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
2023-10-05
来源:步旅网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 。徐丽超 张志刚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个人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对 瓦尔登湖》一书的解读来进一步阐述梭罗那种关爱自然, 注重精神自由,独立而和谐的个人主义思想。展现了梭罗独立于社会而进行精神探索之旅的无畏以及他那种思想对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现代人的影响:注重精神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个人主义精神自由独立和谐 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 封建特权制度。他们竭力争取天赋的权利,提倡人人参与政 表现在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和谐的自然观两方面。梭罗思想独 治从而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l8世纪的启蒙运动及其大力 特,洞察力深刻,但其这种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历 宣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对一个即将诞生的新国家—— 史渊源。l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可以看作是西方个人主义思 美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想的预备阶段,人文主义通过强调人的尊严、个性解放、自 19世纪之前个人主义思想零散,缺乏系统性。大约过了 由,而在意大利大获全胜,紧接着又向整个欧洲大陆蔓延开 两个世纪,出现了~一位思想家,他把纷乱复杂的个人主义思 来。在反对封建神学统治的斗争中,人道主义者高喊宣扬人 潮统筹为系统的个人主义理论,这个人便是法国著名的考察 性,个性解放的口号,因此,带着“上帝是为了个人主义而 家托尔维克,他在1831年写过一本颇具见地的书叫做《论美 向人们走来”的思想,这场运动拉开了帷幕。他们表面上打 国的民主》,简明地概述了他在美国常年的考察生活,在第 着“去人欲”的旗号,实则以反对封建宗教权威,把人类从 三章“个人主义”的开头他写道“个人主义是一本已经有了 父权氏族社会中解救出来为日标,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权 脉络的小说”。…因此,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一个有趣的现象: 利和自我实现。同时他们也极力反对束缚人个性的专制、暴 个人主义存欧洲大陆发芽开花,却在美国结出了硕果,并逐 政和封建皇权制度。其后的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 渐在意识领域中居主导地位,最后竞成为整个国家的精神象 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偌大的背景,人的灵魂可以在这里得到 征。特别是l8世纪后,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理论和个人主 永远的救赎 他主张摧毁教会体制和束缚人自由的各种礼 拜,并强调只有通过信念和善举才能实现灵魂的救赎。如果 一义思想使美国成为最佳的思想实验室和表演舞台。这便是个 人主义思想出现的大背景。亨利・戴维・梭罗生长在美国工 个人真的能够虔诚地信奉上帝并依据上帝的安排行事,那 业革命的起兴阶段,在美国的哲学史和文学史上被誉为一位 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在爱默生的影响下,梭罗逐渐变成了 一么他会一辈子安宁祥和。 但加尔文主义者却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探索。加尔文主义 认为,人能通过信仰而得到救赎,但他的信仰必须有 实的 位具有自己独特思想的超验主义者。主要体现在他创立了 套不I—J于前人的自然观。 理论基础和客观成效,信仰必须有时效性,救赎之呼唤才可 得到回应。17、l8世纪的两方,个人主义得到了迅猛发展。 亨利・戴维・梭罗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诗人、自然主义 者、抗税者、批评家、考察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以及19世 17世纪时,个人主义代表人物,英闰著名思想家约翰・洛克 纪美国超验主义者的带头人。对美国生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从“天赋人权”“社会公约”的角度对个人自由、平等和人 产生了晕大影响, 《瓦尔登湖》一书因其描述的简朴自然生 权进行了阐述,并全面解说了社会国家在保证人权方面应负 有的责任。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们也都反对封建君 活而被生态运动的领袖们誉为经典之作。梭罗通过远离城市 文明,在瓦尔登湖边过着质朴的生活来获得大自然的信息和 内心的真实感受。他另有‘本名著叫做《公民不服从论》, 主专制,提倡自由、平等和民主。他们认为封建君主制度禁 讨论的是公民对政府的反抗,实则是从道德层面上对不公正 锢了人们的思想,从而导致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文化、经济 政府的抵制。 的退步。启蒙思想家们用自由、平等这些1人赋的人权来反对 作为一个哲学家、作家、诗人,梭罗性格怪癖,令人难 外国文学研霓 以捉摸,往往我行我素,不屑 追求主流。梭罗于1817年Ⅲ 让人保持健康强壮的体魄。 生在~ 个叫做康豪的小镇,那个小镇曾经是美国独立战争期 间有名的战场,后又因贤者集聚名卢远扬。