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论唐蕃会盟碑

2021-11-26 来源:步旅网
浅论唐蕃会盟碑 彭虹 f中南民族大学民社院湖北武汉430074) 图 -K85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_献 :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享尊 :_1098--9_2_5_x_(2q ̄_2)97-o_o_L8-92 摘要-《唐蕃会盟碑》是现存重要的-卫石文献-.-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唐蕃结亲并长期相互友好的历史见 证 唐蕃盟约的签订,是多种西素相互作髑的结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唐蕃会盟碑唐蕃会盟茂族关系。 ≯ … 0 0… 尚塔藏、中书令尚绮,DJL共领军约十五万众,围我盐州数重,党项 藏拉萨大昭寺门前矗立的《唐蕃会盟碑》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首领亦发兵驱羊马以助 阅历三旬.贼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 它见证了一千多年前唐朝和吐蕃王朝友好团结的历史.它也是 齐攻,城欲陷者数四。刺史李文悦率兵士乘城力战.城穿坏不可 研究古代民族关系及吐蕃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而唐蕃会盟这 守,撤屋版以御之,昼夜防拒,或潜兵斫营.开城出战.约杀贼万余 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方面的历史因素共同促成的.既包括客 众”。目 为了更为有效地遏制吐蕃的进攻.宪宗还改变了以往因用兵 观存在的历史原因.更包括主观的努力.尤其是反映了当时社会 各阶层对民族关系的注重 关东叛镇、财政拮据而拒绝与回鹘和亲的做法,同意了回鹘的和 唐蕃会盟碑的现状 亲之请。据《旧唐书.回纥传》载:“回纥自咸安公主殁后,屡归款 《唐蕃会盟碑》高342厘米,宽82厘米,厚35厘米。石碑东 请继前好,久未之许。至元和末.其请弥切。宪宗以北虏有勋劳于 面(大宽面)刻有藏文71行,主要追述吐蕃自身历史。同时阐述了 王室,又西戎比岁为边患,遂许以妻之。既许而宪宗崩。”穆宗即 唐蕃间的友好关系:西面(大宽面)刻有藏汉合璧的盟文概要,右 位后.于长庆元年f公元821年1五月册封其第十妹为太和公主以 边是77行藏文,左边是竖写6行464个汉字:南面(小宽面)上 嫁回鹘崇德可汗。吐蕃闻讯,即于六月进攻盐州境内的青塞堡. 一一作为少数民族文献的载体.石刻的碑文在中国不胜枚举.西 、端藏文和下端汉文刻有“大唐宰相等和好登坛立盟官僚名位”. 记载参与立盟的十八位唐朝官员的官位与姓名:北面(小宽面) 上端藏文和下端汉文刻有“大蕃宰相等和好登坛立盟官僚名 位”,记载参与立盟的十七位吐蕃官员的官位与姓名 因为碑文 企图切断交通.破坏唐朝与回鹘的和亲.但为盐州刺史李文悦击 退。随后.回鹘为了保护往来迎送和亲的队伍的安全.“以一万骑 出北庭.一万骑出安西.拓吐蕃以迎太和公主归国”.与唐军一道 挫败了吐蕃的图谋 太和公主出嫁崇德可汗.进一步加强了唐朝 与回鹘的联盟关系.有效地遏制了吐蕃对唐境的进攻 而吐蕃在 对唐境的连年进攻一再受挫之下.又见唐朝与回鹘的联盟关系得 的内容主要强调了唐文成、金城两位公主嫁给吐蕃赞普.与吐蕃 王室缔结了舅甥姻亲关系,所以也被称为《长庆会盟碑》或《唐蕃 舅甥会盟碑》。当时碑文并立于逻些和长安.但如今只剩拉萨大 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不得不放弃对唐境的军事行动.转而与唐朝 昭寺前面的一座 言和会盟。 除了统治者在民族关系上对吐蕃实行联合回鹘抗击的政策 长庆三年(823年)。而在藏文史书中.对于碑文刻立的年代有不 外,唐代的高层也多次以皇帝之名义与吐蕃赞普通信.强调唐蕃 同的记载,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关于吐蕃历代赞普的年 友好的重要意义 这对于促进唐蕃关系的友好也是有很大的帮 代记述.古今藏族史学家有不同看法:二是藏文文献的记载有着 助的。 60年即一甲子年的时间差异 _l _二、唐蕃会盟形成的因素 当今学术界一般认为,《唐蕃会盟碑》刻立的时间是唐穆宗 唐朝名臣张九龄曾奉命代皇帝给吐蕃赞普写过七封信.反复 论述了唐蕃友好的重大意义,其中说道:“所结亲好,不是近年.文 成公主已来,亦重叠矣。中间或绝或继.终是旧好存焉 ”H名臣独 孤及在代皇帝所撰《敕与吐蕃赞普书》中也说:“敕吐蕃赞普外甥. 朕共赞普.代为与国.自我玄宗至道大明孝皇帝.与甥赞普和亲结 好,将六十年,仰思当时之约,岂为一朝之故,实欲相恤灾患,永同 我们都知道.盟是不同的团体间解决矛盾冲突的一种礼仪 而这里既然是唐蕃会盟.那么也就说明唐蕃之间的关系在此之 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唐蕃关系之所以成为“甥舅之姻”和“社稷 如一”的关系.是几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 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 考验,可以说来之不易,中间有友好、通婚;也有猜疑、误解;有签 休戚,使代代子孙,为兄弟甥舅,如手足之相卫,唇齿之相依 自 约会盟;也有边事冲突,乃至大规模战争。但最终双方认识到唐 尔便息戍罢兵,二境无征战之苦。