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医科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初探

2021-11-26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医科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初探

作者:王韬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09期

摘 要:国家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列入教学体系,由于各高校的实际重视程度不同,就业领域不同,各高校就业指导课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了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学生 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高。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早在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列入教学体系,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效果列入高校就业工作重点评估范围,然而,由于各高校的实际重视程度不同,就业领域不同,各高校就业指导课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问题。[1] 一、医科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医学生就业领域狭窄造成就业困难。不少同学受思维方式的局限, 思路狭隘, 总是习惯将自己就业思路局限在就读学校、 所学专业等传统的就业领域之中。而医科院校的专业性较强,就决定其就业渠道相对狭窄,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医学教育行业、药厂及药品营销等方面,就业方向可选择性较小。相关单位对学历和各种医师、药师、护理资格证照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了医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困难。

2、社会就业体制不完善导致就业困难。医学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满足了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使医学生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城乡差别带来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就业选择偏差严重,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缺医少药,而城市和大医院竞争激烈,人员相对饱和。我国国有卫生医疗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改革的步伐相对较慢,没有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导致了就业中的“关系竞争”优于“素质竞争”,滋长了医学生“一次择业定终身”的思想观念,导致了医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3、就业期望值过高带来就业困难。医学教育是公认的精英教育,均为长学制教育。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加之学医耗时长、成本高,家庭和社会对医学生有很高的期望,导致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好高骛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的不良印象。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而很少根据自身能力去选择合适岗位,这种脱离社会需要的期望值,很难与现实中的社会需求岗位相符。[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媒体的负面报道和医院暴力事件对医学生择业的影响。另一个影响医学生就业的因素来源于社会各个方面对医生的职业评价及医生的执业现状,如果他们看到的是这个行业阳光、积极的一面,看到医生受社会尊敬与爱戴的一面,自然会增强其信心;反之就可能导致对这个行业的信心不足,从而影响医疗行业后备人才的储备。目前不良医患关系、媒体的负面报道以及愈演愈烈的医院暴力事件,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对医学生的专业热爱度和择业观造成了负面影响。

5、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广泛重视,学校、家长和学生大多不把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等同对待,在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和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其次,就业指导的内容单一,很多医学院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仅限于向毕业生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很少能够前瞻性地把握就业形势,往往是被动式、程序式、经验式指导。第三,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数量不足。就业指导教师不是缺乏指导经验,就是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无法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第四,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很多医学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简单定位于帮助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提供一些求职应聘技巧、介绍收集就业信息方法,没有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导致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盲目选择、期望值过高、面对困难准备不足。 二、医科院校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初探

首先、医科院校应及时抓好医学人才预测,按照就业市场发展方向,在保证自己优势专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改变招生计划。对就业市场前景好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连续几年就业率低的专业缩减招生计划、隔年招生或停止招生,保证“出口畅,人口旺”。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医学专业分化的摸索和研究,培养具有一定特色的专业人才,也可对部分专业进行订单式培养,为本地方行业和单位培养急需的医学人才。 其次、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建立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自由流动的医学生就业市场。通过帮助毕业分析卫生系统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需求状况及标准,将毕业生所处的现状与就业市场相结合,帮助其树立危机意识,鼓励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功立业。同时,要引导毕业生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对口专业,要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保险、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

第三、要从社会、媒体、学校、教师等多方面加强措施改善当前医生的执业环境和提高医生待遇的同时,多一些正面的报道,让医学生对整个行业的认识积极阳光起来。消除当前由于不良医患关系、媒体的负面报道以及愈演愈烈的医院暴力事件,对医学生的专业热爱度和择业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3]

第四、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必须在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解决医科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卫生管理部门、人事部门、高校及毕业生的共同努力。科学分析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积极研究对策,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势必推动医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梁浩,叶琳.新医改背景下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66-68

[2]刘克鹏.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2(8):78-79 [3]孙百才,吴克明.大学毕业生职业认知、工作搜寻与高校就业指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44-45 作者简介

王韬(1977.12—),男,汉族,贵州贵阳人,贵阳医学院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国防教育、就业指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