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1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选择多音字“将”在句子中的意思,并写出读音。(填序号) ①将要,快要。②用。③军衔名,在校级之上。 1.大战将至,战士们都非常镇定,毫不慌乱。 .字义:________ 读音:________ 2.他将计就计,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字义:________ 读音:________ 3.进犯的敌人遭到了守城将士猛烈地还击。 .字义:________ 读音: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
sài wài chū zhēnɡ cuī cù zuì jiǔ yīnɡ xiónɡ xiàng mù 三、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但使龙城飞将在。( ) ..
A.但是。 B.如果。 C.只要。 2.醉卧沙场君莫笑。( ) ..
1 / 14
A.沙土地。 B.战场。 C.郊外。 四、根据意思写诗句。
1.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独自偷生回到江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战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外出打仗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本课古诗填空。
1.《夏日绝句》的作者是___代女词人_____。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魄,千古传诵。 2.《凉州词》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欢快宴饮的场面。 六、课内阅读。
出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教”在诗中的读音是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飞
2 / 14
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① jiānɡ 2.② jiānɡ 3.③ jiànɡ 二、塞外 出征 催促 醉酒 英雄 项目 三、1.C 2.B
四、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五、1.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3.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六、1.jiào 令,使 汉朝名将李广 2.出征的将士 出征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已经战死在沙场上 3.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1.让生字走进语境。
3 / 14
老师yán sù( )地xùn chì( )了不写作业的同学,又chēng zàn( )了表现好的同学,有yí huò( )就问的同学,并鼓励我们,一定要xiōng huái( )大志,发愤读书。 2.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①( )( )忘怀 ②为之( )( ) ③若有( )( ) “你亲切的来信使我的精神 。童年的美好回忆让
我 ……”看着这封信,他神情沉静, ,半天没有说话。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②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③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④中国巡警没有惩处肇事的外国人,而是训斥她。
(1)我发现语气比较强烈的是第 句和第 句。今后,如果我要表达强烈的情感,可以 。 (2)用第③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写了三件事,请简单概括。
①第一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
②第二件事讲十二岁的周恩来刚到东北, ③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看到
4 / 14
(2)这种把最后发生的事放在最前面的写作手法叫作( )。 A.倒叙 B.插叙
(3)请把上面的三件事连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关于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崛起”的意思是兴起
5 / 14
B.从“清晰而坚定”可以看出周恩来是经过认真而充分的思考才立下远大志向的
C.其他同学读书目的是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而周恩来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D.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是因为不相信“中华不振”的状况能改变 (2)“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 (3)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说说是什么让周恩来立下了这远大的志向。
6.小练笔。
周恩来在年少时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而你又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呢?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和内心的想法。
7.把爱国名句与对应的人物及表达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位卑未敢忘忧国。 顾炎武 平凡的人也要忧国忧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陆游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范仲淹 国家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梁启超 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参考答案
6 / 14
1.严肃 训斥 称赞 疑惑 胸怀 2.①难以 ②一振 ③所思 ② ① ③ 3.(1)① ③ 用反问句或者双重否定句 (2)示例: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诬陷我。
4.(1)①阐明自己读书的目的 ②伯父告诉他不要去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 ③一个中国妇女受欺凌,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
(2)A (3)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1)D
(2)有志向的人就应该向周恩来学习
(3)中国的落后,中国人备受欺凌的现实,让周恩来深深地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从而立下远大的志向。
6.示例:我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首先,我读了这篇课文后,被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所震撼,也想学习他立下一个远大的志向;其次,爸爸说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强大了,但是很多方面还没有达到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平。所以,我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7.
