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竹林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2020-10-19 来源:步旅网


《竹林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竹林的故事废名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那时我们是特地请一位先生在祠堂里讲《了凡纲鉴》,为得拣到这菜园来割菜,因此结识了老程,老程有一个小姑娘,特别的羞涩而又爱笑,我们都叫她三姑娘。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霍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他按例拿着摇网走到河边的一个草墩上一一这墩也就是老程家的洗衣裳的地方,因为太阳射不到这来,一边一棵树交荫着成一座自然 的凉棚。水涨了,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刚刚高过水面,老程老像乘着划船一般站在上

2、面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如果兜着了,那就不移地的转过身倒在挖就了的荡里,一一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这时跟着她的欢跃的叫声喧闹起来,始终等到蹦跳蹦跳好简单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便对着三姑娘渐渐的喝了酒。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今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一一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高耸着

3、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自然不是我们的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只有杪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便观察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冷淡起来。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

第 7 页

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锣鼓喧天,惊不了三姑娘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

4、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三姑娘不再上街看灯,然而当年背在爸爸的背上是看过了多少次的。“再是上东门,再是在衙门口领赏……”寻着声音所来的地方自言自语的这样猜。三姑娘最终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喧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协商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三姑娘笑了:“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莫非就

5、要我出东西?”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真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抓紧跑了。从今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似乎一塘春水,被微风吐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祖先来了饭也不吃!”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临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选自废名小说集《竹

6、林的故事》,有删改〕95.以下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小说用怀旧、怅惘的笔调描述三姑娘从童年到结婚的几个生活片断,情节于再相逢处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B.清幽的竹林是这篇小说情节发生的典型环境,为小说渲染

第 8 页

了一种悠远、静寂的意境。C.小说主要刻画了三姑娘这一人物形象,她天真活泼,乖巧勤劳;沉于幻想,爱憎分明;淳朴坚韧,苦乐随缘。D.“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是三姑娘命运起伏改变的见证人,“我”的表达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有利于情感的表达。96.老程去世给三姑娘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试结合小说相关内容作简要概括和分析。97.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的

7、意蕴。【答案】95.C96.①服饰改变:如“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令人见之伤感。②生活改变:如由和爸爸一起欢乐地打鱼、看灯,到八岁替妈妈洗衣、不再看赛灯会。③心理改变:一天天落寞、冷淡、沉静,如懒懒的没有话、灯会时不受惊扰。97.对秀丽而微含悲伤的故土生活的深爱和眷恋;对淳朴圣洁而略带凄美的三姑娘的爱怜和怀念;对命运无常的生活的哀惋和无奈;对故土人事改变“欲说还休”的感伤和凄惶。

第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