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 以为” ,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 以为” 、“ 认为” 相当。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 钟山” 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 以为” 却是“ 以…… 为……” 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 以为……” 、“ 以…… 为……” 句式中,“ 以” 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 为” 的状语,此时的“…… 以为……” 、“ 以…… 为……” 相当于“ 用…… 做……” 或“把…… 当作……” 。如: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 魏征传》)—— 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第二,在“…… 以(之)为……” 、“ 以…… 为……” 句式中,“ 以” 是动词,“ 认为” 的意思;“…… 为……” 是主谓词组,作“ 以” 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 认为(觉得)……
怎么样” 或“ 认为(觉得)…… 是……” 。如: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 (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 以为妙绝” ,即“ 以(之)为妙绝” ,原句省略“ 以” 的宾语“ 之” 。)
二、“所以 ”
在文言文里,“ 所以” 是两个词,其中,“ 所” 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 以” 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 以” 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 所以” 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 以” 字当“ 因为” 讲,“ 所以” 相当于“…… 的原因” 、“…… 的缘故” ,用来表示原因。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强暴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3.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
其二,“ 以” 字当“ 拿” 、“ 用” 或“ 凭借” 讲,“ 所以” 相当于“…… 的办法” 或“ 用来…… 的” ,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 公输》)—— 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6.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 察今》)—— 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 ……何 ”、 “奈 ……何 ”、 “若 ……何 ”
古汉语中,“ 如(若)” 、“ 奈” 是动词,“ 何” 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 如何(若何)” 、“ 奈何” ,可译为“ 怎” 、“ 怎么办” 、“ 怎么样” 或“ 怎么对付” 等。如:
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 豳风· 伐柯》)
—— 砍个斧柄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成。娶个妻子怎么办?没有媒人办不成。
2.王曰:“ 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 (《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说:“ 秦王如果拿去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呢?”
3.沛公曰::“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刘邦说:“ 现在已经出来,没有告辞,那么办呢?”
如果将“ 如何” (或“ 奈何” 、“ 若何” )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 如…… 何” 、“ 奈…… 何” 、“ 若…… 何” ,这种格式可用“ 对(拿、能)…… 怎么样(怎么办)” 来对译。如: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凭你的力量,竟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5.西门豹顾曰:“ 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 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6.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 周语》)—— 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有时,“ 如何” 、“ 若何” 又变作“ 何如” 、“ 何若” 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 怎么样” 。如:
7.曰:“ 今日之事何如?” (《项羽本纪》)—— 樊哙问道:“ 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8.“……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捕蛇者说》)——“…… 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9.此为何若人?(《墨子· 公输》)—— 此人是怎么样的人呢?
四、“何以 ……为 ”
文言中,“ 何以…… 为” 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 何以” 的意思是“ 怎么用得着” ,“为” 是语气助词。“ 何以…… 为” 用现代汉语可译为“ 要(拿、用)…… 做(干)什么呢” 或译为“ 怎么(为什么)用得着…… 呢” 。如:1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 霍去病传》)—— 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 何以…… 为” 形式的变化,主要有这样几种:
(1 )压缩为“ 何以为” 结构,意义不变。如:
2.坐卧念之,何以为心?(《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 对自己的举止行为起居要自问,怎么对得起良心?
(2 )有时省去了“ 以” 字,形成“ 何…… 为” 式,这时,意义发生些变化,“ 何…… 为” 可译作“ 为什么……” 或译为“ 做(干)什么……” 。如: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 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4.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项羽本纪》)—— 项王笑着说:“ 老天要灭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呢?”5 .(子鱼曰)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子鱼论战》)—— (子鱼说)一定按您(宋襄公)所说的办,那就向敌人屈膝投降好啦,还打仗干什么呢?
“ 何以…… 为” 中的“ 何” 字,有时换作“ 奚” 、“ 恶” ;“ 以” 字有时换为“ 用” 字,这样便形成“奚以…… 为” 、“ 何用…… 为” 等形式,意义不变。如: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五、“何 ……之有 ”
“ 何…… 之有” 式表示反问,是“ 有何” 的倒装。“ 何” 是动词“ 有” 的前置宾语,“ 之” 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 之有” 可译为“ 有什么…… 呢” 或“ 有什么…… 的呢” 。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 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 公输》)—— 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 何陋之有” (《陋室铭》)——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 何…… 之有” 式有时变化,压缩为“ 何有” ,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表示“ 有什么……” 的意思。如:
5.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除掉君王的敌人,瞧着力量去办,我有什么舍不得(杀)呢?
