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

2020-10-13 来源:步旅网


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

称谓方面的差异由于汉英文化背景的差异, 使得两种语言

在称谓和礼貌方面的表达截然不同。西方人大多喜欢别人直呼其名,

不论职位、年龄的差异如何悬殊, 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很亲切。如果称

他们先生、夫人或小姐, 他们总觉得过于郑重其事, 不利于缩短相互间

的距离。西方人为了表示对前辈的尊敬, 晚辈可与长辈同名, 在外国人

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 中国人则觉得不可理解。对长辈或年龄大的人

直呼其名或者取与之相同的名字, 被认为是大不敬或没教养的表现。

在中国, 人们用师傅、同志来代替不同的称谓, 而西方人经常用“Hi,

hello”与别人打招呼, 或轻微发音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4.2 私人话题方面的禁忌西方人很看重个人隐私, 对于他们来

说, 年龄、金钱、婚姻状况, 一个人在政治上的见解和宗教上的信仰都

属于他们的私事, 别人无权过问。询问这些方面的问题会被看作是干

涉他人隐私, 不礼貌、无教养的行为。然而此类的禁忌在中国并不存

在。因为中国人热衷于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关心。一个人

的事情也常常是所属大范围内的人们共同关心的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询问在外国人看来是禁忌的问题, 中国人则认为这是密切人际关系,

联络感情的表现,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所谓个人隐私几乎是不存在了。

4.3 数字方面的禁忌在数字方面的禁忌中西方表现出很大的差

异性。例如, 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谈论岁数忌言73 和84。传说是因为孔

子73 岁死, 孟子84 岁死。英语国家避讳13 和星期五, 因为耶稣遇难

的日子恰好是13 号, 星期五。另外, 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对偶数

和奇数的态度也不同。中国人偏爱偶数, 好事成双, 六六大顺, 成双成

对都是很好的例子; 而西方人则把奇数(13 除外) 当作幸运的象征。

4.4 动物方面的禁忌在中国, 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倒霉、晦气的象

征, 汉语中夜猫子进宅意味着厄运将至, 而在西方, 猫头鹰则被认为是

智慧的象征; 中国人对蝙蝠很有好感, 认为蝙蝠是吉祥、健康、幸福的

象征, 通常与寿字连在一起出现, 如“五蝠拜寿”。西方人却对蝙蝠没有

好感, 通常联想到坏的特征, 是两面派、见风使舵的代名词。英语中还

有as blind as a bat 的成语, 意思是和蝙蝠一样眼力不济。

5.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5.1 使用委婉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为了避免交往过程中的尴尬或

因话语不当所引起的不快, 人们往往借助委婉语来达到顺利交流的目

的。

5.2 加强对禁忌语言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语言是文化密不可分的

一部分, 因此适当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习惯有助于克服交际

中的文化障碍和语言障碍。

西方奇怪的忌讳 - [话题]

2009-08-25

很多同学马上就要踏上出国留学或者游玩的旅程,出行之前,再给大家提个醒,注意外国的一些禁忌,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在一些西方国家中以下这四种禁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四种禁忌分别是有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忌讳。

一、数字

在北美和欧洲,有相当一部分人每逢13号且当天又是星期五的时候,行为举止就会很奇怪。他们在这一天从不乘飞机、办聚会、应聘、结婚、甚至是启动一个新项目,有的人甚至连班都不去上。在美国,大概有8%的人对这个日子感到恐惧,这种现象被称作黑色星期五恐惧症。

现在国内有不少人经常戏言“黑色星期五”大概就来源于此吧。比如在北京国贸附近

的大型写字楼里,即没有4层也没有13层,4是咱们中国人的禁忌,而13是西方人的禁忌,所以很多涉外的场所都是没有13这个数字的。

再来说这个“黑色星期五”,它其实源于很多传统和文化,涉及到基督教神学。想必有许多人都知道《最后的晚餐》这副著名的油画吧,油画的创造者达•芬奇也是几百年来屹立不倒。在这副画中,沿着餐桌坐着十二个门徒,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总共是13个人共进这最后的晚餐。而耶稣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了双手,示意门徒中有人出卖了他。

这里,大多数门徒在激动中一跃而起,而耶稣的形象却是那么的平静。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可见13这个数字对于基督徒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恐惧数字。

而星期五呢,基督徒们一直以来也都很忌讳星期五,因为耶稣就是在这一天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除此以外,有的神学者认为,亚当和夏娃是在星期五偷吃禁果的,而大洪水

也是在星期五爆发的。过去,很多基督徒都不会在周五启动新项目或开始旅行,生怕自己的努力从一开始就被注定了厄运。而且在离复活节最近的那个星期五,绝对不能从事与耶稣在十字架上受难有象征性联系的事情。如理发﹑给马钉马蹄铁,以及一切要钉钉子的木工活。瞧瞧,这回领略“黑色星期五”在国外迷信的程度了吧。

