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明挖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所处地理位置
******
1.2工程规模及结构型式
*******车站为双层双跨12m岛式站台车站,标准段宽度为20.7m,计算站台中心处顶板覆土厚度为7.6m,轨面埋深为21.99m,底板底埋深23.75m,采用“PBA”工法施工。主体总长169.1米,设三个出入口、两处风亭、一部直升电梯、一个疏散通道。
车站明挖段位于南运河内,宽度为24。9米,车站顶板覆土为2米,上部为南运河,河底水位埋深5米,主体明挖段围护结构采用Φ1000@1200mm钻孔灌注桩。
二、编制依据
1、国家及辽宁省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2、沈阳地铁指挥部招标文件及其补充文件;
3、施工设计图纸《*******综合接地》、《*******主体结构》、 《*******结构防水》。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5、结构防水、杂散电流及综合接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地下铁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相关文件规定。
1
三、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中板模板安装 基底处理、接地网施工 中板钢筋安装
垫 层 施 工 中板砼浇注及养生 站台侧墙砂浆找平 底板及站台侧墙防水找平 站厅层柱钢筋安装及侧墙防水砼浇注 底板及梁钢筋绑扎 站厅层侧墙模板安设、中梁模板安设及钢筋底板及梁砼浇注 站台层柱钢筋安装及顶板模板安设 侧墙防水施做 顶板钢筋安装 站台层柱侧墙钢筋安装、模板安设及砼浇顶板砼浇注及养生 站台层脚手架搭设 站台层侧墙模板安设、中 梁模板安设及钢筋安装 车站主体结构总体工艺流程图
2
四、各工序施工方法及要求
4.1基地检查及处理
4.1.1基地素砼垫层施工前,人工清理基底土层应在300mm以上。
4.1.2检查基底地质情况、土质与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符,如承载力不足可采用基底换填等措施。
4.2接地网施工
4.2.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 垂直接地体钻孔 垂直接地体敷设 水平接地沟开挖 水平接地体敷设并与 垂直接地体连接 接地体引出线施工 回填水平接地沟 接地电阻检测 合格 补救方案:如增设垂 接地电阻检测 直接地体等
3
4.2.2接地网施工方法
在每节段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放出垂直接地体及水平接地网位置。水平接地网采用人工挖槽埋设,垂直接地体钻孔埋设。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网在敷设的同时均回填电阻率低的粘土,降低电阻。为使接地网形成连通回路,垂直、水平接地体交叉处均采取气焊法将其焊牢。 ⑶接地网施工技术措施
① 接地网在车站底板垫层下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4m,若底板垫层底部标高
有变化,仍应保持0.4m的相对关系。
② 接地网的引出线,要求引出车站底板以上。为防止结构钢筋发生电化学
腐蚀,必须用绝缘热缩带进行绝缘处理,为防止地下水沿引出线渗入地底结构,引出线上还应安设止水环。 ③ 接地引出线应妥善保护,严防断裂。
④ 在接地网施工完成车站结构一半时应进行接地电阻、接触电位及跨步电
位差测试,如不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则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⑤ 水平接地网沟用粘性土回填密实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3砼垫层施工
4.3.1基坑开挖至基底并验收完毕后,及时施工垫层封底,有接地网部分待其施工完后再施工。
4.3.2垫层砼采用商品砼,用汽车式砼输送泵输送。人工摊平,插入式和平板振捣器捣固,捣固密实后抹平、木抹压光。垫层施工前需对基坑底受水浸泡形成软土或泥浆的部分清除干净,对局部超挖部位采用砾石、砂、碎石或素砼回填。 4.3.3垫层砼摊铺根据预先埋设的标高控制桩控制面层高度,垫层厚度及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面层应无蜂窝、麻面、裂缝。
4.3.4对地下水丰富部位,垫层施工前设碎石垫层盲沟。
4.4防水工程
4.4.1防水材料
1)、本标段车站明挖段侧墙和底板防水材料采用5.5Kg/m2天然钠基膨润土
4
防水毯,顶板采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层+纸胎油毡隔离层。
2)车站明挖段施工缝防水采用遇水膨胀止水胶+注浆管。
3)车站明挖段与暗挖段结合处变形缝防水材料采用背贴止水带+钢边止水带。
4.4.2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
1)、防水毯施工工艺:
基面处理——敷设防水毯——接缝处理——防水层验收——混凝土(沙浆)保护层——钢筋绑扎
2)防水毯施工要点:
a、基面应干燥,不得有积水,若有积水要进行排水作业。 b、膨润土防水毯的施工要求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c、底面铺设时应平行搭接,不可平行对接,布面不可张拉过紧或褶皱,应适量放松并紧贴地面;
d、膨润土防水毯的连接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自然重叠搭接、锚杆固定搭接,结构底板为自然重叠搭接,侧墙为锚杆固定搭接,搭接宽度为10cm。 e、膨润土防水毯在侧墙上采用长钉固定,以防止膨润土防水毯下滑。 f、膨润土防水毯的搭接部位要用膨润土颗粒或膨润土胶泥进行加强,宽度为200㎜,用量:膨润土粉为0.6kg/m、膨润土胶泥均匀涂抹5mm厚。 3)聚氨酯涂膜防水层+纸胎油毡隔离层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细部附加处理→第一遍涂膜→第二遍涂膜→刷面层涂膜→防水层验收。
4)聚氨酯涂膜防水层+纸胎油毡隔离层施工要点
a.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必须认真清扫干净,会同监理方进行基层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顶板聚氨酯涂膜的涂刷。
b.细部附加处理:基层验收合格后,先在阴阳角、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聚氨酯涂膜加强层,厚1mm,涂刷完后立即粘贴聚酯布增强层,最后涂刷大面涂膜层。 c.第一遍涂膜施工:用橡胶刷板在基层表面均匀涂刷,厚度一致,涂刷量以0.6~0.8Kg/m2为宜。
d.第二遍涂膜施工:待第一遍涂膜固化后,进行第二遍聚氨酯涂刷。对平面的涂
5
刷应与第一遍涂刷的方向垂直,涂刷量与第一遍相同。
e. 纸胎油毡隔离层施工:第二遍涂膜固化后,进行敷设纸胎油毡隔离层。
6
4.5模板工程
4.5.1本工程主要结构尺寸统计如下:
序号 1 部 主梁截面尺寸 次梁截面尺寸 位 底板 (宽×高mm) (宽×高mm) 1400×1200 板 厚(mm) 1200 侧墙厚度(mm) 800 侧墙层高(mm) 1400×850; 1000×500; 2 楼板 850×1400; 1400×500; 400×450; 400×500; 450; 800 7540; 3 顶板 1000×2200; 1000 800 7560; 立方柱截面形式有:1000×1400、1000×1000。 4.5.2施工安排 4.5.2.1流水段划分
