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情感与认知——玛莎·纳斯鲍姆情感理论概述

2022-03-26 来源:步旅网
哲学研究 ・ 情感与认知 玛莎・纳斯鲍姆情感理论概述 口左稀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关于情感的理论被划分为两大阵营:非认知主义情感理 论与认知主义情感理论。玛莎・纳斯鲍姆认为.非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从未得到已对情感做 了大量严肃研究的主要哲学家们的强烈赞同,即便在曾支持这类观点的心理学和人类学 中,也已经受到广泛的质疑。她捍卫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并认可意向性是情感的基本特 征。她一方面继承了斯多葛派情感观的核心内容,将情感的意向性成分解释为评价性的信 念;另一方面对斯多葛派情感观所包含的谬误给予了批判和修正。 【关键词】情感;认知;玛莎・纳斯鲍姆;斯多葛派;评价性判断;发展维度 一、非认知主义情感理论的式微 体内部变化来区分具体的情感类型,不同的情感 所带来的身体反应可能是大同小异的;最后,我 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关于情感的理论被划 分为两大阵营:非认知主义情感理论与认知主义 们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识别和解释容易受到认知 情感理论。非认知主义情感理论认为,情感并不 包含任何关于外部情境的认知或思想,它要么是 的影响。行为主义的情感理论也面临一些难以解 答的问题:第一,它无法完全解释机体内部正在 身体各种典型的外部感受或内部感受,要么是人 发生的事情,当一个人的确处于某种情感状态 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反应或倾向。前者被称为感 受主义的情感理论,后者被称为行为主义的情感 理论。在玛莎・纳斯鲍姆看来,非认知主义的情感 理论从未得到已对情感做了大量严肃研究的主 中,但并未采取任何行动,也没有显著可察的异 常生理变化,而环境中亦无特殊事件发生,那么 行为主义者就只能断然否认这个人具有这种情 感;第二,与感受主义者面临相类似的境况,行为 要哲学家们的强烈赞同,即便在曾支持这类观点 主义者也不能区分具体的情感类型,他们难以找 的心理学和人类学中,也已经受到广泛的质疑。 感受主义的情感理论遭遇如下几种质疑:首 到专属于某一种情感的特定行为标志,甚至同样 的情感可能会以截然相反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有些人在愤怒时会言辞激烈甚至出手伤人, 先,它似乎是反常识的,我们并不因为哭泣所以 才悲伤,而是因为悲伤所以才哭泣;其次,人们并 而另一些则只是选择沉默不言、拂袖而去。对感 非总能通过外部观察或内部省察来明确获知身 受主义和行为主义情感理论的批评使认知主义 体的各种细微反应;再次,我们很难通过观察身 情感理论得以诞生。认知主义情感理论认为,典 咔蠹威渡夺l 39 珂) 年7 中I 懦蒇破夺 型的情感包含着对外部情境的认知,这种认知具 有意向性特征。因此情感是“关于”或“指向”某个 对象的,当一个人悲伤时,他是在对某个人或者 某件事表示悲伤,这个“某人”、“某事”就是情感 大部分信念都是真实的。然而当涉及价值评判 时,我们接受到的印象却出了错,导致与此相关 的大部分信念都是虚假的,比如,我们常常将健 康、生命、钱财、爱、荣誉、舒适等事物看做善的, 的意向性对象。感受主义的情感理论缺少意向性 将与之相反的事物看做恶的。有关这类事物的信 的维度,仅限于生理学的层次,行为主义的情感 念构成了斯多葛派称之为“情感”的东西,情感则 理论则拒绝研究意向性维度,在认知主义的情感 构成了行为主体有意行为的一种心理动机。可 理论这里,意向性成分成为了连接身体现象与外 见,情感包含着有关对象之善或恶的评判,但它 部世界的中介。 在有关情感与认知的问题上,纳斯鲍姆首先 捍卫认知主义的立场,她认可意向性是情感的基 本特征,“情感的对象是一个意向性对象,即它是 作为被情感主体所看到或解释的对象而纳人情 感之中。当人们询问“这种意向性成分究竟是什 么”时,她把目光转向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斯多 葛派。 二、斯多葛派的情感观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斯多葛派对情感的理解 与其认识论有着密切关联。