型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中小型企业对社会生产的技术革新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成为新产品、新企业和新兴产业的重要源泉。
三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企业外部因素分析
欧债危机、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需求下降
美国2008发生的金融危机及随后发生至今仍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通过抵制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长,紧缩欧美国家的居民消费支出,便得我国对其出口下降.危机还波及到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导致这些国家对我国的需求进一步下降,出口受挫。另外,欧债危机的发生,还使得人民币对欧元大幅度升值,对我国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出口为1,亿美元,2008年出口为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009年出口为1,亿美元同比下降%。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业、纺织产业和金属制造业等部门,由于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金属制品业可替代性较强,价格弹性较大,所以经济波动对这些产品的影响最大。
进口国贸易保护导致出口受阻
近年来,国际上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各种贸易壁垒正在不断蔓延。仅2011年,中国出口产品就遭到6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金额约59亿美元。随着国际上尤其是某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各种贸易壁垒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差。产品涉及钢板、不锈钢、陶瓷、轮胎、服装配饰、化工产品、风电设备、光伏产品等。
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经营压力大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1月流通领域生产资料平均价格同比上涨%,其中11月份同比上涨11%。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将直接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同时,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调整5
-
资源税以及加大环境生态保护,都将提高企业生产成本。此外,企业用工成本也不断上升。由于去年消费价格(CPl)上涨速度较快,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社保资金也随之增加。同时由于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用工成本将在2007年的水平上进一步上升。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7年调查显示,%的中小企业经营者认为新《劳动合同法》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据报载,前一段广东省和浙江省已有上千家企业关闭或转移。
某些领域国企垄断,导致内部市场难以拓展 由于大多数关键资源控制在地方政府手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严重依赖于地方政府。面对政治背景强大的国企,民企不通过非常手段,难以发展成如三一一样的规模。而一旦发展到对国企形成竞争威胁的阶段,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则会大大减弱,国企和民企同样是国家的孩子,但是感觉民企就像后娘生的,政府所谓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停留在文字游戏,真正有好处的事却总是离民企远远的。不能碰的领域还是不能碰,拿不到的地还是拿不到,贷不到的款还是贷不到,招不着的人还是招不着。如最近中石油近万座加油站要实行承包经营,受益者并非民营加油站,而是中石油内部管理层或普通员工。
融资困难,发展受阻
由于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大型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够、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受限、资本市场不完善、征信体系发展滞后等因素,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受后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在经营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自2008年以来,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总体来说趋于上升趋势,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当旺盛。加之产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需求数量非常庞大,广大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仍难以完全得到满足,由于人民银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银行体系内提供的流动性受到限制。据佛山市南海区一家从事电池生产的企业介绍,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利润水平,2011年企业计划融资1700万元进行生产线的改造,而过去一直合作关系良好的银行表示,由于受宏观调控的影响,银行只能提供800万元的贷款,在企业缺乏其他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只得放缓技术升级的步伐。另据一家从事自行车生产的企业介绍,在目前的情况下,企业已经完全无法从商业银行进行融资,而企业面临的大量订单则急需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缺乏有效的竞争约束机制,竞争无序
大部分中小企业的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产品同质化程度高所以竞争激烈,加上法制不健全及缺乏有效的竞争约束机制,出现越来越多的恶性竞争,如:黑公关、口水战、价格战、地方保护、侵犯知识产权 承担的税费负担重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曾坦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要缴纳、承受6种税费或“隐性”负担:
——税,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
——费,包括教育费附加、水资源费、社会保险费等,据估算,通常交1元税,就要交—元的费。
——有关部门提供有偿服务收取的费用,比如集贸市场收的卫生费,这类收费有些定价不合理,但还不能不交;
——一些执法部门为了创收进行的罚款和摊派; ——一些执法部门吃拿卡要等腐败成本;
——为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而付出的人员、时间成本等,即遵从成本。
但由于大企业多处于垄断或政府重点扶持行业,利润相对丰厚,而中小企业多处于竞争性领域,利润较为微薄。同样的税费占各自利润的比例,大企业要明显低于中小企业。“再加上我国税制结构不合理,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占税收比重超过60%。流转税不像所6
-
得税,由于对企业所得征税,能做到‘挣的少交的也少’,流转税对商品、劳务的销售额和营业收入征税,往往是‘挣的少交的不少’,这样一来,会导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利润少,交税却不少,进一步加剧了其税负。”
2.企业内部因素分析
信用观念缺失,信誉较低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信用意识较差, 信用观念薄弱。中小企业主一般都期望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更实际的利益,忽视企业失信是否有损企业的名誉, 是否妨碍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小企业信用缺乏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中小企业向政府提供虚假的财务报告,以达到其逃税避税、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的目的, 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虚假的出口行为向国家骗取出口退税, 造成大量政府资金的流失。生产信用缺失主要表现为企业隐藏事实、欺诈消费者、追求暴利。中小企业的信用遭到了严重的损害。