车站明挖段结构长度为22.1米,不划分流水段浇注。 4.5.2.2施工部署
车站顶板、楼板模板按二层数量配模。墙体模板采用6015、1218模板进行配模。
4.5.2.3施工准备 4.5.2.3.1技术准备
7
1、整体把握工程概况
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情况)、方案、找出模板工程中特殊部位。
2、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项目部工程部对劳务队伍进行方案、技术及安全交底,在模板进场施工前,准备把项目部、劳务队伍的技术人员召集在一起,就方案、现场施工的各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保证模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4.5.2.3.2生产准备
1、模板堆放: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所指定位置进行堆放,模板堆放处要搭设支架进行堆放。
2、测量放线:为保证梁板浇筑后能满足设计要求,支模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模板定位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项目部质检人员要对各部位模板放线定位逐一核实。
3、其它准备:施工前汇总平面模板需要材料计划,根据进度情况,分阶段提取,在材料使用上加强现场监督。
4、施工工具配备:施工工具配备有扳手、榔头、螺丝刀、电钻、电动曲线锯等;另外还需使用钢卷尺、水平尺等。 4.5.2.4模板体系选择
本工程模板配置的原则是为满足均衡流水的需要,保证各工序合理衔接,模板能够有效周转;同时综合考虑结构形式、工期、质量等各方面因素。具体选型如下。
模板体系选用表
序号 1 2 3 4 5 6 部位 底板 侧墙 盾构端侧墙 框架柱 中、顶板 梁 模板选型 利用现有围护结构桩 1218组合模板 6015组合模板 15mm竹胶板+100×100木方 15mm竹胶板+100×100木方 15mm竹胶板+100×150木方 支撑类型 900*300钢管支撑 900*300钢管支撑 钢管支撑加拉绳 900*600钢管支撑 600*600钢管支撑 8
7 洞口 12mm竹胶板+50×100木方 600*600钢管支撑 4.5.2.5脱模剂的选用
采用BT-20型模板漆,该漆涂膜坚硬,光亮丰满,耐水耐磨,防锈防腐,适用于对模板的保护及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严格的工程,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4.5.2.6模板设计
1、模板通用设计
模板配置要求面板对接必须硬拼缝,在墙顶部阴阳角、预留孔洞侧面拼缝处使用海绵条。楼板模板纵向拼缝搁置在背楞上。
2、底板模板设计
a、底板外侧模板直接利用已施工完的围护结构经过抹平处理后作为底板侧模。
b、侧墙导墙、楼层导墙高300mm,所有导墙、400×800倒角同底板和楼板一起浇筑混凝土,模板采用12mm竹胶板,做法示意见下图:
12mm竹胶板方木钢筋焊接在底板主筋上12mm竹胶板
4.5.2.7墙体模板设计
侧墙外侧利用现有围护桩结构面作为模板使用,内侧采用1218、6015模板进行拼装立模,支撑采用钢管支撑,支撑间距为900*900*300。
9
墙体模板图
4.5.2.8顶板、顶板梁、楼板、楼板梁模板设计
梁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做面板,用100×100木方作次龙骨(间距300mm,纵向布置,梁底加密至间距100mm),单排100×100木方作主龙骨(间距900mm横向布置)。本车站楼板、顶板均设纵梁,施工时支撑选用Φ48,t=3.5mm扣件式满堂红支架+可调U拖进行支撑。立杆纵横杆间距为900mm×900mm,横杆步距为1200mm,扫地杆距地面不大于0.3m,设对称剪刀撑,间距为3.0m。(设计计算附后)
可调托楼板结构混凝土12竹胶板次龙骨100×100方木@300主龙骨100×100方木@900可调托可调托
梁板板满堂红支架及模板图
10
4.5.2.9洞口模板
预留孔洞模板用50mm厚烘干板材制作,表面及两侧刨光,并在其表面安装12mm厚竹胶板。洞口模板角部用活动连接钢角模固定,为保证洞口角的方正,
活动连接钢角模采用10×12mm厚热轧等边角钢,具体如图。
主龙骨次龙骨钢管架12竹胶板铁钉防止下滑钢筋支撑棍、比梁宽小2mm,端部磨平次龙骨100×100方木焊钢筋头防止下滑竹胶板施工缝、高出模板20mm主龙骨可调顶托挤压海绵条、防止漏浆钢管架扣件支架外墙斜托处顶板支设图次龙骨主龙骨 顶板梁顶板支设图 11
18mm厚多层板阴角连接件50*100方木支撑50mm厚板材洞口模板支设图
4.5.2.10框架柱模板设计
本工程结构柱类型为方柱,方柱采用现场木模板进行加工。安装时按柱脚位置线定位,按设计要求调整标高,使其平整后,用钢钉固定,四个方向用揽风绳加固并调整垂直度,两垂直方向加斜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见下图:
柱模板
A100x100木方18mm竹胶板100x100木方柱箍@60cmA柱箍900预埋Φ20钢筋钢管支撑拉绳200600截面尺寸:900x11001100A-A方柱模板图4.5.3模板的加工
4.5.3.1模板加工的要求,主要技术参数及质量标准
模板制作,应保证规格尺寸准确,棱、角平直光洁。切割边角应刨光并涂刷模板封边漆,面板拼缝应严密、面层平整,节点、背肋设置符合模板设计要求,木方要用压刨刨平,厚度一致。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尺寸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组装时,面板拼缝背面要加木方,以防漏浆,并保持模板整体性。拼装的具体精度要求见下表:
12
序号 1 2 3 4 5 项目 两块模板之间的拼缝 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 模板平整度 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对角 ≤1.0 ≤1.0 ≤4 +2 -5 允许偏差(mm) ≤5.0(≤对角线边长的1/1000) 4.4.3.2模板加工的管理与验收
1、在模板加工前,向木工班组进行模板配板技术交底,并发给模板配板图和加工质量标准。
2、严格按照图纸来加工,发现问题立即向工程技术部汇报,提出合理建议由技术部门下文整改。
3、管理人员每天到木工车间巡回检查,发现问题现场整改。 4、加工完一批或一段模板需质检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对于模板加工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执行。 4.5.4模板的安装 4.5.4.1现场准备
1、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设置模板及其它材料的堆放场地。
2、模板及配件检查:按施工所需的模板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检查、维护或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3、模板表面先涂刷脱模剂,刷前必须把模板上的水泥、污迹清理干净,现场设置专人负责维修模板和涂刷脱模剂,并提供专用清理工具:扁铲、拖把、钢丝刷、棉丝。
4、安装放线:模板安装前先测放控制线网和模板控制线。根据平面控制轴线网,在防水保护层或楼板上放出墙、柱边线和检查控制线,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主筋上部标出标高控制点。
5、找平:沿墙、柱皮(模板内皮)线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带,以保证模板位置准确,防止烂根、漏浆。
