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础知识
1、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宗旨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4、党的组织、党的纪律、党的三大作风、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组织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 党的纪律有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人事纪律、群众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等。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5、共产党员的条件、权利和义务
条件:1.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2.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 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4. 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八大权利:
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 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 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 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 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 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
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 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八大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 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 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 政策, 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 用。 (三)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 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 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 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 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 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6、有关党史知识 中共党史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二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
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
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
1935年的一二·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
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
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7、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
1、年满十八岁的劳动者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
子 2、承认党的纲领3、承认党的章程4、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
工作5、执政党的决议6、按期交纳党费。
8、入党手续的履行
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入党必须履
行的程序和手续有:
(1)申请入党的人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2)党组织指定两名正式党员作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
(3)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1年以上的培养教育。 (4)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 (5)严肃认真地填写《入党志愿书》。
(6)支部委员会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并进行严格的审查。
(7)召开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8)上级党组织审批前,指派专人对《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并同申请人谈话,作进一步考察。
(9)上级党组织集体讨论审。
(10)被批准的预备党员,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
(11)预备党员预备期满一年后,向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支委会审查,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上级党组织批准,转为正式党员。
9、入党誓词
《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六条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灵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 望、利益和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 团结和凝聚起来。 三是、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 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 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 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 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 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 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 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才能形成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 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 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1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 ,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 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的格局。
协调, 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 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