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⑴酬:答谢,酬答,这⾥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诗歌赠答。乐天:指⽩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⑵巴⼭楚⽔: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做官,所以⽤巴⼭楚⽔指诗⼈被贬到之地。 ⑶⼆⼗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指遭受贬谪的诗⼈⾃⼰。置:放置。弃置:贬低。
⑷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篡权⽽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中说:⾃⼰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柳宗元等⼈。
⑸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烂柯⼈:指晋⼈王质。相传晋⼈王质上⼭砍柴,看见两个童⼦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才知道已过了⼀百年。同代⼈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事全⾮,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情。 ⑹侧畔:旁边。
(7)歌⼀曲:指⽩居易的《醉赠刘⼆⼗⼋使君》 (8)到:到达
(9)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作者简介】:刘禹锡简介 【朗读节奏划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在扬州相逢。⽩居易在筵席上写了⼀⾸诗相
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徒为尔,命压⼈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翻译】:
巴⼭楚⽔⼀带荒远凄凉,⼆⼗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回到家乡后,熟悉的⼈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已⽆⼈相识,真令⼈恍如隔世啊。在沉⾈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机勃发。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翻译⼆】:
在巴⼭楚⽔这些凄凉的地⽅,我度过了⼆⼗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突然吟诵闻笛⼩赋,久谪归来感到已⾮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杯美酒振奋精神。 【在线朗读】: 【简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七⾔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年(826年)在扬州与⽩居易相逢时。⾸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的贬谪⽣活。颔联借⽤典故暗⽰诗⼈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疏⽽怅惘的⼼情。颈联,诗⼈把⾃⼰⽐作“沉⾈”和“病树”,意思是⾃⼰虽屡遭贬低,新⼈辈出,却也令⼈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重新投⼊⽣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及翻译赏析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唐]刘禹锡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酬:这⾥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居易,字乐天。使君:称刺史。
巴⼭楚⽔:指四川和两湖⼀带。刘禹锡先后被贬到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夔州古属巴国,其它地⽅⼤都属楚国。
⼆⼗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永贞⾰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官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前后共⼆⼗⼆年,因第⼆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抛弃。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序⽂中说:⾃⼰经过嵇康,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柳宗元等⼈。 翻:副词,反⽽。
烂柯⼈:传说晋⼈王质进⼭砍柴,看见两个童⼦下棋。看到局终,童⼦问王质为何不去,王质才惊悟过来,见斧柄已经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相识(见《述异记》)。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事全⾮,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情。 歌⼀曲:指⽩居易作的《醉赠刘⼆⼗⼋使君》⼀诗。 长(zhǎng):增长,振作。 <韵译>
在巴⼭楚⽔这些凄凉的地⽅,度过了⼆⼗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赋,久谪归来感到已⾮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怀美酒振奋精神。 <评析>
刘禹锡这⾸酬答诗,接过⽩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的感情。⽩的赠诗中,⽩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三年折太多。”⼀⽅⾯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称赞了刘禹锡的才⽓与名望。⼤意是说:你该当遭到不幸,谁叫你的才名那么⾼呢!可是⼆⼗三年的不幸,未免过分了。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包含着赞美,显得⼗分委婉。因为⽩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谪居在巴⼭楚⽔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三年了。⼀来⼀往,显出朋友之间推⼼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很⾃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说⾃⼰在外⼆⼗三年,如今回来,许多⽼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悼念⽽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事全⾮,不再是旧⽇的光景了。后⼀句⽤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了⾃⼰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疏⽽怅惘的⼼情,涵义⼗分丰富。
