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公路工程桥头跳车问题
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在公路建设中,桥头出现的跳车现象,已成为公路的多发常见病害,严重影响行车的平稳性和安全性,是目前软土地区修筑公路的难题之一,也是公路修筑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下面是对桥头跳车的起因及桥头跳车病害的防治措施的阐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桥头跳车;起因;防范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way, bridgehead appears jumping phenomenon has become a multiple common diseases of the road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seriously affect the smooth driving and security, it is the problem of the soft soil area road constructio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an important issue. here is the elaboration of the causes and the bridgehead bump disease control measures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bump; causes; precautions
中图分类号:u44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桥头跳车现象是公路桥梁上的一大质量通病,是由于桥头跳车引起颠簸,从而导致高速行驶的车辆在该处产生跳跃的现象。桥头跳车是指由于桥梁或通道等构造物两侧与路堤填土衔接处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使得路面出现显著的纵坡变化和刚度变化。桥头
跳车的现象不但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严重时还会造成车辆失控,还危害桥梁通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桥梁的维修与养护费用。在我国公路建设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桥头跳车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妨碍了车辆正常高速行车,降低了行车舒适性,甚至引发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桥头跳车起因分析1.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施工工序不符合要求,若台背填筑速度过快,沉降也较快,对台背挡土墙等构造物的挤压相对较大。如果台前护坡或挡墙砌筑不及时,则可能引起土体滑移,影响压实机械作业效果,严重时还会危害桥基。台背填土时,施工面窄而工期要求又较紧,靠近桥面部分的填土平面形状不规则,如果缺乏适当的压实机具,采用人工夯实,则密实度难达要求。即使有压实机械,由于受地形、便道、作业面及机械等的限制,桥头填土压实密度亦很难达到要求,特别是台墙后侧及翼墙内侧填土,达到压实密度要求更有一定的难度。没有严格按“三分法”(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分层检测)施工,没有严把填料质量关等也会引起桥头跳车。此外,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满足要求,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台背填土普遍存在压实不足的问题,这是造成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基本原因之一。此外,在公路营运过程中,路基在车辆荷载以及自然因素作用下,会形成土基塑性变形的积累,导致路桥间的差异沉降,从而影响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平顺程度。 2.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不佳。施工图设计时,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基范围和
深度,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等,导致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治遗漏,或采取的处治方法不恰当。此外,采用的软基处治理论计算方法和选用的计算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满足jtj017—9 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技术要求。在桥头引道,由于存在软土地基,桥台台背路堤施工时填土压实不足,雨水侵蚀造成路堤填土流失和强度降低,这是造成路桥过渡段路堤沉降的主要原因。然而,桥台基础设计是按规范容许沉降值实施控制设计,一般情况下实际发生的沉降值较设计时小。因此,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主要是做好沉降防治等路桥顺接构造物的设计。 3.桥头引道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周。桥头引道路基工程中,搭板结构采用较多。然而,设置搭板以后的桥头跳车现象仍然严重,桥头搭板断板现象较为普遍,分析其设计原因,有下述情况。根据桥梁的长度,桥头设置搭板长度划分为:大中桥,搭板长度为8m;小桥、填土高度小于0.5m的通道以及涵洞,搭板长度为5m。然而,桥头引道路堤处于高填方路段,软基路段桥涵结构与桥头路堤相对沉降量大,由于搭板长度不够而起不到顺接作用,行驶车辆通过时必然出现桥头跳车现象。搭板设计根据支承在弹性地基上的板计算,未考虑台背路堤沉降,雨水冲刷带走台背填土等原因造成搭板与台背路堤脱空的不利受力状态。结果形成搭板设计强度不足,产生断板,引起桥头线形突变,诱发车辆跳车现象。 二、桥头跳车病害的防治措施 1.桥头地基加固处理,采用先进的桥头台背填土施工工艺;改善地基性能,做好清表工作,搞好填
前碾压,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对一般地基可采用加土(水泥土、石灰土等)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对软土、湿陷性黄土、解冻土、河流相冲积洪积物等特殊地基,需采用适用于各自特点的特殊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砂砾、固结、抛石挤淤和粉喷等方法,以改善地基提高承载力减轻过后沉降。
2.固处理台背填筑的地基。处理好台背软弱地基是控制桥头跳车的重要措施。对软基处理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处理方法,如排水固结法、换土法、震动碎石桩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应用,以改善地基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缩小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避免错台。同时考虑到桥头大多为高填筑施工,故在桥头可考虑采用材质较轻的粉煤灰填筑,而且应控制好填筑宽度,严禁因填筑宽度不够进行贴坡,导致遇雨期间引起滑坡,出现桥头路基不稳定而沉降。3.特殊地质的填方措施。对于现场地质差、水位高、施工质量控制难的桥头部分,可考虑在桥头10~15米范围内,采用d0.5米得水泥搅拌桩(梅花形布置)进行桥头接坡处理,同时填方材料可用道碴间隔土进行“三分”回填。 4.置完善排水设施及防水工程,做好桥头路堤的排水。排水措施对填方的稳定极为重要,特别是靠近构造背后的填料,施工中及施工后易积水下陷,因此,设计及施工时,应保证施工中的排水坡度,设置必要的地下排水设施。另外也可以在桥台与填方段结合处及过渡段的路面下设置垫层,防止路面下渗水进入填方体。对中间为砂砾石填料、两侧为土类填料的填方体与加固地基的连接处,做30~
50m纵向集水管和每5~10m的横向排水管,以排泄填方体与加固地基之间的下渗水。 5.优化设计方案,从施工工艺到机械组合都要做试验段及符合实际情况的试验数据,确定一个比较满意的施工方案,以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6.专业化管理,既施工队伍、机械设备、符合技术指标的材料及专门的质量责任人与试验检测人员进行的质量控制,俗称“四专管理”。
7.控制施工。合理安排好施工计划,施工工期符合规定要求,是有效减少桥头跳车关键,应遵循“早开工,工期长一点”原则进行,控制好填料质量,尽量采用轻型材料,渗水性好填料。台背后填筑透水行材料,应满足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要求。台背与路基接壤处,为保证连接质量,一般路基留一斜坡,斜坡坡度不大于1:1(可采用台阶形式连接)。对于台背压实度应严格控制,当基底不能使用大型压实机械时,应减小压实厚度,加强薄弱环节的压实遍数,保证密实。施工过程中,要配备足够有经验的专业试验人员来加强检测过程控制,在检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保证施工质量。 三、结后语
综上所述,桥头跳车的引发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可能由其中一个环节的设计疏忽或大意施工,就造成了日后导致它提前出现的潜在风险。因此,我们在公路工程进行设计、施工的整个过程,对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必须认真对待、进行深入考虑、仔细分析,在建设过程中将这些大大小小的注意事项都控制好、都把关好。这样,
我们就做到了事前预防的目的,做到了事先考虑的目的。本人坚信,只要每一位公路工程建设者、管理者在进行桥头部位的施工设计时,对桥头跳车问题的处理及预防留有一颗慎对之心,保持一份认真对待的工作态度,并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桥头跳车问题最终还是会得到改善和解决的。
参考文献: [1]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s].
[3]公路施工手册桥涵[d].人民交通出版社,1985. 方福森.路面工程[d].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