6、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必须凿毛处理,将混凝土表面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剔除至密实混凝土。
13
7、在梁端部、柱根角部,剪力墙转角处留置清扫口,顶板浇筑前将模板、钢筋上的杂物用大吸尘器清理干净。
8、上道工序(钢筋、水电安装、预留洞口等)验收完毕,签字齐全。 4.5.4.2墙体模板安装
1、工艺流程
弹出外墙边线→钢筋绑扎并验收完毕→合外墙的内侧模板→安装临时支撑钢管→安装压梁钢管→通过套筒螺栓将地脚螺栓与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模板垂直度→搭设操作平台→对地脚螺栓与连接进行检查→验收合格→浇筑砼
2、模板及钢管支架安装
(1)墙体模板的吊运、安装应以配模图为准,有序进行,对号入座,以保证模板位置准确,接缝严密、平整。
(2)模板的安装就位应按先角模、再安装墙模。
(3)合外墙模板时,为防止模板下口漏浆,可用砂浆对模板下口进行封堵。 (4)需由两个及以上单侧支架组装使用时,应先在材料堆放场地装配好,然后由塔吊吊至现场。 4.5.4.3框架柱安装
1、工艺流程
立柱模板、临时固定→加柱箍→加钢管支撑→校正模板(垂直度、轴线位置、截面尺寸、对角线方正)→紧固钢管支撑
2、柱模板安装
(1)柱支模前,首先对轴线、边线、模板外控线进行复查,防止偏差。 (2)成排柱子先立长向两端的柱模板,校正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再立中间柱模板。
(3)组拼:先将柱子四面模板就位,校正调整好对角线,用柱箍固定。 (4)支撑:在柱模安装完后四面设钢管支撑,每面两根,与地面夹角成45°~60°,并与地面预埋件拉结固定,埋件与柱高3/4柱高。 (5)柱模安装完后,吊线检查四角的垂直度。 (6)柱模上口加设钢筋定位箍定位柱主筋。 4.5.4.4梁模板安装
14
1、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弹板下控制线→支设支撑体系→安方纵横向龙骨→铺设梁底模板→调整水平及起拱→钢筋绑扎→安装侧模
2、梁模板安装
(1)按以放出楼层轴线和标高线,在柱、墙上放出轴线和1米水平控制线,轴线需引至梁底部。
(2)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保证梁底标高和接头截面尺寸正确,支撑牢固。 (3)梁在支模过程中,拉水平通线,保证梁尺寸、位置准确,并通过钢筋上的结构50cm水平控制线校合梁底标高。梁跨度≥4m时,梁底中部按要求起拱3‰。 (4)安装梁侧模板,并与楼板模板连成一体,通过调整钢管支撑的角度保证侧模的垂直度。
(5)梁高大于600mm时在梁中加设对拉螺栓,螺栓间距450mm设一道,水平间距700mm。
(6)每根梁底模的端头设置清扫口,距梁端300mm。 4.5.4.5顶板模板安装
1、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弹板下控制线→立钢管支撑、纵横钢管→固定支撑、安放支托→调整平整度→在支撑上按房间横向安放主龙骨→安放次龙骨→铺设竹胶板→→调整水平及起拱→钢筋绑扎隐检及混凝土浇筑
2、板模板安装
(1)依据图纸标高在钢筋上返出本楼层结构50cm标高线并用红漆涂成标记,支模时以此作为控制顶板模板的标高的依据。
(2)腹膜多层板采用硬拼缝,接缝处要严密,多层板与墙体砼间加贴海绵条,以保证接缝处严密不漏浆。
(3)以每跨为单位立支撑杆,安装横杆,立杆间距900mm×900mm。上下层立杆垂直对齐。立杆底部垫短木方,长度不小于400mm。
(4)以每层的+50cm线为基准,在所支撑模板的开间内拉出纵横及交叉水平线检查标高。
(5)以每层标高为依据,以+50cmm水平标高线为基准调整支撑立杆高度,并
15
在支托上沿短向安放、固定主龙骨两根钢管,间距900mm。
(6)在主龙骨上铺设100×100木方作为顶板的次龙骨,木方间距300mm(中到中),接头相互错开。
(7)在次龙骨上按已排好的拼模顺序依次铺设多层板,铺设时模板接头要平整,无高低差。
(8)模板铺设完成后按+50cm水平线精确调整其标高,当板跨度≥4m时,从四周向中间起拱3‰。
(9)在与顶板接触的墙上贴海绵条,防止漏浆,保证顶板与墙的阴角处观感效果。
(10)梁、板模的支撑在安装上层梁、板底模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上层荷载。 4.5.5模板的拆除 4.5.5.1拆除的顺序
遵循先支后拆,自上而下,先非承重墙后承重墙的原则。 4.5.5.2模板的拆除
1、常温下,拆模时墙、柱、梁侧模板混凝土强度必须保证拆模时砼棱角不被损坏,表面不出现粘模现象。
2、板、梁底模混凝土强度达到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底模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2 板 >2,≤8 >8 ≤8 梁 >8 悬臂构件 - ≥100 ≥100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注支标准值的百分率(%) ≥50 ≥75 ≥100 ≥75 3、冬施期间墙、柱拆模时砼强度要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墙体模板在有保温措施情况下,砼强度达到1MP后可松动螺栓,达到4MP后方可拆除。
16
4、门洞口的模板拆除时,孔洞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周围不发生裂缝后方可拆除。
5、拆模时混凝土的强度合拆模时间必须以同条件试块压单为依据。在满足条件后,由模板工长填写拆模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模。 4.5.6模板允许偏差及质量要求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项 目 轴线位移 柱、墙、梁 允许偏差值(mm) 3 ±3 ±5 尺 量 柱、墙、梁 层高不大于5m 大于5m ±3 3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5 2 2 2 2 2 2 拉线、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移 10 预留孔洞 尺寸 中心线位移 11 门窗洞口 宽、高 对角线 中心线位移 12
插 筋 外露长度 +10、0 +5,-0 3 ±5 6 5 尺量 拉线、尺量 +5,-0 5 拉线、尺量 尺 量 靠尺、塞尺 方尺、塞尺 线尺 拉线、尺量 检查方法 尺 量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底模上表面标高 截面模内尺寸 层高垂直度 基 础 相邻两板面 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阴阳角 顺直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方正 17
4.5.7 安全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
(1)模板堆放场地要坚实平整、排水流畅、不得积水。
(2)模板要划出专门堆放区,场区内的大模板应按规格、型号分区堆放,并要设立明确的标志,非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模板堆放场,不得在大模板下休息、乘凉。
(3)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4)模板存放时应随时将自稳角调整好,面对面放置防止倾倒,板面倾角为75°。作业的通道(板底间距不少于60cm)。角模和其他配套模板应放在专用堆放架上,或者平卧堆放,严禁靠放到大模板或其他构件上,以防下滑倾翻伤人。 (5)模板起吊前,应将倒链位置调整适当,并检查吊装用绳索、卡具及每块模板上的吊环是否牢固可靠,然后将吊钩挂好,拆除一切临时支撑,稳起稳吊,禁止在不挂钩的情况下拆除大模板,严禁用人力搬动模板。吊运过程中,严防模板大幅度摆动或碰倒其他模板。
