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用预设在喜剧小品中运用分析

2021-01-20 来源:步旅网


语用预设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分析

摘 要:“预设”问题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语用预设是相对于语义预设而言,从语用的角度对话语的预设进行分析。喜剧小品是中国大众雅俗共赏的一种文艺形式,而语用预设则是语用学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喜剧小品幽默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喜剧小品中使用这些语用预设手段不仅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而且也增强了小品的幽默特质和喜剧效果。

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

(2012)07-0000-02

一、前言

成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小故事的文艺形式 喜剧小品从小处着眼,以小的素材渗透社会因素,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再加上演员们滑稽可笑的表演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众所周知,小品总是预期达到一种幽默效果,似乎没有幽默就成就不了小品。喜剧小品有如下特点:1)、短小精悍,情节简单。2)、幽默风趣,滑稽可笑。3)、雅俗共赏,题材广泛。4)、贴近生活,角度新颖,语言精练,感染力强。5)、针砭时弊,内含哲理。随着小品的兴起,研究小品的文章也层出不穷。小品的幽默引起了很多学者们的兴趣,他们对小品的幽默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有学者从会话含

义及关联理论等角度解释了小品幽默的产生,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谢旭慧、牟玉华在《构造喜剧小品语言幽默的语音手段》一文中分析了构造喜剧小品语言幽默常见的语音手段,杨春玲在其硕士论文《中国电视喜剧小品幽默语篇研究》中使用韩礼德的语境理论来研究幽默话语,并通过对喜剧小品幽默话语的深刻分析,揭示了促成喜剧小品幽默的语境因素。预设其实也是喜剧小品幽默产生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分析小品幽默的产生。

辑学家frege于1892年提出来的,指的是发话者在说出某个特定的句子时所作的假设。预设本来是哲学、逻辑学领域研究的课题,从 20世纪60年代开始,预设进入语言学领域,成为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重点。人们一般把预设分为两大类,即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levinson,2001)。何兆熊认为,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的背景知识。而何自然则认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研究小品幽默的产生。

境的敏感性,另一个是语用预设的本质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语言界学者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语用预设是一种语用推理。

“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还包括说话对象 )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简言之,前提是说话人在传递交际意图时对其意图的传递所做的设定。第二种看法:语用预设是有效实施言语行为必须满足的恰当性条件。第三种看法:语用预设指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上述三种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明,语用预设是说话人假定听话人他知道的、能促成言语行为顺利实施的适切条件或知识。

—语义问题,而且与说话人的主观信

念很有关系,对话语外的语境有依赖性,这是其性质所在。语用预设具有两个基本特点:1)合适性和2)共知性。合适性和共知性是针对交际过程中的话语了解而言,这是保证会话顺利进行的适切条件。除此之外,语用预设本身还有1)单向性、2)主观性、3)隐蔽性的特点。语用预设的单向性是针对语用预设本身而言,是由说话人单方面做出的,在被听话人处理之前,它只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语用预设具有主观性,是指预设本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语用预设的隐蔽性指的是预设对于原句来说是隐含的,而不是明说的,是附加的信息 (即言外之义),这种信息作为语用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它可以不在话话表层明言,而隐含在言外,是能根据语境推论出来的。

发话者有关,

发话者为保证语段信息流的畅通,根据自己对受话者的组织状态做出无需断言的假设,将受话者已经了解或被认为是已知了解的信息处理为预设信息(何玲梅,2004)。语用预设本质上是一个依存于说话人的概念,是说话人的主观假定。关于语用预设的诸多解释都是与说话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例如,在小品《不差钱》中,有这样的对话:

?唉呀,

我的妈呀,快来人啊!快点的一会儿该跑了,毕老师,毕老师

火的,让狼撵了咋的,这是?

小沈

阳有意识地运用人们对“你咋出来了呢?唉呀,我的妈呀,快来人啊!快点的一会儿该跑了”的社会共有常识的理解:坐牢的人出来才会出来并跑了,诱导观众误解毕老师为监狱逃犯,于是,人们的思路随着小沈阳使用的有意而为之的单向语用预设策略推动下,与相关因素发生关联进行信息再加工,逗乐的真实意图巧妙地得以实现,令人哈哈大笑。

,指预设是说话人和受话人或一般

人所共知的信息,语用预设为交际双方所共有,为双方或多方所了解,通过说话人的话语暗示出来,是预先设定地、并得到受话人的理解,对于谈话双方来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信息。共知性是交际中说话人应适当的选择双方所共有的信息来表达自己想法,以便听话人能够利用共有的知识来分析语言表面暗含的信息。例如,在小品《保姆与小木匠》中:

媳妇一口,能不能亲一口?

