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7篇

2023-04-02 来源:步旅网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7篇

教学设计方案篇1

[设计思想]

《雨霖铃》这首词抒情色彩非常之浓,如果赏析时用语贫乏琐碎,那么诗情就会打大折扣,如温水(也可能是冷水)泡茶,或没有完全泡开,或完全没有泡开。因此,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赏析此文成了最佳选择。以“诗”解词,情味不减,能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诗情,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以点带面,融会贯通。具体操作就是根据文本内容,紧抓教学重点,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工,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浓浓的离愁。

2.理解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以“诗”解词。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媒体上说周杰伦走到哪里都能刮起一阵龙卷风,足见周杰伦影响之大。可是早在北宋时期,有位词人,他创作的许多作品不仅当时广为传唱,而且流传至今已近千年。他在当时的影响,有言为证:“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大家能根据这句话猜出他是谁吗?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感 1.自读两遍,初步感知

2.提示:长亭,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念,想到。

3.再读一遍,找出主旨句。

明确: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诵读指导:节奏缓慢,语调低沉。 4.播放课文录音。 5.学生模仿诵读。

6.找出写“离别”情景的句子和写“清秋节”的句子。 明确: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以“诗”解词,体会深情

1.“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景中之情。

要求: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诗一般优美而深情的语言加以渲染。

2.学生从中任选一句加以鉴赏,写在草稿纸上。 3.根据所选对象分组进行探究、交流、讨论。

4.在讨论基础上,组内合作完成一篇精美的赏析文字,以便全班交流。

5.成果展示,教师点评。 6.教师下水: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赏析:一声声,一遍遍,秋蝉嘶鸣,缠绵哀怨。面对长亭,天色将晚,天边的落日像哭红的泪眼,充满无限眷恋,一点一点,正依依不舍地挨下山去。骤雨刚过,叶尖上的水珠敲打着干枯的树叶,其声如泣如诉,点点滴滴,是离人泪。

②“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赏析:桌上的酒食,尝着似土和泥。未饮先醉,心内成灰。眼中泪,杯中酒,蓄着的是忧,咽下的是愁,正当难舍难分之时,艄公催行;离愁越来越浓,感情之弦越绷越紧,终于情不自禁地握住对方的手,流泪眼望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哽在喉间,悲痛欲绝。 ③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赏析: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离愁渐远渐无穷,如千里烟波,浩渺无边,如楚天清秋,万里辽阔。无边的离愁像暮霭一样,沉沉地压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赏析:从前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而今风景依稀,佳人何在?冷风吹来,心头一颤,酒醒愁未醒,顿时生出“人面不知何处去,杨柳依旧笑晨风”的悲凉。 7.总结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抓住“念”字) 四、余音绕梁

1.播放毛宁的《晚秋》。

2.课后请大家再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象一下柳永走后,那位女子的生活情景,并以《与君别离后》为题,借鉴课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写一篇抒情散文或者抒情诗。

教学设计方案篇2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 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 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案例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篇3

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力目标: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体会夹竹桃的妙处,感受植物之美。 难点:懂得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 教法:读中感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具:搜集有关夹竹桃的资料。 流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倒入阅读,激发兴趣

直接板书夹竹桃,齐读课题,简介、顺势引入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顺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每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 五、精读课文能,领悟夹竹桃的“妙处”。

1.站在作者的角度看,夹竹的哪些“妙处”引起了作者的喜爱?

2.站在自己的角度,你心中夹竹桃是怎样的? 3.读了课文,你也喜欢夹竹桃吗?为什么? 六、领悟写法,学习表达。

1.作者在表现夹竹桃的时候,运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白作者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积累内化: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三、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认识本课中的7个生字。 2.根据课文内容天空。

客人一走进大门,()的是一阵幽香,()的是()似的叶子和()或()似的花朵。

3.造句:不是……也不是……但是…… 四、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一种植物,用自己话描绘它。 板书:

总起:留恋和回忆

夹竹桃花色:红白相映,奇妙有趣

花期及幻想:一年三季,一声不响,月光之下 总结:爱上夹竹桃

教学设计方案篇4

虎滩小学数学备课案二年级

第一单元加与减(主备人:吴金花)

《秋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页《秋游》。

二、教学目标:

1、教材分析:注重利用情境图发展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以及数学信息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数学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学情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白,要知道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 3、具体目标

(1)能从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2)经历探索连减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方法,并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笔算连减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连减法。(教学准备:课件、练习本等。)三、过程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篇5

教学内容:教材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目标:

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估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增强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师生一起说说复习单元的的内容: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估算乘法。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并逐一展示,最后全体评议。 (1)先出示口算乘法算式,分小组指名回报,全体评议。 (2)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3)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4)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5)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6)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7)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估算乘法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三、测评训练 1、列竖式计算

24×5=?123×3=?412×6=?324×5=?138×6= 108×6=204×5=?150×6=300×3=235×3= 39×5≈302×8≈599×6≈71×9≈?108×4≈ 2、解决问题

(1)小红每天上学骑7分钟自行车,他平均每分钟骑185米,小红家和学校距离多少米?