通过在哈佛的学 1=业革命之前,人类对自然敬畏有加和自然尚能和谐相 处,但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有了新的武器,便开始过度开发 习,年纪轻轻的梭罗脑子里装满了各种超儿脱俗的想法,他 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排斥条条框框,更喜欢躲在图-}5馆, 自然资源,对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被誉为当代自然 圣徒的梭罗曾料想到了这些生态问题,并提出了使人与自然 浸身书香。少年时代的梭岁便显示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意 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对今天的环保运动依然有很大借鉴意 识,他之所以拒绝一切工作就是避免为了谋生而像机器一样 纠缠 日常琐事。 义。人不应过多地干予贞自然和生态,生态圈是一个内部相互 联系的复杂整体,每 种生物都有其生存的权利,都有值得 在l9世纪中期,美困1 业化的初始阶段,杰克逊总统发 尊重的灵魂。 起了“平民政治运动”,并且出台了发展国民经济的政策。 第二,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关系的追求。在《瓦尔登 湖》中,梭罗担心的不仅仅是人类精神的颓废,还有人类对 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夜以 继同争相拼命.1:作,然而这在梭岁看来,疯狂的工作是对生 命的大不敬,是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他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尽 情享受生命的美好而不是R复一同地工作,除非是为了养活 自己他才肯一T 作‘ 阵子。如何对待生命和心灵完全是个人的 事,在大学阶段的作品中他就曾指{¨一个人每星期I 作‘一天 足够养活自己了,他认为对生活方式而吉‘享受美丽自然的神 秘造化远比上作有意义得多。 梭罗的个人主义思想在《 C尔登湖》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 ,追求自由的精神生活。梭罗在第 章“经济篇” 中指出,他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忽视了精神追 求,过着 ‘种异乎沉 ,近乎悲惨的生活。始于18世纪的T 业革命,在19世纪巾期已取得了巨大进步,美国更是加速了 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雄厚的物质财富、先进的 科技人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现代化的{_f=宅、火车、新 闻业如雨后春笋般允盈着人们的生活,可人们在为此欢呼雀 跃、热衷享乐时,却也在承受着 人的j二作压力。许多人都 在静谧的绝望中生存着。{z 梭罗深刻地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沉溺于物质生活却不玄充 自己的精神世界,他 此断 言:精神 虚的人终会成为物欲的奴隶。 梭罗也认为 精神文明过度落后于物质文明时,便会出 现严重的“精神危机”。所以在《瓦尔登湖》中他如是说: 那 有砦积蓄的人如果不知道如何花钱,如何摆脱金钱的束 缚,他们简直是给自己做了 一套金镣铐。他们便是那些整天 读着无聊的报纸和杂志,浪费生命的人。梭罗痛切地感受到 是同益膨胀的物欲导致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匮乏。只要满足了 生活中的基本需求人就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健康快乐地生活。 1845年7月4同,他搬进了自建的湖畔小屋“我去林中是为了 生活得更随意,是为了面对生活的真面目,想看看我能否领 会到生命的真谛,而不是待到垂暮之年才发现自己好像未曾 生活过”。他还说自己“要像雄鸡 样,站在鸡棚上,唤醒 邻居”。 就这样他在6L尔湖边的林巾过着简朴的生活。对 他而言,一年只需T 作6周就可以解决基小生活需求,其余的 时问都用来感受自然,读书。从他的经验来看,满足“食” 的需求是很容易的,即使是吃动物吃的简单食物也完伞可以 自然资源的滥用和掠夺的担忧。梭罗意识到,在他的时代, 科学技术使人们对自然的开发和应用更加肆无忌惮,人们再 也不会像祖先那样对自然满怀敬畏和感激了,征服自然已成 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主题。火车的发明,铁路的建造,极 人地促进了美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对木材的需求 量。在梭罗的家乡康豪小镇,尤其是瓦尔登湖旁曾经绿林遍 野,可后来却被砍伐一空。没有了森林便没有了生气,瓦尔 湖不再是那明亮的地球之睛,变得满眼泪花。 《瓦尔登湖》中也记述了1846年冬天100多人在湖_卜刨冰 的场景。为了一己私利,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是要剥光瓦尔 登的农服吗?不,他们是在撕扯她的皮肤。这不难看出梭罗 对大自然的担忧和对同时代人的蔑视。在那些唯利是图的人 的眼里,森林不再是森林而是天然的木材存储库,瓦尔 湖 也不再是一个美丽的湖泊而是‘个巨人的水箱,可以这样来 形容他们的一生:竭尽所能赚钱,然后去填满欲壑。 在“声音”一章中,他曾如是描述火车:铁马雷鸣般的 咆哮震得铁板降降作响,铁蹄震撼着大地,鼻孔在吞云吐 雾。火车的发明无疑是人类交通史上最大的进步,它是经济 发展强大的推动力,但它却也产生了噪音,污染了空气。l9 世纪中期这些问题还不算严重,但梭罗敏锐的洞察力使他意 识到这将是一种潜在的危机。如今面对资源匮乏,物种濒临 灭绝和各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终于意识到他们的所 作所为在破坏了环境的同时也把自己逼近了绝境。大自然不 仅给生命提供了必须的元素,l叫时也抚育并提升着人的灵 魂,因此人与白然的关系不应该过 功利而要建 于 定的 情感、道德和美学标准之卜,只有这样人类/j一能够吸取生命的 精华,进而提升人生的目标,拓展生命的宽度。