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司马迁写的3个史记故事摘抄

2023-05-06 来源:步旅网
司马迁写的3个史记故事摘抄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那你知道司马迁写的史记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 给大家分享的司马迁写的3个史记故事摘抄,欢迎大家阅读。

司马迁写的3个史记故事摘抄:太公佐周西伯从羑里逃脱之后,就暗中和吕尚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跑来都归顺周国,这多半是吕尚谋划筹策的结果。

文王去世后,吕尚继续辅佐刚刚继位的武王。在武王准备伐纣之前,派人占了一卦,可是卦文显示不吉利,并且将有风雨来临。群臣都很恐惧,认为现在不宜出兵,只有吕尚坚持劝武王进军,武王听从了他的建议,出兵伐纣。经过牧野之战,周武王取得了伐纣战争的胜利。武王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定民心。他进行祭天仪式,向神祇禀告攻打罪恶商纣之事;并散发商纣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和屯积在钜桥的粮食,用来赈济贫民;他还加高被纣王害死的大臣比干的墓,释放了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征天下最高权力的九鼎迁往周地,修治周代政务,这些措施大多是采用了吕尚的谋策。在吕尚的辅佐下,武王统治下的周朝很快就兴盛起来。

司马迁写的3个史记故事摘抄:子产相郑子产是郑成公的小儿子,他为人仁慈、忠诚老实,深受人们的尊敬。郑简公时,国相子驷想立自己为国君,公子子孔知道后,就派人杀死了子驷,自己做了国相。子孔后来又想自立为国君。子产知道后就对他说:“你怎么这么糊涂啊,子驷自立是不行的,所以你杀了他,今天你又仿效他,说不定别人又会来杀你。这样下去,内乱哪天才会平息啊?”于是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建议,仍然做郑简公的国相。但是,简公对国相子孔专揽大权很愤慨,于是他就杀死了子孔,让子产做了上卿。

1

吴国曾派延陵季子出使郑国。延陵季子到郑国后,与子产一见如故,他语重心长地对子产说:“你们郑国执政的人行为放纵,灾难快要降临了,大权将来一定会落到你手中。如果你当政,希望你能够按礼仪治国;不然的话,郑国将会惨败。”子产厚待了季子,并按照他的建议小心行事。后来果然像延陵季子警告的那样,郑国的各位公子因争宠而互相残杀,接着,有人又想杀死子产。有个公子说:“子产是仁爱之人,郑国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子产,千万不要杀死他!”公子们这才罢手。

子产曾经跟从郑简公会盟诸侯,他多次对外宣扬为政要秉从仁义道德,赢得了各国的尊重。公元前496年,子产逝世。郑人都为他哭泣,如同失掉自己的亲人一样悲伤。孔子听到子产死去,悲哭道:“子产仁爱的品格,真有古代遗风啊!”

司马迁写的3个史记故事摘抄:圣人为人孔子在家乡的时候,谦恭的像个不善言谈的人。但是,在宗庙祭祀和朝廷议政的时候,他的言辞却明晰通达、滔滔不绝,但却很谦恭、小心。上朝的时候,孔子和上大夫交谈,态度和气、中正自然;和下大夫交谈,理直气壮、和乐轻松。他进入国君的宫门,就保持低头、弯腰的恭敬姿势;快到国君跟前的时候,他小步快行,两臂后伸,恭敬有礼。国君命令孔子接待宾客,他的表情便十分庄重认真。国君如果召见他,孔子不等车驾备好,就先出发了。

鱼如果不新鲜,肉已经变了味,或者不按照规矩切割,孔子都不吃。席位不端正,孔子就不就座。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孔子从来不吃饱。别人哭泣的时候,孔子从来不唱歌。如果看见身着丧服的人或者是盲人,即便那人是小孩,孔子也必定改变面容,来表示悲戚、同情。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又说过:“道德的不修明,学业的不探求,听到正义的事情不能前往学习,对于缺点、错误不能马上改正,这些都使我忧虑。”孔子请人唱歌,

2

如果人家唱得好,孔子就请他再唱一遍,而自己也跟着一块唱。对于怪异、暴力、霪乿、鬼神的事情,孔子从来不谈论。

子贡曾经对孔子说:“先生在文献方面成就卓著,这我们是知道的。而您讲的天道与人生命运的深奥见解,弟子们就不懂了。”颜渊也曾经感慨地说:“弟子对老师的学问越敬慕,就越是觉得它无比的崇高;钻研越深,就越觉得它坚实深厚。先生善于循序渐进的诱导学生,用典籍文章丰富弟子的知识,用礼仪道德规范弟子的言行,弟子纵然想要停止学业都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竭尽了自己的才智,好像有所收获,而老师的学问却依然高不可及。达巷这个地方的党人对我说过:‘孔子是多么的伟大啊!他博学多才却不专一名家。’”孔子听到这些话以后,都随之一笑地说:“我要专于什么呢?专于赶车?还是专于射箭?我还是专于赶车吧。”对此,弟子子牢回忆说:“老师曾经说过:‘因为没有被世主任用,所以我才有闲工夫学了许多的技艺’。”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