在斯多葛派的认识论 中,一切都起源于“印象说”。印象是灵魂的一种 变化,提供了有关事物是怎样的一些信息,它通 常(但不必然)由行为主体周边的可感对象所引 起。婴儿和非理性的动物也能接受印象,但只有 成人的印象才是“理性的”,所谓“理性的”印象乃 是指它们都密切关联于一个独特的命题,这种命 题性就是印象的特征。面对某个印象,婴儿和非 理陛的动物通常直接采取行动来回应,成人则会 判断印象内容与其所表述的事态之间的关系,如 果印象内容表述了正确的事态,他们会表示“认 可”,进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否则,他们会悬置此 印象,将其视为单纯的一个印象,而不是对世界 的充分表述。当一个人认可某个印象时,他就拥 有了一个信念。信念可分为意见和知识,意见是 可错的,知识则是绝对正确的并只为圣人所有。 斯多葛派认为,在一些El常事物上我们的感觉印 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我们关于这些事物的 40} 是由缺乏知识的信念所构成的。之所以说“缺乏 知识”,是因为这些信念都是错误的。那些被人们 视为善的或恶的事物不过是些价值中立物,既无 所谓善,亦无所谓恶。只有美德及其伴随物才是 善的,相反,只有邪恶及其伴随物才是恶的,其余 的事物都是价值中立的。不过,说它们是价值中 立物,并不意味着不值得追求。斯多葛派认为,价 值中立物分为“受偏爱的价值中立物”和“不受偏 爱的价值中立物”。从当下来看,享有或丧失价值 中立物对我们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只需待之以 “冷漠”。从长远来看,健康相较于疾病而言的确 具有某种“选择性价值”或“谋划性价值”(注意它 是指向未来的),因此我们仍然有理由去追求这类 事物。当然。促使我们去追求受偏爱的价值中立 物的恰当动机是“选择”,使我们避开不受偏爱的 价值中立物的恰当动机是“不选择”。至于情感, 则不仅包含着关于价值中立物的虚假信念,而且 构成一种不恰当的心理动机,因此在圣人或追求 道德卓越的入那里,它们是被否弃的对象。 三、纳斯鲍姆对斯多葛派情感观的继承、批 判和修正 纳斯鲍姆明确赞同斯多葛派的这一说法:情 感包含着有关外在事物的评价I生信念。她认为这 类评价性信念构成了情感的意向性成分,因此情 感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看待和解释一个对象的方 式,也体现了关于这个对象的复杂信念。当然,我 们并不总能轻易地区分“把x看作Y”和“相信x 是Y”。但无论如何,只有对内在于情感的思想进 哲学研究 行考察才能在不同类型的情感之间作出区分。不 善的价值与尊重一个人的尊严并非不相容。斯多 仅如此,情感所包含的意向性感知和信念都是评 葛派认为对人性尊严的尊重与外在环境毫无关 价性的,换言之,情感主体会将情感对象视为有 联,尊严仅与美德和邪恶相关,只有德行能体现 价值的或具有重要性的。总而言之,情感是评价 一个人的尊严,也只有恶行能损害一个人的尊 性判断的形式。接下来,纳斯鲍姆的观点与斯多 严。因此,即便一个人缺乏所有的外在善,他的人 葛派的观点开始出现分歧。斯多葛派确认情感所 性尊严也应当受到尊重,重视外在善无异于对尊 包含的评价性信念都是虚假的,因为被普通人所 严的亵渎。纳斯鲍姆关于人的概念承袭自亚里士 珍视的那些外在事物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 多德,在他们眼中人是负有各种人类能力的存在 值;纳斯鲍姆则明确赋予与情感相关的一些(并非 全部1外在事物以价值,并且提出了对她的情感理 论而言具有支撑性作用的观点:情感是幸福论的 (eudaimonistic),“它把对一个人的幸福具有重大 意义的东西归于此人无从控制的人与物。这种幸 福论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式的幸福论,它意味着 与情感相连的那些外在善对于过一种欣欣向荣 的生活来说不仅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内 在价值,也正是这种内在价值使它们成为幸福生 活的构成要素。但纳斯鲍姆提请我们注意,古典 的幸福论图景由于具有一种目的论的结构容易 忽视情感领域的复杂性。首先,情感可能背离对 人类生活具有普遍价值的目的系统,它们会认可 某些特殊目的,这些特殊目的只对我具有价值, 而不适合于推荐给他人。古典的幸福论图景容许 这类特殊目的,但并未充分阐述这种思想。其次, 由于长期习惯和朝夕相处的缘故,人们往往仅凭 “某物是我的”而珍视它,尽管他们并不真正视此 物为善的,也不认为它值得所有人追求。