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2023-12-05 来源:步旅网
 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浅谈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 朱家展 内容摘要: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史料不仅在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中得到高度的重视引用,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也日益受到更多历史教师的关注。可以说,几乎每一节历史课,都会有史料教学的环节。在广东省中考改革的稳步前行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史料分析的色彩和比重在试卷中将越来越显著。几乎可以说,“没有史料无以成题”。准确的运用史料,开展史料教学是非常有必要。这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正确的运用史料,本人就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史料 历史 教学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史料是历史教学和科研中最基本的要素。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史料的意义,除了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史料进行处理,从而掌握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

在历史教学当中,我们如何正确选择史料呢,应该注意哪些原则?我就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贴近学生生活现实

教学经验表明,越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应尽可能地把目光放在学生耳熟能详或已在学生身边、只是未引起其注意、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会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这样我们的历史教学也能很自然地开展,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导入这一课的时候,本人就引用了这样一则《小伙穿日本军旗旭日旗T恤登泰山 遭民从痛诉扒衣》新闻,提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中日两国的国恨家仇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为进入本课的学习开创了良好的开头。教师要善于关注现实的发展、关注思想的动态,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才能使历史教学发挥其应有的现实教育功能。实现课标所要求的使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历史,追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把握运用史料的时机

史料在教学的运用非常有必要性。我们在进行教设计时,就需要考虑教学过程中的什么地方运用史料,运用哪些史料。只有准确把握运用史料的时机,才能凸显史料运用的作用和效果。

(1)于出其不意处出示材料

“出其不意处”是指学生在浅层次理解与分析上的地方,如果再往深处想,或者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出来了,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利用材料引疑。例如,在讲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时,展示一副漫画,列举甲午战争前日本扩军备战概况的具体数据,引用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的话,一步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申到日本的国情,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上来。从而让学生了解了发生战争的背景原因。 (2)于枯燥乏味处出示材料

在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材在某些地方的编写上显得枯燥乏味,讲起来往往催人欲眠。若在这种地方下狠功夫,往往使教学得以生动有趣地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于枯燥乏味处出示材料,激发兴趣,活跃思维。例如,在讲主要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时如果用平铺直叙的方法讲解,就会是枯燥乏味的。如果采用动态的地图,先让学生了解战争主要过程,再将中日海军主要军舰进行对比,播放《甲午

风云》中邓世昌壮烈殉国的片段,诵读分析“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诗句,展示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李鸿章不许出海巡航,导致制海权的丧失。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不认同邓世昌撞击敌人军舰的行为,持“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观点,尝试了让学生进行了小小的辩论,从而引导学生明白国家需要有这样的英雄。这样既使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又使学生探究、分析、评价、辨伪等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升华。 (3)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出示材料

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设问,即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本课的重点就是《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因此,将《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进行比较,从割地、赔款、开商埠、其他四个方面入手,再让学生讨论各个方面所带给中国的影响。从而得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的结论。这样,既能使知识前后贯通,又能突出重点,除了会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外,更会使其形成分析与概括的思维方法。

三、选材形式要多样

(1)应注重史料类型的多样。

由于史料载体的多样性,使得史料的呈现也多样化。根据史料载体的类型,我们可将史料呈现形式分为图片型、文字型、影视型和实物型。本课的图片型史料中包含了诸如照片、地图、表格等,这种类型的史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其便利之处就是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能力。影视型材料采用了《甲午风云》的片段,也有相似的特点。文字型的史料比较抽象化,难以吸引学生兴趣,如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但却能“逼迫”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其逻辑思维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关联和主旨所在。

(2)史料内容或视角、立场的多样。

针对同一主题、同一事件或同一历史人物选择采用评价不同的文献史料,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可以让学生理解一些史学的基本理论。比如当时中国是大国,有四亿人口,军队95万,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日本是小国,军队只有29万,后方遥远,供应不便,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是最终清政府失败了。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北洋水师自从1888年成军以来到甲午年间,6年时间不但未添一舰,甚至未添一弹,船只也没有很好地维护。海军的钱,被慈禧太后拿去修颐和园了。

慈禧太后拿着海军经费,过一个生日,用银700万两。700万两白银是一个什么概念?北洋水师远东第一流铁甲舰能买11艘。

材料二:吉野舰本来是大清订购的,定金都交了,最后没有钱,退货了。英国向日本兜售,日本多穷的国家,没有钱怎么办?天皇捐了30万,各级文武官吏、国会议员把自己工资的一部分捐出来,皇后把自己的首饰都献出来,只能头上插樱花了……就这么买的军舰。

材料三:再看军队士气。据说日本有一个小兵出征,他妈这么跟他说,这一仗打完了,我希望在靖国神社看见你。

材料四:平壤之战,清军的统帅卫汝贵的老婆给他写的家信,被日本人缴获,登在日本军中的报纸上。卫汝贵的老婆给他写的家信是,老爷春秋58岁了,咱家有钱有地,上战场千万别玩命,能跑就跑。

让学生分析完中国战败的原因后,再谈谈这场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从而联系今天我国所进行的中国梦。这样就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选材要适量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要用到史料。如果过多的运用史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材里有的尽量引用教材的史料,教材没有的适当进行补充。本课中,很好的使用了课本的原始材料,文献资料﹑地图﹑照片等,把史料、动脑筋(思考题)、选择题有机融合进教案之中,以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突破。在教学中通过目的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的基础上分析史料,有效的从史料中获取必要信息,结合内容简明扼要回答思考题,充分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四、运用史料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1)重点过关,讲清细节

对于教材中的重要材料,特别是重点内容,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同时与教材的重点、难点有关的课外材料必须要讲透。不仅要使学生领会材料的核心内容,还要读出隐含在材料深层的有效信息。例如在讲到《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内容时,指出此时资本主义的侵略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有必要对资本输出的含义进行解释,并举例子说明。 (2)适当补充,详略得当

补充课外材料必须要掌握好“度”。这个“度”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讲解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例如,在讲解《马关条约》的影响时,不仅要涉及到对中国的影响,也要涉及到对日本所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全面去加深理解这场战争给两国带来的变化。从而为下一节课中国的戊戌变法内容做好铺垫。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展开。例如通过分析材料,得出中国失败的原因。对教材中的材料应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的、规律性的问题,例如近代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往往会涉及什么内容,会造成什么影响,激发学生兴趣,启发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4)方法恰当,“论从史出”

有些内容,教材上只有历史结论,没有说明性资料,这就使学生难以理解。例如《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学生就不是很明白。这就需要教师要收集相关材料,将两个条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补充的材料与教材上的结论互相照应,做到论从史出。

我们只有在教学中准确地运用史料,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历史地、辨证地分析问题和通过历史表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