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
对于靠“三来一补”发展起家的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的所有者普遍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经营企业缺乏长期的规划,企业行为具有短期性的特点。同时家族化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生产管理混乱,据东莞一家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介绍,目前尚有部分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制度,只有资金流水账,这让许多金融机构出于风险的考虑,不敢贸然提供资金支持。
规模小,实力弱,企业力量单薄
地方企业为主体,决定了中小企业的支撑层面在地方,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同大企业抗衡,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在刚开始缺少资本,后台服务强度不够,导致在大型企业中很难立脚,受到很大的排斥。
产品单一, 经营风险大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受信息、市场、资金、人才、设备等因素制约,大多数中小企业产品单一,开发新品意愿不足,如果受到强有力的竞争或某一新产品开发失败,企业可能就会陷入危机甚至倒闭,导致经营风险大增。
对人才作用不够重视,人才流失严重 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普通偏小,有限的资金主要投向了产品研发和开拓,很难再有力量开出高额的薪资,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企业知名度不足也给吸引优秀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没有将人力资源提升到企业的战略高度,往往是老板的亲戚朋友占据各部门要职,其他人才难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人才不断流失。
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
领导者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充当着“领头羊”的作用,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由于中小企业主自身的素质与文化水平的局限性往往导致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性,例如:一人身兼多职,什么事都想干,结果由于事情太多,精力有限,导致什么事情都办不好。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大多缺乏必要的基本企业管理知识,也缺乏相关的培训,所以管理思维与管理观念往往是比较落后的。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即便经营者的决策缺乏科学依据,管理层的其他成员也难以制约,中小企业本身的这种局限性使得分权制衡的法人治理机构未能发挥作用,企业的发展往往决定于核心管理者的决策能力。我国目前的民营企业大多数仍是实行家族管理模式,这种简单又传统的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有一定的优点,但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7
-
就会暴露出诸多弊端,严重妨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大部分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信息等方面不具备优势,导致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与水平不够,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较多,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 据有关调查,目前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1%,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为41%,处于国内中等水平的为47%,处于国内落后水平的为11%;大部分企业对现有员工的素质和工作状态的评价一般,只有1/3的企业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最缺乏较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和专业人才。中小企业在技术、人才方面的缺乏往往同时意味着在信息方面的缺乏,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地区,信息方面的劣势表现得更为明显。三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其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性较大。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服务体系都有待完善。据有关调查,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总体评价都不高,其中最不满意的是金融政策,其次是税收政策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问题,在法律法规和政府行为方面也有不少抱怨;对目前中介服务的评价也普遍不满意,其中最不满意的是资金筹措、税收咨询、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中介服务。
不重视优秀企业文化营建
企业文化虽然看似空洞,但它是企业“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企业必须在员工中建立共同的价值观,从根本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才能激发员工的热情,统一全体员工的意志,将他们的行为引导到共同的企业发展目标和方向上来,为企业战略的实现努力奋斗。许多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原因是对企业文化的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但却“全盘西化”,抛弃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脱离了企业自身实际状况。
四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1.健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国家应健全法律制,改善目前中小企业在经营与发展,贷款与担保,股票债券的发行与上市等融资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被动地位,避免成为国内外企业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为了维护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颁布制定了维护中小企业权益的法律与法规,以保护中小企业的正当权益。如美国早在1953年就制定了《中小企业法》,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又陆续颁布了《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等十几部法律法规。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就制定了30多种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 2.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1)完善审批政策及程序,取消不合理的收费。(2)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不利条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在资金、人才、技术、物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支持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3)我国政府也
8
-
应该通过各种手段,给我国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其他相关配套服务。(4)进行经济金融市场的改革,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发展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直接融资方式,尽快建立和健全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重视人才,充分发挥人的智慧