(6)模板组装或拆除时,指挥拆除和挂钩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方可操作,严禁任何人员随模板起吊。安装外模板的操作人员应带安全带。
(7)模板安装就位后,为便于浇捣砼,两道墙模板平台间应搭设临时走道。 (8)安装时,里外角模和临时摘挂的面板与大模板必须连牢固,防止脱开和断裂坠落。
4.5.8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书 1、概况
砼最大浇筑高度为7.14m,单侧支架间距900mm,支架高7.14m。 以下条件为施工方提供:砼重力密度:25 kN/m3;砼入模温度:20°;砼浇筑速度:2m/h;掺缓凝剂;泵送砼,砼坍落度不小于100。 2、侧压力计算
按《施工手册》,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取其中的较小值: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18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6.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7.14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为 53.544 kN/m2、171.360 kN/m2,取较小值53.544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53.544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6.000 kN/m2。
3、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按规范规定,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抗弯强度验算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19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3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53.54×0.60×0.85=32.769kN/m,其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6.00×0.60×0.85=4.284kN/m;
q = q1 + q2 =32.769+4.284=37.053 kN/m;
面板的最大弯距:M =0.1×37.053×300.0×300.0= 3.33×10^5N.mm;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 σ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600×5.0×5.0/6=2.50×103 mm3;
f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205.0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 = M/W = 3.33×10^5 / 2.50×10^3 = 133.391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133.391N/mm2 小于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满足要求! 2).抗剪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20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30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53.54×0.60×0.85=32.769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6.00×0.60×0.85=4.284kN/m;
q = q1 + q2 =32.769+4.284=37.053 kN/m; 面板的最大剪力:∨ = 0.6×37.053×300.0 = 6669.527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其中, Τ--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N/mm2);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 6669.527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 = 60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5.0mm ;
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 = 205.000 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 =3×6669.527/(2×600×5.0)=3.335N/mm2;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00.000N/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3.335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00.00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根据规范,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 = 53.54×0.60 = 32.13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 l = 300.00mm;
21
E--面板的弹性模量: E = 210000.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 60.00×0.50×0.50×0.50/12=0.63cm4;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ω] = 1.5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ω =
0.677×32.13×300.00^4/(100×210000.00×6.25×103) = 1.342 mm;满足要求。 4)侧墙顶杆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N – 顶杆所受压力;
A --顶杆所受压力的有效面积 (mm2);
f --顶杆所受的压力设计值,取205.000 N/mm2; [N] = 15 kN(脚手架设计荷载,已考虑脚手架失稳问题); N =53.544×0.300×0.900 = 14.4 kN。 满足设计要求! 5)顶板立杆验算
其中 N – 立杆所受压力;
A --立杆所受压力的有效面积 (mm2);
f --立杆所受的压力设计值,取205.000 N/mm2; [N] = 2.05×105×4.89×10-4=100.25 kN i=(d2-d12)1/2/4=(482-422)1/2/4=15.9mm λ=1200/15.9=75.5 查表折减系数为ψ=0.75 按照长细比计算[N]=100.25*0.75=75.2kN N =30×0.900×0.900 = 24.3kN。 满足设计要求!