⽩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刘禹锡以沉⾈、病树⽐喻⾃⼰,固然感到惆怅,却⼜相当达观。沉⾈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皆春。他从⽩诗中翻出这⼆句,反⽽劝慰⽩居易不必为⾃⼰的寂寞、蹉跎⽽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和⽩诗“命压⼈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诗⾼,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三年的贬谪⽣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象他在另外的诗⾥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动,⾄今仍常常被⼈引⽤,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这⼀联诗突然振起,⼀变前⾯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下,写道:“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暂且借酒来振奋精神吧!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到⽣活中去。表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中优秀之作。
诗作中,刘禹锡⾸先紧承⽩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限⾟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归来的感触:⽼友已逝,只有⽆尽的怀念之情,⼈事全⾮,⾃⼰恍若隔世之⼈。⽆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诗⼈于是推开⼀步,沉⾈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争春。⼀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共勉,表现了诗⼈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 <⽂学常识> 体裁:诗
类别:七⾔律句 年代:中唐 作者:刘禹锡 作者⼩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晚年⾃号庐⼭⼈,彭城(今江苏徐州)⼈,是匈奴⼈的后裔。唐代中晚期诗⼈、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门第。政治上主张⾰新,是王叔⽂派政治⾰新活动的中⼼⼈物之⼀。
诗现存800余⾸。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活和风⼟⼈情的诗,题材⼴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清新⾃然,健康活泼,充满⽣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托物⼿法,抨击镇压永贞⾰新的权贵,涉及较⼴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不露痕迹。
刘禹锡⽿濡⽬染,加上天资聪颖,敏⽽好学,从⼩就才学过⼈,⽓度⾮凡。他⼗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同年⼜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在政治上不得意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沉沦,⽽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等仿民歌体诗歌。
⼀度奉诏还京后,刘禹锡⼜因诗句\"⽞都观⾥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被任命为江州刺史,在那⾥创作了⼤量的《⽵枝词》。名句很多,⼴为传诵。824年夏,他写了著名的《西塞⼭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陵王⽓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降幡出⽯头。⼈世⼏回伤往事,⼭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故垒萧萧芦荻秋。\"这⾸诗为后世的⽂学评论家所激赏,认为是含蕴⽆穷的唐诗杰作。
后来,⼏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当时苏州发⽣⽔灾,饥鸿遍野。他上任以后开仓赈饥,免赋减役,很快使⼈民从灾害中⾛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活。苏州⼈民爱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居易和他合称为\"三杰\",建⽴了三贤堂。皇帝也对他的政绩予以褒奖,赐给他紫⾦鱼袋。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
刘禹锡写的《陋室铭》,全⽂共81字,字字珠玑。但许多⼈可能不知道,这篇名作是刘禹锡⼀⽓之下挥毫写成的。
贞元九年(793),刘禹锡中进⼠后,官⾄太⼦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后因他参加王叔⽂的永贞⾰新运动,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被德宗皇帝贬⾄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地⽅官府的规定,他本应住衙门三间三厦的官邸。可是,和州的知县是个势利之徒,他见刘禹锡贬官⽽来,便多般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不久,⼜要他搬⾄北门,由原先的三间屋缩⼩到⼀间半,不久⼜要他搬居城中。半年之间,连搬三次家,住房⼀次⽐⼀次狭⼩,⼀次⽐⼀次简陋,全家⽼⼩根本⽆法安⾝。刘禹锡觉得这县官欺⼈太甚,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并请⼤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于门前,以⽰“纪念”,⼀时轰动朝野。
斯时被贬为⼴西柳州刺史的柳宗元,与刘禹锡是同榜进⼠,诗歌唱酬,友谊殊深。当他读到《陋室铭》后,获知刘禹锡遭受势利⼩⼈冷遇时,愤懑不平,⽴即上书朝廷请求:“情愿以⾃⼰被遣之地柳州换和州,虽得重罪,死不恨。”虽未获准,但⾜可见“患难识知⼰,⽂⼈更相亲”的⾼贵品质。
⼈世沧桑,岁⽉如流。势利⼩⼈早已化作黄⼟⼀抔,⽽刘禹锡的《陋室铭》,却光照历史,留传千古。元九年进⼠,登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变法,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因宰相裴度⼒荐,任太⼦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好,⼈称“刘柳”,⼜与⽩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诗风格清新,宛转含蓄,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及翻译赏析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朝代:唐朝 作者:刘禹锡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及注释: 译⽂