也就是 说,我们的善观念与我们对那些与自己朝夕相处 之人/物的看法常常缠绕在一起,无法绝对分 割,古典幸福论未曾意识到这类复杂性。最后,对 于某些情感而言,不去衡量情感对象的善显得尤 为重要。比如,子女爱父母、父母爱子女并不是基 于对情感对象之价值的估量,这种爱往往是无条 件的,而不是选择的结果。古典幸福论也忽视了 这类情感的无条件性。 对于斯多葛派否认一切外在善之价值的做 法,纳斯鲍姆给予了严厉的批评。第一,强调外在 者,为确保这些能力得到正常发展,每个个体的 物质需求都应得到合理的关注。如果我们忽视个 体的物质需求,否认厄运能够剥夺个体幸福甚至 阻碍道德能力本身的正常发展,那么我们就并未 给予他人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在有关外在善的问 题上,我们无需采取要么全部、要么全不的态度, 确认外在善的价值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外在事物 都值得珍视和追求。纳斯鲍姆很明确地指出,对 一个良好的社会而言,为了减少或消除人们对外 在善的竞争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某些事物如金 钱、荣誉、权势、地位等不应当被赋予过高的价 值。第二,斯多葛派清除一切外在善的观点本 身是不融贯的。如果外在善不具有任何价 值,那么伦理理论本身能否存在便存有疑问了, 因为道德似乎就关涉如何安排并合理分配那些 事物。斯多葛派似乎也不能凭借“受偏爱的价值 中立物”和“不受偏爱的价值中立物”的区分来解 决上述问题,因为他们始终不认为那些事物具有 真正的价值。当然,有些斯多葛主义者走得更远 一点,主张有些外在善具有真正的价值,比如,塞 内卡就敦促奴隶主要尊重奴隶,并谴责对奴隶施 加肉体折磨和性虐待的行为。然而,在纳斯鲍姆 看来,这些思想家往往以一种十分任意的方式来 决定哪些外在事物具有真正的价值,而为了进一 步的解释也不得不倚重于自然目的论或神命论 的思想。 正因为外在善在斯多葛派眼里是毫无价值 的,那些包含着对此类事物之善恶评价的人类情 感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所以,斯多葛派的圣 话藏族奉 人和追求道德卓越之人必须先消除一切人类情 感。然而,斯多葛派主张消除情感的理由并不局 限于此,在这种主张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强烈 的平等主义和世界主义的动机。他们认为,由于 情感与承认外在善之价值相连,对情感的肯定就 意味着认可存在一些外在于人之道德能力的事 物,它们能够增加或减少道德能力本身的价值, 言能力,那么认可一个印象究竟意味着什么?纳 氏回答:认可一个印象就是认其为真实的(rea1)。 个体周边环境中的对象都以某种方式向个体呈 现,而认可这些印象就意味着个体接受或认同对 象实际所呈现出来的方式。戴伊进一步质询:缺 乏或尚未掌握语言能力的生物如何能将事物认 作真实的?在他看来,纳斯鲍姆犯了一个致命的 如此,人与人之间就不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错误,即将“实在”(reality)看作事物的一种属性。 平等。只有保持“冷漠”才能实现对所有人的平等 关切。但是以纳斯鲍姆的观点来看,斯多葛派这 一追寻平等主义的世界主义动机是苍白无效的。 因为从一开始便要求一个人对他人给予平等关 切是不现实的,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对他人 的平等关切必须建立在一个人所能理解的意义 之上,否则这种平等要求就会沦为一种毫无迫切 性的要求。当然,纳斯鲍姆并未否认情感本身可 能带来的偏倚性问题,因此她明确表示,在追求 平等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倚重于合理的政治制 度而非不断变化的个体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在 制定制度的过程中不应当对人类情感加以考虑。 除却上述两点,斯多葛派的情感观还面临一 个普遍的批评:由于视命题性为印象的基本特 征,斯多葛派排除了动物和婴儿具有情感的可能 性,因为缺乏或尚未掌握语言能力的动物和婴儿 何以认可一个命题式的印象呢?纳斯鲍姆坚持认 为,动物和婴儿同样是具有情感的,为此她摆出 有关动物的实验心理学和有关婴儿的精神分析 学方面的研究结论。