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哲学
什么是哲学?哲学指的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之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他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它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哲学表现为两种,1 世界观 如何做人,就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自己、他人。2 方法论 就是做事的方法。 它不是什么有迹可循的规律,是一个人的对客观世界最根本的意识反映,不能以对错分之,可以是消极如老庄,积极如孔孟,等等,无高低之分。
二.哲学研究什么问题 1.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即凡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先于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和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持与之相反的观点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真正独立的第三派别是不存在的。
(2)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亦即现实世界的本质是否可知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称为可知论。凡是持与之相反的观点的哲学学说,称为不可知论。在哲学史上,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几乎所有的唯物论哲学家,甚至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只有少数不彻底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不可知论者,认为人们不能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现实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我国古代的庄周、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都是典型的不可知论者。 上述两方面内容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它们的区别表现在:(1)它们解决哲学问题的侧重点不同。第一方面研究世界的本质或本原问题的理论,通常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研究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问题的理论,通常称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西方古代哲学侧重于研究本体论,西方近代哲学则侧重于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2)它们在哲学发展中的地位不同。第一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第二方面则居于从属地位。
它们的联系表现在:第一方面是第二方面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则是第一方面
的继续和补充。
2.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和意义:
(1)它揭示了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是任何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世界上的事物纷繁复杂,归根到底无非两大类:一是物质现象,一是精神现象。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对这两大类现象作出理论的概括,因而思维(精神、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成为任何哲学派别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揭示了哲学斗争的内在规律,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只有抓住这个问题,才能辨明各种哲学流派或哲学体系的实质及其基本派别。
(3)它揭示了哲学发展的根本方向,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抓住这个问题,才能找到开启哲学宝库的金钥匙,驱散令人眼花缭乱的迷雾,看清楚各派哲学的基本走向。
(4)它揭示了人类实践中主观和客观的基本矛盾,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是运用主观认识去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主观和客观是否符合是实践成败的关键,是实践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根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对实践中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的概括。从实际(存在)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思维)出发,是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它们是由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决定的。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对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相联系,还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在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贯穿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还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这两种斗争的关系是:后者依赖于前者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前者。哲学家们不仅要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要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即世界是否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如何发展、为何发展等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三.哲学有哪些学科
按照当代中国的学科分类,共有十二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这些学科门类又具体区分为一系列的“一级学科”,而“一级学科”中又包括一系列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关的分支学科(二级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包括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和历史。哲学的“一级学科”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和科技哲学等八个“二级学科”。其中科技哲学,包括自然辩证法和一系列人
文社会科学的应用性哲学学科。这种“二级学科”的划分是同哲学的研究领域和理论内容相互交叉的,而不是一一对应的。哲学的“二级学科”,主要涵盖下述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即包括世界观、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等在内的哲学基本理论;
(2)中国哲学史,即关于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说;
(3)外国哲学史,即关于世界其他民族哲学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说;
(4)伦理学,即关于伦理道德的学说;
(5)逻辑学,即关于思维形式和思维工具、规则的学说; (6)美学,即关于美、审美和艺术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 (7)宗教学,即关于宗教的起源、发展、本质和社会作用的学说;
(8)科学技术哲学,即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及其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学说;从广义上说,科学技术哲学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例如,文化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管理哲学、宗教哲学、教育哲学、军事哲学等。 广义的哲学包括:
1.形式科学:从逻辑到数学,包括数学、纯数学与应用数学、逻辑;
2.物理科学:从物理学到地球科学,包括经典力学与统计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化学、大物理学(地球科学与宇宙学); 3.生命科学:从生物学到心理学,包括分类学、遗传学、进化论、神经科学、神
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生物学; 4.社会科学:从人类学到历史学,包括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
5.技术科学:从工程学到决策论,包括工程技术、生命技术与心理技术、信息技术、社会技术、一般技术(系统论与决策论)、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四.哲学有哪些功能
哲学是人们从总体上解释人与世界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哲学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揭示宇宙的奥秘、历史之谜和人生意义,构筑精神家园、提高精神境界和塑造理想人格,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的合理重建。
2哲学可以促进人们的思维方式的更新,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增进人们的哲学智慧,不断向人类思维的极限挑战,从而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最一般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是反思、批判和创新的智慧。爱智慧的哲学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追究生活信念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探索评价真善美的标准;哲学智慧反对人们对流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采取现成接受的态度,反对人们躺在无人质疑、因循守旧的温床上睡大觉的习惯。哲学具有一种独特的批判功能,包括现实批判功能、理论批判功能和自我批判功能。哲学的现实批判功能是指它对不合理的现实的揭露、否定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哲学的理论批判功能是指对那种为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辩护的错误理论的揭露和否定。哲学的自我批判功能是指对哲学前提或结论的审视、扬弃和更新。这是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蕴含的积极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现成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努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哲学启迪、激发和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永远敞开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空间,与此同时,促进社会的观念更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改进和艺术创新,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五.哲学对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
一、对教科书的批判性思考
从小到大,我们都以教科书为我们学习的依据,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我而言,小的时候一直对教科书很崇拜,认为它就是圣言,绝对没有错的,如果老师有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东西,我肯定会认为是老师很差劲,是老师讲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圣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才明白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上大学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层次的加深及知识面的扩广,对书上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对其作出一些判断和评价。在接受马哲课本中一些诸如唯物论,辨证法的观点时,我觉得也应该对一些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哲呢?俗语道:“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有了正确的思想作旗帜,我们的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有理可依,有矩可循。同时,马克思主义还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的思想指南,实践也证明它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其次,时代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其时代局限性,我们也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对其中一些观点予以思考再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最后,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教科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学者们编写的,毕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此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二、对批判性思考的批判性思考
如今,几乎整个人类都浸泡在经济的海洋中,思想的花朵开始枯萎,哲学成了不合时宜的“文物”。所以,“批判”这个带有浓重理性色彩的词语几乎被人们忘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体验着“竞争”的乐趣。但是,在近现代思想史上,“批判”一词曾经红火过,在今天回忆起这个词语,或许能够获得些微的学术乐趣。因为一个无批判和不再需要批判的时代,可能恰恰是从激烈的批判时代衍生而来的。我想老师出的关于批判性的题目也是想要我们静下心来,对课本以及身边的一些事进行辨证而又理性的思考吧!
首先来看看“批判”在哲学家眼中的发展变化吧。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泛滥过。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
其次是我对“批判”的一些观点。对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持肯定意见也有的持否定意见呢?另外,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呢?这即是哲学上的辨证思想了。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我们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能提出自己批判性见解那代表着我们还在理性的思考,即使这种批判带着个人主义色彩,毕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想法,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就在于人能理性的思考。同时我觉得辩证思考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我觉得人之所以成为人那是因为人能劳动,能理性的思考问题,这即为人的本质所在。
人是社会存在物,我想这是任何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的。然而老师给的题目是叫我们对自己的独立性成长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此我就觉得疑惑了,作为社会存在物之一,我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与朋友的大环境中,即使成长也不是独立的过程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成长的过程的确是独立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这即为事物的矛盾性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因此,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第一层含义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第二层含义是说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另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件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同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从嗷嗷待抚的婴儿到成熟理智的大学生,这一成长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悲伤。可以说对小学一年级之前的事我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了,本文中我将从我的小学生涯开始来阐述一些重要事情对我成长历程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