巴⼭楚⽔⼀带荒远凄凉,⼆⼗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回到家乡后,熟悉的⼈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
他们,⽽⾃⼰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已⽆⼈相识,真令⼈恍如隔世啊。在沉⾈旁边有上千条船争相驶过,枯败的病树前万棵绿树⽣机勃发。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注释
⑴酬:答谢,酬答,这⾥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诗歌赠答。乐天:指⽩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⑵巴⼭楚⽔: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做官,所以⽤巴⼭楚⽔指诗⼈被贬到之地。 ⑶⼆⼗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指遭受贬谪的诗⼈⾃⼰。置:放置。弃置:贬低。
⑷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篡权⽽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中说:⾃⼰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柳宗元等⼈。
⑸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烂柯⼈:指晋⼈王质。相传晋⼈王质上⼭砍柴,看见两个童⼦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才知道已过了⼀百年。同代⼈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事全⾮,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情。 ⑹侧畔:旁边。
(7)歌⼀曲:指⽩居易的《醉赠刘⼆⼗⼋使君》 (8)到:到达
(9)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同时⼜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今被⼈引⽤。 “乐天”,⽩居易的表字。“见赠”指⽩居易赠给作者的诗,那⾸诗的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三年折太多。”刘禹锡的这⾸答谢诗就是从这⾥开头的:“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意思是他被贬低到巴⼭楚⽔这些荒凉的地区,⼆⼗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样。刘禹锡想改⾰时弊,遭到打击,被贬到朗州(在今湖南省)、连州(在今⼴东省)、夔州(在今四川省)等地。夔州属于古代巴国。朗州、连州等属于古代楚国。这些地区古代都很荒凉,所以⽤“巴⼭楚⽔凄凉地”来概括。“凄凉地”,指寂寞冷落的地区。这两句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情。贬谪到异地,空有怀念⽼朋友的⼼情也⽆由见⾯,⼀再吟诵《思旧赋》也没有⽤,所以说“空吟”。写出了作者对旧友(王叔⽂)的怀念。
“闻笛赋”,指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吕安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被杀。向秀很悲痛,⼀次他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有⼈在吹笛⼦,笛声使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就以悲愤的⼼情写了⼀篇《思旧赋》来悼念嵇康,从侧⾯显⽰出对时政的不满。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被害致死的⽼友的怀念。“烂柯⼈”的典故见《述异记》,晋朝时有⼀位叫王质的⼈,有⼀天他到信安郡的⽯室⼭(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童⼀叟在溪边⼤⽯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的斧⼦放在溪边地上,驻⾜观看。看了多时,童⼦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去拿斧⼦时,⼀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常奇怪。回到家⾥后,发现家乡已经⼤变样。⽆⼈认得他,提起的事,有⼏位⽼者,都说是⼏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室⼭打柴误⼊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间百年作者借这个典故来⽐喻⾃⼰长期贬谪在外,乍回京城乡,仿佛有隔世之感。
⽩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刘禹锡以沉⾈、病树⽐喻⾃⼰,固然感到惆怅,却⼜相当之达观。沉⾈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皆春。他从⽩诗中翻出这⼆句,反⽽劝慰⽩居易不必为他的寂寞、蹉跎⽽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和⽩诗“命压⼈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诗⾼,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三年的贬谪⽣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添精神,迎上春光。“沉⾈”⼆字描写形象⽣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因⽽成为⼴为传诵的名句。⾄今仍常常被⼈引⽤,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