结论表明,动物和婴儿能够 进行“评价”活动,当周边环境出现了能促进自身 目的实现的对象时,它们也能够将重要性赋予那 些对象,动物和婴儿的恐惧、高兴、恼怒、迫切期 望等情感都是这种意义上的评价活动。为了使斯 多葛派的情感观相容于上述结论,纳斯鲍姆做出 了一个重要的修正,即消除关于印象的命题式限 制,如此婴儿和动物便同样能够认可一个印象 了。纳斯鲍姆的此番修正引起了约翰・戴伊的强 烈质疑:如果进行认可的主体缺乏或尚未掌握语 42  l然而,“实在”不是如形状、颜色、大小那般可察觉 的事物属性,而是一种语义学的概念。这就类似 于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当我们说一事物‘存 在’时,我们并不是在说事物本身,而是在说世界 中的某个事物符合我们关于它的观点或概念”。 缺乏或尚未掌握语言能力的生物当然可以具有 关于事物属性的观点,但不可能具有关于事物的 “存在”或“实在”的思想。由此可见,动物和婴儿 情感思想中的评价性内容与表述那些评价的语 言无关,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质疑这些思想中 的评价性内容是否与成人的情感思想中以语言 形式表述的评价性内容相同或一致。如果不相同 或不一致,那么纳氏所说的“评价”就沦为一个极 其模糊的词汇,她所进行的这番修正也不过是名 义上的修正。 对于戴伊的进一步质询,纳斯鲍姆并未做出 直接的回应,但从《思想的剧变—一隋感的智性》 一书第二章第六节中我们不难窥见她的态度:并 非所有的情感都能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语言 符号也不是表达情感最复杂和最基本的方式,除 此之外还有图形想象、音乐想象、舞蹈所包含的 对运动形式的想象等方式,这些符号并非都能简 单地转译为语言符号;我们有理由相信某些完全 不具备语言能力的生物具有情感能力,即便就人 类而言,语言也绝非唯一的表述情感内容的媒 介;我们必须承认,用语言来表达情感内容有可 能导致对事实的扭曲,这种扭曲不仅体现在从一 种媒介转换到另一种媒介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 赋予情感某种程度的可表述性和确定性中,因为 哲学研究 。 这种表述性和确定性有时是不可得的。纳斯鲍姆 想必也认同戴伊的这个观点:缺乏和尚未掌握语 言能力的生物不可能拥有关于对象的“实在”的 思想。但如下这点依然是可能的:动物和婴儿视 对象为“真实的”方式本就不同于成人视对象为 件。而且,评价性判断之于情感的这种充要性不 是作为情感的外部原因而获得的,因为作为情感 定义的本质部分,它们显然是内在于情感的。纳 斯鲍姆指出,这些内在于情感的评价性判断可区 分为一般判断与具体判断、背景判断与情境判 “实在”的方式。即使不具备语言能力,它们也可 断。以某人因母亲去世而悲伤为例,她的悲伤所 能通过特有的方式去接受或认同一个对象实际 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于是,她总结说,“我们需要 包含的具体判断涉及她对自己母亲之特殊性的 认知、对她与母亲之间特殊关系的认知等;一般 一种具有多面性的认知解释观念,这种观念伴随 着一种灵活的意向性观念,它允许我们相信一种 生物 能够以模糊或清晰、粗略或精确的方式对一 个对象产生意向并将它凸显出来”。 四、认知性因素与非认知性因素在情感定义 中的地位 纳斯鲍姆不仅仅想表明“情感包含着评价性 判断”,她还想告诉我们,评价性判断是情感的构 成性要素,也是情感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愤怒 之所以区别于恐惧,根本原因不在于它们会引起 不同的生理感受或行为表现(对某些人而言,愤怒 同样会引起身体的颤抖,恐惧也可能表现为出手 伤人的行为),而在于两种情感中的评价性判断是 迥异的:愤怒包含着关于自己或所爱之人遭受了 不公正对待的信念;恐惧则包含着关于自己或所 爱之人即将遭受某种不幸的信念。一般而言,若 不具备相应的信念,一种特定的情感断然不会出 现;或者一旦信念发生转变,这种情感便不复存 在。在纳斯鲍姆看来,关于评价性信念构成情感 定义的本质的部分这一点,亚里土多德、克里希 波斯、西塞罗、塞内卡、斯宾诺莎、斯密甚至笛卡 尔和休谟均会表示赞同,因为这些思想家无不从 信念的角度来定义情感,不论他们将自己的观点 标榜为认知主义的还是非认知主义的。既然评价 性判断是情感定义的本质部分,那么评价性判断 显然构成情感产生的必要条件。不仅如此,纳斯 鲍姆还认为只要这些判断具有了幸福论式的评 价性内容,那么它们也构成情感产生的充分条 判断则是类似下面的判断:她相信总有一些外在 于她的人对她的幸福生活具有莫大的意义,这些 对她具有重要性的人一般要具备某些特征,如善 良、慷慨和待人热忱等。