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学习中,习作成了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的包袱。很多学生怕写作文,拿起笔来却无从下手。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写作的材料。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使他们想写、乐写?
1.卸下学生对作文的思想包袱,让学生明白作文是用笔来说话,用流畅的语言写自己熟悉的事情,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
2.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学生,常常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因此,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就必须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养成注意观察生活,善于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训练:
1.指向观察训练。教师根据训练的目的,确定某处景物、事物或人物为观察对象。我常常带领学生观察校园的花坛、树木、喷水池,到野外游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自由观察训练。这种观察不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是学生个体思维涌动最活跃的方式之一。联系教材实际,我指导学生从描写静物入手,掌握初步的观察方法,比如观察一盆花、一株树,进而过渡到动态的观察描写,如写一个小动物,一个活动场面等。
3.联系实例观察训练。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如教学《雷雨》一文后,我要学生背诵相关段落。同时,我还引导学生观察夏日炎热的天气,以及雷雨前后周围的景色变化。面对眼前真实的景物,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起课文中的场景描写。
三、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那么,如何积累素材呢?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材料生活。生活越丰富,可积累的素材就越多。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告诉我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要多读、多背书中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文章。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
四、加强写作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做到:
1.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每篇课文都是很好的范文,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学会怎样搜集、组织材料,谴词造句。
2.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搞清习作的范围和重点,学会修改作文。
五、激励评价
当然,作文写出来了,我们还要给出客观的评价,让他们保持这种写作的热情。激励评价包含着表扬、赞美、赏识、激发、希望、鼓励等语言。美国总统林肯说:“人人都喜欢赞美”。詹姆斯则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从内心深处来说,渴望被人表扬的想法是人人都有的。作为老师,当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绩,需要一定的激励评价。因为激励评价更能激发学生求知、进取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同时又能培养
学生的责任心。为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学会这一教书育人的良策――激励评价。
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