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 蕃世代结好乃是大局 欢好不绝。”名臣封敖代皇帝所撰《与吐蕃赞普书》.也进一步强 唐代汉族称藏族为“吐蕃” 贞观时期.唐太祖实行开明的民 族政策,唐蕃关系也较为友好。但贞观以后.吐蕃不断向西藏周 围地带扩张统治势力,至高宗调露二年(680)前后.吐蕃的势力 而与唐朝展开争夺 调唐蕃关系是“疆分二境,地合一家”。对“边境小人”.不识大体 所做不利唐蕃和好的事.皇帝在信中也郑重向赞普指出不要“苟 窥分寸之利,自弃一家之信,”应以“永为亲好”为重 自居易奉敕 范围已向东北扩张抵于甘陇之南.东接四川.东南及云南西北部 所撰致大蕃河西北道节度使论赞勃藏书及致吐蕃东道节度使论 结都离等书中亦云:“国家与吐蕃代为舅甥,日修邻好.虽El两 但吐蕃对唐朝的进攻,遭到了唐朝的有力地抗击 据新、旧 国,有同一家。”同时“辄献直言”,不要“无故生疑.无端结怨.但 《唐书・吐蕃传》及《资治通鉴》载,元和十j年f公元8i8年)十月, 思小利,不务远图。”“勿遵邪经”。吐蕃赞普弃隶蹁赞曾在给皇帝 吐着进攻宥州、凤翔。“灵武于定远城破吐蕃二万人.杀戮二千 的三封信中同样申诉了此种着眼唐蕃友好的愿望。信中说:“今 人,生擒节度副使一人,判官长行三十九人.获羊马甚众。平凉镇 奉阿舅书,以前所有嫌恶,并悉不论。自今以后.依前和睦.大是 遏使郝砒破二万余众,收复原州城。获羊马不知其数 夏州节度 好事”,并完全赞同皇帝所提出的双方边将生事的处理原则.即 田缙、于灵武亦破三千余人”。十一月,吐蕃进攻河曲、夏州。“夏 以不伤双方友好的原则。在向皇帝禀明“外甥蕃中已处分边将” 州破五万余人。灵武破长乐州罗城,焚其屋宇器械。西川节度使 之后,再次表示吐蕃将信守唐蕃“自合同和 ‘当无尽期”的良好 王播攻拔峨和、栖鸡等城”。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1正月.吐蕃 誓约:“伏望皇帝舅远察赤心,许从旧好,长令百姓快乐.如蒙圣 进攻河曲,八月,吐蕃进攻庆州。“十月,吐蕃节度论三摩及宰相 恩,千年万岁.外甥终不敢先违盟誓 ”_51 作者简介:彭虹(1987——),女,湖北武汉人中南民族大学历史文献学专l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18 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性反思 摘要:辩证法是一种建立在熟知思维的历史和成果的基础之上的理论,而熟知思维的历史与成果就必须以人与世界的关系为 基础。按照马克思的观点i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人以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来改造世界,满足人类需要,即实践 实践是人的存在 方式,全部哲学的生活基础就是人类实践。 本文通过对马 克思辩证法的实践性反思来考察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实践性在哲代 的意义0 一 …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 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已经形成的事物都是从 人与世界的否定统一关系蕴涵的丰富的内容.构成了辩证法 的现实基础。首先,从人的存在的特殊性角度来说.人与世界的 不断运动的角度来理解,因而也是从暂时性的方面来解读 就其 否定统一关系构成了人的生命的辩证法 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 本质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认为.辩证法是一 不仅是自然的存在.还是超越自然的存在.即体现于人的生命活 种建立在熟知思维的历史和成果的基础之上的理论.哲学也只 动的超越性。这种超越性在于人的生命活动是生活.而其他生物 有成为熟知思维的历史和成果的科学.才能是辩证的哲学.有生 命力的哲学 然而.熟知思维的历史与成果就必须以人与世界的 关系为基础。人与世界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否定性的统一 的生命活动是生存.生活与生存的区别是人与其他生命体的根本 区别。马克思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 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我意志和自我意识的对象 恩格斯也 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关系.构成了人与世界无限丰富的矛盾关 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而人类则通过实践改变自然界 系.而在这样的丰富矛盾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形成了熟知思维 为自身服务 这些经典论述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纯粹的适应 历史与成果的辩证法 自然.而是具有目的性要求的生命活动.人的存在方式就是这种 马克思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就是人以物的尺度和人的尺 改变自然构造人类世界的活动方式.即以否定的方式实现人与 度来改造世界.