(2)老师把全班分成9组做实验,每组5人。后来有改成每组9人,这样可以分成几组?

教学设计方案篇6

一.教学要点 1.掌握以下词语:

行旅桐庐悠然领略鸢飞戾天经纶亟思遁世缥碧轩邈泠泠窥谷忘反见日

2.体会__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 3.体会__骈散结合等特点;

4.学习__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 二.教学设想

1.__为课外自读课,但由于其很有特色,又加之生字词较多,故安排一课时课内自读;

2.重点放在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掌握特点. 三.教学步骤及具体教学内容 1.请生读课文,正音正字;

2.再读课文,根据自读提示,掌握学习重点;在此基础上按下列步骤具体学习课文

3.学习第一段.这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⑴读课文及注释,明确各句意思,请一生翻译本段; ⑵分析各句:

第一句:写天光山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出了天气的晴好;

第二句:写乘船江游的心境--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惬意而畅怀;

第三句:交待江游距离,总写山水特点. 3.学习第二段 ⑴翻译本段.

⑵本段承异水二字,抓住清和急的特点: 从哪几方面突出这个特点的?

从水色--缥碧,水的深度--千丈,水中物--游鱼细石等方面作静态描写,突出水之清;

用急湍猛浪进行形象描绘,从动态写出水之急;

总之,这一段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江水之美. 4.学习第三段 ⑴朗读本段,概括段意: 本段写奇山以及浏览感受.

⑵先找出写山的句子,然后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山之奇?

A.从山自身写:

山之高:皆生寒树--山高风大,树受侵袭,冒出寒气--以树之寒衬托山之高;

山之势:负势竟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山势写其奇; 以上从山本身写起,把静止的山赋予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

B.从山上的其它景物来写山--

从动物--好鸟、蝉、猿等在山中悠然自得的生活写山无穷的生命力;

从人--热衷功名和经纶世务者临山的心境衬山之雄奇、幽美.

从植物--横柯上蔽、疏条交映,写山哺育了万物.

4.通读全文,体会__意境,概括写作特色.

⑴突出特点,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方法--全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⑵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⑶句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5.作业

⑴完成练习一,体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特点;

⑵完成练习二,区别许、急、奇、好在句中的不同含义. ⑶完成同步练习各题.

教学设计方案篇7

一、抓\"步态\"感受高傲 1、感受文本:

⑴自由读,感受步态的高傲:鹅走来了,《白鹅》教学设计。自由读第4自然段:有没有感受到高傲的步态。 ⑵学生交流:

①师:我听见了鸭、鹅…

指名分别读──评\"鸭小姐\"\"鹅先生\"的朗读。

②师:写高傲的鹅为什么写\"鸭\"?(引出\"对比\"的写法。) ③出示词语,进行理解:急速局促不安从容大模大样 2、视频突破\"净角\"难点:

⑴有不明白的吗?(净角)谁知道?(课件出示)指名说感受。 ⑵师:丰老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朗读体会对比写法:谁能通过朗读表现鹅步态的从容、大模大样,那股傲气?

4、引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二、抓\"吃相\"体味高傲

1、默读感受:\"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这回请你默读第5、6、7自然段,为什么使我们发笑?你感受到他的高傲了吗?(划出重要的词句,把感受写在旁边,教案《《白鹅》教学设计》。)

2、自由交流:

⑴指名说。板书: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体现在哪儿呢? ⑵品读句子,说感受:

①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师:真是一丝不苟、循规蹈矩、不会变通啊!令人发笑。 师:吃东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误时间,并且很会摆架子。 ②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师: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因为它太三眼一板,一丝不苟,高傲吧!)

③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师:喜欢\"鹅老爷\"这个词吗?(太形象了,它的确像个\"老爷\",吃饭必须有人侍候,摆老爷架子,因为它总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来偷吃,饭被狗吃净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爷脾气。)

3、小结,引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MSN(中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