二、颜色

在颜色方面,西方许多国家都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此外,在法国,他们禁用黑桃,认为黑桃是死人的象征;在美国人看来,用红色代表愤怒最贴切不过了,而深色则表示很嫉妒,对于我们觉得那忧郁的蓝色,他们也意味忧虑,不过,在黄色我们大概想到的是秀色可餐的食物,而在他们看来象征的是一种怯懦、胆小,这确实有点意思。这一点,英国人和美国人达成了共识,英国人也忌讳黄色。如此想来,真是各国有各国的“特色”,在颜色方面,我们要学习的还不少哩。

三、花卉

在紧张快节奏的今天,鲜花不仅美丽富有魅力,还能使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机和精神上的愉悦。但是,越是看似平常普通的事情,在不同的国度生活就越容易忽略这些细节。因为,在不同的国度里对某些花的含义在理解上有很大不同。

我们都知道百合花,它带着一些孤傲与高贵,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样一种花,在英国这个有用鲜花送礼习惯的国家,被看作是厄运的预兆或死亡的象征,没想到吧。除此之外还有禁忌呢,在英国送花忌送双数,因为双数的花会招来厄运。也忌讳送白色的花,给医院的病人送花忌送白色或红白相间的花。所以,去英国的同学切记不能这样搭配花来送人。

不同于英国,在法国人眼里,忌黄色花朵、忌摆菊花、牡丹花及纸花。而在国际场合上,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

四、动物

在我国分别被认为代表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忌用之列,在英国大象被分别视为蠢笨;在英国和法国孔雀被视为祸鸟、淫鸟甚至连孔雀开屏也被视为自我吹嘘;而仙鹤在法国被视为蠢汉的代称。西方人尤其忌讳用黑猫,认为黑猫是不祥之物;澳大利亚还禁用兔,因为兔是当地一害。

最后提醒大家,中国龙的图案在西方并不是被传说中歪曲的邪恶的化身,西方人已经普遍接受了中国龙的形象,完全可以带一些绣有中国龙图案的中国特色工艺品出去送给你的西方同学、老师和朋友,他们会非常乐于接受的,但不要送太贵重的,尤其是英国人就不喜欢接受特别贵重的礼物。

西方语言交流中的谈话禁忌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不能够合理解释某种反常的自然力,语言被赋予了它本身原本没有的超自然力量。社会成员竟以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和灾难,竟以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于是产生了语言的禁忌。

一、价值观念中隐含的禁忌话题

西方社会重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认为无个人主义思想表现的人总有某种疾病。英语中还有句谚语: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可见,他们对个人(privacy)的重视程度。隐私权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干涉他人的隐私。因此,在与西方人的交流中,禁止打听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财产、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

1、年龄:特别是对女士或上年纪的人询问年龄,是非常不适合的,年龄在西方人眼里是绝对的个人隐私,应避免提及与此相关的问题。如果见面问:“How old are you?”(你多大年纪了?)那么会被认为是失礼行为,应尽力避免。

2、收入:中国人之间互相问挣多少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可是西方人认为一个人的收入是个人私事,即使家庭成员之间,也可能互不知道月薪。所以应避免问“How much do you earn each month?”(你每月挣多少钱?)这样唐突的问题。

3、价格:在西方人们可以谈论价格,但通常不直接问对方买东西花了多少钱,要问此类问题也得用间接的表达方式,不能直接问:“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e dress?”(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应改成:“I really like it! Was it expensive?”(我好喜欢,它便宜吗?),这样合适些,这样的间接问法,使对方有选择的余地,她既可以告诉花了多少钱,也可以笼统得说: “Oh,it’s not cheap”(哦,不便宜呢。)等等。

4、家庭:西方人家庭情况属于个人隐私,谈论家庭时通常是这样问: “Is your family a large one?Are there many in your family?”这样提出的问题比较灵活,对方可以谈论其父母、兄弟姐妹;如果已婚者也可以谈论起配偶和孩子。不能按中国人的方式问:“Are

you married?”(结婚了吗?),“Is your husband(or wife) with you?How many children have you got?”尚未结婚或已离异者就会感到十分窘迫。如果再接着问: “When are you planning to Start your family?”就更不合适了。因为这有干涉他人私生活之嫌,需知英、美人有很严重的隐私观念,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秘密的权利,而且英美人士还对个人私事非常敏感,因此与他们交往时,这种话题最好尽力回避。

二、社会习俗中的谈话禁忌

1、称谓:由于东西方文化、心理因素的不同,人们对年龄的概念及表达这一概念的方式有差异。在中国,“老”字常带敬意,是资历和地位的象征,因此汉语中有“老师”、“老板”、“老师傅” 等,甚至连外国人也被称为“老外”。而在西方“老”字,带着哀朽残年的意思,人们都忌讳“老”字。一次,一位五十出头的外籍老师向学生讲述她来校时的旅途见闻,并说她觉得有些疲劳,一学生很关心地说:“你今天应该好好休息,这样大的年纪不能再劳累了。” 这位外籍老师听后很不高兴地说:叫“I don’t Worry about it.”(我认为自己没那么老,请不用担心。)那位学生用中国方式对西方人表示关心,结果却伤了人家的自尊心。