纳斯鲍姆认为,一般判断 和具体判断往往紧密交织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截 然分开。至于背景判断和情境判断的区别则可理 解成背景式情感与情境式情感之间的区别。同样 以此人的悲伤之情为例,她的悲伤产生于特定的 情境f她亲眼见证母亲的离去或者从别人那儿得 知母亲逝去的消息等),这意味着它是一种情境式 情感,但这种悲伤背后往往隐藏着她自身对死亡 的恐惧,这种恐惧便构成背景式情感。纳氏如此 解释背景式情感的形成过程:当我们对自己无法 掌控的一些人/物形成依恋,并将其视为幸福生 活的一部分时,我们就对它们产生了一种背景式 情感。背景式情感植根于我们的生活结构之中, 并至关重要地解释了我们的行为,然而只是在某 一具体的情境中我们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背 景式和情境式的区分在逻辑上独立于一般和具 体的区分。一般判断既可能是情境式的,也可能 是背景式的,这一说法同样适用于具体判断。纳 斯鲍姆提请我们注意这样一个事实:评价性判断 无须全是反思意识的对象。我们没有必要在每一 种情形中都无一例外地对我们拥有的认知性判 断进行反思性审视,而且我们很可能在具有一种 情感的同时却对它毫无反思意识。那么,将“反思 意识”弱化成“感觉经验”会如何呢?我们能否在 具有一种情感的同时却对此毫无感觉?纳斯鲍姆 的答案依然是肯定的,她认为情感有时并不伴随 话藏礁木I 43 懦裁谊套 着感觉经验,人们甚至可能完全意识不到某种情 感的存在,因为它已然成为一种背景式的而非情 境式的情感。 乐是我们的正常品质未受到阻碍的实现活动。” 『63这表明快乐是伦理品质的表征,而不是独立 于伦理品质的。据此,纳斯鲍姆认为与情感紧密 除认知性判断以外,是否存在着能够在情感 相连的快乐也并非独立于我们的评价性思想,毋 定义中占据一席之位的非认知性因素呢,譬如, 那些看似与情感紧密相连的感受?为了恰当地回 答这个问题,纳斯鲍姆认为应首先对各种感受加 宁说它是思想的印记,因此将快乐纳入某些情感 (如喜悦)的定义中并不意味着在认知性判断的基 础上增添了一个独立的非认知性因素。在谈到与 以区分。她指明,有些感受蕴含丰富的意向性内 痛苦相连的情感时亚里士多德常常会使用这样 容,比如失去某人之后的空虚感。这类感受不再 与“感知”、“判断”这类认知性词汇相对立,并将 纳人某些情感的定义中。另有一些并不蕴含丰富 的意向性内容,比如感到疲惫不堪或精力充沛 等,它们并非必然地与某种情感相伴随,因此很 难稳定地构成情感定义的一部分。余下的一些感 受则彻底缺乏意向性,如愤怒引起的血脉喷张或 恐惧导致的身体颤抖等。这些感受太过灵活多变 且因人而异,断不可能成为情感定义的必要因 素。既然难以确定每种情感所包含的具体感受, 那么我们能否在一般的意义上认为情感总是伴 随着与之相应的感受,比方说,愤怒总是伴随着 愤怒的感受,并将它视为一类独特的感受?纳斯 鲍姆认为,这种策略对我们定义不同的情感来说 毫无裨益,我们的确可以说愤怒包含愤怒的感 受,羞耻包含羞耻的感受,但这究竟给我们区分 两种情感提供了何种有价值的信息呢?没有。当 我们试图对愤怒和羞耻加以区分时,我们所要考 察的仍是它们所包含的不同的思想内容。如果我 们确认愤怒的感受不同 于羞耻的感受,那就需要明确地指出它们怎 样有别于彼此。倘若上述感受很少能够在情感定 义中占据一席之位,那么如何看待通常与情感密 切相连的快乐和痛苦呢?与缺乏丰富意向性内容 的感受相似,肉体的快乐和痛苦同样不构成情感 定义的必要因素,可就精神的快乐和痛苦而言, 情况又该如何呢?纳斯鲍姆对这个问题的处理多 半得益于亚里士多德关于快乐和痛苦的解释。亚 里士多德如此定义与伦理品质相连的快乐:“快 44 5 的表达式——“由于/因为??感到痛苦”,比如, 同情就是“因为得知不应受害之人遭受了毁灭性 的或令人苦痛的不幸,并想到自己或所爱之人亦 有可能面临同样遭遇而感到痛苦的一种情感”。 显然,亚里多德已经将此种痛苦视为一种包含着 认知内容的意向性状态。在纳斯鲍姆看来,诚如 亚氏所言,某些情感的确包含着这样一种意向性 的痛苦,譬如悲伤这种情感。然而,此类痛苦亦不 再被视为非认知性因素,相反,它成为了认知 性/评价性判断的一部分。 我们虽已将一切非认知性因素排除在情感 的定义之外,但仍然存在一个有待关注的问题: 情感固然可在一定意义上由其评价性——幸福 论的思想所界定,但我们的情感体验往往包含着 关于对象的丰富感知,这些感知是具体的、细致 入微的。比如,某人因母亲去世而悲伤的体验就 不仅仅表现为这样一种认知性判断:她生命中最 重要的人(她唯一的、伟大的母亲)去世了,她所体 验到的悲伤中往往还蕴含着关于母亲的诸多回 忆以及围绕那些认知性内容的具体感知。