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建立正确全面的人才观念。运用“底薪+绩效资金”、制定灵活多样且具有吸引力的产、股权政策、提供有吸引力的职位和职业生涯规划吸引优秀人才进入企业并将人才的个体利益与企业的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在企业内部构建起新的“利益共同体”,增强人才的责任心,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从情感上而不仅仅是从物质上激励员工。例如:更多的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带薪休假等福利措施等等一切有利于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发挥的手段。 4.加强内部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规模小,人数少应采用扁平化的组织构,以利于信息在组织内传递顺畅。避免任人唯亲,应根据岗位要求配置适当人选。决策应避免“一言堂”,可设计产权和经营权分离、引进战略投资等策略制衡决策者权力,以免因一人决策失误,将企业带入困境。借助顾问、咨询机构等外脑结合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5.“小而精”的产品发展战略
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和人才有限,但对市场嗅觉灵敏,可以集中兵力,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的经营。这就是小企业的“小而专、小而精”战略。 采用这种战略对于小企业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小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产品质量,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增加收益,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二是随着需求多样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大企业也普遍欢迎这些专业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的小企业为其提供配套产品。从而小企业能够逐渐走上以小补大、以小搞活、以专补缺、以专配套、以精取胜、以精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
6.采取联合经营战略,增强抗风险能力
单个中小企业往往因规模小、实力弱,在与大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所处行业特点,采取纵向一体化(同上游原料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串联)、也可以采取(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合)。该战略的优点是通过关联企业的紧密联合,可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综合成本,增强风险抵抗能力。 7.企业自主创新,树立品牌
首先,企业家要不断提高创新和品牌意识。企业家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这样才能对创新活动作出正确的评估,从而使创新的产品能够切实转化为效益。其次,完善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在高薪聘请科技人才后,为了留住人才并不断激发他们创新的积极性,企业应该完善其激励机制,例如,鼓励个人成就,奖励差别化;给予科技人员创新活动足够的空间和全力的支持。最后,应加强对创新成果和品牌的保护意识。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若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并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树立让客户认可的品牌来实现。尽管初期投入会很大,但是一旦成功,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也必将给带来丰厚的回报。
苹果手机(iPhone)的产业链价值分布最说明问题。据调查,从美国进口一部在中国组装的iPhone手机是美元(实际零售价格要在两倍以上),其中闪存(24美元)和屏幕(35美元)是在日本生产的;信息处理器和相关零部件(23美元)是韩国制造的;全球定位系统、微电脑、摄像机WIFI无线产品等(30美元),是德国制造的;蓝牙、录音零件和3G技术产品(12美元)是美国制造的。除此之外,材料费用、各种软件许可证和专利费用,合起来近48美元。最9
-
后算下来,在中国组装环节的费用不过只有可怜的美元!这意味着富士康一类的公司以及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从那部时尚而尖端的手机里,只能分享%的价值,按零售价计算不足2%!
8.与高校进行技术合作,实现双赢
一方面,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技术创新困难。另一方面,我国众多高校拥有优秀的人才、软硬件设施及创新专利等无法转化为可服务大众的商品。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需要主动与高校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政府也可以创建网站将高校的创新专利等分类收录供不同企业查询。同高校进行合作可以节省开发费用、缩短开发时间,同时高校不仅可以将创意专利转化为成果也可以使学校了解社会对什么类型的人才的需求,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10.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渠道
中小企业可通过融资租赁取得先进设备。利用B2B、B2C电子商务进行网络营销,实现企业与顾客的直接联系,开展“一对一”的营销,能够做到真正的“服务到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分担风险,节省采购和营销费用。 补缺,,租凭,承包经营战略)
11.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从企业产品形象战略、企业职工形象战略、企业家形象战略、职工榜样战略、文明生产战略、企业员共同信念战略、企业凝聚力战略、企业形象战略等方面培育个性化的优秀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规范作用。
五 总结
中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是一个不分地区和发展阶段而曾遍存在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保证正常合理的价格的形成、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的前提和条件。无论是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处于制度变迁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但是要想真正发挥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一方面,政府要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在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中小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为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要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重视人才作用,科学决策,全面提高管理水平,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参见《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参见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分析》栏目, 参见中国海关网上服务厅数据统计,。
10
-
[4] 范钧·社会资本角度下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J]·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2-13 [5] 刘仲康、司岩·企业经营战略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费英秋··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04出版 [7] 杨栩··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7-06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