他不想对自然 有任何控制力,只想恬淡地感受作为自然一份子的快乐。 梭罗对生命的独特视角对现代社会意义熏人。自然无 限,人类对真理和精神的探求也征程无限。漫步林中不仅仅 是感官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对精神启蒙的探索。梭罗对简朴 生活和精神独立的提倡能很好地帮助现代人摆脱精神危机的 困扰。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伟大实践为人类社会的未来指明 了方向。工业化的进步使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越来越陌 欲 说 还 休 一一从 菊花》解读约翰・斯坦贝克的女性观及其矛盾性 0杨 坤 摘 要: ((菊花》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为数不多的以女性为题材的短篇佳作之一。它成功地塑造了一 个在男权社会里渴望自由、追求自我却无法实现梦想的女性形象。结合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社会背 景,分析对伊莉莎的女性主义内涵及其矛盾的个性,以此探讨斯坦贝克女性观的矛盾性。本文指出女主人公的悲剧 性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女权运动中争取自由的女性的态度,斯坦贝克的态度也代表了同时代的男性对女性社会角色认 知的局限性。 关键词:女性主义 男权社会悲剧 矛盾性 一、序言 话,但 如斯坦贝克所说,“他(读者)不经意地读完故事 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是美闭 代著名的小说 后会体会到某种很深刻的东两,但却说不出是什么东西,怎 家。斯坦贝克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细腻深刻的笔触、现实 样深刻。”_;l】(P1 23) 主义的写作风格及作家特有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成为20世纪蜚 正如斯坦贝克预吉的那样,批评家们试图从各个角度挖 声美国文坛的作家。早在1940年斯士n贝兜就和福兜纳、海明 掘故事中的那种深刻的东 及其原 。笔者发现关于斯坦贝 威一起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只是福克纳和海明威 克《菊花》的评论土要集中在对女主人公形象和菊花象征意 早于他,分别于1949年和1954年获得了此项奖金,斯土r1贝克 义的解析上。上述文章分析斯坦贝克具有女性意识的不少, 则于1962年获奖。…(P26) 世纪二卜年代是他创作的巅峰时 但指出其矛盾的女性观的文章却不多,有的评论者只是一带 期, 《菊花》正是创作于这一 时期,是斯坦贝克为数不多的 而过地捉剑。如翟艳霞强调斯坦贝克在《菊花》中大量运用 以女性为题材的短篇佳作之~。这部小说白发我后就一直受 了象 土义、过渡词化、 蕈复、 陌生化等表现手法,同时 到批评家的好评,被誉为“斯坦贝兜艺术上最成功的小说” 也提到了史主人公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和作者矛盾的女性 “世界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一” (P2”。然而天丁《菊 观。 】f 本文试图从上个世纪之交美国女权运动的蓬勃兴 花》的主题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小说的情节』f=不复 起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小发,重新研读斯坦贝克的《菊 杂,通篇都是作者冷静的、貌似平常的细节描下孑和人物对 花》,将小说放回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中,通过解读伊莉 生,为了找回在工业社会中迷失的EJ我和健个的精神家同,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9 8 8. 品读梭罗的作品具有重大的意义。他的作拈能够给我们提供 f 2]陈才忆.青出于蓝一一梭罗与爱默生的异同[J】.重庆:西 一种认识自然的新视角,I占]时也能规范我们的行为。 南政法大学学报,2 0 05,(1 2). [3]李小芬.2 0世纪以前美国个人主义的历史演变[J].厦门大 注释: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0 3,(0 5). 【1】【美】安妮特・T・鲁宾斯坦: 美国文学源流 ,北京:外 [4]刘宽红.从超验主义走向个人主义一~爱默生对美国文化的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9 8 8年版,第3页。 影响[J].江淮论坛,2006,(3). 【2]【美】梭罗: 瓦尔登湖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 0 0 5 [5]钱满素.爱默生和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 996. 年版,第1 0页。 [6]张庆芳.梭罗:文明世界的孤独行者~一读梭罗的《瓦尔登 【3】[美】梭罗: 《瓦尔登湖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 0 0 5 湖 [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 2). 年版,第5 2页。 [7】[美]梭罗.瓦尔登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 005. 13OI兰 参考文献: (徐丽超,张志刚 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1】[美J安妮特・T・鲁宾斯坦.美国文学源流[M】.北京:外语 11 6000)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