我们的 情感体验何以如此丰富?纳斯鲍姆告诉我们,主 要原因在于我们具有想象力(认知性的)。我们的 想象力常常有助于在自我与情感对象之间形成 一种幸福论的联系,当然,即使自我已经将情感 对象视为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想象力仍然可以提 供幸福论思想无法提供的东西,比如丰富的感 知、对场景的描画等。多数情况下,以想象性的描 画或感性方式表示对情感对象的关切的确是情 感体验的一种显著特征。但以纳氏的观点来看, 哲学研究 ’ 与其将想象活动纳人情感的定义中,不如将它看 的感激和愤怒。当婴幼儿意识到有人在帮助自己 做有助于形成幸福论思想的心理机制。因为人的 想象活动同样会呈现出极大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我们很难把涉及特定内容的想象活动视为某种 情感定义的一部分。 五、纳斯鲍姆情感理论的发展维度 纳斯鲍姆承认,情感生活具有一些令人感到 奇妙并无法控制的面向。比如,在某些情境中,人 获得这些需求时,一种原初的感激之情便产生 了;相反,当它们意识到无人关注自己的需求时, 一种原初的愤怒便产生了。这种愤怒很快会引发 种危机感,而能够缓解这种危机感的正是抚育 一者的拥抱。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抚育者所给 予婴幼儿的拥抱和关怀之性质会塑造婴幼儿对 自身人性需求的态度。抚育者过度满足或完全不 们有意识地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他们自身所体验 到的情感是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可能是质的区 别:我有意要表达善意,可是突然体验到一种愤 怒;也可能是量的区别:我以为自己对某个人的 情感是很温和的,可结果表明我对他怀有异常强 烈的情感。又比如,信念的转变并未带来情感的 变化:我一贯厌恶某个事物,有一天我认识到它 其实并不具有那些令我厌恶的特征,可是我对它 依然采取排斥态度。我们如何解释这些复杂的现 象?纳斯鲍姆认为,它们的出现多半与个体早期 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相关,只有对情感理论引入一 种发展的维度,我们才能恰当地加以解释。在她 看来,如果一种认知主义的情感理沦不去关注婴 儿期和过去的认知并承认它们对当前认知的影 响,它就会显得比较愚钝。 卢克莱修认为,婴幼JU(寸自我的核心认知 是:在对自我而言具有重要性的事物面前,自我 是一个软弱和无助的存在者。他描述了婴幼儿需 求的三个独特面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可能还原 为其他面向。第一,想要获得营养和关怀的基本 肉体需求,这种需求通过口腹之欲传递给婴幼儿 自身。第二,获得抚慰的需求。在母体中的胎儿曾 生活在一个类似黄金时代(应有尽有)的环境中, 而出生之后的婴幼儿却不得不为了生存倚赖于 外界的人与物,但那些人和物却并不在它们的掌 控之中。这样婴幼儿就感到一种无助,继而产生 获得抚慰的需求。第三,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 纳斯鲍姆由此认为,婴幼儿最早期的情感极可能 是恐惧和焦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一种原初 满足婴幼儿的需求,都会使它们产生一种原初性 的羞耻感,进而传送出这样的信号:完美是唯一 被容忍的状态,除此以外的任何东西都应当被否 弃。只有适度的拥抱和满足婴幼儿的需求,才会 使它们意识到具有匮乏性并不是件糟糕的事,无 助的身体是获得快乐和关怀的一个来源。也只有 通过与抚育者的这种良性互动,婴幼儿才能学会 信任并乐于自我表现,继而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 心。 心理学家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指出,在某 个年龄阶段婴幼儿会借助“过渡性对象”(如玩具、 毛绒娃娃等)获得一种“在抚育者出现时仍然保持 独立”的能力,且逐步意识到正是抚育者在满足 他的需求。与此同时,他也开始注意到这一事实: 这位抚育者时常会因其他事情而离开,并留意不 到他的需求。也就是说,婴幼儿开始认识到抚育 者个人的分离性和独立性,并将他的感激/爱与 愤怒指向同一个对象,这构成了婴幼儿情感发展 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具有了 真正意义上爱和愤怒的情感,当然这两种情感是 交织在一起充满矛盾的,而且愤怒本身还导致了 嫉妒和妒忌的产生。