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个小时,绿豆宝宝变成了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肚绿胖子,好像要涨得裂开一样,水也被它们喝光了。我又给它们洒了一些温水,希望它们 快点儿发
芽。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就去看望我的绿豆宝宝,呀!豆宝宝的肚子裂开了一道小缝,里面伸出一条条又白又嫩,又细又断的小芽,有的蜷缩着趴在绿豆的大肚子上,有的像针尖。我高兴地又给它们洒了一些温水,盖上温暖的,湿布被子。晚上,再看豆宝宝,它们的小芽长了不少,约有一厘米长,有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有的像小问号,有的像小蝌蚪,真可爱!我高兴地给它们又撒了些水,盼望它们快点儿长大。第三天早上,我再看豆宝宝,有的“衣服”已经脱落了,露出了雪白的身体。晚上再看它们,长的已是有模有样,妈妈说:“明天可以炒豆芽吃了。”我的实验成功了!通过这次观察实验,我明白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大自然有许多东西等待我们去观察,研究,思考。加油啊!
次
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
我从水稻和小麦两个方面来举例设计实验方案: 1 水稻种子的萌发方案:
1.1 实验材料的准备:水稻种子(神农KU818),一次性塑料杯,适当大小的塑料杯,一个小托盘,适当大小的纱布(能盖住托盘)。 2 实验操作
2.2.1 把待用的水稻种子放在一次性塑料杯中,种子量不要超过杯子的一半,加入温水浸泡,放在人工气候箱中(温度为28摄氏度,光照和湿度自然)。同时取等量的水稻种子放入塑料杯,做空白对照。 2.2.2 每天换一次浸泡水稻种子的温水。
2.2.3 水稻浸泡三天后(水稻种子露白),倒出浸泡种子的温水,把种子取出,均匀的撒在小托盘中,用单层纱布盖在托盘上,加入适量温水,保持种子湿润。 2.2.4 第二天给给催芽的的水稻种子加水,保持湿润
2.2.5 种子催芽三天后,揭开纱布,同时用镊子收回粘在纱布上的种子,收集发芽的水稻种子。
3 水稻种子发芽率的计算:把水稻种子取出,记录发芽的水稻种子的个数
利用一下公式计算水稻种子发芽率: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水稻种子个数/对照水稻种子个数*100%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探究实验设计
种子发芽过程比较缓慢,在课堂上不能立竿见影,若放在实验室做,受到
实验室管理的限制,学生不可能随意出入,也不可能整天泡在实验室中,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学生的学习科目多,学习任务繁重,加之生物中考不列入,就没有谁愿意花时间去做《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实验了。怎么让学生能利用课外时间,随时随地,高高兴兴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呢?我作了如下教学设计: 探究目标:
1、明确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际意义(降低农业生产上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不耽误作物生长季节,促进丰收)。
2、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种子发芽过程的乐趣。 3、初步养成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习惯。
4、通过参与本探究实验,从中体会人生的价值,学会自我教育,珍惜生命。 在知道了探究目标后,要让学生按照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提出问题:怎样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作出假设: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下,测定种子发芽率。 制订计划:
1、材料用具:每个小组随机数100粒小麦(或玉米、黄豆、白菜)种子,1个培养皿(或一次性碗、一次性纸盘)、剪好的吸水纸(或报纸、纸巾),清水。
2、实验装置:在培养皿内垫上4—5层吸水纸并洒上水(让纸浸透),每个培养皿里均匀、整齐在摆上100小麦种子(或玉米、黄豆、白菜的种子),再盖上两层湿润的吸水纸,放在教室的生物角里,室温下培养。
3、方法步骤:(1)全班学生分为10组,每5-6人一组进行种子发芽实验。 (2)每天要检查培养皿内纸的湿度,经常保持湿润,不能有干燥或水淹现象。
(3)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内将观察到萌发的种子数记录在表中,连续观察七天左右。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确定的计划进行操作,定期观察,及时记录。
得出结论:每组按课本上的发芽率公式计算出自己实验结果,然后把全班10组的数值平均作为小麦(或玉米、黄豆、白菜)种子发芽率的测定结果。 表达和交流:让每组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实验情况,从而懂得种子要发芽除了要满足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外,还要求植物种子必须是活的、结构完整、饱满的、保存时间短、已度过休眠期等自身条件。 同学们想一下,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探究,对我们有何启示:我们也是爸爸和妈妈的一粒种子,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艰辛,我们不要辜负父母的心血,立志成长,发奋学习,做一个国家的有用之材! 改进的地方:
1、因为初一学生刚进入初中,才第四次进行探究实验,所以本探究实验与课本的方法不同,让学生严格按照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进行,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2、实验场所进行改动,将它放地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地方,探究实验起来便捷、经常可以进行,不跑上跑下的。 3、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教学反思:
将实验场地改到教室,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培养、观察、记录,同时每组之间可经常交流实验中成功和失败,体会种子萌发时的欣慰,从中了解种子是有生命的,它可以长成新植株。在老师的联想下,我们每位同学,都是爸爸和妈妈的一粒种子,保持健全的身体、良好的心态、与人和谐相处的交往能力,在老师、父母等的教育下茁壮成长。
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一、教学理念:
以全面提高学科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为突破口,选择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归纳整理能力。
二、背景介绍: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中“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这一知识点是旧教材不具备的,对于这一知识点,一般采取传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告诉学生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依靠根尖生长点细胞分裂的结果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新教材中采取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够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的主旨重在过程,不重在结果。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新教材的这一设计思路非常好,但对于这一知识点我们生物教师从来没有进行过探究式教学,要进行探究教学,我心中没底,有很多未知问题,不知道选择什么植物的幼根合适,不知道采取什么实验方法合适,实验效果如何,面对种种困难,我没有退缩,本着探究中获得快乐,快乐地探究的原则开始展开。 三、整体设计如下:
A.将全班成分十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每位小组长负责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并将探究过程和结论向组内成员汇报。 B.课外小组活动指导:
课题: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要求:1.书面报告的形式写出实验探究思路,制定实验计划,设计记录表格。 2.分析,讨论,制度出最佳实验方案。 3.每天观察测量,并做测量记录。 4.课外小组同学的实验过程。
原则:从实验材料的准备,到实验的操作尽可能由学生独立完成,并获得实验结论。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由学生自行分析,处理,对于新出现的有可研性的问题,教师建议学生课后再用实验探究。
探究思路:要找到根生长最快部位,就要观察和比较根的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内长度的变化,这就需要对不同部位做标记,并对各部位长度的变化进行测量。 四、实施过程:
小组长同学首先浸泡了大豆种子,经过两天的时间,大豆开始萌发,进行幼根的培养,取几粒种子,放在吸水纸与试管内壁之间,管内注入清水,直到吸水纸的一部分浸在水里为止,但不要浸没种子,把试管防在温暖的地方,让种子生长,经过三天的培养,幼根已长到两厘米左右,选几株幼根长得比较直的幼苗,放平,并吸去上面的水,自幼根的顶端开始用碳素笔自根的顶端等距离划4条线,用大头针把幼苗固定在浸湿的棉花上并放在试管口,让幼根垂直,根尖向下。试管里预先盛三分之一的水,种子上贴一条吸水纸或纱布,纸或纱布的一端浸在水
中,以免种子干燥。装置完毕,把它放在温暖,黑暗的地方。第二天,发现幼根没有生长,横线之间的距离基本没有变化。第三天,只有两个小组的幼根生长,横线之间的距离基本没有变化。第三天,只有两个小组的幼根生长,横线之间的距离变化。第四天也是如此。实验到此,也就是说明实验是失败的,是什么原因使得大豆的幼根不能继续生长了呢?对此,我召集十位小组长进行分析讨论,找到两点原因:一是大豆的幼根根毛少,二是学生在划线时没有注意将根毛损坏。找到原因后,学生想用其他植物的种子,选用小麦和绿豆让其萌发,进行幼根的培养,几天以后,小麦和绿豆的幼根都长出来了,小麦的幼根的根毛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幼根太细,不适于划线,正在同学们困惑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几天前培育的几粒玉米种子长出了幼根,幼根较粗,根毛很多,同学们见后,如获至宝,高兴的跳了起来,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同学们立即决定,用玉米来做实验。马上开始行动,动手实验。每天在同一时间进行观察测量,进行数据记录。
学生具体操作如下:
操作一:选种子的幼根放在坐标纸上,用碳素笔轻轻地自幼根尖端向上等距离划4条线,每段距离为2毫米。注意在划线时不要将根毛碰掉,将幼根放在培养皿中培养。培养皿的底部放两张浸湿的滤纸。使种子得到足够的水分,并盖好盖。第二天,测量相邻的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分别以A,B,C,D表示),并记录下来,与第一天设定的距离比较,看有什么变化。第三天:重复第二天的工作,并与第二天测得的距离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变化。
操作二:自根的顶端开始等距离划8条线,每段距离2毫米,其余做法与方案一相同。
操作三:做一组对照实验,取两个长势相同的有幼根,将其中一个幼根的根尖切掉,与另一幼根相对照。
第一小组的实验记录:(单位:mm)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A 2 3 18 B 2 3 13 C 2 2 2 D 2 2 2 第二小组的实验记录:(单位:mm)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A 2 2 10 B 2 10 12 C 2 2 2 D 2 2 2 第三小组的实验记录:(单位:mm)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A 2 3 10 B 2 10 11 C 2 2 3 D 2 2 3 第四小组的实验记录一:(单位:mm)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A 2 13 14 B 2 16 26 C 2 2 4 D 2 2 2 E 2 2 2 F 2 2 2 G 2 2 2 H 2 2 2 第四小组的实验记录二:(单位:mm)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切掉根尖的幼根 2 2 2 第五小组的实验记录:(单位:mm)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A 2 2 18 B 2 6 15 C 2 2 2 D 2 2 2 未切掉幼根的根尖 2 16 13 其余五个小组数据略。
课堂交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A.小组长同学汇报探究思路,实验过程,汇报数据记录。 B.分析讨论:
1.分析测量的数据,看看大家测量的数据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请分析原因。
结论:每株植物的生长情况不同;划线不准;测量时出现误差;培养的环境不同。
2.当几位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对这些数据应当怎样处理? 结论:求平均值。
3.如果这项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 4.通过数据统计,得出根的哪部位生长最快? 结论:根的顶端即根尖。
教师提问:根尖生长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首先读书,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播放光盘,演示根尖生长的动态过程。 C.结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根生长的原因:一方面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另一方面依靠伸长区细胞的生长增大体积。
实验中选用了合适的种子,实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另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改变了实验的操作方法,利用培养皿来进行培养,既简化了实验的复杂程度,又不影响实验效果。 成功体会:
成功作好这一探究活动的体会:
1.必须选好合适的种子,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用玉种子做实验是最好的。 2.学生划线时,注意不要把根毛碰掉。
3.在实验操作时,利用培养皿要比用试管更为方便。
五、反思:在这一探究实验中,老师和学生虽然花费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克服了许多困难,但学生和老师都很兴奋,不仅获得了成就感,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还获得快乐,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得以提高,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一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探索,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