4.6钢筋工程
4.6.1原材要求
22
(1)车站主体结构所使用的Ⅰ级和Ⅱ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严禁带有颗粒状或鳞片状老化锈蚀的钢筋进场,进场的钢筋应分类、分批堆放,严禁混乱堆放。 4.6.2钢筋加工
(1)本工程钢筋加工前,由钢筋主管按设计施工图和规范要求编制钢筋下料单,经过审核无误后,按复核料单制作。
(2)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油渍、漆污、浮皮和铁锈在使用前应清除干净。在焊接处的水锈在焊接前应清除干净。
(3)钢筋切断和弯曲时要注意长度的准确,加工时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如遇有死弯时,应将其切除。
(4)钢筋级别、钢号和直径须符合设计要求,需代换钢筋时,必须经设计人员、监理认可。
(5)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弯折,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
(6)箍筋钢筋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Ⅰ级钢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7)钢筋弯曲成型,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用锤击或尖角弯折。弯曲后,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弯曲不得有裂缝,对与Ⅱ级钢筋不得反复弯曲。
(8)钢筋堆放及加工场地防雨雪、排水设施达到要求,避免水浸现象发生。 (9)钢筋加工成半成品后,要按类别、直径、使用部位挂好标志牌,分类堆放整齐。并作好防锈工作。设专人负责。 (10)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见下表
23
项目调直后局部弯曲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尺寸弯起点位置弯起高度弯起角度钢筋宽度箍筋宽和高
4.6.3钢筋安装 4.6.3.1钢筋安装
允许偏差(mm)D/4±10±100,-102°±10‘+5,一10(1)钢筋安装前必须学习图纸,明确钢筋的形状及各个细部的尺寸,确定各类结构的安装程序;核对钢筋配料单和料牌,核对钢筋半成品的钢号、形状、直径和规格数是量否正确,有无错配、漏配及变形,如有此情况,及时整修、增补。 (2)安装接头保证搭接长度不小于35d搭接时,中间和两端共安装三处,并必须单独安装后,再和交叉钢筋安装。所有钢筋焊接接头均应按规范错开,对于多层钢筋,应在层间设置足够的撑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防止浇注混凝土时钢筋骨架错位和变形。
(3)钢筋按结构要求,分层、分批进行安装,各受力钢筋的安装接头位置相互错开,从任一安装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有安装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4)钢筋施工时应对防杂散电流的钢筋接成网状闭合回路。节段施工处对其进行标识,所有防杂散电流的钢筋焊接不得漏焊和没焊。
(5)钢筋施工时,应对预埋件的安装位置、稳固程度作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 (6)主筋之间或双向受力钢筋交叉点应全部安装,箍筋拐角处与主筋交叉点应全部安装,平直部分与主筋交叉点可间隔安装,安装方向成八字形。柱、墙立筋与水平主筋交叉点必须安装牢固。
(7)钢筋安装必须牢固稳定,不得变形松脱和开焊。变形缝处主筋和分布筋
24
均不得触及止水带和填缝板。
(8)钢筋安装时,用无水纺布或移动式板对侧墙柔性防水层进行保护防止破坏防水板。
(9)钢筋施工完毕后,对每个结构迎水面预留出设计所需保护厚度,以满足结构的设计受力和防水要求。 (10)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表4 表4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项目 箍筋间距 主筋间距 列间距 层间距 允许偏差(mm) ±10 ±10 ±5 ±10 ±5 钢筋弯起点位置 受力钢筋保护层 4.6.3.2特殊部位钢筋安装 (1)底板、底梁钢筋安装
①底板、底梁钢筋在垫层施作好后进行。底板先安装底层钢筋,后安装上层钢筋,上下两层之间用Φ18钢筋作支架,其间距1000*1000mm,以确保两层钢筋网片之间的间距符合图纸要求,下层钢筋的垫块按设计的砼等级制作。底梁和底板钢筋安装同步,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梁与板钢筋相以位置准确。
②在安装底板钢筋后,在底板上欲留侧墙及柱插筋,侧墙钢筋超出底板面50cm后留接头,钢筋接头形式按设计要求留设,并错开布置。侧墙及柱钢筋用拉筋支撑加固,避免歪斜。
(2)中板和顶板,中梁和顶梁钢筋安装
中板和顶板,中梁和顶梁钢筋在模板安装并检查合格后进行安装,安装方法同底板底梁钢筋安装。
板底钢筋:短跨方向的钢筋布置在下,长跨方向的钢筋布置在上。 底板钢筋:短跨方向的钢筋布置在上,长跨方向的钢筋布置在下。 (3)中柱钢筋安装
25
中柱钢筋有两次接头,第一次为站台层与底板处的连接,第二次为站厅层与站台层处连接,接头形式采用机械连接。施工时,必须保证钢筋连接质量和钢筋安装尺寸正确。 (4)侧墙钢筋安装
侧墙钢筋有两次接头,第一次为下二层侧墙钢筋和底板墙插筋相接。侧墙双层钢筋之间用φ12拉钩间距1000×1000mm错开布置作支撑以固定间距,以防钢筋向内变形,并且可以作为支设模板时固定截面尺寸用。侧墙钢筋外垫水泥砂浆垫块作保护层,保护层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而定。 (5)安装质量控制
钢筋的交叉点用铁丝全部安装牢固,至少不得少于90%。钢筋安装接头搭接长度及误差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且铁丝扎头进入墙内,以免浸入保护层。 4.6.3.3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技术措施
由于本工程施工对钢筋施工的特殊要求,同时本站出入口风道多,与主体结构接口处等无法采用甩筋及焊接也无作业空间时,采用机械连接。本工程钢筋机械连接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方式,以下为钢筋直螺纹连接要求。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钢筋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力学性能检验报告,所有检测结果,均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和技术要求。连接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一般为低合金钢或优质炭素合金钢,其抗拉承载力标准应大于或等于被连接钢筋的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2倍,套筒表面要注意 连接钢筋的直径和型号,在运输、储藏的过程中,要防止锈蚀和沾污。 施工放样
在进行施工放样时,接头位置要布置在受力较小的区段,临近钢筋接头要适当错开,以便操作,防止在钢筋密集区段,造成连接套筒间横向距离难于满足大于25mm的要求。 主要施工方法 工艺流程
预接:钢筋端面平头 剥助滚压螺纹 丝头质量检验 利用套
26
筒连接 接头检验。 现场连接:钢筋就位 拧下钢筋保护帽和套筒保护帽 接头拧紧
作标记 施工质量检验。 钢筋丝头加工
按钢筋规格所需的调整好滚丝头内孔最小尺寸。
按钢筋规格更换涨环刀,并按规定的丝头加工尺寸调整好剥肋直径尺寸。 调整剥肋挡块及滚压行程开关位置,保证剥肋及滚压螺为行程螺纹的长度符合丝头加工尺寸的规定。 技术要求
钢筋丝头加工完成、检验合格后,要用专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或连接套筒对钢筋丝头进行保护,以防螺纹在钢筋搬运或运输过程中被损坏或污染。 使用管钳对钢筋接头拧紧时,只要两根连接钢筋不漏丝,或者漏半为宜。 钢筋端部平头最好使用台式砂轮片切割机进行切割。 连接钢筋注意事项
a、钢筋丝线检验合格后应保持洁净无损伤。 b、所连钢筋规格必须与连接套筒规格一致。
c、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从一端往另一端依次连接,不得从两头往中间或中间往两端连接。
d、连接钢筋时,一定要先将待连接钢筋丝头拧入同规格的连接套筒之后,再用管钳拧紧钢筋接头;连接成型后用红油漆作出标记,以防遗漏。 ⑤钢筋连接质量检查
检查接头外观质量应无完整丝扣外露,钢筋与连接套之间无间隙。如发现一个完整丝扣外露,应重新拧紧。
按照规范要求抽检钢筋连接接头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
4.7混凝土工程
(1)商品砼验收
①运送到浇注地点的每辆砼运输车必须有配料单,砼使用部位及性能的相关资料。
27
②商品砼到达施工现场后由监理工程师、试验工程师、质检工程师联合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进入浇注工作面。
③对到现场的每一车商品砼都有要进行数量、坍落度、和易性、出机时间、运输时间及砼温度检查,若不能满足要求,不能用于结构中。 (2)混凝土的浇筑 ①砼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做到班前交底明确施工方案,对浇筑的起点及浇筑的时展方向应做到心中有数。
对所有机具进行检查和试运转,有专人管理和值班,保证人力、机械、材料均能满足浇筑速度的要求。
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检查。应确保尺寸正确、强度、刚度、稳定性及严密性均满足要求。同时,应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