这种状况在婴幼儿内心中引 发了一种矛盾危机,它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 面:第一,婴幼儿感知到受挫的需求所带来的痛 苦,以及随之而来的愤怒的侵蚀;第二,由于意识 到自己的愤怒和爱所指向的是同一个对象,它们 会为此感到歉疚,这也是它们第一次体验到歉疚 这种情感;第三,这种情境中依然包含着一种强 烈的原初性羞耻,它折射出自身的不完美且尚未 话蒇锼乖I 45 ¨_"年7 审lI 慵威砖奉 ]—百— _ — — 达到目标和意愿这一事实,并保留着婴儿期的全 能妄想的痕迹。这种复杂的矛盾情境引发了沮丧 能够接受他人具有分离的意志与生命并试图加 以维护,那么这种成熟的情感心理所支持的政治 的情感,一开始这种沮丧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婴 生活就应该是一种自由的政治生活,在其中个体 幼儿越发感到无助。但倘若前期的情感发展是顺 选择性和自主性都能得到维护,而且一旦婴幼儿 利的,那么它们就会具备一些积极的能力,这些 能力会促使他们用爱的行动去消除伤害,此过程 涉及一种极其重要的自我纠正,即接受对自身需 的情感发展进入成熟的独立期,他便会否弃具有 排他性和地方性的爱,试着接受更广阔形式的共 同体。但纳斯鲍姆注意到,费尔贝恩并未谈到她 一求的限制,承认他人的合法需求。纳斯鲍姆以为, 贯关注的物质需求问题,因此她借用温尼科特 这种自我纠正就是婴幼儿道德观念的开端,它极 大地缓解了他们所遭受的矛盾危机,使他们获得 一种远离伤害的安全感,并放弃彻底掌控对象的 企图以及推进这种企图的妒忌和嫉妒。一旦摆脱 了这些负面的情感,婴幼儿便不再如此那般地矛 盾和歉疚,并完成了从“婴儿的依赖期”向“成熟 的独立期”的过渡。在后一阶段,婴幼儿接受了这 一事实:他所爱的和所需要的那些人是独立于自 己的,并且不仅仅是满足其意愿的工具。当然,纳 斯鲍姆提请我们注意,这种矛盾危机的解除是暂 时性的,因为它不可能在根本意义上被摆脱,自 我纠正是一个人终生的任务。概言之,人类早期 情感发展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摆脱婴幼儿期的 全能妄想,并自愿生活在一个对象世界中。以自 身不完满和缺乏控制力为关注焦点的厌恶和羞 耻是早期情感发展的一大障碍。抚育者仁慈的 “拥抱”在消除这种障碍,推动孩子早期情感发展 和道德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将人 的不完美视为一种恶,并致力于塑造完美人类形 象的抚育者都会增强婴幼儿原初的羞耻感,从而 加剧他们的道德危机甚至导致他们在道德上的 死亡。 诚然,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对家庭的考察来揭 示何种环境适宜于隋感的发展,人类往往会在更 大的群体中(社会的和政治的)来培养自身的情 感,因此,好的习俗、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也部分 地构成了公民情感发展的合宜环境。以威廉・费 尔贝恩的观点来看,如果情感心理的成熟意味着 46 fJ V 的理论,把费尔贝恩的论证向前推进了一步。她 认为. 一种成熟的情感心理所支持的政治社会 不仅要维护公民的自由权利,而且将满足他们最 基本的物质需求,或者说将为一组基本的人类能 力的发展提供支持。我们的习俗、政治制度和法 律体系既可以表达对人性需求的认可,也可以表 达对人之脆弱性的拒斥;它们既可以鼓励我们纠 正错误的意愿和行为,也可以表达这样的观点: 我们永远无法弥补自身的过错。因此,“在考虑与 物质需求、政治结构及选择何种惩罚体系相关的 问题时,我们始终应当这样询问:不同的制度各 自所支持的究竟是何种人性能力的发展,而这又 在何种程度上给予我们选择这一套而非另一套 制度的理由?” 以惩罚为例,父母处罚尚处在童年期的孩 子,其主要目的是为推进孩子的自正能力的发 展。因此,施罚的父母们应当尊重孩子的尊严,而 不是一味嘲笑他们的错误,因为嘲笑会加剧孩子 的原初性羞耻,使他们错误地将不完美视为不可 接受的状态,最终阻碍其自正能力的正常发展。 与此相应,在选择适当的公共惩罚制度时,我们 必须密切关注这种制度在避免暴力行为、抑制犯 罪方面的成效。在纳斯鲍姆眼中,当前的美国在 处理醉驾、卖淫这类犯罪时所选择的“羞辱性处 罚”就是一种不适当的惩罚制度,因为它加剧了 犯罪人员对人之脆弱性的原初性羞耻,对他们造 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在道德 上的死亡。