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艺术,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人们通过音乐来表达对当下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无限的憧憬。随着社会进步,音乐的社会功能越发凸显,它在提高人们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塑造性格和培养良好素质有着深远而持久的作用。同时它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说音乐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尤为重要,缺乏音乐艺术的教育绝不是完整的教育。
1 中国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
中国内地的流行音乐从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再次复兴。其中有两股力量共同促成了内地流行乐的发展:第一,是抒情歌曲的兴盛;第二,是港臺流行乐的启蒙。在文学上,“伤痕文学”和“朦胧诗派”,纷纷表达了一种“文革”残留的灰色气息,人们感到一种压抑后的心理失重;而在音乐界却表现得并不一样,一种轻松的抒情歌曲迅速在人民群众中间传唱开来,它完全表现了人内心得到解放后的兴奋和喜悦。当时具有开创意义的歌曲是由施光南作曲的《祝酒歌》。
受这种风格音乐的影响,1980年举办了25万人参与评选的“听众最喜爱的广播歌曲”活动,产生了15首著名的抒情歌曲,这些歌曲继承了先前的音乐传统,用真挚的旋律唱响了大众的心情。
在这次活动之后,很多作曲家投身创作通俗的歌曲。其中王立平创作的《在太阳岛上》已经带有流行音乐的节奏特点;张丕基写作的《乡恋》不仅吸收了探戈舞曲的节奏,而且还让人们听到了一种特有的“气声”演唱方法,它是由李谷一最先演绎的。随着中国打开大门,港台流行乐对内地市场产生重大冲击,录音机和磁带传播开来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与此同时音乐也传播开来,最为著名演绎者的是邓丽君。她的演唱风格在内地流行乐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很多歌星和词曲作者都是从邓丽君的盒带开始学习流行歌曲的演唱和编配技巧的。除了邓丽君的“情歌”,当时受到青年人喜欢的还有台湾的校园民谣。刘文正的演唱同样影响到内地第一代男歌星。之后,台湾校园歌带动了大陆校园流行歌曲的飞速发展。
2 音乐类师范生进行流行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2.1 流行音乐的美学价值
流行歌曲的歌词一般比较口语化,比艺术歌曲的语言更加直白、坦率,不仅仅表现在爱情的主题上,而且表现在人们生活中有的也带有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如:《好人一生平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常回家看看》《山不转水转》《爱的奉献》《绿叶对根的情意》等,流行歌曲选择较口语化的歌词,反映平常人的生活、爱情,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与他们产生共鸣。
流行音乐的朴素大方,实用性很强,大学生容易掌握,易于模仿。具体表现在旋律平稳,内容通俗易懂,朴实自然。气息短凑,类似于自己心声的表白,质朴平静,易于被大学生接受。
流行歌曲的节奏一般比较规整、简单实用,音域较窄,音区较低,但近些年来音域有了很大的扩展,曲式简单,通常采用一段体,但二部曲式或单三部曲式,更加适合表现与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时代性很强,歌手的演唱或乐曲的演奏风格较为自然、随意,常常带有即兴表演的性质,这样就拉近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包装上刻意下功夫,包括宣传海报、媒体炒作、广告宣传等,表演者打扮前卫,充分利用伴舞、灯光、音响、电声乐队、创意等手段,充分体现了现代生活的节奏和脉搏。
2.2 流行音乐的传承功能
流行音乐语言最初产生于浪漫主义音乐,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才形成了独有的特点。流行音乐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多层次精神需求创造了更多了解艺术的机会,更是一种对文明的传承,一些歌手通过歌曲演绎讲述着现代人民生活的日新月日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这么说,流行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几部。有代表性的歌曲有《天路》《我和你》《北京欢迎你》等,朗朗上口深受群众和大学生喜爱。
目前,各种公益歌曲鼓励教育广大学生遵守公共道德,为社会多做贡献。各种公益活动,如同一首歌活动,许多流行音乐歌手走进厂矿企业、大学校园、城市和乡村,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中国的大政方针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所取得的成就。反映了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励着大学生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谐发展得积极热情。这一切都具有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3 结语
流行音乐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社会价值,也奠定了它在大学生中的地位。虽然现在看来流行音乐有些许不足,但是相信通过教师的利导,流行乐中积极向上的精华定能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参考文献
[1] 刘蕊.音乐教学的开放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0(15):107-108. [2] 宋东颖.在流行音乐背景下对古典音乐教学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3(10):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