对钢筋及预埋件进行检验。检查钢筋的级别、直径、位置、排列方式及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认真作好隐蔽工程记录。 ②砼的浇筑高度
砼自高处倾落的自由倾浇高度,即从料斗、溜槽、串筒等卸料口倾落入模板的高度,不应超过2m。 ③砼浇筑的间歇时间
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如确因特殊原因导致两层砼间的间歇浇筑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其间歇层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④砼振捣
采用平板振动器(用于板)和插入式振捣器(用于柱、墙、梁等)。本工程防水要求严,尤其注意结构自防水,砼振捣按照以下要求: a、砼振捣手必须是有经验的技工,保证不漏振和过振。
b、振捣与浇筑同时进行,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同。插点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移动间距不应大于振动半径的1.5倍,不能碰撞钢筋和预埋件。 C、如纵横交错处钢筋很多,很密,在顶部无法下棒,必须从侧面入棒逐层振捣密实,每棒插点不大于25cm,保证每个棒点间距能全部振捣密实。 d、侧墙振捣要掌握好时间,振捣时间在10~30秒,以砼表面呈水平不显著下
28
沉,不出气泡,表面泛灰浆为准。且每棒要插入下部砼不少于50mm,振捣棒要在墙中插入,不准靠墙放置,振捣棒须与模板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5~10cm,防止振跑墙模。
e、面积大,振捣时要特别注意每棒的插点位置,不能距离大远,防止漏振,每棒距30cm为宜。
f、式捣式棒振实后,再在板面上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平板振捣器移动要缓慢(约10米/分钟),保证砼表面密实性。
g、浇筑完后,用木抹子搓平,在表面终凝前,再用铁抹子进行二次抹压,消除砼表面塑性收缩裂缝。 (3)砼的养护
砼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加以覆盖浇水,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允许浇水养护,改用薄膜覆盖,防止水分散发。底板、中板、顶板砼采用蓄水养护,侧墙、柱砼未拆模前,对模板浇水进行养护,拆模后满挂麻袋片,浇水养护。防水外墙保证不少于14天的浇水养护;其余结构砼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4)砼的拆模
①拆模顺序一般应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拆除方案。
②承重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执行。
③不重要的侧模板应在保证砼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五、施工保证措施
五、施工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措施
5.1.1技术保证措施
(1)开工前,按照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规定,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划分,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现场质量检查、质量验收资料安划分的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归纳收集,内容客观、具体、完整、真实、有效,字迹清晰, 可追溯性,各方签字齐全。由施工技术、质检、测试人员或施工负责
29
人按时收集记录并保存,确保本工程全过程记录齐全。
(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严格执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使施工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认真熟悉施工图纸,深入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吃透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施工人员严格掌握施工标准、质量检查及验收标准和工艺要求,并及时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期间,技术人员要跟班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及时解决。
(3)分向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示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和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4)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实行工区自检、项目经理部复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隐蔽。 (5)按规定随时将材料及工程质量的检验与试验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采用质量动态管理办法,随时将检测结果、取样地址、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员姓名、试验结果,及合格与否的评定意见输入计算机,建立工程数量数据库,并将各项试验结果逐日绘制工程质量指标管理图,同时随施工的进展分阶段绘制施工质量直方图和正态分布曲线,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6)经理部、各工区设专职质检工程师、班组设兼职质检员,保证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质检工程师有质量否决权,发现违背施工程序、不按设计图、规范及技术交底施工,使用材料、半成品及设备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有权制止,必要时下停工令,限期整改并有权进行处罚,杜绝半成品或不合格成品。
(7)制定实施性施工计划的同时,编制详细的质量保证措施,没有质量保证措施不许开工。质量保证体系措施不完善或没有落实的应停工整顿,达到要求后再继续施工。
(8)严格施工纪律,把好工序质量关,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否则出现质量问题由下道工序的班组负责。对工艺流程的每一步工作认真进行检查,使施工规范化。
(9)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设好护桩,施工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认真进行交接班,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
30
(10)施工所用的各种计量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标定,确保计量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严格计量施工。
(11)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结构配件及建筑设备等,除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外,尚须对其规格、数量、型号、标准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凡涉及安全、功能的产品,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范围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使用。 5.1.2技术管理措施
(1)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包括测量员、资料员在内的技术管理体系。 (2)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规范,制定安全、合理、经济的技术方案指导施工。 (3)深入现场,在施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对施工中的特殊部位及难点、重点、关键点编写施工技术措施。 (5)所有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公司总工程师及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后,再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对施工组织设计予以补充和完善。 (6)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批准后,立即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对关键部位予以重点交底。
(7)在施工过程中,各单项工程的关键工序、技术重点,由技术人员现场交底,随班作业,不但要交到施工对,还应交到班组及个人,做到人人对技术要点清楚,个个对技术要点明白,并且严格做好现场签证工作。