有时,在“ 何…… 之有” 的压缩式“ 何有” 的前边加“ 于” 字,或在后边加“ 于” 字,形成“于…… 何有” 或“ 何有于……” 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 对于…… 来说,又有什么…… 呢?” 的格式来对译。如:
6.王曰:“ 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远世之王,于我何有?” (《孔丛子》)—— (陈)王说:“ 六国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为诸侯的。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7.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 雍也》)—— 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难处呢?
8.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没有想尽什么劳力,对报答来说,又有什么呢?
9.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 孔子说:“ 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六、“不亦 ……乎 ”
“ 不亦…… 乎” 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 亦” 字是副词,可译为“ 也” ;“ 乎” 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 吗” 。“ 乎” 字与前面的“ 不亦” 呼应,构成反问句式“ 不亦…… 乎” ,可以用现代汉语“ 不也…… 吗” 或“ 岂不也是…… 吗” 对译。如: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学而》)—— 孔子说:“ 学到了知识,再按一定的时间温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五蠹》)—— (他们)在国内外呼应配合干坏事,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去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也是很危险吗?
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而彭祖是今天独以长寿闻名于世,众人要比彭祖,不也感到悲哀吗?
4.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子鱼论战》)—— (利用敌人在地形上)受困的机会向他们发动进攻,岂不是很好吗?
5.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淝水之战》)—— 如果秦军从淝水岸边稍向后撤,使晋军得以渡过淝水与秦军决一胜负,这岂不是很好吗?
七、“无乃 ……乎 ”
“ 无乃…… 乎” 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 无” 为
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 非” ;“ 乃” 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无乃” ,表示“不是” 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 乎” 相呼应,构成“ 无乃…… 乎” 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 恐怕(只怕、大概)…… 吧” 对译。如: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栖会稽》)—— 如今君王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到了这种地步才寻求有智谋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 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3.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 雍也》)—— 在简单的基础上,再行简单,恐怕是过于简单了吧?
有时“ 无乃…… 乎” 中的“ 无” 字换成“ 毋” 字,成为“ 毋乃…… 乎” 的形式,其意义不变。如:
4.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 檀弓》)—— 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值得一提的是,“ 无乃…… 乎” 切忌用“ 不是…… 吗” 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 无乃…… 乎” 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 不是…… 吗” 则偏重于反问。
八、“得无 ……乎 ”
“ 得无…… 乎” 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 能不…… 吗” 或“ 能没有…… 吗” 。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
然而,当“ 得无…… 乎” 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 得无” 则为“ 该不会(是)” 的意思,“ 得无…… 乎” 可用现代汉语的“ 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 吧” 对译。
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如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晏子使楚》)—— 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吧?
4.高帝曰:“ 得无难乎?”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高祖说:“ (拟定朝廷礼仪之事)只怕是不容易吧?”
有时句末与“ 得无” 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 乎” 省而不用,或换作“ 耶” 字,其意义不变。如:
5.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 现在国家只怕是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才流散在民间?
6.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成名反复思量,只怕是(岂不是)给我指点捕捉虫的地点吧?
另外,“ 得无” 中的“ 无” 有时还换成“ 微” 或“ 非” ,构成“ 得微…… 乎” 或“ 得非…… 欤” 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7.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 内储说下》)—— 堂下莫非有厌恶我的人吧?
8.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 我以为周王室事实上老早就灭亡了,不过在诸侯之上保存个空名罢了。这恐怕是诸侯强
盛,好比尾巴大了便摇不动的弊病吧?
九、“有 ……者 ”
文言文中,常用“ 有…… 者” 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 有…… 者” 可译作“ 有(个)…… 的” 或“ 有(个)…… 的人” 。如:
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 宋国人有个担心庄稼长得太慢就去拔苗助长的。
2.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 察今》)—— 楚国人有个乘船过江的。
3.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 魏公子列传》)—— 有敢替魏王的使臣来通报的,处死。4 门下有毛遂者。(《史记· 平原君列传》)—— 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
十、“孰 ”、 “……孰与 ……”
“ 孰” 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 谁” ,指代事物时,用“ 哪” 或“ 哪个” 对译。如: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八佾》)—— 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呢?