亲呢?

识,人家也不能让我亲呐!

亲她一下,虽然没有完整的说明,作为一个正常的年轻姑娘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问自己的男朋友,能不能亲别人的媳妇一口,这是说话人宋丹丹和听话人黄宏已知的共有知识,因此宋丹丹就简略成“能不能亲一口”但黄宏不想那样做,又怕惹宋丹丹生气,就故意忽略这种共有知识,偷偷更换了预设,“王教授每天上班下班都亲他自己媳妇一口,可我不能去亲王教授的媳妇呐。”这样既巧妙地拒绝了宋丹丹,化解了自己的困境,又制造了一种幽默,让观众捧

腹。

性,又称主观性,是指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本

身并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leech(1981)曾说,在说x时,“说话人自认为y理所当然是真的”。主观性的另一方面,表现出语用预设的可取消性,这种特性“取决于说话人的态度和信念”。如,在小品《心病》中:

给你钱。

么俗呐!啊?

不给钱就不看病了,这人都咋的了,张嘴钱儿闭嘴钱儿的,……能给多少钱呐?

生,但是后面的 能给多少钱 就取消了听话人先前的假设,原来这只是表面现象,说话人只是在唱高调而已,活灵活现地揭示了这个人的本质,幽默也随之产生。

种特殊的语境和语言表达方式将其加以暗示,它没有被说话者通过话语直接表述,但在交际过程中得以传递的信息。利用语用预设隐蔽性的特点,说话人可以含蓄地把不愿意或不方便明说的内容用预

设的方式暗含在话语中。预设的隐蔽性可以帮助言语交际者表达多种言外之意。这种表达有时是靠“预设触发语”来实现的。在小品《宝座》中,赵本山在门口遇到正准备开门的黄晓娟

进来,为什么进来了?”;“找主任先到接待室登记”预设为“找主任得到接待室登记、等候”在这整个对话中,黄晓娟所给出的预设信息都很明白:“主任不在,你不要进来。”根据交际语境,赵本山很容易就推断出她的言外之意。但黄晓娟都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只是将预设信息隐含在话语中特定的语境,赵本山很容易推断出黄晓娟的言外之意,但他故意对这些隐蔽的预设不予理睬,而给出令黄晓娟啼笑皆非的回答。幽默的话语也让观众忍俊不禁。

语用预设是哲学家、语义学家、语用学家们的一个研究热点,也是喜剧小品幽默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上文以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喜

剧小品中的对话为例,从语用预设的单向性、共知性、隐蔽性等角度分析了喜剧小品幽默的产生。尽管这些幽默话语中有许多显然违背了常规,但它却往往可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效果,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形象,营造出幽默的气氛,增强小品的喜剧效果。本文的研究还很浅显,要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语用预设,并用语用预设理论来更好地揭示喜剧小品中幽默效果产生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唐小利.试析情景戏剧中的语用预设[j].黑龙江史

志,2010:148-149.

2] 赵铁梅.赵本山小品语特色[j].学理论,2011:206-207. 3] 语用预设与中国喜剧小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

报,2011:58-61.

4] 王玉晓.喜剧小品中的语用预设研究[j].作家杂

志,2011:188-189.

5] 周艳丽,陈莉莉.语用预设与喜剧小品[j].四川教育

学院学报,2008:52-54.

6] 王明义.浅谈小品的美学特征[j].安徽新

戏,1998,(1):65-68.

7] 李海英.赵本山小品的语言风格[j].烟台师范学院学

报,2003,(3):28-33.

8] 饶青,谢旭慧.浅析赵丽蓉小品语言的艺术特色[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2,(5):18-20.

9] 宋群.赵本山喜剧小品言语地域色彩和时尚色彩的渗透

与碰撞[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5):57-59.

10] 刘香根.相声技巧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j].当代戏

剧,2001,(5):39-40.

11] 何兆.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0:281-283.

12] 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与教学

研究出版社,2004:145.

13] st alnaker.r.pragmatics

[j].synthese.1970:272-289.

1986—),女,黑龙江省七台河人,广西师

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