(8)图纸到项目部后,组织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对提出的问题予以汇总,并在设计交底会上提出,得到答复后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交底。 (9)施工中遇到的设计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联系。
(10)积极与设计单位联系,优化设计方案,使之更符合工地实际情况。 (11)随着工程的开展,根据要求,确定所需资料的全部内容,在工程施工中进行认真的收集、填写、整理。
(12)工程部时刻掌握工程进度情况,整理好相应的资料和报表,并及时报送监理、建设单位所需资料。
(13)施工结束后,根据要求将资料装订成册,并做到竣工资料正确、齐全、真实。
5.1.3结构防水渗漏保证措施
31
(1)建立专业防水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首的防水施工作业组织管理机构和专业的防水组,由防水施工技术负责人专职负责,项目总工程师和质检工程师对每道工序进行检查、监督。
(2)实行旁站管理和验收制度
防水工程质量检查严格执行“三检”和旁站监理制度。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做好记录。在经过自检、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签认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保证防水卷才施工质量
加强防水卷才铺设、安装钢筋、浇注砼时的保护,保证防水卷才施工质量。 (4)砼结构自防水控制措施
砼结构自防水是最重要环节,施工时按图纸要求,选用相应等级的防水砼,必要时,可采用防腐、抗裂高性能砼。
结构自防水体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保证砼的防裂、抗裂、防腐抗渗达到预期效果。
(5)防水层防渗漏保证措施
①防水层的原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以及现场取样复检报告,其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用于防水工程施工。 ②卷材防水层在施工缝、穿墙管周围等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③卷材防水层的基面应牢固,表面洁净、整平,保证防水卷材铺设过程中不被钢筋头、碎石等扎破。
(6)变形缝、施工缝防渗漏保证措施
①变形缝的止水带、止水条、填充材料的性能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②分次浇注砼时,应清除原砼表面的浮浆及脆弱表层,对砼表面进行凿毛,漏出粗骨料,使其表面呈凹凸不平状,用高压水冲洗表层,彻底清扫原砼表面的泥土、松散骨料及杂物,让砼表面充分吸水、湿润。
③变形缝的止水带安装应顺直、密贴,安装位置和方法正确。砼浇注时止水
32
带内外侧应均匀,水平灌注,捣固密实,保证止水带与砼牢固结合,接触止水带处的砼不应出现粗骨料集中或漏振现象。
④施工缝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应直接粘贴在施工缝界面砼内,使之与砼紧密接触。
5.1.4成品保护措施
(1)着重点在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按正确的施工流程组织施工,防止下道工序损坏或污染上道工序成品。二次衬砌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进行,以防止土体沉降引起二衬砼开裂。 (2)关键在对防水工程的保护
①在铺设防水板前先施作垫层,垫层必须平整;铺设防水板时将垫层清理干净,防水板下不得有块状物及尖锐物件,防止扎伤防水板;防水板搭接按设计规范要求施作,搭接牢固。
②安装钢筋时要注意保护板,钢筋头作保护措施,防止戳穿防水板。 ③止水带就位准确、安装牢固,模板的端板做成厢形,在浇注一侧砼时保护止水带的另一侧翼不受到破坏。
④严禁穿带钉的鞋在防水板上或未上强度的砼保护层上走动,加强现场管理,严禁人为破坏。(3)保证技术间隙质量,严格施工工艺 ①砼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时方可拆模,以免影响施工质量。
②砼浇注前,对预埋件作一次全面的检查测试,不合格者予以纠正,以保证位置准确,埋设坚固。
③对已埋好的预埋件采取保护措施,发现损坏及时补救,对责任着给以罚款处理。
(4)强化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避免因故意、无知及技能欠缺人为对成品的破坏
①搬运成品、半成品,要轻拿轻放,防止变形及破坏放水板。
②加工完好的钢筋网、钢格栅等半成品分类标识,存放于棚内固定的支架上,以防锈蚀和损坏。
③吊车起吊物件时,要有专人指挥,指挥信号应明确。 (5)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落实成品保护责任区
33
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和文明施工的成品保护工作,定期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成品保护教育,提高职工自觉保护成品的质量意识。
②成品保护不只是对已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而更重要的是对每道工序的成品进行保护,在进行下道工序之前,必须对上道工序的成品进行检查验收,若验收不合格,严禁下道工序作业。
③编制现场管理和保护实施细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工序间互相干扰,凡下一道工序对上道工序产生损伤或污染的,要对上道工序采取护、包、盖、封等措施进行保护。
④凡在成品或半成品区域施工或装卸运输,要设专人管理,防止被撞或被刮。经常进行成品保护检查,发现被撞、损坏、污染的成品或半成品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处理,对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
⑤现场的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能入库的入库,不能入库的要用蓬布遮盖,并进行支垫,防止雨淋、日晒和受潮。
⑥提倡文明作业,严禁野蛮施工,对野蛮施工的行为要进行制止,经发现不论是否造成成品损坏,都要给予经济处罚。 (6)钢筋砼保护措施
①钢筋砼浇注前,对安装好的钢筋妥善保护,保持其整体性,防止行人踩踏使钢筋弯折和间距发生变化。
②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棱角,防止模板损伤或变形。
③浇注完砼及时设置围挡,防止上人踩踏,并及时洒水养护。
5.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2.1模板脚手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架设工具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技术规定要求,自行加工的架设工具必需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确保脚手架具有稳定的结构足够的承载力,构造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编制脚手架施工施工方案,制定具体安全保护措施,架设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34
(4)严格控制使用荷载,确保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5)采取二次检查脚手架的方法,消除安全隐患,保证脚手架安全、可靠。 (6)搭设脚手架必须按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杜绝违规操作,并有专职安全员负责检查、监督。 5.2.2消防措施
(1)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对职工消防的培训,未经教育培训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2)施工场地布置时明确留出宽度不小于3.5米的消防车道,并保证其畅通,禁止在临时消防车道上堆物,堆料或挤占临时车道。
(3)配齐现场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要害部位配备不小于4具的灭火器,要明显的防火标志,设专人监督检查,经常维护、保养,保证灭火器材灵敏有效。 (4)施工现场消火栓合理布局,消火栓处昼夜设有明显标志,配备足够的水龙带周围3米内不得存放物品。
(5)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不得在施工区域内设置宿舍,生活区设置必须符合消防管理规定。
(6)重点部位(危险仓库,木工间等)必须建立有关规定,制定严格的防火措施,指定专人管理,落实责任。按要求设置警告标志,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 (7)把防水层及木质模板施工例为防火的控制重点。施工现场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临时用电必须安装过载保护装置,电闸箱内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严禁超负荷使用电气设备。
(8)建立动用明火审批制,按规定分级别,明确审批手续,并用监护措施。焊割作业应严格执行“十不烧”规章制度。动火必须具有“二证一器一监护”才能进行,非点仓库及宿舍,明确明火手续,并有监护措施。 5.2.3施工机械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现场实施机械安全管理及安装验收制度,使用的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备,在投入使用前,应按规定的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验收,确认机械状况良好安全运行的,才准投入使用。