另一种用法是,“ 孰” 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 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 孰” 字就有从中“ 选择其一” 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哪一个” 或“ 哪一件” 。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 弟子孰为好学?” (《论语· 雍也》)—— 哀公问:“ 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例4 中的“ 孰美” 和例5 中的“ 孰为好学” 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 比较” 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 孰与” 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6.沛公曰:“ 孰与君少长?” (《项羽本纪》)—— 刘邦说:“ (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7.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对他的妻子说:“ 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8.蔺相如固止之,曰:“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 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9.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 天论》)—— 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 孰与” 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一般对译为“…… 比…… 怎么样” 或“…… 跟(与)…… 比谁(哪一个)……” ,如例678 ;若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一般译为“…… 哪里比得上……” 或“…… 怎比得上……” 、“…… 怎如……” ,如例9 。“ 孰与” 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
解,二是要译出它的“ 比较” 意义。
十一、“与其 ……孰若 ……”和 “与其 ……岂若 ……”
“ 与其…… 孰若……” 和“ 与其…… 岂若……” 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 与其…… 不如……” 或“ 与其…… 怎么赶得上……” 对译。如:
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与其有人称赞在事前,不如没有人批评在事后。与其得到快活在身体上,哪如没有忧愁事在心里?
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与其杀死这个孩子,哪如卖掉他?与其卖掉而分得利益,怎么赶得上我独得利益呢?
3.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 微子》)—— 且说你与其跟着躲避坏人的人,哪如跟着躲避恶世的人呢?
有时,“ 与其…… 孰若……” 格式中,“ 与其” 不出现,单用“ 孰若” 关联。如:
4……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 做两个人的僮仆,哪如做一个人的僮仆呢?
5…… 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天论》)——…… 顺从天而歌颂天,怎么如掌握天行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十二、“与其 ……宁 ……”和 “宁 ……无(不) ……”
“ 与其…… 宁……” 和“ 宁…… 无(不)……” 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 与其…… 宁……” 是肯定后者,“ 宁” 是语气副词;“ 宁…… 无(不)……”是肯定前者,舍其后者。这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 与其…… 宁可……” 和“ 宁可……不……” 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 八佾》)—— 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 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 定公十三年》)—— 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4.汉王笑谢曰:“ 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项羽本纪》)—— 汉王笑着推辞说:“ 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 进之!宁我薄(通‘ 迫’ ),无人薄我。” (《左传· 宣公十二年》)—— 孙叔说:“ 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有时,在“ 与其…… 宁……” 格式中的“ 宁” 字后加“ 其” 字,构成“ 与其…… 宁其……” 的形式,意义不变。如:
6.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勾践栖会稽》)—— 与其杀死这些人,不如得这个国家。
也有时在“ 宁” 字前加否定副词“ 毋” ,构成“ 与其…… 毋宁……” 的形式,意义仍然不变。如:
7.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 与其饿死在路上,被别的野兽吃掉,还不如死在猎人手中,把我放在贵族家的食具中当食品。
还有时“ 与其” 中的“ 其” 字不出现,构成“ 与…… 宁……” 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8.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 鲁仲连列传》)—— 与其让别人用刀子杀死我,宁可自杀。
十三、“……有 ……以 ……”、 “……无 ……以 ……” “……有 ……以 ……”、 “……无……以 ……”
中的“ 有” 、“ 无” 都是动词(谓语),“ 以” 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 有” 、“ 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 用来(拿来)” 、“ 来” 等。如:
1.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左传· 襄公十七年》)—— 我们这些小人物都有一个住屋用来避干湿冷热。
2.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五蠹》)—— 一般平民互相交友,既没有财产来彼此贪图,又没有权势用来彼此威胁,所以他们要找忠实不欺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有时,动词“ 有” 、“ 无” 的宾语省略,这时,便成为“…… 有以……” 、“…… 无以……” 的形式,可用现代汉语的“ 有什么可拿来” 、“ 没有什么可拿来” 对译。如:
3.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 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4…… 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左传· 昭公十五年》)——…… 诸侯都有办法拿来镇定安抚王室。
5.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 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等汉军到了,没有什么可拿来乘渡的。
6.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羽本纪》)—— (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有时,也遇到“ 足以” 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 有以” 、“ 无以” 相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能够拿来” 或“ 足够拿来” 的意思。如:
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项羽本纪》)—— 估计大王的兵力能够拿来抵挡住项王吗?