满足人类需要 一方面.人以认识活动在观念的 世界中否定现存世界,并构建所需要的世界:另一方面,人在实 世界的统一 这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辩证法 其次.从人的延续和发展的方面来说.人与世界的否定统一 践活动中现实的否定现存世界.把理想的图景通过实践变为现 关系构成了历史的发展的辩证法 人的延续不仅是个体生命的 实的存在 这种思维与存在的否定统一的关系.要求人们以批判 复制.更是以文化遗传的方式发展类的生活方式 发展在最一般 的态度对待现存的一切。同时.这也规定了我们必须在马克思辩 的意义上说.是指事物过程中的渐进.即事物由旧的形态飞跃到 证法的实践性中去反思和发展马克思的辩证法 新的形态 真正的发展必须是自觉的主体通过自我否定实现新 实践和人与世界的关系 的意义.这即是人的历史 人类超越性的生命的延续构成了自己 一、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而形成的.是否 的历史.历史是人有目的的活动过程。马克思指出:人的存在是 定性的统一的关系 所谓否定性的统一的关系.即是人通过实践 有机生命体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一过程中.人 活动否定现存的世界.构造出期待的世界.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存 才成为人 可见.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意 在.这就是人以否定的方式构建出人与世界的统一 在吐蕃无力在对唐朝进行抗击的情况下.加上唐朝内部许 多大臣赞成与吐蕃友好相处.达成盟约也是实在必行的。穆宗长 庆元年f公元821年1四月.吐蕃遣其大臣尚绮力陀思赴唐献国 义 这种-由历史活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方式是超越其他生命延续 的主旨是罢战言和、重新审定双方边界。此外,在碑东面的藏文 部分.还记述了吐蕃赞普的业绩和唐、蕃关系的始末,对唐朝文 成、金城公主先后嫁到吐蕃,唐、蕃之间长期和战不定的历程作 信.接着又遣使臣郭居简人唐朝贡.“兼遗宰臣马”旧。九月.吐蕃 再遣其使臣论讷罗人唐请求会盟 经穆宗君臣的商议.同意了吐 蕃的会盟之请。 了回顾:对主张与唐朝和好的墀德松赞、墀祖德赞作了肯定。 唐、蕃长庆会盟的举行.标志着唐、蕃之间持续一个半世纪的对 抗局面的基本终结.在唐、蕃关系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从此, 三、唐蕃会盟的内容及意义 唐、蕃双方各守本界,边境安宁,双方使臣往来频繁,和好关系得 唐蕃会盟的主要内容是:(一)双方声明了明了这次会盟的 到进一步加强.直至吐蕃政权瓦解.基本上没有再发生过吐蕃大 目的。碑文称:“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神圣赞普.舅甥二主。 规模进犯唐境的事件。唐、蕃关系由对抗走向和好,也是唐朝得 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 以在安史之乱后继续统治的一个重要因素 代.使其称赞。……商议叶同.务令万姓安泰.所思如一,成久远 大善,再续旧亲之情,重申邻好之义.为此大和矣 ”f二)重新审定 参考文献: 了清水会盟所划定的双方边界 碑文称:“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 『1]扎西当知.唐蕃甥舅会盟碑”相关疑难问题探讨——访著名藏 州镇为界.已东皆属大唐封疆.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 族学者高瑞先生『J1.西藏 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封境,或有猜阻.捉生问事讫,给与衣粮 大学学报f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放归。”长安会盟盟文也称:“中夏见管,维唐是君;西裔一方,大 [2]旧唐-B[M].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262页 蕃为主。自今而后,屏去兵革,宿忿旧恶,廓焉消除,追崇舅甥,曩 f31同上,第5263页 昔结援。边堠撤警.戍烽韬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亭障瓯脱,绝 【4】全唐文:敕吐蕃赞普书[M].第287卷第3页下 5]全唐文:请修好书,请约和好书[M].第999卷第417页 其交侵 襟带要害,谨守如故,彼无此诈,此无彼虞。” f三1规定了 【双方人员交往的有关事宜 碑文称:“善信每须通传。彼此驿骑, 一任常相往来,依循旧路,蕃汉并于将军谷交马,其绥戎栅已东, [6]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0,第1738页 [7]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第5264页 8】王尧.吐蕃全石录・唐蕃会盟碑[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第 大唐祗应;清水县已西,大蕃供应。须合舅甥亲近之礼,使其两界 [烟尘不扬,罔闻盗寇之名,复无惊恐之患 ”总之,唐、蕃长庆会盟 41—44页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