2、疾病:大多数人避免谈论致命疾病,例如人们通常使用“terminal iliness”(终极疾病)来代替癌症一词,除委婉说法之外,人们也使用缩写词来避免直接谈论疾病名称。例如:AIOS (Acquired l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爱滋病,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Big C (CanCer,癌症)。精神疾病和智力疾病也是谈话的禁忌。可以委婉地说:“He’s not all there”(他头脑不清醒。)“She’ s a little eccentric/a little confused”(她有一点反常糊涂。)“A screw loose/missing off his rocker”(他的螺丝松了。)

3、死亡:死亡总是一种使人不愉快的主题,在语言交际中不能说“die” (死),应委婉地说,“pass away”(离开),“go to Heaven”(去天堂),“go to sleep”(睡去了),“be with God” (和上帝在一起)等等。

4、性:身体的某些部位和性行为都属于禁忌语。现代英语中最为典型的禁忌语是指那些由四个字母拼缀成的 “脏词”,其中有一些词并不是由四个字母组成,但都被统称为“四字母词”,(four letter word),被贴上淫秽标签的“四字母词”不是黑话,不是俚语,更不是方言,而是英语词汇中最古老、最稳定的一部分。这些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极具口语特色,因而迎合了下层社会人员的口味,人们津津乐道,单靠社会道德规范已无从抑制这些 “脏词”的传播,于是只好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了一条法令禁止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使用七个“四字母词”:“fuck” (交配)、“piss”(小便)、“shit”(粪便)、 “cunt”(外阴)、“tit”(乳头)、 “motherfucker”(乱伦之子)等,这些词在英美等国有文化、有教养的人口中很难听到,甚至在一般书刊以及一些较为严肃的文学作品中也极少见到,与西方人交谈中,一定要注意避免此类言辞。

三、社会观念中禁忌

宗教:凡是与神灵和上帝崇拜有关的词汇以及带有宗教含义的词语都被看作是神圣的、庄严的,在日常言谈话语中不能随便提及有关的词语,否则,就是亵渎神灵。在英语语言中的诅咒语和下流语言都与基督教中的名字或词语有关,如:“Jesus Christ”(表示吃惊、痛苦的惊叹语)、“Holy Mary”(惊叹语)、“Son of bitch”(狗娘养的)、“God damn you”(混蛋!)、“Damn you”(他妈的!)、“Hell”(见鬼去吧!)等,这些话比骂“你这畜生”更为严重,因为这不仅是骂人,而且是对神的亵渎与不敬。日常会话中应避免使用“GOd”(上帝)、 “Jesus”(耶稣)、“damn”(该死)、 “Hell(地狱)等词,

涉及上帝和宗教信仰的言语只能在宗教场合才能被完全接受。

宗教信仰是禁忌存在的一个重要领域。据《圣经》记载,在最后的晚餐上,出卖耶稣的犹大是餐桌上的第13 人,因此13是个主凶数字,人人极力避开它。宾馆饭店没有13层,房间号码没有13号,公共汽车没有13路,国内和国际航班上没有13排,甚至出版的一些书籍上没有第13章,宴请贵宾时也尽量避免13人同坐。“Friday”(星期五)也是被认为不吉利的日子,因为耶稣受难日是星期五,西方人交谈时是很忌讳谈论这个数字的。

四、社会观念中的谈话禁忌

1、种族歧视:种族主义认为,有些人种天生低劣,素质不如其他人种,种族歧视语言就是显示对某些种族带有偏见的词语和说法。在说英语的国家中,不管有意无意,多数这类词语显示对黑人有种族偏见或无意中会使他们不快。在英语国家中,“白”表示“清白”、“纯洁”、“干净”、“慈善”等这些都是有积极含义的褒义词,另一方面,“黑”则与“邪恶”、“罪孽”、“肮脏”等有关,在有黑人在场的情况下,别用“blackguard”(恶棍)、 “blacklist”(黑名单)、“blackmark” (污点)等与“black”(黑)有关的词语。我们常说的“败家子”叫“blaCk sheep”,而不叫“white sheep”,无恶意的谎言叫“white lie”,而不像“black lie”(用心险恶的谎言)那么坏。因此在美国黑人用语中白人曾一度回避使用 “black”这个词,并用“NegrO”来代替,他们认为提及黑人的肤色实质上是冒犯了人的尊严。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中,要小心避免这种种族歧视的话题。

2、性别歧视:性别歧视语言主要是指歧视妇女的语言。英语是男子中心语言,特别偏袒男性,贬低女性。例如:说话或写文章性别不明时,常用“he”(他)而不用“she”

(她)。主持会议的人尽管是妇女,也用“chairman”,表示“人类”用“mankind”,而不用 “Womankind”,这些词里都含有词根 “man”(男人),而不用“woman”(女人)。对具有女孩子气的男孩用贬义词: “sissy”(女孩子气的男孩,女人气的男人),而具有男孩子举止行为的女孩则用褒称词“tomboy”(小伙子似的顽皮姑娘)。这些潜意识里都含有对女性的歧视。

在不同国度里,人们有自己的交际风格。这是受到各个民族深层文化的影响而决定的,只有了解了西方民族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才能避免西方语言交流中的谈话禁忌,否则,势必在交流中产生尴尬难堪,甚至引发民族冲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