(2)使用期间,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35
并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3)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不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械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4)所有机械均应分别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挂牌上墙。 (5)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6)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7)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5.3文明施工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文明施工管理小组长依照“文明施工评分标准”规章制度,在工程建设中途及末尾进行总结和考核,结合文明班组、文明职工的评比进行考核,并将平时的检查情况和奖金发放结合起来。
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保持运行整洁,机容正常。
施工工地安排专人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的飞扬。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定期洒水清扫,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施工区域或危险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通道,并定期组织专人检查。
施工现场合理设置出入口,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出入口设置符合标准和规范的运输车辆冲洗的排水设备。施工道路出入口和交叉口设置交通指令标志,夜间设置示警灯及照明灯,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暴雨、大雪季节安排专人值班。 施工现场设置以排水沟、集水池和污水处理场为主的临时排水系统,施工废水经排水沟引流、集水池沉淀和污水处理场处理后,方可排到市政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落实“防洪”措施,配备相关器材和值班人员,做好防范工作。 设立专职的“环境保洁岗”,负责检查,清除出场车辆上的污泥,清扫受污染的马路,做好工地内外的环境保洁工作。
36
施工现场人员挂牌,持证上岗;炊事员有健康合格证;施工人员穿戴统一的工作服。
做到两个“同步”,实行“三个结合”。即文明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案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和文明施工检查相结合;监督检查与奖罚制度相结合;项部自查与抽查、班组互检相结合。
在施工生产和生活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行为教育,做到管理程序化,作业标准化。
5.4环境保护
施工阶段环境保护措施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场地噪声控制标准确性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要求执行,确保离开施工作业区边界30m处噪音小于70dB,撞击噪音最大不超过90dB,值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在各施工阶段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工法,优先选用先进的环保机械,控制施工噪音,使其对居民的干扰降到规定标准。
施工机械或其它施工活动造成的噪声超标造成环境污染,除抢险施工外,其它施工作业时间限制在六时到十二时和士四时至二十二时。
施工现场的电锯、电刨、搅拌机、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在远离居民区一侧,以减少噪声污染。
承担夜间材料运输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禁止鸣笛,装卸材料时轻拿轻放,最低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禁止施工人员在居民区附近和夜间施工时高声喧哗,避免人为的噪声扰民。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场地及道路进行硬化及绿化,并适时洒水,做到不泥泞、不扬尘。土、石、砂、水泥等材料运输和堆放进行遮盖,减少空气、环境的污染。 严禁垃圾乱倒、乱卸。施工现场设密闭式垃圾站,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按规定分开集中收集,生活垃圾每班清理、每日清运。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乱扔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
37
施工垃圾清运采用封闭式专用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前提前适量洒水,同时建立登记制度,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 优先选用电动机械,尽量减少内燃机械对空气的污染。
水污染控制措施
在施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根据施工场地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水方式。 现场存度油料的库房,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
在工作场地内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净化,并用于洒水降尘。 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强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生活区设置化粪设备,不得直接排入施工场地外,以免污染周边地区水资源。 泥浆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
在工作场地内设置沉淀池,对施工中产生的废泥浆进行沉淀过滤后排入市政管网。
制定泥浆和废渣的处理、处理方案,废泥浆和淤泥使用专门的车辆运输,防止遗洒、污染路面。
施工场地内无废弃混凝土和泥浆,运输道路和操作面落地料及时清理。混凝土、砂浆倒运时采取防撒落措施。
六、应急预案
6.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发生火灾先判明起火部位、燃烧的物质,并迅速报警。
在消防队到达之前,灭火人员可以采取断开电源,撤离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的办法控制火势蔓延,根据起火物质,使用相关的灭火工具。
灭火现场要专人统一指挥,防止混乱,灭火过程中应防止中毒、倒塌、坠落等事故发生。
38
消防队到达后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和配合消防工作,力争将灾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6.2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有人触电时,抢救者事先要立刻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拨插头),如触电距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或干燥木柄铁锹、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绝缘物如木板、木棍等不导电材料拉开触电者或者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线和触电人,以防止解救的人再次触电。 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触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的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或打120)到现场诊治。
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跳还在跳动,尽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
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跳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急救。 抢救过程中尽快将事故情况向项目部应急小组汇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到达事故现场指挥抢救,根据事故情况大小向上级主管部门、安检、公安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填写安全事故报告书。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