位卑未敢忘忧国。 顾炎武 平凡的人也要忧国忧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陆游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范仲淹 国家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梁启超 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7 / 14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英勇的将士们宁(níng nìng)愿战死沙场,也决不屈服。 .2.宁(níng nìng)静的湖水和跃动的灯火,组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3.在足球比赛中,进攻与防守同样重要(yāo yào)。 .4.爸爸沉思了一会儿,答应了我的要(yāo yào)求。 .二、回忆课文,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多选) 梅兰芳蓄须后,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 ①长期不演戏,没有经济来源,又要养家。 ②日本侵略军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
③不小心患了伤寒,连日发烧,差点丢了性命。 三、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
8 / 14
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都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1.“蓄须明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梅兰芳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下蓄须的。
2.给文中画“ ”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司令官逼他,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戏园子老板请他,他____________。从中你体会到 。 四、课外拓展。
在京剧舞台上,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他的代表作至今仍被传唱,他的故事也被改编成影视作品。请寻找有关梅兰芳的影视作品,观看了解,写一写你对梅兰芳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nìng 2.níng 3.yào 4.yāo 二、①②
三、1.留起胡须,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香港沦陷,被日本侵略者逼迫演戏
9 / 14
2.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3.留起胡须表示抗议 都拒绝了 示例:梅兰芳先生有着令人钦佩的民族气节 四、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sǔn shǔn),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lín líng)琅。
2.追寻温暖,追寻明媚(mèi méi)的春光。 .3.一旦(dān dàn)下定决心,就努力把它完成。 .4.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huáng fáng)! .二、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小树 ( )的清香 ( )地飞翔 ( )的交响 ( )的脊梁 ( )地追寻 三、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1.作者在追寻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10 /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你不懂的诗句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查找资料,了解“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体会延安精神,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如果让你在班里组织一场诗歌朗诵会,你会如何安排? 朗诵形式: 朗诵内容:
参考答案
一、1.sǔn lín 2.mèi 3.dàn 4.huáng
二、示例: 茁壮成长 沁人心脾 自由自在 美妙 顶天立地 奋力
三、1.示例: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灿烂辉煌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光明的未来。 2.略
四、提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延安精神。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结合“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的相关资料,写出自己对延安精
11 / 14
神的理解即可。 五、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课后作业及答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延安,我把你追寻》的题目提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 (2)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周恩来立志是因为对中国人在外国人的地盘里的遭遇感到愤怒。( )
(3)《普罗米修斯》写了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忍受折磨、重获自由这三件事,把事情连起来,就能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 2.补充词语,再完成练习。(填序号)
①志存( )( ) ②( )( )报国 ③( )( )凛然 ④( )( )无畏 ⑤视死( )( ) ⑥铁面( )( ) ⑦秉公( )( ) ⑧( )( )不阿 (1)这些词语形容的都是人物的 。
(2)如果要在习作中写一位正直的人,适合的词语有 ;如果要写一位勇敢的人,适合的词语有 。
(3) 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在中国,这样的人有很多,如周恩来、 、 、 。 的意思是不怕牺牲,这样的人有刘胡兰、 、 。
12 / 14
3.句子练习。
(1)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改为反问句)
(2)我发现把第(1)题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之后,语气变得更加 。 (3)按要求写反问句。
①小明总不及时关灯,还说:“反正也不是我开的。”小兰提醒他:“ ” ②小杨一直期待参观自然博物馆,妈妈总说没时间,今天忽然说要领他去参观。小杨有些不敢相信地说:“ ”4.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天下谁人不识君?
(1)《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 代诗人 ,主要内容写的是 送别 。
(2)画“ ”的句子是一个 句,意思是: (3)这首送别诗与常见的不同,因为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 )。 A.离愁别绪之情 B.旷达豪迈之情 C.伤感惋惜之情
(4)关于送别的诗句,我还知道: , 。
参考答案
1.(1)×(2)√(3)√
13 / 14
2.①高远 ②精忠 ③大义 ④英勇 ⑤如归 ⑥无私 ⑦执法 ③刚正
(1)精神、品质 (2)⑥⑦⑧ ④⑤
(3)① 示例:茅以昇 鲁迅 ⑤ 示例:邱少云 董存瑞 3.(1)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2)强烈
(3)示例:①我们要节约能源,怎能浪费呢? ②难道真的可以去参观自然博物馆吗? 4.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1)唐 高适 高适 董大 (2)反问 天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3)B
(4)示例: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