正确的公共惩罚制度应当是由社会扮 哲学研究 演给予仁慈拥抱的母亲角 们激发行为的方式作出解释”。第五,“这种理论 色,包容犯罪人员的过错和不完美,通过让 可以质询一种情感的具体构成,包括它是否可 他们参与社区服务、与受害者进行交流等形式来 靠、它与各种自我回避和自我欺骗的可能性有着 怎样的联系以及它何其容易被误用。这种理论还 告诉我们在赞成任何特定的情感反应之前,先要 鼓励他们纠正错误、重新做人。 六、结语 纳斯鲍姆以为,与非认知主义及其他认知主 弄清楚它包含哪些具体的判断,因此并不存在一 义情感理论相比,她的情感理论具有比较优势。 种原本就是好的或可信赖的情感”。换言之,没有 第一,这种理论能更好地解释为什么情感具有激 哪种情感本身就是道德上善的情感,但极有可能 烈性与迫切性:因为情感与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 那些目标和计划相关。有部分情感理论也主张情 感是认知性的,但并不强调这些认知是评价性的 且与幸福相关,因此它们无法解释情感本身的激 烈性与迫切性。只有将幸福论引入情感结构,才 能充分说明这种激烈性和迫切性来自情感本身 而不是对情感的回应。第二,这种理论能更好地 解释情感的被动性体验。因为情感的对象是那些 其活动与福祉并不在我们控制范围之内的人与 物,这些人与物对我们过一种欣欣向荣的生活而 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第三,这种理论可以解 释为什么自我会在某些情感当中体验到一种被 撕裂的感觉抑或一种整全感。因为情感所体现的 是我们与我们所深切关注的世界之间的交往,这 个世界以认知方式进入我们的感知和信念,它拥 有的巨大力量既可能使我们感到完满,亦可能使 我们体验到被撕裂的痛。第四,这种理论解释了 为什么有时情感看起来像是与我们当前的评价 方式毫无关联的一种外在力量,因为它们常常来 自于我们的一种早期认知,而那段过去是未经审 查的,我们甚至无法充分说明其中究竟包含着何 种情感,但这些情感依然激发着我们的行为,它 们有时会凸显出来,与我们当前的评价和情感发 生冲突。有些精神分析学家据此认为,这些情感 完全是不包含任何意向性评价内容的冲动或感 情,纳斯鲍姆则以为这是个错误的结论,因为“如 果我们不将情感视为对情感对象的一种承载价 值的意向性态度,那么我们就无法对情感以及它 存在这样一类情感:它们本身在道德上就是可疑 的,因其评价性内容更可能出错或与自我欺骗相 关(如厌恶、原初性的羞耻和妒忌这类情感);还有 一些情感则至少构成理性慎思的潜在同盟及其 组成要素(如同情)。 【参考文献】 [1】黎萌.审美情感与认知主义立场——当代分析 美学中的情感问题Ej].文艺研究,2010,(4). 【2】23 Ma ̄ha C.Nussbaum,Upheavals of Thought: The In--telligence of Emotions.Cambridge Unj— versity Press,200 1,P.27. [3】Brad lnwood(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Sto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PP. 260--265. [4】Ma ̄ha C.Nussbaum,“Compassion and Ter- ror”,in Daedalus,V01.132,No.1,on International Jusitce(Winter,2003),PP.2o_一Z3. 【5]John Deigh.“Nussbaum’S Defense of the Stoic Theory of Emotions”.Quinnipiac Law Keview, V01.19,2000。P.305.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 中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20. 【7]Aristotle,On Khetoric:A Theory of Civic Dis- course,Translated ch Introduction,Notes,and Appendices by George A.Kennedy(Second Edi— 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P.1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