十四、“……有所 ……”、 “……无所 ……”
“…… 有所……” 、“…… 无所……” 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 所” 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 所……” 词组,也叫做“ 所” 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 或“ 无” 之后,作宾语形成“…… 有所……” 、“…… 无所……” 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有什么……” 、“…… 没有什么……” 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 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 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为客整整三年了,左右没有什么人谈论的,我也没有听到什么,这可见先生没有什么擅长的。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有时,“ 所……” 词组用在“ 何” 字后边,组成“ 何所……” 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4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 淮阴侯列传》)—— 现在大王果真能一改项羽的做法:任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手不被你诛灭的!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立功的臣子,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你!率领正义之师加上思念家乡的军队去打仗,还有什么人会不被你打败!应指出的是,“ 何所……” 式中,“ 何” 是谓语,“ 所……” 词组是主语。如“ 何所不诛” ,即为“ 所不诛(者)何” ,意思是“ 所不诛灭的是什么” ,也就是“ 什么都能诛灭” 。可见,“ 何所……” 形式,是谓语提前,有突出谓语的作用。
十五、“……之谓也 ”、 “其 ……之谓也 ”、 “其 ……之谓矣 ”、 “其 ……之谓乎 ”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 之谓也” 、“ 其…… 之谓也” 、“ 其…… 之谓矣” 、“其…… 之谓乎” 的格式。就表达方式来说,它们是总结性的判断。这种格式的使用,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 之谓也” 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 之” 是动词“ 谓” 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以翻译为“ 说的就是…… 啊” 或“ 这就叫…… 啊” 。如:
1.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慎其身。诗曰:“ 匪交匪舒,天子所予。” 此之谓也。(《荀子· 劝学》)—— 所以君子是不急噪、不隐瞒、不盲目,谨慎严格地要求自己。《诗经》说:“ 不过于急切,也不有意怠缓,能受天子的赏赐。”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诗曰:“ 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 此之谓也。(《庄子· 天论》)
—— 《诗经》说:“ 君子既遵守礼义,而行为无差错,又何必担心旁人说闲话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 秋水》)—— 听到过许多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知道得多,说的就是我啊。
“ 其…… 之谓也” 的形式,是在“…… 之谓也” 形式中动词“ 谓” 的前置宾语之前加一个“ 其”字,这个“ 其” 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 大概” 。这样就舒缓了“…… 之谓也” 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 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 李将军列传》)—— 太史公说:“ 《传》(论语· 子路篇)说:‘ 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不正当,即使下命令也没有人听从他。’ 说的这不正是李将军吗!”
“ 其…… 之谓矣” 、“ 其…… 之谓乎” 与“…… 之谓也” 、“ 其…… 之谓也” 的作用和意义基本一样,只是语气词“ 也” 改换成“ 矣” 、“ 乎” ,表示了他们之间在语气轻重和口吻上的差异。“其…… 之谓也” 的形式所表示轻度语气。
5.诗曰:“ 自诒伊戚。” 其子臧之谓矣!(《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诗经》上说:“自己给自己留下忧患。” 大概说的就是子臧这种人啦!
6.诗曰:“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左传· 隐公元年》)—— 《诗经》里说:“ 孝子的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把它留给你这样的孝子们。” 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粗浅的研究,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 、“…… 者…… 也” 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而定酌。
语文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而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⑴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⑶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记》)
⑷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用\"为\"表判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⑸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陶渊明《桃花源记》)
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洵《六国论》)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⑺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是吾剑之所从坠\"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
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
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
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
动者\"。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
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动句,这种被动句没有明显的标志,但翻译时需要翻译成被动句。
例如: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张衡传》)
⑤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张衡传》)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
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
三、
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主语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
⑵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⑶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
⑷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省略
谓语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
例如: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例如: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荀子》)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
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
例如:
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肴之战》)
修饰语的省[略②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肴之战》)
③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 (战国策.千金市马)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蒲松龄《促织》)
④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6、分句的省略
例如: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讨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四、
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动+以+宾。
例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动+于(乎,相当\"于\")+宾。
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3、形+于+宾。
例如: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4、介词宾语后置:介词\"以“”于“”乎“”自\"等后面带上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短语。这种介宾短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边充当状语,在古代汉语中,却多数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边充当补语。
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感情较强烈;谓语由形容词充当。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晏子治东阿》
渺渺兮予怀。《赤壁赋》--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快哉此风! 《黄州快哉亭记》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例如:\"沛公安在?\"(《鸿门宴》)(应为\"沛公在安\")
3、以\"是之\"为标志。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应为\"有何陋之\")
定语后置
1、\"之…者…\"为标志,即\"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中心词+数量词。如:⑴\"闻道百\"(庄子《秋水》)⑵\"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4、\"中心词+之+后置定语\",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