末尾两句⼜回到席上酬答赠⾔上来,意思是:“今天听到您唱的这⽀歌曲(指⽩居易赠给他的诗),就暂且凭借酒的⼒量,来增长我继续努⼒的精神吧!”诗⼈没有⼀味消沉下去,他笔锋⼀转,⼜相互劝慰,相互⿎励了。他对⽣活并未完全丧失信⼼。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的贬谪⽣活。颔联,借⽤典故暗⽰诗⼈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疏⽽怅惘的⼼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把⾃⼰⽐作“沉⾈”和“病树”,意思是⾃⼰虽屡遭贬低,新⼈辈出,却也令⼈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重新投⼊⽣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全诗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是酬赠诗之上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及翻译赏析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古诗简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七⾔律诗。此诗作于唐敬宗宝历⼆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居易从苏州返洛阳,⼆⼈在扬州初逢时,⽩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凄凉地”、“弃置⾝”,虽语含哀怨,却在感伤中不失沉雄,凄婉中尤见苍劲。⼆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闻笛赋”、“烂柯⼈”,借典寄慨,耐⼈寻味。三联展⽰的却是⽣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的困厄的豁达襟怀;在⼿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炉,以形象的画⾯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尾联顺势⽽下,请⽩⽒举杯痛饮,藉以振奋精神。 翻译/译⽂
在巴⼭楚⽔这些凄凉的地⽅,度过了⼆⼗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赋,久谪归来感到已⾮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怀美酒振奋精神。 注释
酬:答谢,酬答,这⾥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诗歌赠答。 乐天:指⽩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楚⽔:指四川、湖南、湖北⼀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这⾥⽤“巴⼭楚⽔”泛指这些地⽅。
⼆⼗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宝历⼆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指遭受贬谪的诗⼈⾃⼰。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篡权⽽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中说:⾃⼰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柳宗元等⼈。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
烂柯⼈:指晋⼈王质。相传晋⼈王质上⼭砍柴,看见两个童⼦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才知道已过了⼀百年。同代⼈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事全⾮,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情。
沉⾈:这是诗⼈以沉⾈、病树⾃⽐。 侧畔:旁边。
歌⼀曲:指⽩居易的《醉赠刘⼆⼗⼋使君》。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赏析/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显⽰⾃⼰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了诗⼈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同时⼜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刘禹锡这⾸酬答诗,接过⽩居易诗的话头,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的感情。⽩的赠诗中,⽩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限感慨,最后两句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三年折太多。”⼀⽅⾯感叹刘禹锡的不幸命运,另⼀⽅⾯⼜称赞了刘禹锡的才⽓与名望。这两句诗,在同情之中⼜包含着赞美,显得⼗分委婉。因为⽩居易在诗的末尾说到⼆⼗三年,所以刘禹锡在诗的开头就接着说:“巴⼭楚⽔凄凉地,⼆⼗三年弃置⾝。”⾃⼰谪居在巴⼭楚⽔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三年了。⼀来⼀往,显出朋友之间推⼼置腹的亲切关系。
接着,诗⼈很⾃然地发出感慨道:“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说⾃⼰在外⼆⼗三年,如今回来,许多⽼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悼念⽽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事全⾮,不再是旧⽇的光景了。后⼀句⽤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了⾃⼰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疏⽽怅惘的⼼情,涵义⼗分丰富。
⽩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刘禹锡以沉⾈、病树⽐喻⾃⼰,固然感到惆怅,却⼜相当达观。沉⾈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皆春。他从⽩诗中翻出这⼆句,反⽽劝慰⽩居易不必为⾃⼰的寂寞、蹉跎⽽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意⼜和⽩诗“命压⼈头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应,但其思想境界要⽐⽩诗⾼,意义也深刻得多了。⼆⼗三年的贬谪⽣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象他在另外的诗⾥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动,⾄今仍常常被⼈引⽤,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正因为“沉⾈”这⼀联诗突然振起,⼀变前⾯伤感低沉的情调,尾联便顺势⽽下,写道:“今⽇听君歌⼀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点明了酬答⽩居易的题意。诗⼈也没有⼀味消沉下去,他笔锋⼀转,⼜相互劝慰,相互⿎励了。他对⽣活并未完全丧失信⼼。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
总体来说,诗的⾸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的贬谪⽣活。颔联,借⽤典故暗⽰诗⼈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事⽣疏⽽怅惘的⼼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把⾃⼰⽐作“沉⾈”和“病树”,意思是⾃⼰虽屡遭贬低,新⼈辈出,却也令⼈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重新投⼊⽣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及翻译赏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