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04-22 来源:步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覃志运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3年第03期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几年来,很多省市的高考题目都涉及对联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将对联引入语文课堂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下面谈谈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运用。 一、对联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基础知识中的语法教学有些枯燥,如运用对联来教学,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对联要求上下联虚实相对,词性相对,对仗工整。在学习词性词组的类型中,就可以运用对联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比如,对联“几根傲骨头,撑拼天地;两个饿肚皮,包罗古今”,上下联的词性相同,“几根”和“两个”是数量词,“傲”和“饿”是形容词,“骨头”和“肚皮”是名词,“撑拼”和“包罗”是动词,“天地”和“古今”是名词且是并列短语,“几根傲骨头”“两个饿肚皮”是偏正短语,“撑拼天地”“包罗古今”是动宾短语。又如,学习词类活用时,用对联“木匠做枷枷木匠,书生写状状书生”进行教学。上联的第一个“枷”是名词,是“木枷”;第二个“枷”是动词,是“戴”的意思,名词活用为动词。下联的第一个“状”是名词,是“状纸”;第二个“状”是动词,是“告状”的意思,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样运用一些有趣的对联融入教学中,可以将枯燥的语法教学生动化、趣味化。

对联熔修辞、逻辑于一炉,在讲解修辞时,可用对联进行教学。“岩山青松,伸出龙头望月;园中嫩笋,摆开凤尾朝天”,让我们领略了比喻的生动形象、贴切逼真,富有情趣;“吸来江水煮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让我们领会了夸张的魅力;从“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我们明白了顶针的用法;从“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我们体会了叠字的神奇;从“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我们感受到了谐音的深意。用这些经典的联句来作例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对联在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引入对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如在教学《勾践灭吴》时,可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调动学生的情绪。在教学《〈呐喊〉自序》、《祝福》时,用“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导入,既增加了课外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课文时,可以紧扣课文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对联学习,使课堂听、说、读、写有效地相结合,利用对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项链》时,我就要求学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用一副对联来对课文进行总结。经过讨论,学生得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十年青春皆为赔偿假项链,一夜风流只因满足虚荣心”,“一夜虚荣,项链即锁链;十年辛苦,悲剧实闹剧”,“爱虚荣葬送青春年华,讲诚信展现质朴人性”。这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又如,在教学完鲁迅的《药》后,通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也用对联说出自己的看法:“愚民本善也喝血,志士虽勇终衔冤”,“老栓为子,提心吊胆寻灵药;夏瑜救国,大义凛然赴杀头”,“夏瑜为国捐躯壮烈,老栓求药麻木不仁”。通过这样的活动,教材的内涵得到发掘,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学习效率,达到课堂学习与能力训练双赢的效果。

三、对联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要进行作文教学,首先要使学生亲近作文。前人学作文首先从“对课”开始,即进行对对子的训练,它是作文的开始。因为对句的教学,融字音、字义、词、词组以及立意和修辞等知识为一体,且具有趣味性,通过适当的引导与训练,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迅速提高写作能力。如对联“笔下才华少,胸中韬略无”,通过添字训练变成“笔下才华少有,胸中韬略无穷”,只是添加了一个字,意思却相反了。本是具有歌颂色彩的“爱民如子,执法如山”,通过添字变成了具有辛辣讽刺意味的“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银山靠山其为山乎”。又如“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让学生讨论“扶”和“失”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为什么苏小妹认为这两个字最合适?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会了斟酌字句,如何去修改自己的文章。

事实证明,把对联引进作文教学,学生兴趣较浓,就会调动脑海中储存的各种知识,想方设法对出下句,通过这样不断训练,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学生既在趣味中进行了写作,又在趣味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联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修养和文化底蕴。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